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烽火风云录-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凤麟大惊!。

第二十七回 往事如昔(二)() 
妙众将信又再读了一遍,然后将信和信封一起,踱步到堂上的蜡烛边上,将书信给烧毁了,他手中一直握着书信,直到信和信封全部烧毁,这才放手。

    高凤麟看着妙众大师一系列反常的举动,心有尽是疑惑。妙众对刚才开门的那个和尚说道

    “一鸣,你先下去吧。”

    那一鸣双手合十,躬身退了出去,妙众将堂门关上,慢慢走到高凤麟身边,示意高凤麟坐下,他自己坐在对面,仔细看着高凤麟,然后叹了一口,说道

    “我原本以为,这辈子都不会收到这封信了,没想到,快三十年过去了,终究还是收到了这封信。”

    高凤麟不解,这信里面到底有什么蹊跷,问道

    “大师,这信中到底说了什么?”

    妙众也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从怀中掏出一个锦帕来。高凤麟瞧出这锦帕上像是绣了一朵花,乃是一女子所用之物,怎么会出现在一个和尚身上,当真是奇怪。

    妙众将锦帕递到高凤麟手边,说道

    “这件东西,是时候物归原主了。”

    高凤麟不懂

    “物归原主?”

    妙众点点头

    “这条锦帕,和锦帕里的东西,原本就是你所有,我已经替你保管了近三十年了,现在该还你了。”

    高凤麟更是不明白了,自己不过才二十三岁,怎么这个东西在他手中却已经保存了三十年?

    带着疑惑,高凤麟将锦帕拿起来,锦帕里面还包着个东西,他将锦帕一层一层展开,只见锦帕中心存放着一把金钥匙。

    高凤麟看着金钥匙,自己从未见过,更没什么印象,又将锦帕展开,看了看两面,上面绣了一朵牡丹,再无他饰,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了。

    高凤麟双手各持一物,望着妙众,问道

    “大师,晚辈不懂,这两件东西,跟我有什么关系?”

    妙众道

    “这金钥匙,是你的外祖母之物,这锦帕也是你生母之物。”

    “什么!”

    高凤麟惊的从坐中站了起来。

    自打高凤麟记事起,我就没听到过任何关于自己父母的消息,小时候问赵保真夫妇,他夫妇二人也绝口不提,只是说他的父母早已身亡,这世上只剩他一个人了。当时年纪高凤麟就当此事是真的,就再也没有问过关于自己父母的消息,并且心中一直将赵保真夫妇看成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一般。

    哪里知道,自己在江湖上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到头来,在这静桐寺,居然听到了关于自己生母的消息,一时间内心汹涌澎湃,不知所措。

    妙众道

    “你母亲姓武,小名牡丹,因为至小就喜欢牡丹花,你外祖母就给她取了这个小名,她自己也非常喜欢这个名字,这条锦帕上的牡丹,就是他亲手所绣。”

    高凤麟抚摸着锦帕上的牡丹,抚摸着这锦帕上的一针一线,不由心中一酸,两行清泪掉到了锦帕之上。

    高凤麟抹掉流眼泪,问道

    “这两件东西为何会在大师手中?”

    妙众道

    “你且坐下,我与你讲一个故事。”

    话说在三十年前,正值大唐王朝最兴盛之际,中原武林中出现了四位武功高强的年轻人,这四人年轻人乃是一师所授,武功都在伯仲之间。四人共进退,共荣辱,江湖中送了他们一个外号,叫“四君子”。

    与这四君子同门的,还有两位师妹,这师兄妹六人整日谈武论剑,却也是落得一个逍遥自在。

    直到有一天,四君子中的大师兄突然决定要去参加武举考试,并且以异等的成绩入朝供职。随后,他的三位师弟也都前后参加了武举考试,并且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兄弟四人在一起供职,又可以一起在谈武论剑,如此过了几年。忽然有一天,四兄弟接到一道密旨,皇帝要四人去刺杀一个人,务必要提这个人的人头来见皇帝。可是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皇帝要他们杀的,正是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师妹。

    四兄弟下不了这个手,但是皇命又不可违,违抗圣旨那是杀头大罪,这个责任谁都担不起。最后兄弟四人冒险违抗圣旨,谎报师妹的死讯,并以一名容貌与师妹相似的女子人头颅,冒充他们的师妹,来到皇帝面前交差。

    皇帝对四人的表现非常满意,于是对四人大肆封赏,但是四人当中除了大师兄接受了封赏之外,其实三个师弟都谢绝了皇帝的赏赐,从此辞官回乡,不问朝堂之事。

    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几年,不知道皇帝从哪里得到的消息,知道四兄弟的师妹没有死,于是又派出了另外一批杀手前去追杀他们的师妹。

    当时幸好有大师兄得到消息,他飞鸽传书给三位师弟,要他们前去营救师妹。但是他们三个始终来晚了一步,当时他们的师妹已经嫁做人妇,过着隐居的生活,没想到还是逃不过朝廷的追杀,当三兄弟赶到时,小师妹的丈夫已经气绝身亡了,小师妹也不知所踪。

    直到夜里,兄弟三人听到了一阵婴儿的啼哭声,才在暗格之中找到了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

    于是三兄弟就将这婴儿收养下来,可是三人都是男人,不懂如何哺乳,只好将婴儿送到附近乡下,交给一对普通夫妇收养,等到孩子断奶之后,三兄弟就将孩子接了回来自己抚养。

    “后来呢,这婴儿后来怎么样了?”高凤麟急切的问道。

    后来三兄弟将婴孩接回来之后,当时老三处漂泊,无处定所,而老四也已经出家为僧,不问世俗之事。只有二师兄家境殷实,能给予孩子一个好的环境,所以到后来,这婴儿便就被安排在二师兄的家中收养。

    “那这位二师兄姓甚名谁,家住哪里?”高凤麟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因为他已经隐隐猜到了后面的结局。

    妙众无奈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又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善哉善哉。那二师兄姓赵,名保真,乃是徐州赵氏大家族的继承人。”

    轰隆一声,高凤麟头顶一道晴空霹雳。。

第二十七回 往事如昔(三)() 
这故事中的婴儿不就是高凤麟他自己么,人生第一次听到关于自己的父母的消息,但是没想到却是这种结果。

    妙众看着高凤麟,道

    “当年我和你师傅、师伯、师叔,还有你母亲份属同门,你师娘与你母亲也是情同姐妹,当时我们违抗圣旨放走了你母亲,没想到还是逃脱不了这个命。”

    高凤麟问道

    “大师,不,师叔,后来我娘呢,你们有没有再见到她?”

    妙众摇了摇头

    “从那以后,我们就再也没有见过你娘了。”

    “那我爹呢?”

    妙众叹了一口气,说道

    “你跟我来。”

    说着他就出了门去,出了静桐寺的门,往北走十里,就是一处小山坳,在山坳下面有一座小茅屋,妙众和高凤麟进入到茅屋里面,妙众说道

    “这就是当年你爹娘住的地方,你娘不知所踪,你爹我们就把他葬在了房子后面的空地上。”

    高凤麟四处打量着这个茅屋,只一张桌,两张椅,里面是个房间,房间内只有一个床榻,非常的简陋。

    “这些年来,我每个月都会来这,将屋子里里外外都打扫一边,屋内的座椅摆设也都如当年一般模样,只希望你母亲哪天能够回来,看见的还是熟悉的场景。”

    高凤麟抚摸着茅屋内的一座一椅,忽然注意到墙角边有一个小摇篮。高凤麟怔怔的走了过去,看着这个小摇篮,这应该就是自己刚出生时睡过的地方。

    妙众又道

    “当年你还只是个刚满月的孩提,”指着房子后面的一个暗格,“当时你就是被藏在这里,你爹娘将追杀的人引到了外面,这才让你躲过一劫。”。

第二十七回 往事如昔(四)() 
高凤麟看着摇篮,又转身看到那他藏身的暗格,瞬间两行眼泪夺眶而出。

    “你爹就埋在后面,每年我也过来看他几次。”说着妙众就领着高凤麟来到房子后面。

    房后是一块平地,只见平地之上有一个土包,土包前面竖着一块墓碑“高门景山公之墓。”下面的立碑人居然是“不孝子高凤麟立”。

    高凤麟当即跪下来,在墓碑前磕了三个响头

    “爹,不孝儿子来看你了。”此时的高凤麟已经泣不成声了。

    “为什么,为什么现在告诉我我的身世?”

    高凤麟突然问道。

    “为什么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你们都不肯告诉我?足足要我等了二十三年。”

    “当年我们本来是打算不将此事告诉你的,但是你师伯在信中写道,天下战乱将至,需要你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这跟我的身世有什么关系?”

    “此事我也不知晓,除了你师伯之外,知道此事的就只有你师傅、师叔,还有你三清观的老道师傅。”

    “为什么在九原的时候师伯一个字都没有跟我提过?”

    “这件事牵涉甚广,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就能说的清楚的,如果你想知道各种详情,可以以后问你两个师傅。”

    高凤麟摇摇头,

    “既然他们不肯说,或许有他们的苦衷。”

    妙众说道

    “刚才给你的钥匙,你要小心保管,这把钥匙,可是关乎着整个大唐的命运,将来能否扭转乾坤,全靠这把钥匙了。”

    高凤麟不解。

    “这把钥匙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妙众道

    “将来,你自由你自己的一番因缘,这把钥匙的用处,你也知道该用在何处。你师伯之所以不直接告诉你,就是想让你自己决定自己的将来。哎,这也真难为你了。”

    “难为我?师叔,这话什么意思?”

    妙众摇摇头,道

    “你师伯竟然将整个大唐的命运系于你一人之手,这怎么不叫为难你?”

    “师叔,能否详细告知我。”

    妙众道

    “此事需得你自己去亲身体验,我们说的话,做不得数。阿弥陀佛。”

    说着就离开了墓前。

    见妙众话里似乎有话,并且一直闪烁其词,高凤麟猜想这其中还另有蹊跷,不过任自己如何详询,妙众始终不肯松口。

    高凤麟在静桐寺小住一宿后,第二天一早就拜别了妙众,往金陵城赶去了。。

第二十七回 往事如昔(五)() 
当下也不去跟随高义过去了,就在这扬州城内四处打听,起初报了小荷的穿着打扮,来往之人不太注意,但是当高凤麟描述了朱雀的穿着打扮时,不少人就有印象了。

    高凤麟依着别人的指引来到城南一处水榭,赫然发现了小荷的身影,但是这里却没有别人,只有小荷一人,他便奇怪,怎地她一个人跑出来了?

    正想上前去招呼,想了想还是算了,毕竟他们现在算是对立的双方,就在一旁监视着小荷的一举一动。瞧小荷的模样,好像是在等什么人,高凤麟四周查看了一下,也没见什么人靠近。

    小荷抬头看了看时辰,可能是因为约定时辰已经过了,小荷跺了一下脚,口中嗔怪了一句,就离开了亭台,沿着塘边的长廊走了出去。

    一路跟踪小荷,她从亭台出来,转了几道街,来到一座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