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14010605-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以“破城”理解为贴切。

“屠城”的“破城”之意使跟滥杀毫不沾边的事记为“屠城”,刘邦受子婴降入咸阳,蜀汉费诗称为“屠咸阳,获子婴”,晋朝裴秀也在文章中称“汉祖屠咸阳”。曹操受刘琮降入荆州,〈吴鼓吹〉称“众既降,操屠荆”。“屠城”的“破城“之意,也使得在当时史书中“屠城“往往不是劣迹而是功勋;所谓“屠城殄国之勋”,“屠坚覆锐,立御侮之功”在史书中比比皆是,魏帝诏书称赞司马昭“禽其戎帅,屠其城邑”;“去岁破吴虏于江汉,今兹屠蜀贼于陇右”,《三国志》称黄盖“擐甲周旋,蹈刃屠城”都在此列;此外还有“屠城破邑,神武遂章”,“屠城破邑,出自圣规,斩将搴旗,必由神略”等等说法。

“屠城”做“破城”用在汉晋古文中使用得最多,唐宋时也还有不少,唐人李皋写信劝王国良投降,自吹“我以阵术破将军阵,以攻法屠将军城,非将军所度也”,宋人称兵卒精锐,“内出可以决围,外入可以屠城”。但到了〈元史〉〈明史〉〈清史〉中,这种用法基本消失了,“屠城”主要用指战后对居民的屠杀;这与今义相同。

作者:武田赖重回复:

我读这个帖子也有些日子了,现在的情况是文章又臭又长,每一段几乎都有错别句和语病句,这说明什么,作者连基本文字素养都没有?还是根本就是很随意的写的这些东西?自从转入东汉阶段以后,每天就是流水帐一样,你这是在普及历史知识吗?只有量而毫无质,还好现在的基本知识错误犯得不是很明显了,不会把匈奴的王后的通称阏氏说成是一个姓阏的女子的名字了。

第七十九章马援祭

一、英雄何处走

公孙述走了,世界上最后一个愚蠢而又可敬的对手,就这样离刘秀而去了。在那一刻,天下大势犹如舞台上一场大戏,戏完鼓停,幕落人散了。

多年以前,当刘秀辗转宛县等地卖谷时,他曾思考过何为天意,并决意去破解这个沉重的历史课题。多年以后,刘秀觉得自己似乎破解了这个历史谜团。在他看来,所谓天意,即为民意。民意犹如长江滚滚东流水,建功立业之英雄,不过顺势驾船,横空出剑,斩断天下乱魔。

我们还知道,多年以前甘于种田的刘秀,想过卖谷,想过去读书,想过别的,唯独没想过造反。然而造反却像妖怪一样,缠上他身,一缠就是十五年。十五年来,他挥舞利剑,横扫天下,群魔尽灭。然而,当他回头雄壮往事时,心头也没有丝毫兴奋和欣尉。

相反,一种莫名的空虚和疲惫,又像一条斩不断的蛇,紧紧地缠住他。这种对战争的厌倦,或许他骨子里就具有。如果不是天下大乱,他还是个本份保守的农民。群魔摇动,逼他东征西讨,等只剩下隗嚣和公孙述时,他就开始厌了,不想打了。

但是,隗嚣和公孙述屡屡不听诏,逼他出剑。现在,他们就像天边一缕云,随云飘散了。仿佛他们来到这世间,就是等那一阵云,将他们化为乌有。

除了战争以外,我们还可以罗列出一大堆刘秀不喜欢的东西。比如,他不喜欢美女,不喜欢音乐,不喜欢美食,不喜欢珍宝……他是一个相当节制又极度睿智的人。这样的人,相当可怕,天下谁要与他为敌,等于找死。这样的人,又无限的逼近完美,简直古代帝王之王。

我们不防想想,如果天下不乱,刘秀可能能混个万元户,被送到县里做个土报告,传播勤劳致富的光荣理念,然后戴着一朵大红花被拥戴回乡。但是历史却是如此荒谬,给他提供了一个巨大舞台,把他推到了巨无霸的位置。

有时候,历史舞台就像奥林匹克竞技场——一切皆有可能。刘秀迈上意外的造反之路,位至九五,犹如当年高祖刘邦,被历史风浪一路高推,推到了皇帝宝座一样。奇迹,仿佛就只属于刘家的。

须不知,刘秀现在还面临着一个沉重的课题,即平定天下后,如何安置身边这帮患难与共的兄弟?

这种问题,刘秀不是第一个碰到,也决不是最后一个。高祖刘邦,就曾集赵王勾践之大成,创造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范例——在刘家的天空下,所有异姓王,都必须死。于是韩信,彭越,英布等等,一个个接连倒下。他们都恨只恨,恨无翻身之术,捅刘邦几刀。

刘邦这种杀功臣模式,韩信死前早就替他总结了,学名就叫: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我们知道,爱情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与强烈的占有性。事实上,世界上最具排他性与占有性的,不是爱情,而是权力。权力就像魔杖,只要握有它,即刻疯狂。就这个原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韩信只知刘邦杀了,并不知道为何而杀。

凡是政治家,都喜欢爱情蜜月这四个字。俩人如胶似膝,水乳相交的时候,什么世间山盟海誓,海枯石烂,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词,都能蹦出来。如果彼此翻脸,比九月的天气变得还快,比眼镜蛇还要狠毒。

刘邦杀韩信,彭越等人,是因为他和他们的爱情蜜月结束了。更何况,刘邦还不是真心跟韩信等人,还是同床异梦的。曾记否,当年刘邦叫韩信和彭越等人,约好时间地点,一起围攻项羽时,等刘邦到时竟然发现他们没按时来约会。

结果项羽趁机追杀刘邦,搞得刘邦倍没面子,极度郁闷。还好,是张良献了一计,允诺封王。买卖成立后,又是一翻虚情假意的山盟海誓,韩信和彭越才肯出兵的。这种政客,换到风月场合,就是地道的拜金女郎,难道不应被人抛弃吗?

两相比较,刘秀有韩信般神武的将军,比如耿弇,甚至他还有萧何式的将领,如寇恂。但是,据他观察,他还没有发现像韩信那般无耻,临时伸手要官加爵的人。所以,让他搬出高祖刘邦诛杀功臣模式,明显就是犯了教条主义的错。

事实上,刘秀已经发明了一个适合他,亦适合别人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数百年后,被一个叫赵匡胤的人,直接借鉴,并且被后人署上一个新名词,美名其曰:杯酒释兵权。

是的,刘秀不想动刀,也不想让他的权力留下什么后遗症。他的绝招,就是让诸多兄弟,自知无趣,告别权力官,回家安享晚年。

最先发现刘秀厌战欲罢战散伙的人,是邓禹。在刘秀的跟随者当中,估计没有人比邓禹更铁杆,也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偶象刘秀。尽管邓禹伐赤眉无功,但在所有功臣当中,他仍然位居第一,享受最大采邑。

想当年,是谁策划刘秀离开刘玄,自开公司的?是邓禹。邓禹是刘秀造反生涯中,最重要极关键的一个历史推手。这样的推手,他能看到刘秀的未来,当然也能看到他的未来。邓禹认为,天下基本定了,将领们都留在京师拥兵自重,刘秀顾虑重重。与其看着将来磨枪走火,不如现在他就做个榜样,退居二线。

于是,邓禹叫上胶东侯贾复,一同向刘秀请愿,说愿交出兵权,回家钻研学问。很快的,刘秀就批准了。接着,刘秀干脆一不做,两不休,所有被封为侯爵的人,都不能在政府机构中任职。政策一出台,猛人耿弇也交出大将军印绶,不消多久,大家都主动退出官场,回家读书去了。

这是一场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结局。眼前这种局面,非常符合刘秀政治审美哲学思想。所谓功成,身退,才是智者之举。当初韩信如果有如此一半智慧,还会被吕雉大妈砍他吗?

隐退江湖的高官中,李通是其中一个。李通,早年派李轶来游说刘秀造反的人,也算是老资格了。刘秀告诉李通,别的高官有事偶尔还得到宫里开会,但你不一样,高层决策必须参加。名额不多,也就邓禹一个,你李通一个,贾复一个。

当然,现在天下只是基本定,还有很多收尾必须有人来做。对此,刘秀特别留下了一个会干活的人。这个人,就是大司马吴汉。吴汉就像救火队长,哪里有火,就往哪里灭火。两年后,这位救火队长人生之为烧到了尽头,病逝。

吴汉走后,有一个人还在拼命地干活的厚道之人,他就是马援。马援干活,刘秀特别满意,并寄之重任。君不知,马援干的活,除他之外,还真找不出可以替代的人。他的活儿,跟当年赵充国的活儿一样,就是跟西边少数民族打交道。

中郎将来歙生前,就曾对刘秀说,要搞定西边这帮趁机造反的少数民族,非马援不可。于是,刘秀就拜马援为陇西太守。事实也证明,来歙眼光独到。马援只率三千步兵,就击破先零、羌等少数民族。

几年来,马援都在无怨无悔地为稳定陇西,跟羌人捉迷藏,打游击。马援中箭受重伤,刘秀亲自慰劳他,赐他千羊数千头。马援把这些财物,全分给了宾客。

在别的同志看来,马援是个肯干活不图报酬,不爱财物的好同志。这样的同志,可畏可望而不可及,无不佩服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在刘秀看来,想干活,能干活的同志,当然是好同志。但是很快的,他就发现马援这个老同志身上,暴露了一个致命的弱点。

一想到马援身上的弱点,刘秀就睡不着觉。隐约之间,一股从未有过的杀气,打心里欲腾腾冒出。

二、马援的梦

马援这辈子,他的人生哲学,只有八个字:浪荡江湖,四海为家。据说,哲学和人的气质性格有相当关系。就像超人哲学,只会出现在尼采这种,长年被疾病困扰得都要发疯的人身上,而绝不会在死板而死气沉沉的康德身上,或者理性思考的黑格尔身上闪现。

马援十二年早孤,离开家乡,去边郡放牧。我仿佛看到,在那遥远的苍茫大西北,马援就像一个孤独侠客,仰望星空,韬光养晦,苦练神功。多年以后,他终于告别他的牛羊,于隗嚣,公孙述以及刘秀之间游走自如,名震天下,惹得天下豪杰无不引颈仰望,自叹不如。

在马援的身上,有纵横家的气质。纵横家这个称呼,换到现在,可以称之为外交家。当马援在公孙述及刘秀等人之间自如游走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了战国时代的苏秦奔波六国的影子。然而,在我看来,马援不仅是个优秀的外交家,还是个出色的军事家,但他绝对不是个卓越的政治家。

政治家,喜欢在刀锋上游走和计算,趋利避害,实现利益最大化。而且,政治家会有特定的圈子。没有圈子的政治家,那是不可思议的,如果没有圈子,无论多漂亮的政治构想,都无法实现。但是,马援没有圈子。如果说有圈子,就是以他自己为中心,花钱养一大堆宾客,整天跟他喝酒侃大山。

马援从来都认为,自己是白手起家,而不是空手套白狼。他的忠诚,意志,本事,都是经得过刘秀的考验的。只要刘秀欣赏,他不需要为别人而活,也不需要跟别的权贵有何来往。

早年孤独侠客的气质和思想,仍然在他身上蒂固根深,茁壮成长。这是一种多么危险的事情,可马援从来没有想过。

马援心里想的,只有一件事:活到老,打到哪。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有我马援的影子。于是,搞定了陇西之后,他回到长安,屁股还没坐热,又被拜为伏波将军,远征交趾郡。交趾,即今天的越南河内市江北北宁府。马援的敌人,是两个女人。

公元40年,二月。交趾郡女子徵侧及妹妹徵贰,率领众人起兵,反抗东汉政府。这场造反,导火线是交趾郡郡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