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老兵重生-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村长这个时候凑到刘成身边,有些焦急的问:

    “刘成啊,你看现在咱咋办?总不能就在这儿躲着吧?”

    刘成转身看了看周围的环境,迟疑半晌才沉声说道:

    “村长,让所有人在房子上拆门板,最好是街边店铺上的厚门板,要是能找到铁板更好,找到之后到我这儿集合!”

    村长没有多问,转身招呼人去找门板了。

    之所以迟疑,是因为他要做的这件事情,完全是亲手将一些百姓推进了鬼门关!

    他要让人以门板为掩护冲到街上吸引火力,掩护后面的人投掷标枪,自己则找机会射杀那两个机枪手和其他的鬼子。

    这样做的代价就是,那些负责掩护人将是九死一生!

    曾经在看到抗日神剧里面随手掀起桌子就能抵挡子弹的镜头时,刘成都恨不得把电视砸了。

    日本人的三八式步枪一直在被人说威力不行,却很少有人详细了解原因,都是断章取义,以讹传讹。

    由于弹头射击的原因,三八式步枪在二百到六百米的距离上由于弹道平稳,容易产生进出两端的伤口一样大的贯穿伤,所以如果不是击中要害的话,有很大机会受伤的人会活下来。

    但是在二百米之内和六百米之上的距离,一旦被击中,高速旋转的弹头会在瞬间搅碎伤口内大量的组织器官,击中人体的一面是手指粗细的伤口,透出的一面却是至少拳头大小!

    这些门板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并不能真正挡住子弹,所以,这些人根本就是去送死!

    时间不长,村长再次回到刘成身边,喘着粗气问道:

    “门板都找来了,接下来怎么办?”

    刘成半低着头看着地面,声音有些干涩:

    “村长,找三四十个人,冲到街上,用那些门板挡住鬼子的射击,后面的这些人才能投掷标枪!”

    村长一愣,旋即就从刘成的表情上看出了什么,他伸手在刘成的肩膀上拍了拍,只说了一句话:

    “一定要杀了这些鬼子,报仇!”

    说完转身就走。

    刘成猛然抬起头看着老人有些蹒跚的背影,缓缓的握紧了拳头。

    村长在百姓当中挑出来的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随着老村长的一声大喊,这些老人门板挡在身前,一起从藏身的房子后面快速冲出来,并排靠在一起。

    还没等他们往前走,鬼子的枪就响了。

    刘成看到,老村长和其他几个老人的身体几乎同时晃了一下,鲜血瞬间从不同的部位流了下来。

    但是,他们却努力的让身体前倾,没有立刻倒下去。

    眼看着刚刚组成的木墙就要坍塌,老村长生生将涌进口中的鲜血咽下去,嘶吼般的喊道:

    “老兄弟们!别让这面墙倒下去!这是我们的希望,是国家的希望,是子孙后代的希望!”

    他的话音刚落,一道人影从人群中快步冲出来,伸手扶住了一个刚要倒下的人,也撑住了那块即将倒下的门板。

    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他们互相搀扶,神情坚定,顶着那面木墙一步一步的走到街上,挡住了鬼子密集的子弹。

    刘成抬手抹掉眼角的泪水,伸手抽出一根标枪,闪身站到空地上,朝身后怒吼一声:

    “所有人准备!”

    一道道手持标枪的人影迅速出现在他身后,没有一个人出声,也没有一个人哭泣,在这一刻,他们的眼中只有愤怒和坚定!

    “投!”

    随着刘成的一声怒吼,一根根树枝制成的标枪腾空而起,带着熊熊燃烧的怒火直奔鬼子的掩体飞去。

    不断的有人冲向那道木墙,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了一道防线,为活着的人争取时间。

    刘成一边指挥着那些百姓投掷标枪,一边寻找角度连续射杀三名鬼子,终于让那两挺机枪哑了火。

    旁边的鬼子想要去拿机枪,却被一根根标枪限制住,根本无法移动半分,所有人身上都或轻或重的受了伤。

    那些标枪都是树枝制成的,不论是重量、锋利程度还是投掷的手法都不足以穿透那些鬼子的身体,最多也就是让他们受伤。

    但是密密麻麻的标枪却成功的限制住了他们的行动,别说瞄准,就连动一下都困难。

    枪声终于停了下来,刘成第一个绕过那道鲜血铸成的木墙,来到鬼子的掩体面前,费力的将一挺机枪从那些标枪当中拽出来,在鬼子和汉奸绝望的目光当中扣下了扳机!

    可惜的是,这些人当中,刘成并没有发现松尾横二的身影。

    随着一颗颗子弹钻进鬼子的身体,刘成的视线也渐渐变得模糊起来。

    他甚至不敢回头去看那道鲜血筑成木墙,不敢看那一具具神色平静的尸体。

    重生之后,他曾经一度认为自己有着前世的记忆,生死这种事情已经不会再引起他内心的波澜。

    但是从见到那两个孩子尸体的时候,他的这种想法就出现了动摇。

    现在那堵鲜血染红的木墙,更是让他情难自已。

    以至于他在杀了那些鬼子和汉奸之后没有片刻停顿,就端着那挺机枪迈步朝北面冲去。

    宋志敏带着宋营的士兵已经先一步攻破了鬼子的防线,同样选择了先支援这个方向的百姓。

    刘成赶到的时候,北面在宋营和百姓的合力之下已经攻破,众人立即朝游击队的方向赶去。

    孟杰民手里没有机枪,而且他这个方向完全就是一片开阔地带,在鬼子机枪的火力压制下,游击队完全被压制在一处土坡下面,寸步难进。

    冲破了其他三个方向的防线之后,众人的火力都得到了一定的补充,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打掉了这一窝鬼子。

第32章 少年营() 
这一仗绝对是自从游击队成立一以来打的最漂亮的一仗。

    全歼了驻守磐石的日军小队和四十几个汉奸,活捉小队长松尾横二,缴获完好的三八式步枪三十九支,驳壳枪二十四把,轻机枪四挺,子弹五千发。

    (此数据并非史实,剧情需要而有所夸大,不要骂我…)

    但是在这场胜利的背后,却是一条鲜血铺就的路!

    此役,宋营跟着宋志敏起义的士兵共计阵亡二十一人,重伤三人,轻伤十九人,几乎是人人挂彩。

    孟杰民的分队阵亡七人,重伤两人,轻伤九人,并没有比宋营好哪里去。

    至于百姓,跟着刘成从南面进城的百姓共计死亡一百三十六人,没有一个受伤的,其中一百人左右是为了护住那道木墙而死,要不是他们用身体和鲜血铸成了那道防线,伤亡情况会更重。

    而北面的百姓由于完全没有经验,共计死亡二百八十六人,重伤九十七人,轻伤一百一十二人。

    可以说他们是完全用人、用生命在冲击鬼子的防线!

    刘成跟着大伙一起在城外的山坡上将那些在这场战斗中死去的人埋葬,内心却没有一丝胜利的喜悦。

    他在自责,深深的自责。

    自从找到游击队之后,他为了不引起张振国等人的质疑,一直在尽力的掩饰,不想让他们觉得自己懂得太多、会的太多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不是因为这些担心和他的自私,就不会有这么多人死!

    刘成甚至没有勇气正眼去看那些尸体脸上的表情,因为在他心里,装满了对他们的愧疚……

    在所有人带着内心的悲痛去庆祝这场胜利的时候,刘成却悄悄离开人群,在宪兵队的牢房里找到了松尾横二。

    他吃力的拖着松尾横二来到曾经挂着那些牺牲同志尸体的那条街上,在那些百姓掺杂着惊喜与恐惧的目光中拔出刺刀,狠狠的刺入了松尾横二的身体。

    一刀、两刀、三刀……

    刘成在下刀的时候,特意避开了松尾横二的要害,他要让这个以凶悍自居的日本人在极度的痛苦与恐惧中死去。

    松尾横二的确不怕死,众人冲进宪兵队的时候他正在准备剖腹。

    但是当松尾横二发现面前这个十几岁的少年的意图时,一股寒意瞬间从尾椎骨冲到百会穴。

    死亡对他来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方并不是在杀你,而是在折磨你!

    刺刀刺入身体并不能够让松尾横二感到恐惧,那些不断累积的疼痛同样不能,但是刘成愤恨中带着坚定的眼神,却让松尾横二的信念出现了动摇。

    原本,他是坚信自己的国家必将征服这片土地和这个懦弱的民族的,但是现在,他的心中出现了怀疑和担忧。

    张振国刚进磐石,就看到了这一幕。

    他并没有责怪刘成,也没有这样的时间。

    因为,他是来求援的。

    其他的两个分队在打击地主恶霸给百姓分粮的过程中遇到了阻碍。

    那些地主恶霸勾结汉奸走狗和山上的土匪,在两天前伏击了那两个分队,游击队损失惨重!

    而且在来的路上,他还发现了几辆鬼子的卡车正在朝磐石方向赶来。

    与孟杰民见面之后,两人决定立即转移。

    将宪兵队里能用的东西全都带上,所有人迅速撤离磐石县城,朝桦甸县蜜蜂顶子赶去。

    虽然另外的两个分队伤亡惨重,但是在磐石这场战斗之后,游击队的人数却反而增加到了二百多人。

    跟着一起反攻磐石的那两个村子的百姓,除了年纪大的,剩下的全都表示要加入游击队。

    十月二十三日,张振国组织大家开会,决定将游击队改编为四个大队,由孟杰民任总队长。

    由于这次加入游击队的有不少十几岁的少年,所以张振国将他们全部归入第四大队,又称为“少年营”,由刘成任“营长”。

    要是放在以前,刘成肯定不愿意带着一帮孩子“过家家”,但是现在,他却是一万个乐意。

    那个年代的孩子可不是二十一世纪这些娇生惯养的“少爷”“公主”,心智成熟的很早,加以现代化的训练方式,一两年之内他们就可以成为合格的战士!

    在队伍改编之后,张振国就悄悄离开了磐石,去哈尔滨向上级汇报工作了。

    的确,游击队成立到现在走了不少的弯路,他需要向上级请示下一步的计划和队伍的发展方向。

    为了避免再次出现错误,孟杰民在张振国走后下令队伍就在蜜蜂顶子整顿,暂时不进行任何行动。

    这倒是正合了刘成的意,他在这段时间里,每天带着少年营进行各项基础训练。

    装备的问题他解决不了,但是却能够想办法提高队伍的战斗力。

    战术、体能、纪律意识,这些都是在战场上决定胜负最重要的因素,必须要让战士们深刻的意识到这一点,打下扎实的基础。

    同时,刘成还将自己的训练方式形成书面材料交给孟杰民,建议他参考一下。

    十一月,时任省军委代理书记的杨张贯一来到蜜蜂顶子,传达了上级党组织的思想方针,并且正式将游击队改编为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下设三个大队和一个教导队。

    刘成的少年营在这次改编中被编入教导队,刘成任队长,李红光任政委。

    改编之后,部队离开蜜蜂顶子,重新回到磐石。

    桦甸县城中,一道身影悄然穿过一条胡同,纵身翻进了宪兵队的院内。

    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