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浩然止戈-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墨澜虽然悟『性』高,脑子好,可眼前这个木讷大块头的先天优势拉开了太大的差距,以至于他对魂罗都不知是该羡慕还是该同情了。

    两人交手途中,影子回来了。徐墨澜一时分心,就换来了横飞二十丈的狼狈下场。

第五十六章 新人旧人() 
三大先天体质的妖孽之处,在魂罗身上就已经展现无遗。

    即便没有调动一分内力,以魂罗的体魄,也足可稳压寻常一品锻体境高手。徐墨澜至今能有二品功力,已经殊为不易,但是在魂罗面前,也仅仅能支撑短时间不败而已。

    也亏得是魂罗,若是换成只学杀人技的影子,现如今的徐墨澜在他手底下根本走不出三招。

    两人已将徐墨澜真心视作现任鬼王,这一点徐墨澜看得出来,只不过,魂罗下手没轻没重还情有可原,影子也无动于衷,就有些奇怪了。而且之前某一瞬间,影子看向自己的眼神,徐墨澜觉得很复杂。

    江湖上的年轻俊彦,总是一代胜过一代,如今,及冠年纪便能跻身超一品高手之列的,数目早已破百。徐墨澜半路出家,要想后来居上,希望渺茫。这是事实,影子不想否认。

    李修竹退隐之后,再无人能够在年轻一辈一骑绝尘,只不过仍旧有那么几个后生,让江湖人时常惦记着。

    这么多后起之秀中,以魏家的“小剑仙”魏九阳与铁琴铜剑楼那位新晋武榜的商少书这两人风头最盛。

    小剑仙行事高调,早已成名许久,再加上爷爷被那个“甲天下”的李修竹击毙,他只会想着法子走到更大的台前来,武库的名声之所以尚能不堕,小剑仙出了十分力!

    铁琴铜剑楼作为唯一继承了几分“剑魔”衣钵的宗门,低调了八百年,还是破天荒第一次派出三代弟子出门历练。上任头秀颜雀任由易春秋打上门,也不出山,便是门规所致。

    而如今这位被“剑棺”颜雀赞誉为当代“剑冠”的少年,甫一出山,便名声震天下!一路从南至北,不知道多少老一辈成名高手在这个年轻人手里栽了跟头,月初之时,商少书更是直上剑门关,问剑陈隐。

    陈隐,被江湖人笑称为剑术天下第一,剑道排前十都没门儿。

    琢磨不出个中真味的人自然笑得开怀,只有少数明眼人才清楚,陈隐那一只脚跨过去了,可就是能与那易春秋掰手腕的宗师存在了啊!

    在无数江湖人的注目下,商少书一步一步上山,一夜之后下山。有些老资历的前辈去剑阁打听情况,结果得了个未胜的答复。未胜?那也就是未败喽?

    剑楼蛰伏八百年,历代掌教都是进取不足、守成有余,商华亦不能免俗。只不过他这个儿子,可算是替剑楼涨了不少脸。

    十大门派里,或多或少都有拿得出手的年轻子弟,原本最无可争议的李修竹一走,鬼楼反倒是最名不副实的一家了。

    ……

    京城,主城门外一条大道,宽阔足可八驾马车并行。

    道路两旁的柳树整齐排开,俱是参天大树,在北地,这可不是小手笔。

    城外有座陶然亭,距离此地不远,是京城本地士子文人聚会游玩的据点之一,只不过今日这个阳光明媚的好日子却格外冷冷清清。

    亭子里只站着一位中年男子,八尺身材,卧蚕眉,睛如点墨,下巴上带着些胡茬。不显得丰神俊朗,但有着成熟男人的别致风味。

    虽然一眼就知其身份不凡,但总觉得不像是个舞文弄墨的读书人。

    两人结伴行来,一人是许久不曾『露』面的柳乘风,另一人,竟然看着比年逾百岁的柳乘风还要大上许多,换做平常人家,可就是伺候着不敢妄自叨扰的罕见人瑞了。

    三人在亭中聚首,中年男子伸手,等两人坐下后才落座。石桌上三只酒壶静静搁置,看中年人的意思,是一人一壶。

    柳乘风最先伸手,大饮一口,似笑非笑道:“楼统领竟然会破例出城,嘿嘿,就不怕有人对赵汐下手?”

    赵汐,是当今天子,平阳皇帝。

    而这位中年人,自然是那位素来不离皇帝左右的武圣楼偃平了。

    柳乘风说话做事向来由着本心,按他的话说,天王老子也不干老子卵事。何况他本身既是个成名江湖一甲子的宗师,又是昔日大楚驸马爷,自然不会把平阳皇帝太过当一回事。

    楼偃平微微抬了抬眼,声音出人意料的温和,淡淡道:“无妨,只要在这座城内,皇上自可安然无恙。”

    京城数千万人口,纵横近千里,地域之大可想而知。楼偃平既然能说出这番话,表明了他的傲气与自信。确实,一个货真价实的万人敌武夫,确实有着睥睨天下的底气。

    然而这句话在柳乘风耳中,自然又是另一番味道了。

    论境界,楼偃平一直是顶尖几人中垫底的存在,不是他境界不到,而是这个男人一直在苦苦压制境界。

    与左清的境界超然不同,楼偃平没有那份天赋,可正因如此,脚踏实地得来的境界尤其夯实,固若金汤。所以在易春秋之下,柳乘风只看好他这么个沉默寡言的男子。

    既然楼偃平自动破戒,踏出了城门,大抵就是已经自认踏出了那一步。

    好似知道柳乘风所想,楼偃平笑着轻声道:“我出不出城,好像全天下的人都在看着,只是我出不出城,又能代表什么?”

    柳乘风不以为意,反倒是形容枯槁的那位老者突然睁眼,紧紧盯着楼偃平。这么一位比柳乘风还要年迈的老人,气势亦是越老越精深,层层跌宕开来,将方圆十丈的地面压得一寸寸往下沉。

    面对这位老人突如其然的动作,柳乘风不解道:“怎么了,师兄你不会想现在就动手吧?”

    楼偃平始终无动于衷,直到听到那句“师兄”才眉头一挑,终于仔细地端详起了这位老人,半晌,疑『惑』道:“杨天帝?”

    老人气势一敛,哈哈大笑:“楼统领年纪轻轻,还能知晓我这个行将就木的老骨头名讳,真是意外!”

    南朝之初,有三绝。平阳的铁骑,欧阳家的剑,杨青帝的草书。

    平阳铁骑杀伐三十年,踏平六国,一统天下。放眼历朝历代,也就寥寥几支同样完成一统天下大业的军队能与之媲美。

    当世十大名剑,欧阳家占了七柄,易春秋手上那柄“雕龙”便是其一!祖上是锻剑鼻祖的欧阳家锻剑千年,短则数年出一柄,长则数十年打造一柄,迄今面世宝剑三百余把,俱是传世名剑!

    杨青帝早年的一副字,在那个军饷吃紧的年代,都可以卖到万金的天价。更有西京王爷被平阳大军抄家之前,偷偷藏起来的就是一副杨青帝的《送高闲上人序》,闹得特意闻名而来抄家的大学士秦正坤气得当场撩起袖子,拉住那位王爷就要开打。

    事后自然还是被挖地三尺找了出来,如今,正挂在平阳皇帝御书房内。真迹是别想了,便是拓本,少说也得十万两白银的底价,况且还有价无市。

    这三绝,是南朝之初名副其实的当之无愧。比如今的武榜十大高手,还要来得让人心服口服!

第五十七章 大梦已醒() 
楼偃平极少涉足江湖,但也不是一无所知。

    比如他就知道,那柄位列十大名剑之首的古剑“纯钧”,正是杨天帝的佩剑,而“纯钧”的上代主人,正是那位古往今来第一人的剑魔!

    能拥有排名犹在“雕龙”之前的“纯钧”,楼偃平不认为杨天帝就比易春秋武功更高了,但想来,这个速来以儒家学生自居的老人,足够配得上这当世第一剑。

    因为楼偃平刚刚才发现,面前这位老人,境界之高,竟然比易春秋犹有过之!

    正如早前易春秋与李修竹在东海相谈之时提起的,武道高下,并不是简单的境界高下。只不过这个太久不曾面世的老人竟然依然在世,还是大大出乎了楼偃平的预料。

    这一次出城,楼偃平是想印证老监正南怀仁所言是否属实,不料这还尚未离开京城几里路,就已经兑现了七八分。

    近些年的江湖,变故太大,变得也太快了。

    短短三十年,如柳乘风这个级别的宗师,消失了将近一只手的数。

    虽然以往各朝各代也不乏起落沉浮,可到了一定境界的高手,总还能稳住江湖的气数。

    平阳打下来的大好江山,要想蒸蒸日上,仅靠文武官员殷勤治理?没那么简单。

    当初吴起便与柳乘风透『露』过,八国气数,有天意,亦有人为。只不过,平阳朝中应该有能人把持,气运衔接天地,气势之盛,足可掩盖其余七国。

    平阳一统天下,已成定数。

    吴起精于谶纬,五行星象尤其擅长,命理定数之说,只要从他嘴里说出来,柳乘风就已信了七八分。

    关于“国运”一说,柳乘风一知半解,也都是吴起偶尔三言两语提及,他才勉强理解。

    一国气数,凡是疆土之内,都拖不了干系。总体分来,庙堂与江湖,想来是各占半数。

    这一点,楼偃平同样清楚。

    只不过,自从立年号延平,平阳龙脉稳固,赵家气数始终稳压江湖一头。

    近些年,先是天灾多临,又有虫害、气候异常。民心不安,导致赵家气数飘摇不定,剥茧抽丝,削弱了不少。

    江湖气数反而大有抬头气象,而且南怀仁竭尽全力也难以遏制,维持在缓慢增长的态势,已是他目前能做的极限。

    素来只有枭雄『乱』世,江湖莽夫,本事再高,怎能影响到一国气运?

    楼偃平将信将疑,不敢相信,那位坐在龙椅上的人,则是不想相信。

    天玺三年,钦天监门内递出了一张字条,是老一代钦天监死前写给赵汐的密信,六个字:东南有天子气。

    赵汐不惜冒死,亲自陷阵东南,平阳付出亡卒十五万的代价,啃下了最为国力雄厚的东吴。同年,赵汐势如破竹登上王位,其余皇子黯然退场。

    而今,十年之后,钦天监又出一谶言:青龙入蜀。

    西蜀早已亡国,昔日西蜀中书令杨夏极如今更是安心在平阳礼部坐等还乡,楼偃平对这些庙堂腌臜事向来眼不见心不烦,可他也知道杨夏极这些年的暮气沉沉绝非作假。

    大体上,指的可能便是江湖的变数。

    只不过,既然钦天监都郑重对待,赵汐自然更不会放心。

    南朝八国,西京尚文、东吴最富、平阳崇武……各有特『色』。唯独西蜀,到如今,依旧以盛产美女着称于世,岂非笑话?

    楼偃平是北方人,对那些温香软玉在怀便丢了胸襟与气魄的男人没有好感,西蜀那个因为名『妓』李诗诗而投湖自尽的皇帝徐良,更是让他打心眼里不齿。

    作为平阳皇帝,赵汐没有楼偃平这么漠然。很多事情,正因为他有一统天下的雄心与气魄,才不能视而不见。

    对于“青龙入蜀”四字谶言,南怀仁解得模棱两可,只不过等赵汐找到楼偃平说出来时,语气已经相对轻松了许多,也顺带提了句“此龙非彼龙”。

    当时赵汐还调笑着说:“此事朕没那么上心,反倒是楼统领你,好歹也是武榜高人,也得沾沾这江湖气数。否则世人恐怕皆以为,朕脚下的江湖,当真只有中原才出宗师。”

    因为站在平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