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子冠上珠-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只是没想到这都戌时中了,朱伊还未回来。
  今晚的合芳楼前香车并列,整个二楼都被包下,粉黛罗绮,娇声笑语,魏州年轻代将军的夫人们几乎都在这里。
  朱伊身为公主兼世子妃的身份,一到来就是女眷中的焦点。朱伊发现林夫人非常会做人,她也乐得承她的情。
  魏州群臣许多都是谢映的心腹; 是跟着他征讨功业的人,日后若能成事; 自然都是功臣,这些人的正妻也会是命妇。而皇后统御六宫; 掌教命妇。她与这些女眷接触; 于她于谢映都有好处。
  而对于其他人而言,能与世子妃交好当然更是好事。
  也有少部分人,担心朱伊这个世子妃最后能不能当上皇后。在她们看来,世子现在虽爱重公主; 但时间久了; 色衰爱弛; 终究不如有个强大的外家来得有保障。有些人甚至觉得; 顾南瓷尚未成亲,说不定哪一天,就被世子纳为侧妃了也说不准。
  不过,经过交谈后,大家都发现这禧贞公主的性格和姿仪实在是好。她语调轻柔,却没有软弱之感。她丽色明艳,却绝无妖娆无格之态。她举止稳妥,却不会叫人觉得故作老成。
  相比之下,若为国母,顾南瓷的性格的确显得冷了一些。
  朱伊不是一个人去的合芳楼,她把朱绰也带去了。大家见到世子妃席间对这个妹妹呵护有加,荣裕公主又尚未婚配,便也有一些做红娘的。
  朱伊看了看朱绰,自是一一婉拒。
  女人们在一起话就多,这个说说,那个说说,时间不知不觉便过了。
  快至戌时末,众位女眷才散。这就是魏州的好,在京城简直不敢想象。朱伊与朱绰都觉得自己实在更适合生活在这座魏原城。
  出了合芳楼,大家正要送朱伊姐妹上马车,却见一道男人的身影从车内出现。
  因为出乎意料,令大家都惊了一瞬,再一看,站在面前的年轻男子居然是谢映。
  朱伊也没想到谢映会出现在这儿,道:“你为何在我车里?”
  谢映也不避讳是在众人前,道:“我来接公主回府。”周围的人便都听懂了。这显然是世子回了王府,却没见着公主,竟迫不及待到合芳楼接人。这……也太如胶似漆。
  周围不少人当年也是暗自倾慕过谢映的,虽然嫁人后早就放下少女时做不得真的单相思,但一时也有些感慨。
  朱伊高兴之于有微微害羞,道:“嗯,走罢。”
  回到王府,两人一道先送了朱绰回月过居,才手拉手,慢慢踱步回正堂……
  一晃便近一月,端阳节至了。
  朱伊和朱绰早早做好七彩粽子,长命索,提前给府里各位主子都送了去。而当天的重头戏,则是龙舟赛。
  若说京城的丹水是桨声灯影,金粉旖旎,那辕河则是楚天观澜的壮阔,宽广的河面白浪涌动,每天都有巨大的云帆来往如梭。
  今日端阳,王府下令暂停了所有往来商船,只因魏州将士要在辕河上举行赛龙舟。
  两岸挤满了看热闹的老百姓,更搭建着数座彩台,王府的彩台占据着最居中的位置,也搭建得最长,以保证最好的视野。
  朱伊和朱绰便站在王府彩台边上,扶着栏望着河心。两人都在寻找韩允嵘的身影,她们已知韩允嵘要作为其中一名掌舵手参加。
  八只漆彩沥金的龙舟在阳光下,闪动着耀光。每只龙舟上都站了五十名体格健硕的将士,船头则插着“骁晟营”“扶风铁骑”等旗帜。朱伊和朱绰几乎是同时在“枢锐营”的龙舟上发现了作为掌舵的韩允嵘,都激动地鼓掌低喊。
  朱伊虽已嫁给了谢映为人妇,但在穆老王妃和连王妃看来,不过还是个小女孩罢了,因此也不去管她不似她们一般在位上坐着,而是去了前头看热闹。
  只见每艘龙舟上作为桨手舵手的男人们全都打着赤膊,露出结实的上半身,韩允嵘自然也不例外。朱绰顾不得害羞,两眼放光地看着对方,片刻也舍不得移开。
  朱伊两姐妹也是后来才知韩允嵘可不是普通的文官,难怪能在屡屡刺杀中活下来。也是,虎父无犬子,韩允嵘从他小时会走路起,就是叫裴卿让给严训着的,失去记忆后,正好离家门不远又是一家武馆,没了记忆,骨子里的爱好却没有忘,就喜欢跟爹一样舞刀弄枪。因此,虽寒窗苦读,却也强身不缀。
  最吸引人目光的还不是他们清一色的赤膊,而是所有的舵手和桨手上身都绘着活灵活现的彩画,每个阵营的图腾都不同,分别是饕餮、凤凰、麒麟、梼杌、夔、獬豸、犼、毕方,随着一个个儿郎活动时起伏的肌肉而更加鲜活。
  韩允嵘所属枢锐营全都绘着火红灿金的凤凰,凤凰不似饕餮狰狞刚猛,映在某些肌肉过于虬结的桨手壮汉身上不大适合,但是映在韩允嵘身上,与他流畅的肌肉线条与俊朗的面容倒是极为相彰,整个人站在阳光下,格外的优雅而威凛。
  朱伊自豪地看着自己的哥哥,随即又开始找丈夫。谢映两天前便去了柘湖县检视边境布防,是今早才赶回,他们先前虽见了面,但还没好好说上两句话呢。
  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看到了谢映,他倒是没有上场,穿着身白色绣浅蓝缠银缠枝忍冬纹的锦袍,依旧清清爽爽地站在岸上,跟个她不认识的人说话。
  他似是察觉到了朱伊在彩台上居高临下看他,抬起头朝她相视而笑。
  朱黛便问:“怎么表哥和邵表哥不去掌舵么?”她见谢映没有在龙舟上,便不大感兴趣地退回到穆老王妃身边坐着。
  穆老王妃道:“阿映和阿邵前两年还上场,今次约莫想将彩头让给别的将士。”
  朱伊一听朱黛提到谢映,就尖着耳朵在听穆老王妃的回答。闻言有点可惜没看到谢映上场,但是又有点高兴,她可不想让谢映光身子被别的女子看到。
  朱伊两姐妹往停着龙舟的方向走了几步,朱绰突然道:“我发现有好些个男人的身材都不错。”她总是善于发现这些的。
  朱伊其实是在看那些生动的图腾,顺带就掠见了,便回应道:“是啊。”她也习惯了回应朱绰。
  谁料她的话刚落,便听到一个男性嗓音声音问:“是么……”
  “嗯。”朱伊下意识地答完才发现这嗓音如此熟悉。
  “你上来了?”她转过头,惊讶于谢映的速度,刚还在下边呢。
  谢映不说话,只用一种别有深意的目光注视着她,朱伊回想了一下自己方才说过什么,知道糟糕了。赶紧低声哄他道:“我刚才出神,都没注意到阿绰问了什么。”
  “是么?”谢映朝她温柔一笑,还是问这两个字。
  “嗯。”朱伊赶紧点头。
  谢映没有表态,只道:“先看龙舟罢。”说着将目光转向江面。
  朱伊知道他这是要晚上回家了再清算的意思,便也只能先看赛龙舟。
  随着大鼓敲响,八条龙舟如出弦之箭,势不可阻地往前。
  棹影斡波,鼓声劈浪,舟上两岸的百姓发出山呼之声,每个脸上都是喜气洋洋。朱伊朱绰也奋力为韩允嵘呐喊欢呼。
  八条龙舟你追我赶,咬得极紧。经过一番激烈角逐,韩允嵘和扶风铁骑副将薛行湛几乎是同时去夺锦标,但还是薛行湛快了稍许。
  “唉。”朱绰可惜地跺脚,朱伊也惋惜,不过这不是哪一个人的事,得讲全队的配合。想想这第二名也不错了,便又高兴起来。
  这时八只船的名次都决出,谢映便要从彩台下到河岸边,余光却瞥见朱伊突然捂住胸口,谢映停下脚步看着她,发现对方脸色有些苍白,立即扶住了她,问:“伊伊不舒服?”


第117章 
  朱伊道:“心下有点不舒服; 可能我这两天粽子吃多了。”她用手轻推他两下:“无事的,你快下去吧; 大家还等着你。”
  谢映给朱伊把了把脉; 才将她送回座位。王府看台上的一众女眷; 全都看了过来。穆老王妃露出关切神情:“禧贞没事吧?”
  陶扇今日在家帮朱伊朱绰做润发丹,没跟着来看龙舟。顾南瓷是一早就被穆老王妃叫来坐在一边的,当然是由她过来为朱伊看诊。
  顾南瓷给朱伊把脉后,眼中有疑惑的淡光闪过,又看看她的舌苔,道:“公主没有大碍,还是脾胃弱,江米难以克化之故。很常见的症状。”
  便叫人去取了自己的药箱子过来; 取出其中一个瓷瓶,道:“公主服两颗罢; 一会儿就能好。别再吃太多粽子便无事了。”
  绵风端了水来,朱伊接过瓷瓶道:“多谢南瓷师姐。”她倒出药丸含在口中; 尝出其中有枳术、荆花、香砂等……还有两味不知是什么药材; 可见她的药理还得继续学。
  看朱伊服了药,谢映道:“公主,我让沈星流先送你回府。”
  朱伊微怔,她不想被人说娇气; 忙道:“只是刚才突然有点犯恶心; 现下好多了。而且师姐也说吃药丸子很快就好。”
  谢映却坚持; 并代朱伊向穆老王妃和连王妃告了辞; 果真让沈星流将她送走了。
  朱黛在一旁看得直翻白眼,就这么捂一捂胸口,搞得好像出了多大的事。她表哥简直把朱伊当成一尊水晶人儿,生怕一不留神碰坏似的。以前在宫里,朱伊可从来都是泥巴捏的,不怕摔,真正被母后当成水晶人儿般养大的是她呀。心里便觉得更委屈。
  谢映一将朱伊带走,平郡王妃的大儿媳妇商蓉蓉笑着道:“我方才还以为公主害喜了,正要贺喜呢。”
  平郡王妃道:“你真是越来越糊涂。禧贞公主才嫁给世子多久,就算上了身,也不可能这样快就害喜。”
  商蓉蓉道:“是是。我近来记性差得很。”她当然不会表现出自己是故意这样说。
  平郡王妃朝连王妃笑道:“大嫂,阿映对公主可真是细致啊。”
  连王妃慢慢瞥一眼商蓉蓉,收回视线道:“若你儿子能讨到公主这般容貌和性情的媳妇儿,也一样细致。”
  这就是在说商蓉蓉的容貌和性情都差得远。商蓉蓉脸上青白不定,又不敢答话。
  穆老王妃这时才道:“好了,接下来是表演水秋千了。你们都爱看的。”算是把这一茬揭过去。
  而顾南瓷表面看起来与平素无异,心中实则已是起伏难定,朱伊的确是食多了江米令胃不适,但她的脉象,却已有了喜脉的迹象,只是因为受孕时间太短,胎儿才刚刚上身,若不是极擅长妇人科的大夫,几乎叫人难以把出和判定。
  因此谢映虽先给朱伊把了脉,却没有发现……
  在这段时间,天下局势几乎每天都在变化。这个端阳注定是个不平静的日子。
  龙舟赛散后不久,魏州突然接到瓦刺南下的消息,瓦刺四王子领三万大军,由国师索兀塔监军,直扑魏州而来。
  魏宁王召集参军府紧急议事。
  原本的安排,是谢映过了端阳节就去晋州。只因两日之前,晋州来信称愿意归服魏州,请求魏州发兵帮助剿灭进攻晋州的流民‘玄楚军’。
  但瓦刺选择这当口来犯,魏州只能改变计划,魏宁王提出让谢邵领兵去晋州,谢映带兵阻击瓦刺。
  谁都知道瓦刺骑兵的凶悍顽强,比流民组成的玄楚军危险得多,但能得到的利益却比拿下晋州少。但大家也都知道谢映抗击瓦刺的经验丰富,扶风铁骑也只听从他的号令,有他在,取胜才更有希望。这个时候,魏州禁不起损兵折将。
  而谢邵却道:“父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