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启年间仙闻杂录-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事情总是有两面的,炼体术的修炼,其实就是更向妖族的修炼方式靠近。但是,修炼的最终目的还是要练气化形,掌控天地灵力以为己用,借以突破天地法则的桎梏,与天争命,成就长生大道。

    而炼体术本质是加强自身的战斗的能力,对于同阶的修士来说,修炼练体术和没有修炼练体术的修士,在战斗的能力上天差地别,是极为正常的现象,修炼练体术的修士,同级之间的战斗几乎是以碾压的姿态出现的,甚至越阶战斗,力敌高一阶的修士,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慢慢的修士们就发现,修炼练体术对于练气成丹,炼丹化婴的作用是极为有限的,而且越是修炼到后期,在没有大量的灵药和机缘的情况下,进度会越来越慢,效果就会越来越低微,这个时候,修炼炼体术会浪费太多炼化灵气、感悟天地法则的时间,会拖延修炼的进度,总的来说,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在修真的历史上,很多修炼炼体术的修士,往往只在炼气期称王称霸,能够修炼到达筑基期的就寥寥无几,到达结丹期的更是凤毛麟角,而能够到达元婴期的往往是大机缘附身的天之骄子了。所以,在经过漫长的修炼的过程中,炼体术却是被很多人所抛弃,世上所传的炼体的功术法诀,也渐渐被人们束之高阁,弃如敝履,慢慢的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但是练体术的修炼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练体术最大的作用在于对修士的体质的锤炼,锤炼过的修士的体质,在接受灵气的灌注和吸收上,有更强的承受能力,而在上古时期,练体术盛行的时候,天地间灵药充足,修士练气练体,均可以用大量的灵药补足在时间上的损耗,等到后来,由于灵药大肆的使用,导致天地间灵药灵材的稀缺,修士间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练气上面,所以这也是练体术衰落的一个原因。

    “无争拳”却是被幸运的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炼体术,“无争拳”的要义不在于战斗,而在于修炼体质,这种拳术的精要讲究的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与,逆来顺受,与世无争”。

    这种拳术和普通的炼体的拳术在拳理上是违背的。正常的拳理,讲求的是“快”、“准”、“狠”。“快”是指出拳的速度要如风如电、剑及履及,“准”是指出拳的精度毫发不差、不爽累黍,“狠”是指出拳的力度如山如岳、力拔泰山,三者缺一,拳不为拳。而“无争拳”的创建者虽是修仙练气,与人要争,与天也要争,可是这个修仙者个性实在是太过柔善敦厚,为人处事,从不与人相仵,在同道中争夺“法地侣财”斗得头破血流、勾心斗角之际,这个修仙者就是报着“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八字真经,逆来顺受,一路避让,偏是他本人机缘不错,往往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因祸得福者屡见,跌跌撞撞地被他修炼到了结丹期,在结丹期终于是因为不善于争,错失几次机缘,最后修为难于寸进,在结丹中期,耗尽寿元,死于安乐。#####新人新书,大家支持,谢谢

第18章失意封禁意泱泱() 
在炼体术昌达的年代,由于各人都有适合的炼体术修炼,而这个创立无争拳修仙者本人虽然资质高绝,但心性实在是太过于柔善,修炼其他炼体术,少了一份勇猛精进的进取之心,往往事倍功半。于是资质悟性甚好的他,法天象地,观风云流散,感水去无争;广纳博取,因循于心,用数年的时间,创造了这个与世无争的无争拳谱,作为自己独有的练体拳术。

    但是,这个无争拳法并没有得到天道的垂青,这个修士也没有在这一条修仙的不归路上走得更远一些,终于还是比较早的就死了。

    想想也是正常的事情,毕竟这世界还是一个禽兽的世界,讲究的就是靠拳头吃饭,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只有那些逼格较高的人,才会在仁道礼义上自以为是。否则在这样的世界,你怎么能不争呢,你怎么能不斗呢,不争不斗,在别人看来,那就是迹近与懦夫的行为,死了也是活该,还浪费了这么多的修仙资源,到结丹期才死,已经是造物主的网开一面了。

    “泛东流”的功法是一个水系功法,这个功法是上古时候的一个修士,在修炼到筑基中期八层的时候,有一天外出阅历,寻求机缘,他来到了东海之边、日出之地的一个小村子里面。这个小村子里面虽然偏僻,但是也住有二十来户人家,在这个远离内陆的沿海的盐卤之地,这些居住的,全都是靠出海打鱼维生的渔民。

    巧合的是,这个修士的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天空乌云密布,大风肆掠,大海上波涛汹涌,好像是一个海啸爆发了一样。这时候,这个修士竟然惊奇的发现,在海面上,竟然还有一条打渔的小船在波涛中努力挣扎。

    海面上风很大,吹的波浪此起彼伏,而那条小船,也随着波浪时而上扬,时而下沉,时而前进,时而静伏,无论风浪如何的肆虐,小船就像一片轻柔的树叶一样,随波逐流,载浮载沉。

    大约花了半个时辰左右,在漫天无际掀动涛浪起伏中,小船竟然慢慢靠近了海岸,驾船出海的这些渔民,也终于在这场啸起的破浪中幸存了下来。

    这个修士大是惊讶,他大受启发,若有所得,于是在他就这里,寻了个渔户家的空屋住了下来,每日里坐滩看海,时不时和渔民们出海打渔,兴之所至,借了一个渔户的小船,独自驾船而游,借这风海之势,细细体悟这道天地法则。在经过一年以后,这个修士创建出了这个泛东流的水系功法。

    这个修士创建的这个功法,其实就只是一种身法,这种身法关键的一个字就是“势”,功法的要诀就是观势、顺势、借势、用势,也就是修士在争斗的过程之中,借助其吹荡的风势、流动的水势、对方术法灵力运行的大势。借势而行,因势而为。

    这个功法,其实使用起来还是有很多不便的,最主要的是这个功法借势的过程中风险太大,对付等阶较低、灵力远逊于自己的对手的时候尚可,若是与实力较强的修士相抗,就有些不太适合了。何况这个功法,只有修炼水系术法的修士可以修炼。

    陈后儒是可以修炼,这个倒也是让陈后儒颇为欣欣的事情。放下最后一个玉简,陈后儒仔细的搜索储物戒指中的空间,在没有其他玉简了,心存侥幸的陈后儒将目光放在那一个个的玉盒上,数十个大大小小的玉盒上,打开以后,无一例外的是都是一堆堆的灰烬。

    陈后儒有些失望,这些玉简中记载的,这个储物戒指里面,没有自己急需的阵法禁制一类的东西,而这些丹术、丹方和法宝炼制的办法,对陈后儒现在是什么用都没有的,能够现在利用的,只有“无争拳”和“泛东流”两个法门。

    于是陈后儒有些怏怏,储物戒指中的东西也没有细看,就将这戒指放到了圆球中的空间内,决定去收拾打理一下自己的空间内存放的物品。

    陈后儒主要想去看看,按照圆球内的时间法则比陈后儒所在的现实空间更快的特征,以及圆球内的环境气候,对于移植或者放置进去的物品会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令陈后儒欣慰的是,在自己的圆球的空间内,移植的几种灵药灵材的长势都还算是良好,清心净气莲现在还看不出什么变化,其他的药材也是也长势喜人,而堆放在屋角的那些金属、石头、珊瑚什么的,虽然没有封禁之术的保护,现下看来,也是没有多大的变化。

    这让陈后儒稍觉宽心。天色已经晚了下来,过了不多久,就听到了门外响起了大片的喧哗声,那是孟成峰和其他学子已经游完官屯飞瀑归来了。回来之后,大家寒暄了一会,因为疲累,却是各自回房休息去了。

    陈后儒回到房间,夜已经暗了下来,屋外很安静,连一丝风的声音都没有,陈后儒用神识探看了下,除去昨日温书的两人还在温书外,其他的人已经在蒙头大睡了。

    陈后儒心念一动,进入了圆球内的空间。现在,陈后儒最迫切需要做的就是体验一下清心净气莲的功效。

    陈后儒收拾好心情,跨过水池,就来到了清心净气莲的下面,一阵清香袭来,陈后儒可以清晰的感受到,这股清香放佛气流一样,慢慢的进入到全身的每一个毛孔,然后通过毛孔,进入到陈后儒全身的肌肉、经脉、血液,再进入到陈后儒自己的心、肝、脾、肺、肾;再慢慢的进入陈后儒的气海、识海,陈后儒感觉到,这股清香的味道所经历过的地方,就好像沐浴在春日暖阳下一样,暖洋洋的,无处不舒服,无处不烫贴,陈后儒感觉到自己头脑无比的清晰,感悟也特别灵敏。无论是太清养气诀和癸水真诀,陈后儒都隐隐约约的感受到自己有了更多的明悟了。

    就这样修习了许久,陈后儒停留了下来,仔细的查看自己的神识和修为,停留在练气五层许久的癸水真诀似乎有了一些明显的改变,虽然还没有到达突破的地步,但是,长此以往,离突破的时间也不会太久。而神识的增幅不是太明显,只是感觉略略的增加了一尺左右。虽然这个一尺的增幅很小,但是也足以让陈后儒满足之极了,因为之前自己的修炼,同样的时间内,从来没有这么大的增幅过。

    又在清心净气莲上盘坐了一会,陈后儒想到了自己今天得到的“泛东流”的法诀,这是一门水系法术驱动的法诀,和水行术是类似的法门,但是,二者的侧重是不同的,水行术侧重的是长行,泛东流侧重的身法。更加直白的说法是,水行术是辅助法诀,而泛东流是战斗法诀。

    陈后儒本身修习的癸水真诀,本身就是水属性功诀,虽然经过圆球和太清养气诀讲水属性灵力转化太清灵气,但是功法的使用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甚至有的术法的运用,反而是少掉了很多制约,而是增加了很多威力。经过之前修习的癸水真诀的水箭术等术法的启发,陈后儒想知道,自己在修习“泛东流”的术法时,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于是陈后儒拿出“泛东流”的玉简,认真参看起来。和修习水箭术等一样,陈后儒施展“泛东流”的法诀的时候,是用太清灵气施展的,施展出来的效果,和玉简中记载的水灵力施展的效果近似,并没有特别的增幅,陈后儒想了一下,应该是“泛东流”的法诀的效果只和灵力的强度有关系,和灵力的属性相生相克没有关系的缘故。想明白以后,陈后儒又熟练了一会“泛东流”的法诀。

    修习了“泛东流”回到了自己居住木屋准备休息的陈后儒突然间想到,在自己之前获得的无争拳的法门,是不是也可以修炼一下。

    陈后儒还是觉得,自己现在不是呆在普安村这个小地方了,出门在外,艺多不压身,多学几门技艺,万一有什么突发的急事,也能够有更多的办法和方式来应付,而且,在自己圆球的空间之内,有的是时间。于是陈后儒下定决心,学习这门无争拳法。

    以现在陈后儒的认知,他是不可能了解像这个无争拳一类的炼体术法,其实已经是淘汰了的,在异世见闻录也没有记载关于炼体拳术衰落的这段前因后果,有可能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的原因是炼体拳术比较小众,存续的时间也非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