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逆之吕布新传-第8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蠓颍嗣遣排宸碹康南燃鳌W怨乓岳矗米锞奘遥挥惺兰掖笞宓闹С郑鹚凳侨√煜拢娑己苣选V鞴纱丝芍涨米锪诵熘荽笮眨匚会пЭ晌#俏揖鍪种薄!

    郭嘉的话终于说完了,他静静地等待着曹操的答复。“奉孝,此言大善也!可是,总得找个什么名目和陶谦翻脸吧。若是立即起兵杀向徐州,怕是袁公路和袁本初都会跳脚儿的!”曹操皱着眉头思忖了半晌儿,这才有了主意。“也罢,我的老父尚在琅琊避难,我先派人前去将他接回来。然后在想法子和陶恭祖翻脸。若是得了徐州,休养生息数年,则大业可期也!”

    看着曹操眉飞色舞的样子,郭嘉仿佛又看到了袭取大汉的京师洛阳城之时,那个智计无双的曹孟德。“主公,第二条妙计,则是广结诸侯,共抗吕布,此乃合纵之计也!不过,现在的形势儿,吕布一家独大,诸侯敢怒而不敢言。此事只能做,不能说。”郭嘉徐徐说道。

    合纵又写作“合从”。战国时期,苏秦游说六国,组成联盟,一起西向叩关,对抗强秦,时人谓之合纵。方其时也,秦国人才辈出,为了破解合纵,范雎提出了远交近攻之策,时人谓之连横。战国末期,关东六国合纵,秦国远交近攻,连横齐国,一时之间,甚嚣尘土。

    战国末期,一共有四次合纵攻秦战争。第一次为公孙衍倡导、楚怀王主盟的楚魏韩赵燕五国攻秦之战,第二次为孟尝君倡导、齐湣王主盟的齐魏韩三国攻秦之战,第三次为信陵君倡导的魏赵楚韩燕五国攻秦之战,第四次是赵国将军庞煖倡导的赵楚燕魏四国攻秦之战。

    合纵并不一定针对秦国,齐秦并称东西帝之时,苏秦劝齐湣王放弃帝号,齐湣王不听。不久之后,赵国李兑、齐国苏秦倡导齐赵韩魏楚五国合纵抗秦,结果齐湣王出兵灭了宋国,引起列国的不满,将矛头转向齐国。燕韩赵魏秦五国合纵攻打齐国,齐国几乎灭亡。

    苏秦在游说秦惠文王连横不成后,转而游说六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合纵之势形成,苏秦掌六国宰相印,然而各国之间矛盾极深,苏秦因故被齐国人刺杀,合纵联盟随之瓦解。

    曹操的腹中,也是颇读了些书的,细细一想,立刻便都明白了。“这一条合纵之计,袁本初肯定是同意的,袁公路十有六七也是会同意的。陶恭祖、孔文举两人,不过是墓中枯骨尔,且不去理他!只是刘景升和刘君郎两人,却胆小怕事,须得派出滔滔雄辩之士出使,说动他二人,加入合纵之盟。如此,天下诸侯共同抗吕,才不至于被那吕奉先一一逐次剪除。”

    说到这里,曹操点了点头儿。“这合纵一事,也大可一试。奉孝,你的第三条妙计是什么?”一听这话儿,郭嘉微微一笑:“主公,十二月二十日,不就是孝怀皇帝的大葬之日吗?我们可以派出使臣前往大汉的京师洛阳城参加葬礼。一来,探听天下诸侯对合纵的看法儿,二来,对那吕奉先示好,先赢得片刻的喘息功夫儿再说。至于登基大典,可以参加,也可以不参加。”“无妨!既然去了,就都参加好了!天子不过是个傀儡,先糊弄住吕奉先再说!”

    曹操不愧是天下有数儿的英雄,一拍案几,立刻就打定了主意儿。此时此刻,曹军正是山穷水尽之时,只要并州军不出兵来打,争取上一两年的时间,就能再起大兵,攻陷徐州。既然如此,做戏就要做全套儿,先伏低做小儿,派出使臣送上厚礼,骗得几时是几时。

    “奉孝,这出使洛阳之人,你看看谁合适?”曹操颔首问道。“程昱之胆,过于贲、育,兼之腹有良谋,能断大事。依我之见,该当派程昱出使。”郭嘉朗声应道。“善!便如此去做!”曹操一拍案几,朗声说道。此时此刻,他的两眼之中,精光闪烁,又恢复了英雄本色。

    眼看大事已定,三条妙计都被主公采纳了,郭嘉便起身告辞,缓缓出了大殿。片刻之后,屏风后面闪出一人,年纪大约四十多岁,满脸病容,走起路来腿似乎还在打飘儿。“志才,你观奉孝如何?”曹操手捻须髯,望着戏志才问道。“主公,郭嘉妙计安天下,诚天下鬼才也!古人云:汝颖多奇士,此言信哉!”原来,此人正是曹孟德最早的谋主,颍川戏志才。

    “主公,志才久病,缠绵病榻,恐怕时日无多了。志才死后,奉孝可为主公军师也!”

    戏志才整肃衣冠,叉手、躬身,俯身行了一个大礼。

第1056章:陈元方顺天应人() 
当今天子刘协的死讯,很快就被洛阳朝廷有意识地散布出来了。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十二月二十日的盛大葬礼,还有正旦之日,孝怀皇帝世子刘熙枢前继位,改元建安一事。在朝廷的宣诏使臣快马加鞭,到达天下诸侯驻节之地之前,暗藏在洛阳城中的密探,早就用鹰信将这些消息发出了。是否参加孝献皇帝的盛大葬礼,还有是否承认吕布政权,立刻就成了天下诸侯府邸之中议论纷纭的大事儿。接到确切消息之后,诸侯们立刻召集智囊,商讨对策。

    可是,就在诸侯们议论纷纭,举棋未定之时,有一人却从颍川启程,赶赴洛阳城了。此人,就是新任侍中、大司马长史陈群之父,陈纪。陈纪,可是本朝儒林的大人物儿。他出身于本朝四大世家之一的颍川陈家,与汝南袁家、弘农杨家、颍川荀家并称为本朝四大世家。

    陈姓,最早出自妫姓或姚姓,是舜帝的后裔。舜帝,黄帝八世孙,生于姚地,以地取姓为姚,有虞氏,名重华,字都君,谥曰“舜”。这里有个问题,舜帝,姚姓,为什么又是有虞氏呢?很简单,万户侯蔡邕曾云: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这,便是姓氏之别。

    上古时期,最为著名的有八姓:姬、姚、妫、姒、姜、嬴、姞(ji)、妘(yun)。

    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史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三语中胥臣解释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惟青阳与夷鼓同己姓。”

    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喾、尧、舜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契、周族的祖先农神后稷等,都是黄帝的后代。后稷承继姬姓,他的后代建立了周朝。周初周天子姬发大封诸侯时,其中姬姓国五十三。由姬姓衍化出四百一十一姓。黄帝之所以为中华始祖,最初的根源就在于此。

    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后来衍生出吕姓、谢姓、齐姓、高姓、卢姓、崔姓。妘起源于帝喾高辛氏;嬴起源于少昊金天氏;姚、妫同源,都是起源于帝舜;姒起源于大禹。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灭纣,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陈胡公虞满,封他在陈地,建立了陈国。虞满子孙有以国为姓的,即成为陈姓。胡公满传至十世孙陈完,陈国内乱,陈厉公的儿子陈完怕株连自己,出奔到齐国,以故国为氏,称陈氏,后改为田氏。到十代孙田和时,废齐康公而自立为齐太公,并受到周王朝和诸侯列国的承认。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田代齐姜”。后来,齐王建时,齐国为秦所灭,齐王建三子:升、桓、轸。升、桓改姓王氏,其后代即王莽一族。轸奔楚为相,后迁入颍川,田轸复姓陈。自秦汉以来,由田姓复姓归宗的颍川陈氏一支,在中国历史上十分显赫,繁衍极盛,播迁极广。

    陈胡公满的子孙,除了陈完这一支主系外,还有三支。一是陈哀公之子陈留,避居陈留。二是陈湣公之长子陈衍,避居阳武户牖。三是陈湣公次子陈全温之后的陈引奇,居于固始,后因无子,便以颍川陈寔为嗣子,遂融入颍川陈氏。陈寔,就是颍川陈家的第一代。

    陈寔,字仲躬,颍川许县人。陈寔出身微寒,起家任都亭佐,转为督邮,迁西门亭长,四为郡功曹,五辟豫州,六辟三公,再辟大将军府。司空黄琼辟选人才,补闻喜县令,治理闻喜半岁;复除太丘长,后世称为“陈太丘”。其子陈纪、陈谌并著高名,时号“三君”。他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与钟皓、荀淑、韩韶合称为“颍川四长”。

    陈寔家境贫寒,去拜访名士荀淑的时候,叫长子陈元方拉车,幼子季方执杖车后跟从,孙子长文年幼坐在车里。到了荀家,荀淑设宴招待他们,荀家八龙一个给他们开门打帘,一个行酒,其他的六龙轮番布菜。这一道独特的风景成为当地的奇闻,人们甚至给这父子三个画像后广为传诵,说他们出行是“真人东行”,尊称他们父子三人为“三君”。

    六年前,也就是中平四年,陈寔在家中逝世,享年八十四。谥号文范先生,葬于郎城。

    陈寔生有六子:陈纪、陈政、陈洽、陈谌、陈信、陈光,长子、四子最为杰出。

    四子陈谌(),字季方,与兄陈纪齐德同行,父子三并著高名,世称“三君”。多次同时受到朝廷的辟召,同时旌命。羔雁成群,当世荣之。陈谌曾任司空掾,可惜很早就去世了。在本朝的儒林之中,有关父子三人的轶事典故极多,有关陈谌的有两条。

    其一,陈谌设喻答客问。

    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其二,元方季方。

    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意指两人难分高下。后称兄弟皆贤为“难兄难弟”或“元方季方”。

    陈老爷子一生最得意的事情,应该是生了陈元方和陈季方这么两个才学见识都非常高明的儿子,并且这两个儿子又给他生了很出色的孙子,陈家可谓满门俊才。某天,元方的儿子长文和季方的儿子孝先争吵,各自夸耀自己的父亲的功业德品高,吵了好久争不出胜负,这两个娃娃跑到爷爷陈太丘那里,要老爷子下结论。没想到老爷子不紧不慢地说:“论学识品行,元方和季方各有所长,互为兄长,难以分出高下优劣啊!”

    每当讲论至此之时,蔡侯爷便会大发感慨:“可惜陈季方死得早了,否则必是儒林领袖。”

    陈纪,字元方,颍川许县人,今年已经六十七岁高龄了。与弟陈谌俱以至德称,兄弟孝养,闺门雍和。与父亲陈寔和弟弟陈谌在当时并称为“三君”。遭父丧,哀痛呕血豫州刺史表上尚书,绘象百城,以励风俗。遭党锢后,累辟不就。董卓入洛阳,就家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