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宫美人-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瞅着那沈昭容行止间弱柳扶风的姿仪,还有恬静素雅的气质,与楚月河如出一辙,猜想这就是圣上愿意抬举她的缘故。
  桓肆回头觑他一眼,又转过去,淡淡道:“不是问她,朕是说救人的那个宫女,她是那个沈昭容宫里的?”
  感觉到主子对自己有一丝不满,江徳彦额上渗出冷汗,皇上很讨厌他们自作主张,他就不该多嘴问那最后一句。
  遥望一眼搀扶着沈若华的小宫女,江徳彦仔细想想,对她完全没印象,他从不注意这等人的。他可是皇上身边的太监总管,别说含元宫里的一个低等宫女,就是皇后宫里,够资格让他认识的也只有几个高等宫人和嬷嬷。
  “那老奴可不认得了,这宫女们穿的都一样,离得又太远,实在是看不清啊……”江徳彦不敢胡乱猜测帝王心意了,只好小心翼翼地陪着笑,有什么说什么。
  隔得远,那小宫女看背影身材是窈窕袅娜引人遐想,谁知道脸怎么样呢?他要是这会儿在这撺掇了什么,万一到时候皇上见了人对她不满意,怪到他头上怎么办?
  “让人跟去看看,弄清楚她到底哪个宫的,叫什么名字,别惊动了旁人。”
  “奴才遵旨。”
  现在找人是皇上自己提出来的,就算找到了他不喜欢,也没理由迁怒别人了。江徳彦当然乐得自家圣上多看上几个美人儿,趁底下那二女还没走出视线,马上派人去办事。


第20章 
  沈昭容名若华,在闺中时素有贤淑美名,被太后看中选入宫。她比很多人走运,刚进宫就得了皇上垂青,一个月之内得幸两次,很快从才人升到昭容。可她晋升速度太快,难免引起别人嫉妒,在这宫里根基又不稳,身边连可信的人也没两个。
  今日若华出来赏荷花,兴致一来,学前人划舟入藕花莲叶之间,跟来的宫人原本守在岸上,不知怎么的不见了。她的小舟划到一半,船底突然破了一个大洞,很快船沉了,要不是星涟恰好经过,她就死定了。
  沈昭容让星涟扶自己回到了含元宫,令人找了身干净衣服,带星涟下去洗澡。
  她自己则由贴身的宫女伺候着沐浴更衣,出来后喝完姜汤驱寒,才有人战战兢兢地来报,今天随她出去的宫女秋荷被发现上吊死在房里。
  秋荷是她从自己家里带进宫的婢女,要是连她也被买通,这偌大的含元宫,到底还有谁是可信的?沈若华心惊肉跳,感到一阵后怕,也不知道她到底是出卖了主子畏罪自杀还是被人当作了替罪羊。
  如今秋荷已然死无对证,目睹她溺水的又只有一个不知来历真与假的紫云,既无更多证据也无线索,就算告到皇上那里,也很难查出到底是谁要害死她。
  她打发含元宫的管事太监去处理秋荷的后事,对外只说暴病而亡。念在她从小服侍自己多年,毕竟彼此有那么些主仆之情,又让人给她家人送去一笔丰厚的抚恤金。
  沈若华一开始进宫是出于太后懿旨和父兄逼迫,可见到皇上的第一眼,她心中的不情愿都烟消云散,只希望一生陪伴在这个男人身边。
  但出于各种原因想在他身边的女人可不止一个,更有甚者,希望成为唯一的一个。若华本不喜欢这些后宫的勾心斗角,然而现实不允许她做遗世独立的仙女。人家在暗处下黑手,她若是不想坐以待毙,就算不主动出手,至少要有能够自保的力量。
  她要得到皇上最多的宠爱,才能笑到最后,而没人一心一意帮她的话,很多筹谋不好实现。
  今天这件事让沈若华更加迫切地觉得自己需要多培养几个信得过的心腹,现在正是看中了这个“紫云”的人品,若是考察出她所言非虚,便求皇上将她从冷宫调出来,安排到自己宫里。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她不信紫云会拒绝自己给的大好前程,选择待在那个没有未来的楚美人身边。
  待星涟梳洗完毕前来求见,沈若华一见之下大吃一惊,马上就改变了主意。之前她一身的水草和淤泥,脸也脏脏的,看着毫不起眼。这下她身上污迹洗净,本来面貌露出,就像被掩埋的明珠美玉得见天日,尘土一旦拂去,由内自外绽放出夺目的光华。
  如此美人,就算荆钗布裙,粉黛不施,站在身边也足以将她对比得黯然失色。能够在容色上与她不分上下的,沈若华至今只见过一个腾王妃。
  现在沈若华相信了她的确是来自冷宫的,若非如此,怎么可能从未听说过后宫有一个倾国之貌的妃子?沈若华收回了打算让她来自己身边的话。这个紫云,还是适合永远待在冷宫里,决不能让她出现在皇上面前。
  换了有些心狠之人,嫉妒加上为了永绝后患,可能就趁着现在想办法把她除掉了。沈若华有一瞬间也产生了这种想法,但立刻对此有了负罪心理,她自幼接受的道德教育不允许她主动害人,而且人家刚刚才救了她一命。
  星涟眼见沈昭容直愣愣望着自己,脸色变了又变,心里禁不住打起鼓来。救命恩人还跪着呢,这位娘娘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眼神游离,一直不让她起来。
  “昭容娘娘,奴婢出来太久,现在可以回去了吗?”星涟跪得膝盖疼,忐忑补充道,“楚美人神志不清,奴婢不放心她一个人待着。”
  沈若华这才示意她起来,思索片刻,微笑道:“你今日虽擅闯御花园,但误打误撞救了本宫,也算立了功。想要什么赏赐尽管提出来,只要不太过分,本宫可以尽量满足你。”
  “是娘娘福大命大,奴婢也是出于巧合才救了您,不敢邀功。”一开始星涟还想着迂回跟沈若华打听一下家人近况,不过很快打消了这念头。沈若华看她的眼神让她想到了薛晓晓等人看楚月河的样子,不怎么和善。
  可能是小时候得不到父母亲情,星涟于感情上十分敏感,很多时候能分辨出别人对自己的好恶,而现在这沈昭容虽笑容可掬,却让她觉得有几分虚假。
  见她不居功自傲,沈昭容满意地点点头:“这宫里人心难测,我倒是羡慕你们身在冷宫,远离纷争。看你不像攀龙附凤之人,既然对你主子这么忠诚,希望你能一直保持初心,日后别被不属于自己的荣华富贵迷了心眼,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星涟被她一通敲打,起先莫名其妙,很快就想明白了,人家是怕她得了皇上的宠爱呢。她本来就没这想法,当即向沈昭容明志,自己只想老老实实做个偏安一隅的宫女,到年纪了就放出宫去。
  末了星涟因对沈昭容心生防备,怕泄露自己真实身份,没敢向她提什么要求,沈昭容便赏了她一些银两和金锞子。星涟正愁冷宫里缺吃少穿没钱花,而且就算逃出宫没钱也寸步难行,这次沈昭容出手相当大方,正好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今日虽然没能探到出路,不过有这个意外收获,星涟也十分满足了。
  沈昭容派去的人将星涟送回了横台宫,看到她走进碾香堂才放心,回去禀报,她确实是冷宫的人。
  含元宫的人来过之后,没多久宫女紫云救了新晋红人沈昭容的消息就传遍了西宫。宫女太监们不知内情,只知道她是昭容娘娘的救命恩人,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提拔到娘娘面前,都上赶着来巴结碾香堂,等她飞黄腾达了带带自己。
  机缘巧合救下沈昭容这事星涟没有瞒着紫云,借用她身份也说了,只是省去了自己一开始离开西宫的目的。紫云心中不安,担心什么时候沈昭容的人会再来,要是发现那天的“紫云”不是紫云,而是本应疯疯癫癫的楚美人,她们两人都有危险。
  但星涟清楚,这沈昭容更希望自己再也别出现在她面前,怎么可能再主动来找她?
  星涟手上有了钱,让紫云出面贿赂内务太监,在他们那里换了不少衣物米面,给碾香堂添了些日常生活所需品,还请到一个御医院的医正学徒替她治疗脚伤,药油一揉,没两天就能下地走路了。
  不过这不是长远之计,从沈昭容那一次性得来的财物只会越花越少,她得为今后计划,不能大手大脚全花光。
  膳房那边每日有人出宫去采办新鲜食材,宫人们可以托他们从宫外带东西进来,只要不是违禁物品,花点钱他们通常不会拒绝。
  为往后打算,星涟让采办处买回几包易养活易生长的当季菜种。紫云脚好了以后,主仆二人就在横台宫原先长满荒草的庭院中开辟出几片土地来,种上瓜果蔬菜。
  她们没做过农事,但宫里有不少优秀的园艺匠师,紫云在他们侍弄花草的时候偷看了几回,料想种菜和种花也差不了多少。二人回来关上门再自个儿摸索,倒也把菜园弄得像模像样的。
  如此平淡安稳又忙碌的十几天过去,星涟和紫云在冷宫里日子过得很充实,却不知道,有人一直暗暗关注着她们。
  作者有话要说:  出去玩啦,晚上回来给大家发红包,么么~


第21章 
  建明帝英明一世,唯独在继承人的指定上糊涂了一回。他的三个儿子都是十分有治国的才华和能力的,按理来说不管哪个做下一任皇帝百姓都无异议。可惜长子短命早逝,建明帝在优秀程度不分伯仲的二三皇子中犹豫不决,导致各自支持二王的朝臣划分党派,桓律桓肆兄弟表面和睦,却日渐离心。
  他临死前也没来得及明确帝位由谁继承,不过当夜曾秘密下旨急召桓肆入宫,然而风声不知被谁走漏,桓肆刚到宫门口就被桓律的人马拦截住。
  桓肆匆忙间接到父皇旨意,进宫时身边只跟着十几个亲随,桓律带的却是八百精兵,桓肆一方必然不敌。混乱中桓肆拼死杀伤数十人后中箭受伤,危难之际,时任右羽林将军的楚从渊带领手下一千羽林卫及时赶到,两边展开血战,当晚棠棣门前金戈争鸣,血流成河。
  最终腾王桓律落败,在死士掩护下逃走后不知所踪,而桓肆浑身浴血到达父皇寝宫时,建明帝刚刚驾崩,父子一句话也没说上。
  这场腾靖二王之间的皇位之争史称“棠棣战乱”。棠棣本喻手足情义,棠棣门也是几十年前为了纪念太宗和世宗间兄弟深厚的情谊而建,政变发生以后,这道见证了手足相残的宫门仿佛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桓肆即位后,民间不知从何处流传起一种谣言,说建明帝当初要传位的本来是腾王,是靖王桓肆联合楚从渊等党羽发动政变,弑父杀兄,用令人不齿的手段坐上皇位。
  这谣言显然来自于桓律的人,妄想借此煽动人心,制造舆论抹黑新帝。但桓肆出乎他们意料,继位之初并未对反对自己的人采取怀柔政策,而是杀伐果决,凡是胆敢传播流言者,抓到一个株连三代。死的人多了,剩下的就懂得了闭嘴才能保命的道理。
  以杀当然不能服人,在建明帝打下的基础上,桓肆对外开始开疆拓土,打压周边一些蠢蠢欲动的势力,对内则兴修利民工程,轻徭薄赋。一个皇帝能够为国为民做点实事,让大部分子民吃饱穿暖,不受外敌侵扰,对百姓来说比什么都重要了。就算他真的曾杀兄弑父,人民依然会歌颂他的功德,而后世人的评说,对于当事人,其实并不要紧。
  这一年桓肆一心扑在国家大事上,无心儿女情长,每次到后宫也就是跟交任务一样,以免他母后和那些太妃们在他耳边喋喋不休。夸张一点说,和他见面最多的皇后,若是她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