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伐明-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因为刘宣对武备司的重视,武备司才能制造出大量合格的兵器,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武备司打造了二百余领铁甲(大部分是锁子甲),四百余支鸟铳,六十余门虎蹲炮,其余的刀枪剑棍,藤牌圆牌等军械更是不计取数。

正是因为武备司源源不断的制造出各种兵器,刘宣才能又一次大规模扩军。伐明

———————————————————————————————

第十一章扩军

第十二章矿工

太阳慢慢西落,天色已经到了黄昏,知了也开始吱吱的嘶鸣。现在正是秋收的季节,今年北方雨水很少,霍州城附近的粮食也要减产五成。

七月的霍州城已经有几分秋高气爽的凉意,一年之中刘宣最喜欢的就是七八月的秋季,因为这个季节既不太热也不太冷。

刘宣吹着凉爽的秋风,将手中一叠文书处理干净,伸了伸懒腰走出了房门,刘宣贴身的文书叶谬之见刘宣走出门外,马上放下了手中的杂物,亦步亦趋的跟了上去。

自从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后,刘宣先后攻破了四个城池。尽管这些城池都是平阳府北部山区的小城,人口加起来也没有超过十万人。

但是管理十多万人的吃喝拉撒,还是让刘宣每天非常忙碌,一刻也闲不下来。尤其是现在刘宣手中缺乏合格的文官队伍,大事小事也全靠他亲手处理。

刘宣走出了霍州府衙,看了看身边的叶谬之说道:“叶先生,咱们的招财榜文贴出去已经半个月了,是不是还是没有读书人愿意投效?”

“回禀将军,咱们现在动辄抄家灭族,要求士绅捐资助饷,哪里会有读书人愿意投奔。”跟随在刘宣身边叶谬之张了张嘴,最后还是对刘宣实话实说。

“况且咱们现在实力弱小,除非万不得已,读书人是不会冒着杀头的风险跟随我们的。我看将军不如把注意力放在落魄的底层文人,比如街头的算命先生,混不下去的游方郎中,这些人尽管没有功名,但是未必不是有用之人。”

听了叶谬之这番话,刘宣深有感触的说道:“叶先生说的不错,现在只好这样了。现在汾西县还没有县令,叶先生跟随我已经一年多了,不知道先生愿不愿意主政一方,为我治理好汾西县城。”

刘宣现在的治下共有四座城池,分别是永和、隰州、霍州、汾西四城。这四座城池位于吕梁山南麓,都是非常贫瘠的山区城池,四座城池的人口加起来也不足十万人。即便加上刘宣从陕北带来的三万多老弱,也不可能长时间供养刘宣麾下的上万大军。

刘宣现在之所以还能养兵,其实也是靠着以前的老底子支撑。如果不打击大户士绅,就搜刮不出钱粮土地,长时间没有钱粮供养,即便官军不来攻打,这上万大军也会一朝尽散。

面对这种情况,刘宣只能尽快扩展地盘,最好将平阳府全部拿下来,有了富庶的平阳府支撑,到时候也能继续扩军。

听到刘宣有意让叶谬之担任汾西县令,叶谬之心中暗暗惊喜,他强行压住脸上的喜色,不动声色答道:“将军的厚爱,卑职真是无以为报,只能为将军治理好汾西县城,来报答将军的知遇之恩。”

汾西县尽管贫瘠,但是毕竟还是一个县城。像叶谬之之类的读书人,除非祖坟上冒青烟考中了进士,否则哪怕做一辈子官,也很难成为主政一方的县令。

叶谬之本人不善于八股时文,高中秀才已经算是幸运了,根本没有想过能担任一方县令主政一方。即便刘宣任命的伪官不值钱,但是一旦刘宣成就大业,叶谬之本人也能混一个开国功臣。

尽管刘宣的文书算是位居中枢要地,但是现在叶谬之却尽干一些鸡毛蒜皮乱七八糟的事情,对于外放出去主政一方的李翰胡宽之辈也是羡慕万分。

现在听见刘宣有意让他担任汾西县令,叶谬之几乎没有丝毫推辞就接受下来。

刘宣沿着霍州城转了一圈,告别了跟在后面的叶谬之,正要返回霍州县衙休息睡觉,只见他的亲兵队官冯双礼走了上来说道:“将军,您要见的那些矿工工头已经带过来了。”

自从廖狗儿去了永和县担任县尉后,刘宣的亲兵队官就换成了冯双礼。冯双礼从野战部队调任了刘宣的亲兵头领,地位上无疑上升了许多,毕竟刘宣随身的亲兵队官,地位不亚于一般的哨长,甚至犹有过之。

刘宣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点了点头道:“我不要那些士绅老爷家的监工,而是要那些真正在矿工中大有威信之人。”

“将军放心,这些人都是按照将军的要求找来的,都是在矿工中威望很高的勇武聪慧之人。”

刘宣听了冯双礼的话,一言不发的走进了府衙,只见二堂里面站着十来个穿着破烂之人。这些人皮肤黝黑手脚粗大,正局促不安的站立在厅堂的角落中低声交谈。

见刘宣一言不发的走了进来,大马金刀的坐在了帅椅上,这些苦哈哈的矿工首领更是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刘宣敲了敲桌子示意大家都噤声,然后说道:“今日之所以将大家请来,是因为在下想要组建一支善于挖掘坑道的营伍,诸位都是霍州城附近威望很高的老矿工,还希望大家多多出力,不要有丝毫怠慢之心。”

见这些矿工头又开始交头接耳,刘宣脸色一肃,厉声喝道:“噤声!”

刘宣见这些矿工头不敢说话,满意的笑了笑说道“不管你们愿不愿意,三日之后都要去东门校场报到,到时候谁敢不去,就是与我刘某人为敌。三日后以卯时三刻为准,过时不候,谁敢不来,就让你们看一看老子手中的腰刀利不利。”

“你们也不要心中不情愿,我刘某人向来厚待勇士,凡是加入我军的士卒,每人分水田十亩。你们大家都知道,攻破霍州城后,在下查抄了六十三户抵抗义军的乡绅,得到了良田三万亩,这三万亩良田刘某人不取一分一毫,这一次全部分给麾下的勇士。”

见这些见识低浅的矿工面露喜色,刘宣满意的笑了笑,他挥了挥手,让这些矿工全部回去,心中暗暗想到:“中原百姓自古以来最看重土地,只要给他们一片容身的土地,马上就能让他们焕发出极大的热情,这一次大手笔的分出三万亩土地,也不怕麾下的士卒不归心。”

三日之后,这些矿工头带着下面的矿工全部赶到东门校场,这些矿工大约有十几伙人,每伙儿多则三五十人,少则十几人,总计三百余人。加上刘宣调派过来的五百余新兵,刘宣又从新编练了一个工兵营。

这个工兵营刘宣让李自成麾下的哨长田见秀担任了营官,提拔了两个矿工头担任了哨长。剩下两个哨长,一个哨刘宣任命了点灯子带来的旧部蝎子块拓养坤担任哨长,另一个哨长则任命了张应金第五营的队官庄玉生。伐明

———————————————————————————————

第十二章矿工

第十三章改变

这一轮扩军之后,刘宣麾下已经有八个步兵营,三个骑兵营,一个炮兵营,一个工兵营十三个野战营,其中步骑各营还扩编了一个炮兵哨。

算上新编练的八个哨守备部队,刘宣麾下能够手持利刃上阵的军队已经超过一万六千余人。加上武备司、训练司、军法司等后勤人员,刘宣麾下已经有了近两万大军。

刘宣占据的几个城池,每年收取的赋税加起来也就五千余两,所产的粮食不超过三十万石。对于治下的十几万百姓来说,基本上就是勉强支撑,保证糊口的口粮,根本没有一丝富余。

靠着平阳府北部的几个山区城池,刘宣也根本不可能养得起这两万大军。所以尽管刘宣还立足未稳,就面临着严峻财政压力。

等新军编练成功后,刘宣马上派出一部分偏师,攻克了灵石、赵城、洪洞、石楼、蒲县五县,大大的扩展了领土纵深。

刘宣东渡黄河进入山西之后,虽然先后攻破四城,但是这四城几乎都在一条直线之上,东西虽然超过三四百里,但是南北却没有丝毫纵深。领土的面积也仿佛一字长蛇阵一般,很容易被官军拦腰斩断。

这一次刘宣手中兵力大增,马上派出张应金、张虎成、李自成、白旺四营分兵而出攻略四方。其中李自成兵锋最狠,先后攻破了赵城、洪洞二县,距离平阳府郭城临汾县已经不足五十里,几乎旦夕可下。

其余几路兵马也非常顺利,几乎轻易攻破了灵石、石楼、蒲县三城。毕竟这五座城池除了洪洞县算是颇为殷实的大城外,其他四城都是偏远小城,户口不超过三千,壮丁也就一两千人。守备的官军人数更少,只有一两百人,根本不能阻挡一千余人的主力步兵营猛攻。

刘宣攻破洪洞县后,兵锋已经距离平阳府郭城临汾县不足五十里。平阳知府杨乔年几乎日日告急,每日最少派出一波探马,向山西巡抚耿如杞求告援军。

自从刘宣进入山西之后,山西巡抚耿如杞也是头大如斗,山西境内虽然有大同、山西二镇精兵,但是却是防备塞外蒙古人的根基之地,容不得丝毫大意。大部分边军都是云集在边墙之上,只有很少的机动兵力。

今年五月,朝廷传下圣旨,调集山西总兵张鸿功所部渡过黄河平定匪患,更让山西缺兵少将的情况雪上加霜。

随着张鸿功所部两千骑兵过河,陕北之地已经大军云集,调集的边军超过四镇,精锐的骑兵不下于两万人。

尽管现在陕北强军云集,但是因为官军调动缓慢反应迟钝,却并没有抓住任何一股大规模义军。

还没等官军形成包围之势,刘宣、王嘉胤两支队伍已经跳出包围圈,东渡黄河攻入山西,短短的两个月内,刘宣已经先后占领九座县城。而王嘉胤的声势也不算小,他先后攻下平遥、太谷二县,活动范围已经逼近了晋中太原一代。

太原地区是山西省的核心地区,王嘉胤的队伍出现在太原府附近,马上让山西官场大为惊慌。就连太原城的晋王朱求桂也连上三封奏疏,请求崇祯皇帝调集大军剿灭祸乱山西的王嘉胤、刘宣两大流贼。

而陕北之地现在虽然没有规模庞大的义军,但是各种乱七八糟的小股盗匪却多如牛毛。

而三边总督杨鹤没有皇帝的诏书,也不敢随便离开驻地进入山西讨贼,只能让精锐的边军四散开来,围剿这些零散的流民盗匪。

因为陕北大部分土地连续五年绝收,陕北之地现在几乎匪民不分,大部分百姓几乎全部客串过几天强盗。而朝廷的根基地方士绅,也被这混乱的世道折腾的苦不堪言。家底殷实的士绅几乎全部放弃了乡间的田产,将粮食银两全部转移到了附近的县城。

所幸延绥巡抚张梦鲸明白事理,知道以大局为重。在他左右腾挪之下,勉强凑齐了一部分饷银支援杨鹤。自从刘宣离开陕北之后,经过接近三个月的大范围围剿,在官军残酷的杀戮之下,陕北的匪患已经接近平定。尽管这是因为杨鹤麾下的四镇边军大肆杀戮,杀害了超过十万陕北边民。

因为晋王朱求桂的连番上疏,加上耿如杞杨乔年的三番五次的告急。崇祯皇帝面对这种严峻的局面,终于下了决心给予杨鹤绝大的权力,让他调集大同,山西、延绥、固原、陕西五镇边军,调拨人马入晋围剿刘宣。

很快,崇祯皇帝召见阁臣,在首辅韩爌、次辅李标的支持下,崇祯皇帝任命杨鹤为晋陕总督,赐予蟒袍、王命旗牌、尚方剑,让他统领山西文武百官,剿灭为祸山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