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逆之吕布新传-第3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追不舍,从陈留一直追到了梁国的蒙县,其间双方又大战了七次,吕布这才摆脱了追兵。

    然后吕布率军折向东北,沿着雍水北上,来到了沛国的丰县。

    这一天,正是三月十九日。

第441章:孙坚入洛得玉玺(一)() 
“大司马,我们附近出现了一支队伍,大约有七八千人。骑兵只有千余,其它都是步卒,正在从西北向我们开来。大约一个时辰之后,就能和我们相遇,请大司马早做准备!”斥候连人带马浑身都大汗淋漓,骑在马上,向吕布拱手禀报,汗珠儿顺着他的脸颊滴滴答答地落下来。“我知道了,你下去休息吧。”吕布挥手让斥候下去休息,心中却在疑惑。

    此地属于豫州、徐州接壤之地,驻守的郡兵都被诸侯们带到洛阳城去了,留下来的都是些老弱残兵。猛将精兵,所剩无几,兼之有保护城池的重任,只要自己的这一支小部队不攻城夺寨,是决计不会有人管闲事儿的。可是,这一支部队又是谁的呢?来此所为何事?

    想到这里,吕布终于下定了决心,此事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来人!派斥候上前,询问一下是谁的部队,来此所为何事?”“诺!”一个什长带着五六个士卒旋风般地去了。侯成和张郃也走过来,坐在吕布的左右,三个人一起静静地等着消息。

    小半个时辰之后,只见西北方向尘土飞扬,百余骑急驰而来,跑在最前面的正是那个什长和他的几个部下。什长满脸放光,看上去高兴极了,显而易见,他遇上了好事儿!此次此刻,已经到了这步田地了,竟然还有好事儿?吕布、侯成、张郃立刻纵马迎上去了。

    果然是好事儿!这百余骑的最前面竟然是卢植卢子干!后面跟着一个魁梧壮实的汉子,年纪不过二十多,穿着一身两档铠,嘴巴都快要咧到耳朵儿边上了。吕布连忙纵马上前,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一番卢植。“卢大儒,想不到你真是有大福泽的人!”

    “就是就是!全身上下什么零件儿都没缺!”侯成促狭地挤挤眼儿,瞟了一眼卢植的两腿之间,坏坏儿地笑了起来。他的眼神瞄向了那个魁梧汉子:“你怎么如此眼熟?我定是在哪里见过你!”“他叫孙观,原来是宋宪下面的小头目,后来回家省亲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吕布淡淡的说道,双眼却眯缝了起来,望着孙观背后的百余骑兵。

    “属下正是孙观!见过大司马!见过侯将军!时隔十余载,不想大司马一眼就认出了属下!”孙观连忙拱手行礼,十余年未见,他已经成熟多了。劲气内敛,不卑不亢,望之如山岳一般,已经颇有些领袖气质了。“大司马和侯将军风采如昔,可喜可贺!”

    “哎呀呀!你们先别忙着叙旧,先让老夫下马稍坐片刻,我的屁股都快成了八瓣儿了!”卢植扶着马鞍子,艰难地溜下马来,两只手摸着屁股说道。众人一阵哄笑,吕布连忙说上前,搀扶着卢植坐下。左右的亲兵连忙上前,递上水囊,卢植一口气儿喝了半水囊的水,这才用手抹抹嘴巴,轻咳一声,说出了事情的经过。

    “乱军之中,老夫和大队走散,后面追兵甚急,眼看老夫就要自刎了,突然冲出了一支人马,把关东军杀散。老夫死里逃生,连忙上前打问是何方人马,这才和孙头领相见。和孙头领叙了契阔之后,又去见大头领臧霸和诸位头领。”

    “泰山在徐州、青州、兖州三州的接壤之地,向来为三不管之地。可是此次关东联军回师之后,诸侯割据的局面已成,卧榻之侧岂能容他人酣睡?照例会调动大军清剿的。为此大头领和诸位头领也颇为头疼,老夫说,既然如此,何不投靠大司马?也好为兄弟们挣个实在前程?众位头领立刻就欣然大喜了,点起军马,就随同老夫前来投奔大司马了。”

    卢植的一番话说完,吕布、侯成和张郃立刻就恍然大悟了。原来这七八千人是来投奔大司马的!这是天大的好事儿呀。这时,又有七八百骑兵急驰而来,当先一员大将,生得魁梧异常,正是泰山军的大头领臧霸,后面跟着的是孙康、吴敦、尹礼诸将。

    一见吕布,臧霸等人连忙滚鞍下马,拱手行礼:“大司马威震天下,只手平定鲜卑,功业过于卫霍!乃是天下第一英雄!吾等早已心向往之了!今日一见,更胜闻名,请大司马受我等一拜!”说完,臧霸率领泰山诸将,推金山倒玉柱,纳头便拜,行了大礼。

    “诸君请起!在布危难之际,诸君率军来投,实在是雪中送炭之举。布万分感激,愿与诸君共富贵。不过,并州军的第一要务便是保护百姓,服从命令,兼之军纪森严,不知诸君能遵守军纪,听从军令吗?”吕布伸出双手将泰山诸将扶起来,不紧不慢说出了这一番话。

    臧霸等人相视一眼,一齐应道:“吾等愿意!”

    三月十六日,孙坚终于进入了洛阳城。此时的洛阳城,几乎是空无一人,百姓们早都跑了个干干净净。遍地断壁残垣,到处是尸首和鲜血,到处是大火烧过的痕迹,关东军的士卒们抢劫完毕之后,为了掩盖罪行顺手放了一把火,此次此刻,大火还没有完全熄灭。

    一见此情此景,孙坚不禁潸然泪下了,他面对夕阳残照,大声痛哭起来:“我孙文台听从袁本初、袁公路兄弟之言,从长沙起兵,历尽千辛万苦来到此地,为的就是中兴汉室,迎回天子!可是,一路所见所闻,都是尔虞我诈,互相利用,大司马一代英雄,如今却落得落荒而逃,惶惶如丧家之犬!便是这京师洛阳,两百年的国都,却变成了一片废墟!这些,都是拜袁本初、袁公路兄弟所赐呀!”

    痛哭多时以后,孙坚这才洒泪而起,他命令部队清扫汉室宗庙,用太牢之礼祭祀。“牢”指的是古代祭祀所用的牺牲,行祭前需要饲养在牢中,故称牺牲为“牢”。“牢”有太牢、少牢之分。牛、羊、猪三牲齐备,称之为太牢,若是只有羊,猪,便称之为少牢了。

    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孙坚此举,是显示他对汉室江山和天子的尊重。祭祀完毕之后,孙坚就屯兵于洛阳城南,等待命令之余,便下令收拾残局,将死者的尸首运出城外,加以掩埋。面对洛阳城的惨状,孙坚的部下也个个落泪,人人掩面,自去忙碌不提。

    这一忙就忙了大半天,士卒们洗脸净手,吃罢晚饭倒头便睡,立刻就鼾声四起了。孙坚骤逢大难,心中思绪万千难以安眠,只得起身,自去营寨周围走动,以慰忧思。正在巡查之时,只见有一道亮光,冲天而起,凝成物色之状,不只是何物作怪。

    孙坚大惊,立刻快马疾驰,赶过去观看,只见发光之处是一口井,如釜中蒸汽一般,发出阵阵白光,一离井口,立刻化作无色祥云冲天儿去。孙坚连忙下马仔细观瞧,凝神细看,只见井栏上面铸有“甄官井”三字。再从井口向下俯瞰,流水停住,深不见底。

    “来人!将井水汲干!”孙坚大声喝道,亲兵们顿时取来一个辘轳,将井水汲干,然后放置大筐,派一个胆大勇健的亲兵下井。片刻之后,亲兵手中捧着一个四四方方的匣子,回到地面。孙坚用宝剑斩断锁钮,呈现在他眼前的竟然是一枚玉玺!

    玉玺方圆四寸,上有五龙交纽,下有篆文,刻着“受命于王,既寿永昌。”八个字,只是旁边缺了一角,用黄金镶补。孙坚也是有家学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秦汉二朝的传国玉玺,用和氏璧制成。这和氏璧,便是昔年赵国名相蔺相如完璧归赵的那块,大有来头。

    此时,孙坚周围早已聚集了许多人,程普、黄盖、韩当、祖茂等人皆闻讯赶来了。孙坚喝退众人,带领诸将,怀抱匣子,回到大帐,犹自把玩不止。诸将顿时莫名惊诧了。“主公,此是何物?令主公如此珍惜?”孙坚笑了,满脸的志得意满。“诸君,此是和氏璧所制的传国玉玺,大有来头!既然诸君愿听,我就仔细解说一番!”于是,孙坚便娓娓道来了。

    东周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在荆山见凤凰栖落青石之上,顿时大惊失色了。古语“凤凰不落无宝地”,凤凰落于这块青石之上,石中定有宝物!于是他将这块璞石献给楚厉王,厉王大喜,命令玉公辨识。可是,玉工认为是石块。于是,卞和以欺君罪被砍掉了左足。

    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献宝,又被鉴定为石块,于是,再次以前罪断去右足。等到楚文王继位之时,卞和怀抱此石痛哭于荆山下,哭到眼泪干涸,流出血泪。文王听闻,非常奇怪,便命人剖开璞石,果然得到宝玉,经良工雕琢成璧,人称“和氏璧”。

    楚国相国昭阳,大败魏国,威王将和氏璧赏赐昭阳。一日,昭阳率百余宾客游览赤山,席中应众人之请,拿出和氏璧传视。其时,山下深潭有丈许长大鱼及无数小鱼跃出水面,众人争睹奇迹,等到散席,才发现和氏璧已经不翼而飞了。

第442章:孙坚入洛得玉玺(二)() 
当时还没有发迹的张仪,正在昭阳门下做宾客,找不到和氏璧,大家都是要吃挂落儿的。那怎么办,找一个替罪羊呗!于是众人眼珠儿一转,指着张仪说道:“张仪最穷,平时不守规矩,肯定是他偷的!”张仪性格诙谐,经常想着法儿捉弄人,估计众人都吃过他的苦头。

    此时此刻,正是公报私仇的好机会!估计众人的原意不过是想修理一下张仪,你不是有本事吗?看看你如何脱身?可是他们没有顾及到失主的心情,昭阳正在郁闷之时,立刻就当真了,下令将张仪绑起来打了几百鞭子,将张仪打得死去活来,奄奄一息。

    可是张仪就是死不吐口,昭阳无奈,只得将快被打死的张仪扔出去了。张仪死里逃生之后,赶往秦国,因缘际会之下,竟然做了秦相。张仪位高权重之后,对楚国展开了惨烈的报复,以至于楚国就此一蹶不振。但和氏璧却始终没有下落,此案至今无解。

    后来,赵国太监缪贤偶然以五百金购得和氏璧,赵惠文王闻讯,立刻将和氏璧占为己有。秦昭王闻之,立刻“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恐献璧而不得其城,左右为难。蔺相如自请奉璧至秦,献璧后,见秦王无意偿城,乃当廷力争,宁死而不辱使命,并以掷璧相要挟,终致秦王妥协,得以“完璧归赵”。

    数十年后,秦灭赵,和氏璧终于落入秦国。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命丞相李斯以和氏璧作皇帝玺,命丞相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形同龙凤鸟之状,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玉玺。代代相传,因此称为“传国玉玺”。

    二十八年,始皇帝乘龙舟行至洞庭湘山,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忙抛传国玺于湖中,祀神镇浪,和氏璧至此又一次消失了。八年后,始皇帝巡狩至华阴,有人手持传国玉玺,阻挡车驾,告诉始皇帝的随从:“把玉玺交给祖龙。”话一说完,人就不见了。

    祖者,始也,龙者,人君之像也,祖龙就是始皇帝。传国玉玺,再次归来。

    秦子婴元年冬,沛公刘邦驻军灞上,秦王子婴素衣白马,系颈以组,在咸阳东面十三里的积道亭投降,献上始皇玺,刘邦遂以此宝随身佩戴,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