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伐明-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战场之上。火枪手每多开火一次,就能多取得一份战果。有了这些火盆子,梁绍麾下的士卒在一袋烟功夫之内,就打出了三轮齐射,几乎比寻常快了两分。

连续三轮火铳,终于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寨门前方的十几名官军几乎被一扫而空。就连张鸿功制造的一台攻城车。也被梁绍成功烧毁。

这时,左哨的士兵也快速冲出了城门。而城头上的张虎成见官军以败。马上在寨墙上抽调部队,准备出寨增援反击的梁绍等人。

前一段时间,官军靠着十多门红夷炮,将张虎成所部打的抬不起头来。眼见压住了秃匪的嚣张气焰。张虎成下面的官军就更加骄狂气盛。

没想到一次攻城血战,官军就漏出了根底,被张虎成第二营一通狠揍,屁滚尿流的败退了下来。

张鸿功在后方督战,刚才眼见官军勇士冒火登城,脸上还有几分笑意。但是片刻功夫之后,却见这些军中勇士仿佛下饺子一般,纷纷被秃匪挑落城头。接着秃匪居然打开寨门,一队队秃匪精兵军阵严谨的涌出了寨门。轻易的屠杀着溃乱的官军。

张鸿功咬了咬牙,正要调集待命的家丁冲一冲秃匪的军阵。

只见家丁头目武振海跳下战马,拉住了张鸿功的双手道:“将军息怒。秃匪军阵严整,只怕后面还有后援。咱们哪怕上去冲阵,只怕也占不了便宜,何苦让儿郎们白白送死?”

自古以来,铁骑虽然厉害,但是一般来说并不会冲击队列严整的步兵。因为那样干根本不合算。除非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骑兵才会冲击步兵军阵。

武振海本是官军勇士。被张鸿功简拔为家丁头目。此人在张鸿功发迹前几次救过张鸿功性命,在军中虽然官位不高,但是在张鸿功心中的地位却远超诸将。也只有武振海这种真正的亲信,才敢于在这个时候规劝暴怒的张鸿功。

张鸿功愤恨的丢下了马鞭怒骂道:“秃匪欺我太甚,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武振海拉住张鸿功的战马,跪倒在地磕了几个响头道:“老爷,现在不是咱们发怒的时候。眼看兵败局面不能挽回,应该快速收拢督战的家丁,至于总督标营的精兵锐卒,能收拢一些就收拢一些。剩下的签军民夫,现在就顾不了许多了。”

张鸿功到底是一方大将,他马上分清了轻重。他压住心中的暴怒说道:“振海,你带人去收拢家丁,通知张千才,让他尽量保住兄弟们的性命。”

“永忠,你带人马上去马圈,将马圈中的战马收拢起来,万万不能让秃匪将战马掠走。只要咱们的马还在,咱们就伤不到根本。你记住,行动要快,哪怕咱们保不住战马,也不能丢给秃匪。”

张鸿功吩咐完两员将校,只见二人各带百余家丁策马而出,分成两股洪流朝着马场,溃兵分头而去。

张虎成所部到底都是步兵,动作远不如张鸿功迅速,尽管他打了胜仗,但是仍然奈何不得张鸿功麾下的骑兵。

张永忠、武振海两员将校成功的完成了张鸿功交代的任务,不仅保住了战马,还将大部分溃兵带了回来。

战后张鸿功大致清点了一番,他的家丁损失了百人左右,总督标营损伤了二百余人,剩下的都是炮灰签军。

为了避免上面的责罚,张鸿功马上从征发的签军里面抽调人员补充了总兵标营的损失,然后带兵离开了冷泉口,退回了三十里外的介休城休整。

战后,张虎成清点了缴获,只斩杀了六百余人头,其中大半还是衣衫破烂的签军民夫。真正属于张鸿功的嫡系人马,可能只有三百余人。

尽管如此,这一仗张虎成总算是胜了。他俘获了上千名民夫,还缴获了超过两百件铁甲,至于其他的鸟铳、弓箭,更是不计其数。

最为重要的是,张虎成截住了逃跑的炮兵,俘虏了完好的六门红夷炮,还包括百十人红夷炮手。尽管这六门红夷炮已经发射了几百发炮弹,火炮的寿命几乎所剩无几。

虽然如此,这六门红夷炮对于张虎成还是至关重要。只要将这六门大炮安上了城头,张虎成就有了一个杀手锏。靠着冷泉口山寨的高度优势,这六门红夷炮就能轻易封锁官道,大力杀伤官军。

况且哪怕将来这几门炮全部打废了,也能交给武备司下面的炮厂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仿制一些替代品。

虽然打了胜仗,但是张虎成却一点儿也不敢放松,他写了一封书信去灵石县报捷,然后开始修补寨墙、清点伤亡、犒赏三军。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修筑炮台、搬运大炮,将这些千斤重的大家伙搬上寨墙,在官军再次攻来时形成威慑力。(未完待续。。。)

第四十二章对策一

张鸿功吃了败仗,败退回了介休城,消息肯定隐瞒不住。当天夜里,张鸿功兵败的消息就传回了孝义的杨鹤大营。

杨鹤敲了敲桌子,对着亲信的幕僚说道:“张鸿功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如今损伤大军士气,我准备拿他杀鸡儆猴、以警三军。”

杨鹤下面的幕僚虽然不少,但是只有少数得力之人,王洛算是杨鹤幕中的得力助手。他见东主已经有些失态,于是劝慰道:“大军未动,东翁就处罚大将,只怕不是好事。况且张鸿功根基未损,东翁何不宽恕与他,让他戴罪立功?”

“只怕张鸿功志气以挫,再也不堪大用。”杨鹤摇了摇头,态度也软化了几分。

王洛为杨鹤考虑,并不希望杨鹤在朝廷中留下跋扈的名声。毕竟张鸿功已经是一方总镇、二品大员,他多年经营下来,在朝中也不是没有背景。

王洛见杨鹤怒气消退了不少、于是继续说道:“东翁不如休书一封,口气不妨严厉一点,直斥张总兵的过错。先让他休整几天,然后让他负荆请罪、戴罪立功。”

听了王洛这番话,杨鹤心中思虑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毕竟现在张鸿功根基未损,手中的实力还在,如果逼得太狠投降了秃匪,只怕秃匪就更加势大难制了。

其时,山西境内的地方官也全部在座,地位最高之人为山西巡抚耿如杞。耿如杞山东馆陶人士。万历四十四年高中进士。此人在十几年中平步青云,现在已经官居三品,升任封疆大吏。做官的本事也是非常了得。

像耿如杞这样的官僚,别的本事可以没有,但是和稀泥、明哲保身的本事却极端了得。他见杨鹤改了主意,于是劝说道:“修龄老先生,秃匪骁勇难治,在陕北就屡挫大将。张总兵虽然用兵不慎,略有小挫。也算是其情可悯,还请老先生给他一个机会。让他戴罪立功。”

耿如杞这个山西巡抚虽然上面有宣大总督王象乾、晋陕总督杨鹤两个婆婆,但是毕竟已经高居三品京官。他的面子,杨鹤多少也要给一些,所以听了耿如杞的劝告。杨鹤就借机下台,当场写了一封言辞激烈的书信送给张鸿功。

杨鹤写完了给张鸿功的书信,伸手指了指案桌上的舆图道:“流贼入晋以来,气焰更加嚣张,如今在平阳府已经连破九城。但是流贼贪婪,占据的这九座城池地跨吕梁山东西,交流通信多有不便,这一点就犯了兵家大忌。”

在场的文官虽然不懂军事,但是也觉得杨鹤所言不虚。其中山西按察使宋统殷读过几本孙子兵法。知道现在正是表现的时候,只见他摸了摸胡须献媚的说道:“老先生所言极是,秃匪如今将大队人马放在灵石到洪洞这一段狭长的地理之上。正适合天兵四面围剿。只要这天罗地网一成,秃匪就插翅难逃了。”

“献徵兄所言不错,秃匪所据之地,西有吕梁山,东有太岳山,本就是兵书上的险恶之地。如今陕西王总兵已经翻过火焰山进入临汾县城。算是从南面堵死了流贼的退路。黄河西面还有洪亨九麾下的募兵,再加上神木参将艾万年的相助。已经有足够的把握封锁黄河,堵住流贼西窜的道路了。”太原知府许鼎臣不想让宋统殷专美于前,接着宋统殷话头说道。

杨鹤听了山西境内的高级文官连番不断地恭维,心中也有些暗暗自得,他捋了捋花白的胡须颔首道:“老夫得天子垂青,被朝廷破格任命为晋陕总督,全权围剿秃匪恶贼。此番入晋就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秃匪一日不灭,老夫一日不离晋省。”

“如今秃匪虽然骁勇,但是却因为贪婪陷入老夫四面罗网之中。如今南有王承恩,西有洪亨九艾万年,北面更有老夫麾下的四镇精兵,哪怕老夫不来攻打,流贼也要被围困而死。”

耿如杞身为山西巡抚,虽然被下面的官员抢了几分风头,但是此人一点儿也不在意,他面带笑容的说道:“有老先生统筹赞化,此次剿贼定会万无一失。”

杨鹤与山西的文官谈论了一些朝野趣闻、当朝时政,然后端起茶盏,送别了这些山西本地的文武百官。

等杨鹤送走了当地的文官,行辕之中留下的都是杨鹤的亲信。看见已经没有了外人,杨鹤的脸色马上阴沉下来,他叹息一口气说道:“冷泉口的秃匪只是一股偏师,就能干净利落的击败张鸿功麾下的三千精兵,这张鸿功真是废物。如今朝廷的官军都是张鸿功这类无用之辈,剿灭秃匪之事只怕是任重而道远啊!”

杨鹤的亲信幕僚王洛点了点头说道:“现在秃匪大约分为四股,永和、大宁、隰州三地的流贼为一股,他们位于吕梁山以西,人数超过三千人。这股流贼也非常了得,贼首名叫白旺,此贼两日前刚刚击败了渡河而来的艾万年先锋。”

“南面的洪洞县也有一股流贼偏师,此股流贼人数超过四千,为首者号称闯将李自成。这股流贼手段最狠,无数的乡绅官吏死于李贼手中,此贼刚刚被陕西王总兵击退,带兵败归了洪洞县城。”

“打败张总兵的冷泉口流贼就是陕北大名鼎鼎的下山虎张虎成。此贼为秃匪的左膀右臂,在流贼中威名赫赫,麾下兵马大约三千人。”

“剩下一股为秃匪老营,麾下的兵力超过五千人,其中还包括最精锐的马队两千人。这股流贼都是秃匪积攒的骨干,现在驻扎在灵石县城。”

“至于剩下的散匪,大部分在秃匪老巢霍州,大约也有三千余人。但是这股匪军除了少数骨干,大部都是刚刚招收的饥民,根本不足为虑。其余各县城或有匪贼三五百人,更是不成规模。”

听了王洛的介绍,杨鹤脸上更加愁苦,他叹息了一声道:“如此说来,秃匪已经有两万大军。短短半年时间,秃匪兵力就增加一倍,秃匪练兵之能,实在是远超官军。可惜当朝没有戚少保这种善于练兵的良将,不然何至于让秃匪横行!”(未完待续。。。)

第四十三章对策二

王洛见外人已经走远,才将自己顾虑说了出来。他仔细斟酌了一番说道:“老东翁,秃匪虽然分兵驻扎,互相来往不便。但是咱们为了围剿秃匪,也不得不跟着秃匪分兵。”

杨鹤扶着太师椅上的扶手,疲惫的坐下来说道:“阁臣所言不错,如今陕西王总兵去了南面的临汾。大同满贵南下围剿王嘉胤。西面的洪亨九、艾万年等陕北精兵,也要防备秃匪回窜过河。所以尽管官军人数众多,但是担子却一点儿也不轻啊!”

王洛脸上有些忧虑的说道:“更加糟糕的是秃匪不同于一般流贼,此人颇善于练兵养军。从去年七月秃匪起兵造反,短短一年多时间,就利用残破的陕北炼成了上万精兵。这样的人才不为朝廷所用,实在是可惜可恨!”

“从秃匪偏师下山虎与山西张总兵的交战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