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傲世枫剑-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你不动刀兵,现在又是什么一副光景?”

    元昊听了一语不发。那太子却说道:“如果那样,只怕我们都已经饿死了。西夏大旱三年,若不向别国征战,难道我们都要饿死么?因此纵然西夏和大宋国力悬殊,也只好开战。我们也知道,大宋输一千次也不打紧,我们输了一次就是这等光景。可是为了活命,那也顾不得了!”

    叶枫听他说了,眉毛一挑,“哦”了一声。说道:“既然如此,只需你们能答应我的条件,向大宋天子称臣,为异姓藩王。西夏国便算是大宋国土,大宋国土遭了灾,朝廷自然派人赈灾。不知贤父子意下如何?”

    叶枫说完,也不等那两人答应,便走到元昊的龙书案旁,伏案起草了一封奏旨。然后便将那支笔递给了元昊。元昊也不看上边写着什么,反正现在叶枫让他干什么,他也只能照做。

    写好之后,叶枫便叫过西门观止来,让他将这封元昊的降表送到汴梁。他自己却不在写告捷表文了,反正元昊投降,那自然是因为他打下来的。不说也是一样。

    之后叶枫便命狄青那一万人马班师回朝。自己却在西夏皇宫之中住了许多日子,大宋撤军之后,灵州城也迅速回复了原样,似乎那么大的一件事根本没有发生过一样。叶枫每日在西夏皇宫中游玩,也是逍遥自在。不过他倒也是知法守礼的君子,并不依仗兵势秽乱宫廷。到教元昊放心不少。

    又过了几个月,仁宗的圣旨才到。上边言道西夏王虽然谋反大逆不道,但谅其本心也是为民,故而不责其过,又知西夏国遭灾,送来粮食金银布帛若干。元昊此时为俎上之肉,只能领旨谢恩。自此之后,西夏国与大宋百年间虽有龃龉,但却再无刀兵。边境之上数万百姓安居乐业,此实乃叶枫之功也。

第513章 衣锦还乡(1)() 
叶枫在西夏的皇宫之中呆了一个多月,害的元昊父子也担惊受怕了一个多月。直到仁宗的册封圣旨发了下来,叶枫这才打算离开灵州。

    那运送圣旨的队伍可不比叶枫急行军,大车小车无数,一路上还要滋扰地方,在路上走了许多时候才到。传完旨后,又少不得在西夏的王府中赴宴,送礼等等。到了第三天上,那奉旨来的钦差才在筵上说道:“西夏王,圣上听闻你有一个女儿,甚是宝爱。升上体谅你镇守边疆,劳苦功高,特旨收你的千金为义妹,封银川公主。要驸马都尉叶大人护送她到汴梁受封,这件事可别忘了。”

    太子听了吃了一惊,问道:“怎么?皇上要我妹妹去汴梁?”那使臣捻须微笑道:“岂止郡主,不,是公主。就算是百年之后世子袭爵,也要到汴梁领土分社。皇上下旨之国,才能回来。古来莫不如此,有什么可奇怪的?”

    元昊不等太子说话,便说道:“皇上既然有意抬爱,我们岂能不识进退?那就这样吧。”那使者听了,呵呵笑道:“好,西夏王果然识得大体。”太子似欲发作,但是元昊却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示意不可轻举妄动。

    当夜叶枫在宫中闲逛,忽然看见崇明殿上灯火尚明,便信步往那边走去。走到跟前,却听到太子的声音说道:“刺客杀了他们。”叶枫不由得一皱眉头,心想:难道元昊还不死心,想要造反,先派刺客将钦差杀了?

    紧接着叶枫又听到元昊说道:“此事不妥,恐怕瞒不过那姓叶的耳目。到时候有个戕害钦差的罪名,咱们祖宗宗庙都不能保有。”紧接着又听那太子说道:“那怎么办?总不能把妹子送到汴梁去?那咱们以后岂不是事事都有了顾忌。”

    说到这的时候,那太子语声甚急,似乎颇为此事悬心。但是元昊却似乎一力隐忍,叹道:“只要那姓叶的还活着,咱们纵然再举大事也是枉然。他年纪比我父子两人都要小得多,只能等他百年之后,再缓图中原罢了!至于你妹子,那也不必担心,我想那南蛮皇帝不过是想效仿汉唐和亲之法。”

    叶枫听了,这才醒悟,原来那太子毕竟兄妹情深,不想让妹子远去东方万里之遥的汴梁,是以才心起不良,不过他们现在身家性命都在自己手上,叶枫也不理会,只假装没有听到,便自去睡觉。

    当下果然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使臣和叶枫一齐向元昊此行,元昊跪拜送行。叶枫一行人走上东归的路。叶枫来时乃是十一月份,正是初冬。这时候却已经是腊月,快要过年了。无论到了哪里都是一派喜庆祥和的景象。

    因为这次有叶枫和银川公主同行,所以那奉旨钦差回去的一路上卞老师了许多,不敢再过分滋扰地方。因此这一路倒是相安无事。一直走到了汴梁城外三十里,忽然看见前边一顶黄罗伞盖,旁边是金瓜钺斧朝天蹬诸般礼器。叶枫急忙打马近前去看,却见仁宗带领着文武百官,都站在道旁,迎接他衣锦还乡。

第514章 衣锦还乡(2)() 
叶枫见仁宗亲自出迎,急忙滚鞍下马行礼道:“有劳陛下远迎,微臣愧不敢当。”仁宗将叶枫扶起,微笑道:“爱卿劳师远征,大破敌军。实乃我大宋之栋梁,朝廷之基柱。若无爱卿,只怕兵连祸结,不知多少生灵涂炭。”说着旁边便由监酒官员碰过一壶琼浆玉液来,仁宗御手亲自斟了两杯酒,将其中一杯端到叶枫面前说道:“朕代边境之上数万生灵,敬爱卿一杯接风酒!”

    叶枫急忙双手接过酒杯,以袖掩之,喝了下去。本来叶枫就不善饮酒,这时候执法在旁,御史在后。虽然仅只一杯,却已经微有醉意。仁宗虽然生长于京城之中,但是一杯酒下肚,面色却丝毫无异。见叶枫此时已有醉状,不禁哈哈一笑,说道:“古来名将而不善饮者,恐只有爱卿一人而已。”

    叶枫此时已经有了几分醉意,听仁宗挪揄自己,便微微一笑说道:“自古以君而向臣子敬酒的,也只有陛下一人了。”仁宗听了,心头微怒,但是人前却不好发作。只是打了个哈哈说道:“昔年尧向后稷、舜向大禹,也是以礼相待,只是当时没有酒罢了!”。

    这时候叶枫也听出来仁宗话中微有薄怒,心中惶恐,急忙说道:“陛下所比不当,以陛下之贤能,早已德配三皇,功高五帝。但是臣不过顺应天命,借圣上天威洪福剿灭乱党,何敢贪天之功,自比古之贤臣?”

    仁宗听他说了,心中不由的颇为欢喜,当即微微一笑,说道:“你功劳这样大,不知你想要些什么赏赐?”叶枫听了,心中知道自古皇帝最为顾忌的就是大臣功高盖主。昔年刘邦大封功臣,结果诸异姓王先后造反,便给后世皇帝留下先例。

    尤其宋朝,乃是大将篡位而得的天下。因此赵匡胤更加担心手下的大将效仿,因此才有开国之初便杯酒释兵权之事。更有后来严防武将,致使国家孱弱,被边陲国家动辄加以刀兵。西夏地不过千里,人不过百万。居然敢向大宋妄动刀兵,也是正因大宋一直积弱。

    而今仁宗虽然因为危亡之际破格提拔了叶枫,但是此时西夏既然已经平定。那么他能以三万兵马平定元昊二十万大军,此时就能回头打败大宋的军队。而且叶家门生故吏本来就广布天下,各地武将十九出其门下。纵然没有关系的也想一意攀附,却教仁宗如何不防?

    叶枫自然知道其意,再说伴君如伴虎,他也无意于富贵。正好借此契机,不如急流勇退,早思退步之法。叶枫拿定主意,便说道:“臣西去之前,曾听闻人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臣是去过的,果然不愧天堂之名。只是臣尚未去过姑苏城,现下只想陛下在姑苏城中赏臣一栋宅子,让臣颐养天年。还有宅地旁边也需要些田地,留于后辈儿孙受用。”

    按理说大将得胜回朝,自当意气风发。皇帝赏赐金口一诺,自然不怕他狮子大开口。可是谁知道叶枫却偏生只要了一处宅子。虽然说出来颇有些不成体统,但是叶枫既然这样说,就说明他无心仕宦,只愿做一个富家翁。

    仁宗如何不明其意,当即说道:“好,朕便命人在苏州城外起一座大宅子,田地等等,也一并采购。只是这时候隆冬腊月,不宜大兴土木。你不妨现在东京的旧邸居住。”叶枫躬身道:“谢陛下。”

    君臣之间心照不宣,但是却已经达成共识。也正因两人都深明对方性格,这才最终得以善始善终。到后来叶家后人袭顺平侯之爵一直到了徽宗年间,只因方腊造反,贡品误了期限,这才失了爵位。那也已经是后话了。

    当下仁宗带领百官迎接叶枫凯旋还朝,一队人浩浩荡荡的回到汴梁城中。这一日已经是腊月二十八,时间接近年下。家家户户都洒扫门厅,在门上贴上楹联,挂上屠苏。路上许多行人都往来匆匆,都在赶制新衣,买办年货,一派繁荣景象。

    仁宗这次亲自出城迎接叶枫凯旋归来,正有让天下人看一看朝廷任人唯贤之意。因此并未净街,只是净水扑街,黄土垫道便了。京城中百姓消息灵通,听说有一位小叶侯爷,带领一万铁骑,突袭西夏军。在昆仑关一把大火,大破西夏大军二十万,孤身入虎穴,擒拿贼首元昊。市肆之中有许多说书艺人,已经将这一段叶侯爷临危受命,狄将军大破西夏改成了本子,每日在茶馆里面演说。将叶枫描绘成一个身高一丈,膀大腰圆的大汉。说他手使两柄大锤,两膀一晃千斤的力气。至于他徒手破城门,更说成是巨灵神附体,关圣帝君护佑。众百姓无不探头想要看一看这位叶侯爷究竟长的怎生模样。

    待得叶枫进了城,人群不免惊讶。想不到这位威震西域,大名鼎鼎的叶侯爷,竟然会是这样一个养尊处优的公子哥。本来叶枫戎马倥偬,也是满面风尘之色。可是近来在西夏王宫之中,吃得好住得好,生活安逸得很。就连早年江湖生涯的一些风尘之色,也早已洗净。因此看上去又跟当年侯府中的小侯爷一般无二了。

    后面跟着的便是银川公主的轿子,她亡国之女,虽然被封公主,却也只是寄人篱下。在西夏之时,元昊就并未将这轿子安排的多华丽,生怕到了那边反而因此吃亏。而现今所有人都顾着看叶枫,竟也将之冷落了下来。

    一行人一路到了宫里,自有人将银川公子请到礼部演礼。叶枫则随驾进了大殿,但见大殿之上摆开了宴席,所有京中官员秩中两百石以上者俱在其坐,连辽国、大理等番邦的使臣也都在座,原来仁宗早就准备好庆功宴席,一来是给叶枫接风洗尘,二来威震各处番邦,使之不敢来犯。

    不提朝中宴席,却说顺平侯府中,这几日也是热闹之极。叶枫将那英雄大会的帖子都发了出去,广邀江湖上的各路英雄来府上商议征伐西夏之事。这一来江湖上许多人都收到了消息,不管是长歌门之友或敌,都纷纷赶到了汴梁城中。

第515章 衣锦还乡(3)() 
可是谁知道西夏那边的军情一封接一封的传来,叶枫却从不出现。只是招待他们每日在府上饮宴,这些人本来就对叶枫打仗不怎么关心,在侯府中白吃白喝,正是合了他们的心愿。后来来的江湖人士越来越多,这侯府乃是旧居,本来没有几间房。不过几日就将客房住满了。

    没奈何,叶嫣然只有命人拿着仁宗赐还旧宅的圣旨,将城外叶家集上的新宅子腾出来给这些江湖人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