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薛瓷-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禁卫迅速冒雨朝着建福门的方向而去,赵玄再次理了理自己并没有丝毫凌乱的衣领,又让旁边的张骏帮着他把头上的冠冕整理了一二,然后便站定在了万华殿外。
  。
  薛春回冒着大雨进宫; 来到了万华殿外,见到了赵玄,便什么都不多说; 只先行礼,口呼万岁; 姿态放得极低,半点也没有骄矜自傲的样子。
  跟在赵玄身后的大臣们此刻脸上的神色各异; 有的木然以对,有的泛着笑意,而面前的赵玄则是磕巴了一下; 才叫了薛春回起身来。
  “卫国公……薛、薛爱卿请起身。”赵玄摆出了一个帝王的姿态,或许还想要摆出威严的神情,只是在这样情形之下,他面上的紧张倒是更明显一些。
  薛春回只当是什么都没看出来的,规规矩矩地行了礼之后才起身,然后便把在北边的战事中取得的重要胜利都说了一遍。
  。
  他这次带兵不仅仅只是击退了突厥,俘虏了突厥汗王这么简单——或者说,虽然从表面上看是这样,但事实上的影响并非如此。
  首先,这一次的突厥的败仗和天。朝的立威,让西北和北边的小国以及游牧民族们都感受到了天威——之前他们虽然不敢明目张胆地与天。朝为敌,但大多数时候是不远不近的疏离关系,或者在私底下也是蠢蠢欲动。毕竟商路之上,多少财帛金银,哪个国家是傻子,只眼睁睁地看着这些财富源源不断流入了天。朝?
  其次,薛春回这次不仅仅只是俘虏了汗王一人,他还非常心机和使坏地把汗王的那些个王子贤王们统统都抓了起来,这次也一起都带回了京城,如今突厥已经没有可以做主的人,并且从事实上失去了之前掌控的土地,与灭国无异。
  这样的影响和手段之下,若没有意外,北边和西北的疆域,在二十年内都是安然无疑的。
  或者说,只要薛春回还在,卫国公的名声不灭,北边边疆之上,便不会有人敢动一动——或者是连想都不敢想。
  。
  赵玄听着面前的薛春回沉稳地把自己的功绩一一说过,他透过了这茫茫大雨,忽然有些迷茫地看了一眼身侧的张岭。
  可张岭却正好被丞相张欣给挡住——此刻与赵玄四目相对的,便是张欣了。
  张欣听着薛春回已经陈述完毕,而面前的赵玄又毫无反应,眼看着情景变得十分尴尬,他便笑道:“这样空前的大胜,陛下恐怕也是惊喜得要说不出话来了吧!”
  赵玄回过神来,忙道:“是,卫国公此次是立下了大功!”顿了顿,他急忙又道,“此番也要对卫国公好好嘉奖便是——”
  “臣不敢!”不等赵玄把后面的嘉奖都说出来,薛春回就抢在前面打断了他的话,“臣只是一个武将,保家卫国是臣应当做的事情,并非是为了这些嘉奖,才在战场上厮杀!若陛下想要给予赏赐,不如便封赏跟随臣一起出征的将领,跟着臣从腥风血雨中拼杀出来的小兵小将们,还有并州上下的军民,并州自发来前线帮忙的百姓。”他说得诚恳极了,甚至虎眸含泪,更显铁汉柔情,“这一场胜仗,并非是臣一人之功,臣也并不敢要这些!”
  赵玄愣了愣,好半晌才勉力笑道:“卫国公说得有理,那便按照卫国公的意思,大赏三军!”
  。
  薛春回这一次的应对几乎是让朝中所有人——哪怕是与他素来不和的那些人——也无话可说。只不过,私底下当然也会有人说他此举是为了收买人心,太尉张岭便在赵玄面前这么平平常常地说了起来。
  张岭道:“卫国公在万华殿外的这么一番话,倒是把人心笼络得极好。原本陛下也是要封赏三军的,这下子倒是都成了卫国公的功劳了。”
  赵玄看了一眼张岭,道:“朕想,卫国公是武将,恐怕是没想这么多的。”
  张岭道:“如今宫里面薛氏还有个贵妃在,若薛贵妃将来生下小皇子,陛下……您的日子就难过了,又是太后娘娘,又是贵妃娘娘,您可怎么办呢?”
  张岭从来是不在赵玄面前掩饰什么的——当初他把女儿嫁给赵玄帮助了他亲政,之后便一直是这样亲密的仿佛一直为着赵玄谋利益的姿态出现在赵玄的面前。
  赵玄深深看了他一眼,又陷入了沉思当中。
  张岭又道:“只是陛下今日在万华殿前也是迫不得已了——总不能与一个精于算计的臣子去斤斤计较的,这样反而让陛下失了面子。”
  赵玄却摇了摇头,思绪还留在张岭之前的那句话上面。他道:“母后已经与朕说过了,之前是朕误会了母后……太尉,朕想,母后并非是太尉所说那样的人。”
  张岭愣了愣,却也并不反驳赵玄的话语,只道:“天长日久,陛下总会明白的。”
  赵玄若有所思地盯着张岭看了一会儿,沉默了好一会儿之后,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退下了。
  。
  薛春回的这次回京,倒是让裴氏进宫又得了不少封赏,然后便与薛瓷有了见面的机会。因为原本就是因为封赏等事情进来的,所以裴氏便大大方方地进了昭庆殿与薛瓷相见。
  薛瓷穿了普通的宫袍,见到裴氏进来了,便笑着上前去搀了一把,免去了裴氏行礼的意图,又道:“父亲前几日回来了,这几日我便一直盼着太太进宫来呢!”
  裴氏见到薛瓷,脸上也是带着笑的,口中道:“是了,我便是想着能进宫来见你,便一接到了太后娘娘的懿旨,就进宫来了。”
  薛瓷笑道:“太太看起来气色比之前几次见面好多了。”
  “总看我的气色做什么?”裴氏笑着说道,“倒是你,怎么仿佛是瘦了一些?”
  “哪里,不过是在长个子——太太没觉着我又长高了?”薛瓷比了比自己的身高,拉着裴氏在窗户边上坐下了,“家里面一切都可好?嫂嫂们可还都好?”
  裴氏笑道:“都好都好,家里面你便不用担心了——这次进宫,倒是想叮嘱你的。”
  薛瓷坦坦然笑道:“太太说便是了。”
  裴氏道:“你如今也是贵妃了,在宫中更是要小心。咱们卫国公府站在你身后这一点不会变,从前你父亲还在边关的时候,突厥尚猖獗,我们还得小心翼翼一些,这次突厥人心已散,形同灭国——这一二十年内,卫国公府只要不卷入谋逆的事情当中,那便是稳如铁塔……”
  “太太的意思我明白。”听着这话,薛瓷已经明白裴氏是什么意思,便开口打断了裴氏的话,“太太放心,我在宫里面,自然是有我的打算。”
  裴氏笑了笑,道:“从前你还在家里面当姑娘的时候,我只觉得你稳重,虽然话不太多,性子看起来也绵软,不是那么强硬的人——这一两年你进宫了,倒是才觉着你是有主意的人,这也好,这比什么都好。”
  “且看之后吧!”薛瓷低声道。
  裴氏只觉得心一跳,并没有多问,只扫了一眼薛瓷的肚子,又递给了她一个眼神。
  “现在还不行,不能要。”薛瓷从容道,“太太也不用心急,这事情……可不能急。”
  裴氏点了点头,道:“你既然有主意,那些无用的废话我便不多说了。方才我说的那些,你记着也就是了。”
  之后,裴氏与薛瓷又说了说家里面的一些玩笑事情,又在昭庆殿用了午膳,才离开了。
  。
  送走了裴氏之后,薛瓷便去了长乐殿去见刘太后。
  刘太后见到薛瓷来了,倒是笑了笑,问道:“还以为你要与卫国公夫人多说一会儿。”
  薛瓷笑着走到刘太后的面前来,陪着坐下了之后才道:“平日里年节也都能见着,与太太说了说父亲的事情,也就足够了。”
  “听说卫国公前儿去城外挖温泉去了?”刘太后调笑着问道。
  薛瓷笑道:“是,还带着臣妾的六哥和八哥一起了。据说回来的时候三人身上都是泥,回家之后便被太太责骂了一通。”
  刘太后笑道:“之前还说要给卫国公赏赐一个温泉庄子,他硬是给推辞了,这次又自己去挖……哀家方才还在与祝湉说,这武将的心思也是难以捉摸。”
  薛瓷含笑道:“说出来倒是不怕娘娘笑话,臣妾倒是觉着父亲这次去挖这什么温泉约莫也只是幌子,指不定是带着臣妾六哥八哥出城玩的时候掉进哪个泥坑里面去了。前几日下那样的大雨,外面的泥地都没干呢!又不好意思说自己骑马都会掉进泥坑里面,觉得掉面子,那便只好随口扯个理由了。”
  听着这话,刘太后果然笑了起来,道:“这么一说,倒是更合情理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来啦~~~

  ☆、博弈

  在刘太后面前; 薛瓷仍然是谨慎的; 但已经不是最初时候那样小心翼翼的样子了。
  随着身份地位的改变,各方权势的变动; 不知不觉当中,作为贵妃的薛瓷,已然不是当初刚进宫时候只能抱着谨慎小心不放的样子了。
  “贵妃进宫这几年; 眼见着长成了大姑娘。”刘太后忽然感慨了一句; “哀家记得,贵妃刚进宫的时候还是个小姑娘呢,个子也没这么高; 瘦瘦小小的,现在眼看着高挑又漂亮了。”
  薛瓷笑着道:“进宫这几年也没长别的,就光长了个头。陛下每次见着臣妾,都要感慨一句‘你仿佛又高了一些’; 臣妾有时在想,要是哪一天臣妾长得比陛下还高了怎么办?”
  “那陛下可就伤神了,恐怕会吩咐六局做鞋子的时候; 在鞋底上面花点心思。”刘太后轻快地笑了一声,又看了一眼外面; 天气晴好,碧空如洗; 于是道,“今日不如去太液池上的画舫上玩一玩。”
  薛瓷笑道:“也是正好,不如把淑妃也叫上; 后宫中也许久没有在一起热闹热闹了。”
  “那便去各宫说一声。”刘太后看向了祝湉,“若是有精神的,便一起来太液池上玩赏。”
  祝湉笑着应了,便吩咐了人自去各宫通知了,然后又问道:“要不要带着长安公主一起?”
  刘太后摆了摆手,道:“凌波的身子太弱,禁不得风,还是让她在宫里面好好休息。”
  长安公主赵凌波如今已经快满周岁,已经能歪歪斜斜地走路,也早就会说话了,但是身子一直弱——倒也不是抚养的人不精心,只大约这长安公主的确是生而体弱,再怎么精心调理,也不过是如今这样情形。
  薛瓷听着祝湉提起了这长安公主,倒是心思微微一动——祝湉是很少会提起无关的事情,既然说起了这个公主,背后也一定是有什么想暗示太后,只不过太后的回答只能说明她对这件事的不在意。与长安公主赵凌波相关的便只有张太尉张岭……她思索了一会,心中是有计较的。
  正想着,祝湉在旁边又道:“长安公主快满周岁,上回太尉夫人史氏还想递牌子进宫来探望,娘娘那会儿正是忙着朝事,便给推辞了。”
  刘太后笑了一笑,道:“既然快满周岁了,便交代下去,准备给凌波大办一场吧!省得宫里宫外有人事多话也多。”
  祝湉听着这话,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便先记下然后吩咐了下去。
  。
  风和日丽的初夏,暖风习习。
  到了太液池边上,倒是先见着了淑妃身边的女官秋霁。
  秋霁上前来行了礼,恭恭敬敬道:“太后娘娘,贵妃娘娘,我们娘娘原本打算过来,但小公主突然吐了奶,这会儿吵闹不休,于是只好打发了奴婢来道恼。”
  刘太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