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嫡-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谢七郎点了点头,“长姐也表姐也应该是去族学?”见谢殊宴应了,他才比了个‘请’的姿势:“长姐与表姐先请。”
  谢殊宴也不与他客气,点了点头,便领人侧身过了。
  后头一道目光追着傅明华走了许久,直到折转了路后,有丛林掩护,才看不见了。
  这崔四郎对她怀有敌意!
  傅明华皱了皱眉。
  “元娘不要介怀。”
  谢殊宴有些头疼,捏了帕子的手抚了抚额,斟酌着要怎么跟傅明华解释、“四表哥为人性情严谨,最是遵循礼数之人……”她张了张嘴,显然不太常背后议人是非,说起崔四郎,竟然罕见有些结结巴巴的。
  “不过是因为当初二姑母回江洲,所以……”
  她虽含糊其词,但傅明华大概也是听明白了一些。
  应该是谢氏的归来,让人一些人瞧谢氏不上,认为她这样的举动离经叛道,所以连带着对她不大亲近。
  不过这也不应该是崔四郎恨她的原因。
  “兴许,兴许是……”谢殊宴脸上露出几分复杂之色,她应该是知道内情,却又一副不便说的样子:“兴许是这个原因,才使他对元娘多有误会,时间久了知道你性格,便一准会喜欢的。”
  傅明华微微一笑,没有出声。
  她并没有追着这个事情问,显然是让谢殊宴松了一大口气。
  
  第二百零七章 敌意
  
  两人并排走了一会儿,离族学也不远了,轿子也不想坐。
  谢殊宴又问:“元娘觉得徐子升如何?”
  她总不会莫名其妙提起这徐子升来,更何况徐子升才学品行,在江洲这一带的名声谢殊宴恐怕是比傅明华清楚得多的。
  既然她要问话,便总不该是问这一点。
  傅明华想了想,眯了眼睛看谢殊宴一眼:
  “这位徐子升,依我看来,将来大有作为。”她这话音一落,谢殊宴脸上露出几分复杂之色来,她又看了傅明华半晌,才叹了口气,挽了她的手:“有你这句话,我便放心得很。”
  开始傅明华还不明白她这话是什么意思,直到傍晚之后,谢殊宛带了礼前来拜访她,一脸喜气的向她道谢时,傅明华才隐约明白早晨谢殊宴提起这话时,是什么意思了。
  她带了一对镶了玳瑁的梳篦,以及一支装在黄檀木盒之中,看上去通体洁白的玉笄。
  其余珠翠便不如这三样罕见了。尤其是那支玉笄,看上去最少是汉时的成品,样式手工都应该是名家之作,傅明华一看便拿在手中摸了摸。
  谢殊宛笑了笑:
  “表姐眼光好。”
  她喝了口茶水,显然是对于这支玉笄也是极为赞赏的:“这是我母亲当初陪嫁的物件之一,早前给了我。”
  谢殊宛的母亲出身阴氏,阴家富庶,能拿出来的自然不是一般的东西。
  “说是先汉时期许文君的陪嫁之物。”能叫得出来历来的,价值便又更不凡。
  她嘴里所说的许文君乃是先汉时一位奇女子。她出身富庶的邯郸许家,姿色娇美而通音律,是先汉时有名的才女。
  当时她与文人黎珂相遇,便一见生情,并不顾父母反对而执意下嫁。
  初时还好,夫妻情深。
  黎珂后来为武帝所常识,而后平步青云。
  忘了当初夫妻结发之意,有意纳妾而冷落文君,文君忧伤之下写了‘结发吟’令人交到黎珂手中。
  黎珂一看,想念当初夫妻情意,感动之下夫妻二人重归于好,成就百年佳话。
  这玉笄如此有来历,有钱也难买。
  傅明华看了谢殊宛一眼,她出这样大礼,总不会是全无缘由的。
  “表姐生辰在即,恐怕到时难以前往,便送了这礼,不知您喜不喜欢,还请不要推拒。”谢殊宛一脸真诚。
  再过两个多月,傅明华便虚十五了,这也是她及笄之日。
  这玉笄用来挽发自然是好,可谢殊宛在这个时候送这大礼过来,尤其还是阴氏陪嫁之物,便令傅明华生疑。
  她想起了今日谢殊宴问起徐子升,当时谢殊宴还说‘有她这话,便放心得很’。
  此时再看谢殊宛一脸喜色,傅明华握紧了手中冰凉的玉笄,一个念头便涌上心来。
  谢殊宛放了手里的茶杯,伸手将傅明华双手拢在掌心里:“表姐这样聪明,想必也知道了我的来意。”她眼中露出几分喜色:“不瞒您说,我送这些东西,也是有私心的。”她顿了顿,偏了头望着傅明华看:“您可记得,今日与长姐见过的徐子升?”
  当时不过是猜测,如今听她这样一问,傅明华才真正肯定。
  “那徐子升不过十六七,听说未曾娶亲。”她每说一句,谢殊宛便脸上多染一层霞色,到了最后,一副含情默默的样子。
  怕是早就对徐子升有意了。
  只是徐子升前途未卜,在此之前谢家怕是对谢殊宛的心思态度未明。
  说来也是有趣。谢家乃是世家门阀中的翘楚,这结亲之事又仿佛并不是十分看重门第,而是重品性与才华。
  当初愿使嫡出的谢利贞娶不过是谢应荣门客之女郭氏,便能见谢氏想法,并非顽固不化。
  从这一点来说,谢家能传承至今,也不是没有道理。
  谢殊宛对徐子升有意,若徐子升将来不是一事无成,这事儿也不是没有可能。
  今日谢殊宴问她话的意思,傅明华此时才算是明白过来。只是谢家没想到倒是姐妹情深,虽未一母同胞,而是隔了一房,可是谢家将女儿教得极好,谢殊宴愿意听从长辈安排,嫁进世家大族,为谢家谋福利,而同时又愿意姐妹嫁给心仪之人,能够快活安定。
  她低垂了头微笑,将这玉笄放进了一旁的盒子里,谢殊宛便靠了过来:“表姐说徐子升将来大有作为?”
  谢殊宛乃是谢利亨之女,初见她时觉得她冷冷淡淡,性格并不是好亲近之人,没想到这会儿倒真对徐子升上了心。
  燕追确实是颇为欣赏徐子升,将来燕追又是能掌天下的人,谢家既然都愿意使谢殊宛如愿以偿,傅明华自然也就顺手推她一把而已。
  “确实是。”她点了点头,谢殊宛顿时便来了兴致,问道:“表姐怎么看出来的?”
  “当日途经江陵府,曾与三殿下去了岳阳楼一回,那里碰上了徐子升等人,殿下考问了他功课,对他颇为看重的样子。”剩余的话谁都不是蠢人,傅明华自然不用说得太过透彻。
  像燕追那样的性格,说话做事都有深意。谢家人这一次见了怕是也心中有数,谢殊宛应该明白他考问徐子升功课是什么意思。
  果不其然,谢殊宛听了这话,脸上便露出了笑意。
  “那请表姐帮我一个忙,若母亲问起,请表姐这样说,好吗?”她起身冲傅明华行了个礼,仰起了脸来问,见傅明华点头,她便笑得更真诚。
  说完了谢殊宛的事儿,傅明华理了理袖口,装作漫不经心的问:“早晨与表姐出门时,遇见了七郎,他与崔四表哥等同行,不知可能是我哪里得罪了四表哥,使他对我好似有些不喜的样子。”
  早晨说起这话时,谢殊宴并未张嘴,傅明华这会儿倒是反应过来,不是谢殊宴不想说,恐怕是她有意要将这个人情留给谢殊宛的。
  毕竟谢殊宛求了自己帮这样一个忙,是欠了傅明华人情。
  若将崔四郎之事儿借由谢殊宛来张嘴,好歹也算是还了傅明华一些情分。
  
  第二百零八章 召唤
  
  “这次曾祖母大寿,崔家总共来了十七个人。”
  不说自己的事儿后,谢殊宛神情便镇定了许多:“表姐可知崔家来了哪些人呢?”
  崔家嫡房嫡系上一辈总共四房,除了老太太与当家做主的崔大太太未来,崔大太太四个儿媳都来了,都各自携带了儿女。
  这一次崔家哪些人来江嬷嬷早就已经打听过了,并将名单也记了一遍背给她听,崔家里来的十七个人,并不是崔家能出来的嫡系全部。
  只是一开始崔家人并不是全部一起来的,而是分了先后,就像崔四郎一般,随后陆续而来的崔家人也有,傅明华一开始倒并没有对此奇怪,但这会儿谢殊宛明显是有言外之意,她捏了帕子,就听谢殊宛接着道:“四表哥是长房长子,如今长房还有十妹未嫁,年纪也与表姐相仿。”
  谢殊宛意有所指,傅明华便眯了眯眼睛:“可曾说了人家?”
  她这样一问,谢殊宛便抿着嘴角不说话了。
  傅明华便笑了两声。
  “这一趟崔十表妹没来,说是舅祖母有意为她择一良婿,她耽搁到如今,早过了豆蔻之年。”
  四姓之中女儿供不应求,若是崔十娘与傅明华年纪相仿,今年都该十五了,到了这个时候还未许亲,确实是晚了。
  像谢殊宛这样,十四还未定亲可不寻常,应该是与她仰慕徐子升有些关系的。
  可是崔十娘未定亲,又是仰慕谁?
  “四表哥与十表妹兄妹情深,兴许才对表姐你有些心结,下次见他,不要理睬就是。”
  谢殊宛笑着开口,傅明华就道了谢。
  能让崔四郎对她有敌意,崔十娘又至今未定亲,匆匆在寻找婆家,傅明华自然便想起了燕追。
  四世家中,谢家在江洲根基稳固,朝中文官十有七八与江洲谢家交好。
  祝家则是盛产马匹,常年与西域各国交易。阴氏则以制造武器、盔甲擅长,四家各有所长,相较之下崔家便略弱。
  但崔氏女名闻天下,且富甲一方,声名地位都很超然。
  不过这声名地位始终是虚无飘渺的,崔家如今看似有崔贵妃,风光无比,实则后继无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燕追有意追逐帝位,崔家便极有可能会再送崔氏女进宫,使皇家与崔氏牢牢捆绑。
  傅明华一点儿都不意外这样的情况,反倒意外的是崔贵妃与燕追母子弃崔氏而选她。
  崔四郎恨她的原因也就明了了,崔贵妃怕是拒了从小就为燕追养成的崔十娘而选她,所以开罪了崔氏罢了。
  不过早前与崔家几房夫人打交道时,都未看出异样,倒是崔四郎沉不住气了。
  “我心里有数,多谢表妹提醒。”弄清此事之后,傅明华便笑着冲谢殊宛道谢,她倒是有些意外,却又很快恢复了常态。
  谢殊宛坐了一阵,这才起身告辞离开,她这一走,江嬷嬷倒是还能忍着,碧青却忍不了:“殿下喜欢谁,娘娘要谁做儿媳妇,怎么还能怪您呢?”
  傅明华笑着没出声。就是因为崔家人不敢怪崔贵妃母子,这崔四郎才唯有敢怪她。
  权势真是个迷人的好东西,无怪乎不少人为它前赴后继了。
  江嬷嬷张罗着要替她洗漱,赵国太夫人却派了丫环前来请她,怕是今日的事儿太夫人心中该是有数了。
  傅明华领了人朝太夫人所住的‘海福阁’,她所住的院落离‘海福阁’有不远的距离,途经一园林时,不远处一凉亭中,此时灯火通明。
  女人的笑声与脂粉的香气随着醇厚的酒香传来,领路的丫环解释道:“是七郎君在谈书会友。”
  亭中崔四郎穿了斜襟领的长袍,袒胸坐在席中,几个妓人抱了琵琶坐于另外一侧。
  这是世家大族里常见的情景,只是长乐侯府以往少见罢了。
  傅明华便转过了头。
  赵国太夫人已经卸了花钗,只穿了一身姜黄色软袍,坐在内室之中等她。
  虽说此次傅明华回来是为了向崔氏贺寿,但实则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