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嫡-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过不了多久,便是春闱了呀。
  那时候的陆长元早就野心勃勃准备入场,她端了桌上已经温凉的茶水,抿了一口却笑了起来。
  而此时的杜玄臻府里,陆长元正收拾着自己之前带来的,自己所写的治国之道以及诗句。
  杜玄臻点了点头,端起茶喝了一口,看陆长元沉稳刚毅的脸庞,他向来有识人之明。
  这回陇西太守姚焕致为他举荐的这个陆长元确实颇有才能,对于时势也看得清。
  更重要的是,他虽然身为读书人,但却并不迂腐,颇让他惊喜。
  杜玄臻放了茶,沉吟片刻,这才让陆长元坐了下来。
  如今陆长元也算是他的门生,现在杜玄臻权势看起来大得很,身为百官之首,在朝中隐隐有左相之威能,在朝中一呼百应,但杜玄臻却知道自己的地位并不稳。
  他是先帝时期便被册封的老臣,并不是嘉安帝心腹。
  更何况他的父亲已经年迈,随时有可能去,到时他丁忧三年,嘉安帝再召回他的可能性为零。
  三年之后,哪怕他年纪还轻,但极有可能皇上会给他封个荣一品的官职将他架空。
  到时朝里朝外他就得有自己的人。
  杜玄臻十分看好陆长元。他服侍过大唐两位皇帝,深知当今这位品性。
  嘉安帝与太祖一般,恨世族。
  可是当年的先帝却是靠各大小世族而起家的。立国之后论功行赏,世族势力鼎盛时期,除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官员之外,朝中大半文武官员,都是出身世族的。
  虽说后期太祖血洗世族,朝廷到如今已经几乎摆脱了世族的掌控,不过前朝借鉴仍在。
  哪怕就是现在,容氏一族里,在朝中当官的便是十数人。
  如今虽说世族已被打压了许多,但真正名门望族,嘉安帝还伸不进手去。
  近来容涂英献妻女换名利,皇上有意给容涂英铺条路出来,依杜玄臻来看,这事儿是福是祸还未定。
  容氏的事暂且他不管,倒是这陆长元出身寒门,并无根基,又有学识,再加上为人知道厉害关系,他这样的人,最适合做个嘉安帝的忠臣。
  杜玄臻想着,要不自己推他一把,将来也对自己有利。
  “听说你有个兄弟,已经进了洛阳?”
  陆长元便笑着起身,拱了拱手:“学生确实有个兄弟,翻过年恰好十八,能得大人看中,实在是他天大的幸运。”
  杜玄臻见他知趣,不由捻了捻胡须,微笑着点头:“倒是大好年纪,你学识出众,人品上佳,想必你那兄弟也非一般人。”
  “唉。”
  陆长元听了夸奖,不喜反忧:“不瞒大人说,我那兄弟年纪已涨,却未说亲,他样貌学识不比学生差了半点儿,可是却独有一点,腿脚不是特别方便,学生家贫,已致蹉跎至今。”
  他神情有些低落,杜玄臻倒是有些意外看了他一眼。
  “姻缘天定,你还是安心准备二月春闱,是成是败,都在这一举。”
  这春闱并没有几天了,依杜玄臻看来,陆长元去思考那些事儿,不如暂且放一放。
  “待你功成名就,自然能为令弟娶个温柔贤淑的妻子。”
  陆长元微微一笑,十分有把握的样子。
  被杜玄臻看中,他也是不骄不躁,这模样更是让杜玄臻喜欢了几分。
  说起陆长砚的婚事,倒也不是因为陆长砚腿疾之故讨不到温柔贤淑的妻子,实在是因为陆长砚心有所属,再加上陆长元又觉得弟弟学识、样貌与人品样样皆不知比这洛阳之中多少出身高贵的郎君好了多少。
  就是那被称为当世玉郎的贺元慎,在陆长元看来也比不上自己的弟弟。
  他怎么忍心随意为陆长砚抬门妻室回去。
  倒是……
  “学生上回倒是看到长乐侯府中一位大娘子,进退有度。”
  杜玄顿了一顿,刹时便明白了陆长元的意思。
  他有些啼笑皆非,洛阳权贵恐怕看不上陆长元这样的出身,尤其是那傅大娘子。
  这位小娘子他也是有所耳闻的,母亲出身自江洲,教养自然不同,又是嫡长女。
  哪怕就是陆长元中了三甲,他的弟弟既有残疾,又无功名,将来可想而知是闲散人,长乐侯府怎么肯将这女儿低嫁呢?
  他想劝陆长元别妄想,陆长元却道:
  “学生看来,长乐侯夫人好似对她多有不喜,不知可曾定下了亲事。”
  
  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书
  
  杜玄臻心里一动,闭了眼睛将身体放松,靠进椅背里。
  陆长元这样一说,他又觉得不是全无可能。杜玄臻想了起来,长乐侯府的傅侯爷志大才疏,他的两个儿子都是才学平平。
  傅大娘子母族虽然出身江洲,但‘谢氏’死后,两家好似并无来往,若是傅侯爷目光短浅,说不定此事倒真能成。
  “好似冯大人由宗正寺中一位大人保媒,向傅侯爷提了亲,娶他嫡孙女为续弦。”
  他说的冯大人,杜玄臻心里便浮现出冯万应的模样来。
  若是傅侯爷愿将嫡出的孙女嫁给一个下五品的官儿,那么陆长元的兄弟也不是全无机会。
  想到此处,杜玄臻有意卖他一个好。指点道:“这位傅大娘子的母亲出身江洲,恐怕手里有不少孤本,你大考在即,我可以修书一封,使你找长乐侯府借点儿书籍。”成与不成,便是他自己的造化。
  陆长元顿时便笑了起来,自然是欢喜不尽。
  长乐侯府里傅侯爷留了冯大人用膳,白氏拖着沉重的身躯回来,一副气若游丝的样子。
  她回了内屋洗漱,钟氏牵了儿子,带着三个女儿也来了,看到傅明华露出一个笑容来。
  屋后传来白氏的咳嗽声,钟氏拍了拍女儿,让傅明月带了儿子去玩耍,这才朝傅明华走了过来,微笑着小声问:“元娘可曾看到了今日府中的客人?”
  显然钟氏也得到了消息。
  这又不是什么秘密,傅明华点了点头,钟氏便小声道:“晌午之后,傅明霞也去看了。”
  傅明华听了这话,便低头捏了帕子,掩住了唇边的笑意。
  钟氏话才刚说完,外头傅明霞便通红了双眼进来,看到屋里的几人时,她并不理睬,冷冷的坐到了自己平日的位置上,神情有些忡怔的样子。
  她双眼红肿,脸颊都好似更瘦了一圈。
  事到如今,八字都对了,傅明霞也知道自己没有选择,她晌午之后听到有下人回话说是冯大人来了,她忍耐不住,前去偷偷看了一眼。
  自然是没办法跟贺元慎与燕追那样各有特色的美男子相比,那冯万应甚至看起来跟傅侯爷年纪相差不大了。
  她回去哭了一场,却又无可奈何,此时急着想探听白氏的消息,忍了心中的慌乱便来了。
  白氏出来之后,便看到了傅明霞,两祖孙一对望,眼中都不由露出戚戚之色。
  看了半晌,白氏有些心虚的将脸别开。
  这一幕让傅明霞心头渐渐的冷了下去。
  她向来要强,此时不肯哭给傅明华与钟氏母女等人看,咬着嘴唇,肩膀一抽一抽的,好不可怜。
  “找人算了日子,婚事定在八月时。”
  白氏有些无奈的开口,说完这话便见傅明霞终于忍不住,趴在了桌上。
  这么急,虽然知道是续弦,冯万应年纪也大了,可傅明霞依旧心里难受。
  “没有办法了吗?”
  傅明霞哭着问,白氏心如刀绞。
  “你祖父订下的,我也实在没有办法。”
  不过她的嫁妆准备一分为三,除了傅其弦与傅其彬各自一份之外,另一份便给傅明霞了。
  事到如今白氏也是无计可施,唯有在嫁妆上给她多添一些。
  傅明霞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
  白氏阴沉着脸赶了钟氏等人离开,抱着傅明霞心肝儿肉的唤。
  虽说心疼孙女,但白氏现今也只有让她认命。
  冯万应竟然求了忠信公府的老夫人前来正式下定,双方婚事一敲下,便再无更改的可能。
  沈氏中间寻死觅活几回,宁愿女儿守孝三年,希望拖垮了冯万应寿数,傅明霞未过门便死了男人,也不希望傅明霞一生都毁了。
  可惜钟氏早有防备,看她极严,两妯娌关系迅速恶化,几乎家无宁日。
  年岁之前,府里来了客人,说是要求傅明华借两本当初谢氏留下来的《张守信集》。
  傅明华听到消息时,正与碧云等人剪了梅花,正插在瓶里,听了傅侯爷派来的下人召她,便头也不回:“谁要借?”
  这《张守信集》她确实有,是当年谢氏的嫁妆之一,十分珍贵。
  张守信乃是前陈朝立国功臣,是进了陈朝时期所建议的贞义阁的十大陈国功臣之一。
  便是唐朝太祖打下陈朝江山时,对于贞义阁也并未损毁,可见里面人物之地位。
  他年少时期便师从名满天下的大儒顾之山,学得满腹才华,却郁郁不得志。
  直到陈太祖起义,他追随太祖打天下,计谋百出,成为太祖身边不可多得的人才之一。
  张守信晚年写《张守信集》,里面有治理天下的法门,以及奇门八卦、周易、算术等。张守信学识驳杂,研习颇多,傅明华手里所有的这本书,是当年张守信亲笔所写的,只得珍贵非凡,可说一城不换。
  哪个脸皮这样厚,敢来找她借?
  她扬了扬眉,不以为然。
  跪在外屋的丫环透过层层叠叠的纱幕,看到傅明华的影子。
  只望了一眼又将头低垂下去了,小声道:
  “说是带了中书令杜大人的手书过来的。”
  这样一说,难怪傅侯爷会遣人前来了。
  依傅家这样的情况,傅侯爷虽说官居一品,可却是虚的,比不过手握重权的二品中书令杜玄臻的。
  这样珍贵的书,若是杜玄臻前来,恐怕也不好直说要借,这人只是拿了杜玄臻手书,要向她借书珍奇孤本也就算了,怎么这样稀有的东西也敢张嘴?
  她不想借,但是傅侯爷此人心胸并不宽阔,若是只让丫环传话,驳了他脸面,恐怕他会怀恨在心。
  想到这里,傅明华将手里梅花插完,才在碧箩捧来的铜盘里净了净手,又接帕子将手擦了,才准备亲自过去一趟。
  她领了下人出门,走过层层叠叠的回廊,她远远的看到前方院傅侯爷所在的静坐轩里,一个年轻的穿着青色长衫的男子正坐在长椅之上,伸手接着外头飘落的雪,神怀有些落幕的样子。
  傅明华脚步嘎然而止。
  江嬷嬷不料她会突然止步,险些撞到了她的身上。
  
  第一百七十二章 贼心
  
  那少年头发半挽,戴了一方青色巾子,一头长发散在腰际,只得到半张脸,却也是颜如玉。
  “娘子……”
  江嬷嬷小声唤了她一句,傅明华登时回过神来。
  她看到了那个后来与贺元慎并称的玉郎,陆少砚了。
  虽说江嬷嬷声音不大,但依旧使那少年转过头来,他浅眉星目,看人时目光有些朦胧温柔的样子,给人一种十分专注的感觉。
  傅明华歪了头,陆长砚如她梦里所见的一般,气质温文儒雅,哪怕一身素色薄衫,却也掩不住他的俊雅风姿,如傲竹一般脱俗。
  她迈了脚步向陆长砚走去,步伐如常,江嬷嬷几乎要以为刚刚她那一瞬间的停顿只是个意外罢了。
  “不知郎君是何人?”
  傅明华明知而故问,少年有些狼狈的站起身。
  他起身时微微有些吃力,一双远山似的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