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翻转吧,坏女人-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有真材实料的人,不是名不副实的草包。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说动陈登父子二人了。先前陈登领军,把袁术军中大将文聘差点围杀,打得楚军灰头土脸,认真说起来双方是敌非友,因此很难让陈登相信袁术会接纳于他们。

    想了想,反正试试也不会耽误多少时间,袁术破罐子破摔,当即下令北方大将文聘,让他主持大军北征,包围郯城,而说动陈登投袁一事,也让他去做。

    193年12月末,文聘接到了袁术的军令,见袁术军令以他为大将,心中的担忧渐消。这次进军失误,文聘负有主要责任,受到处罚是在所难免的。现在处罚没有下来,袁术又让他主持郯城攻略,就是变着法子让他将功补过,好在处罚出来的时候堵住其他人的嘴。

    了解了袁术的用意,文聘不敢耽搁。见信中要求他说动陈登投靠楚军,以此不强攻破城,文聘只能苦笑以对。

    为了达成袁术的作战计划,文聘没有贸然行动。他让桥蕤集结好军队之后,亲自带着华雄前往了良成,司吾的风寒控制与士卒安置则交给了贺齐处理。

    赶赴良成之后,文聘便开始着手拉拢陈登的事宜。陈登好食鱼,而且是比较独特的水泼鱼。以开水泼之,鱼表面熟而内里生,柔嫩爽滑。

    那郯城只有一家酒肆专门做这样奇葩的食物,陈登是那里的常客。如今陈登兵败,赋闲在家,据细作所报,几乎每日定时都会前去吃一条鱼。这就是接近陈登的机会。

    想通了此处,文聘联络了郯城内的细作,给了他们自己亲手所写的书信,让他们假装与陈登相遇,从而悄悄将拉拢他的书信递出去。

    又是一天明媚的好天气。如今徐州情况危急,陈登自己领军出征,大败而回,虽说以耗费数千的大军极大的打击了曹豹的势力,但代价也非常大。

    如今鼓动的陶商由于此次大败,渐渐疏远于他,而慢慢靠拢了糜竺,让陈登非常恼怒。本身陶商就是个草包,还去投靠糜竺,他以为那刘备是个好相与的角色吗?

    早前知道糜竺与刘备相交甚密,陈登就推算出刘备对徐州多有图谋了。以刘备的手段,陶谦在还好,但若陶谦不在了,整个地方都会被刘备吞下去,不会起一点波澜。那孔融的势力如此强大,不也在刘备的手段下磨灭殆尽了?如今青州上层,谁还记得孔融?

    心情烦闷,陈登决定出去吃吃新鲜的水泼鱼。那徐记酒肆又推出了一种新的配料,最近吃了一次,感觉很好。现在乃是隆冬,鱼儿沉底儿眠,肉质肥而不腻,正是吃鱼的好时节。想起美味的食物,陈登低落的心情回升了一点,带着两个护卫,上了马,骑着向城西的市场而去。

    步入酒肆,陈登上了楼,在二楼寻了个靠窗的坐,让侍卫去与店家知会了一声。这徐州局势危急,城内现在已经少有人走动了,到处都是巡视的军卒,再也不复以往的繁华。

    整个西市也就只有数家店开着门,这家徐记陈登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个家族的产业,在这种饿殍遍野的时候,酒水都从来没有断过。不过陶谦并不禁酒,别人卖酒,陈登也没什么话说。

    就在陈登发呆的时候,从楼梯上上来一个中年文士,他环视了一圈二楼,径直走到陈登前面,隔着安全距离向陈登行了一礼问道:“这位仁兄,一人否?”

    “这里我家主人包下了,你上别的地方去!”陈登的护卫见那人上前,本就不喜,再见他打的是座位的主意,也不管身份差距,直接回了一句。

    “一人耳!不知阁下?”陈登倒是好脾气,挥手止住了护卫,回了一句。

    “某新至郯城,据闻此店有一美味,特来品尝,欲寻一地赏郯城风光,所以有此一问。”那人回了一句,等着陈登发话。

    “哈哈,如此且入座!”陈登看了那人一眼,笑了笑,没有多说话。

    对于这个人说的话,陈登只听了数句就知道大半都是假的。最近郯城并无大型车队入内,而小型的车马,城门将是不会放行的,由此说来,这人新入郯城就是假的。其次这二楼虽然陈登这个座位最好,但别的还有几处可以目视郯城风光,那人冒昧打扰别人,只为这件事,定然不是真话。

    见来人道了声谢,坐下之后也不讲话,目光往着窗外,真个一副看风景的样子,陈登轻笑了笑,也往着窗外,等着菜品上来。

    看了一会儿,那人突然吟唱起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这首十五从军征很出名,描写的是15岁出征的士卒到了八十回乡,却发现自己的家人全部都已死去,择菜做饭,却无人与自己品尝,很悲伤,同样也几乎是现在的世道的真实写照。

    “没想到阁下还是个忧国忧民之人,天下秩序败坏,阁下不忍百姓受苦,何不入仕为官,为天下太平努力努力呢?”听完那人唱完,陈登鬼使神差的在旁边补充了一句。

第259章 陈登投袁(二)() 
听到陈登发问,那人摇了摇头,叹气道:“入仕为官虽好,但这天下何人可为明主矣!”

    就在这时,店家端着二人的酒食上来了,两个伙计将酒食恭敬的放下之后,慢慢退着下了楼。

    陈登也知道眼前这人要露出自己的目的,见酒食上来了,他开口道:“陈旺,你且去边上就食,这里不用你护持了!”

    陈旺听了之后,警惕的看了看陈登对面的文士,然后走到了靠近楼梯口的座位坐下,向下面打了个手势,让伙计上来,点了些菜品。

    “此处水泼鱼味道极好,阁下至此,且先品尝品尝!”陈登自己用筷子夹起一块鱼肉,蘸了密酱,吃了一口,露出很享受的表情。

    他对面的人见状,也夹起自己身前的鱼,蘸了酱,吃了一口。

    见对面的人表情不变,显然对这鱼没多大爱好,陈登更加肯定他不是为吃鱼而来。自顾自吃了几口鱼,看对面的人兴致缺缺,陈登笑了笑。

    “听阁下至今还未逢明主,登却是不信!”放下筷子,陈登开口说了一句。

    “哦?那敢问仁兄认为当今天下,何人为明主?”那人听到陈登的话,来了兴趣,问道。

    “青州刘备,织席贩履而起,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如今恩泽遍及青州,可为明主!”陈登想了想,这人极有可能是刘备的人,试探道。

    “刘备托庇于北海,备受孔融之恩,却报之以恶,口蜜腹剑,算不得明主!”那人一听陈登对刘备评价很高,不屑的回答道。

    “陶使君恩义无双,仁德遍布徐州,可为明主!”既然不是刘备的人,莫不是陶谦派来试探的?

    “陶谦重豪士而轻贤能,优柔寡断,必不长久,如今身染重病,子嗣俱是纨绔之辈,如何能为明主?”那人可没什么顾忌,当着陈登的面就把陶谦骂了一句。

    “有意思,有意思!”听到这人不是陶谦的人,陈登来了兴致。

    “那兖州曹操呢?运筹帷幄,起于微末之间,如今手握数州之地,温良恭俭,可为明主?”陈登再一次以曹操作为试探,看看眼前这人是不是曹操的人。

    “曹操,残忍好杀,暴虐无道,虽如今实力强大,但后患无穷,一朝事起,既有覆灭之险,贪功冒进,不是明主!”

    听到这对面的人把周边的人都贬了个干净,陈登却疑惑起来了,他到底是谁的人。袁术方面陈登并未多做考虑,本身这次大战双方就结下血仇了,如今战事才过数天,那袁术会派人来招揽于他?陈登想想就不大可能。可这周边的人中,就只剩下袁术一个上得了台面的人了。

    “此人莫不是北面的黄巾?”想到这里,陈登情不自禁的扯起了嘴角。若这人真是黄巾,他陈登和他废话做什么。

    “那阁下认为谁可为明主?”想到眼前之人有可能是黄巾,陈登态度变了,很不在意的问了一句,准备等他说出来之后,狠狠的贬斥他。

    “如今天下,我认为,可为明主者,唯一人而已!”那人也不在意陈登的态度变化,说了一句。

    “何人?”

    “楚王袁术!”那人就等着陈登发问,陈登一问,他便很肯定的道了出来。

    “楚王贤明,温良恭俭,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得四周贤士相投,有匡扶社稷之志,可为明主!”

    “说吧!你找我什么事?”听到来人对袁术敬佩不已,一脸的崇拜之像,陈登黑着个脸问道。

    他没有想到,眼前这人还真个是袁术的人。看这人情况,明显就是带着任务,目的就是他陈登,如此说来,是袁术已经盯上了他。

    “楚王不忍阙宣之流祸乱徐州,这才出兵北上剿灭乱匪,欲还徐州太平。但陶谦对楚王多有误会,致使双方兵戎相见。阁下乃徐州重臣,是天下少有的机智之人,楚王特令我来寻你,请求阁下相助!此乃楚王书信与大帅书信,若阁下考虑好了,请按信中联系!”那人一听陈登的语气,就知道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份,说了句话,然后从怀中掏出两个密封的竹筒,放到了桌子上,然后起身行了一礼,头也不回的离开。

    “没有想到啊!居然会是袁术的人!”陈登本以为袁术是最不可能的人,得知那人是袁术的人,非常震惊,叹了口气,望着桌子上两个竹筒,神色阴晴不定。

    袁术找他,无非是想要拉拢他,从而夺取郯城。如今陈登为之苦恼的就是要不要答应下来。

    说起来,袁术的政策与陈登的理念相合,但是前些时日陈登已经得罪了袁术军中的一大批人,投入楚军之中,以后势必要面对其他人的倾扎。可现在袁术来拉拢于他,陶谦病重,命不久矣,刘备所图甚大,糜竺已经找好了下家,在刘备与袁术之间,陈登犹豫不定。

    “罢了,罢了!先看看他们说些什么!”此事事关以后的生死,陈登无法决断,准备回家后与父亲陈珪商量一二,在做决定。

    将两个竹筒收好,陈登也没心情再吃鱼了,起身便往楼下走,陈旺看到陈登起身离开,连忙咽下口中的饭食,跟着陈登下了楼。

    回到家中之后,陈登立刻跑到了陈珪的书房。如今陈珪还在处理徐州事务,没有回来,等不及的陈登找了个人去接陈珪回来。

    在书房等了一刻钟左右,陈珪坐着马车回到了家中。推开门,见到陈登站在房内不知道在思考什么,陈珪开口道:“元龙,你寻我回来有何事?”

    “父亲大人,今日登出门遇到一人,他给了我两个东西,登不知如何抉择,特请父亲前来相商!”被陈珪吓了一跳,陈登恭敬的行了一礼,然后掏出两个竹筒放在了桌上,请陈珪先看。

    “是哪里的人?”见那竹筒密封极好,陈珪稍加思索,就知道是有人来拉拢他们。

    “南边的袁术!”陈登如实回答。

    “袁术?”听到是袁术,陈珪也很奇怪,上前拿过一个竹筒,小心拆开,然后用两根手指从中夹出一丝帛细看起来。

    看完一个竹筒内的东西,陈珪将丝帛递给陈登,然后又拿起另一个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