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危大秦-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点,一是将帅要推诚,要以诚信来凝结全军将士;二是公平,赏罚、军法执行要公平,不可偏私,否则会严重破坏军法的威望!“

    “将军说的这些是否便是兵法中说的天时、地利、人和中的人和?正所谓’上下同欲者胜!’

    听到扶苏身旁的青说的话,蒙恬赞赏的说道:“不错,正是兵法中说的‘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人才是整个军队中最重要的。

    “孟子有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不仅是治国之道,更是之军之法。”

    听到蒙恬和上官青的探讨,扶苏也扭头对青夸赞道:“青,看来你是认真研读了朕送你的《孙子兵法》了呀,如今已经能从蒙将军的谈话之中,总结出来其中精要之处了。“

    “陛下过赞!”

    听到皇帝说送给上官青《孙子兵法》,几个人皆悄悄瞥了一眼青,兵法可不是如同《诗经》一般,可以随意买到,兵法虽不至于如同禁书一般,但是不是一些有功勋或者出身将门的将军,可不是随便可以看到的。

    李晋、郑统二人因为是扶苏一手提拔,又是秦国重要骑兵的统率,自然被扶苏允许查阅咸阳宫内的兵法,但是青作为皇帝的一个护卫首领,能被皇帝如此看重,几人皆在心中将青的地位提升上来,不能将其看成普通的亲卫。

    “哦,对了,朕赐予青‘上官’之姓,大家今后可称呼其姓与官职名称。“

    看来皇帝真的很看重此人,一行人心中不由得想到。

    “来,随朕一起到校场检阅一下阴山铁骑的风姿,看看这支让项羽精锐都吃瘪的铁骑,如今扩编之后,战力是否依旧!”

    ???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一百六十八章 校验铁骑() 
众人跟随扶苏来到校场,两万骑兵的方阵显得十分雄壮。

    阴山铁骑的前几排士卒看到皇帝,一个个皆挺直身躯,眼神坚毅的看向前方,虽然此时秦国的军队没有明显的等级观念,但是在阴山铁骑士卒心中,自己绝对是皇帝最重视的军队。

    那种优越之感也使得这群士卒冲锋是所向披靡,毫无畏惧。

    看到阴山铁骑的精气神,蒙恬也不禁赞赏的点了点头,扶苏便是整个军队的军魂,这批士卒在心中便有那种为扶苏而战的情怀在内。

    为扶苏而战确实是整个阴山铁骑的士气所在,当初扶苏建立这支铁骑就是为了能有绝对忠诚于自己,不必有始皇帝的兵符便可以调动的军队。

    扶苏扭头看向李晋、郑统二人,右手向前伸出,示意二人开始指挥阴山铁骑在校场展现战术。

    两人迅速跨上自己的战马,大声喊出,“上马!”

    “哗~”的一声,整齐的踩马镫然后跨坐在马上的声音似乎没有什么杂乱。

    前排听到李晋、郑统二人的声音,便按照指挥行事,后面的士卒自然是听不到的,便看前方士卒行动行事。

    然后便看到李晋、郑统二人皆领万两千余骑兵开始分离开来。

    看到这起步的分离军阵蒙恬便跟扶苏说道:“阵型拆而未见慌乱,此军可用。”

    “这其中近两万人都是老兵了,剩下的五千人应该是分散在这两万人之间了,有老兵的带领,新兵变阵不会出现什么差错,再说了胡气较重的北方边郡人士,本来骑术就比较精湛,倒是剩下训练不少时间。”

    骑兵的基本功首先是会骑马,骑马不是简单的坐在马背上面,然后就奔跑好了,而是要掌握各种马步,不同的马步使用于各种不同的情形之下。

    说话间骑兵开始分离包围场地中央的茅草人假装的敌方方阵。

    “杀!”

    “呼~”骑兵士卒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吐出,拿起腰部悬挂的秦弩,开始展开骑兵第一波进攻,远兵接敌,在野外发现运动之敌后,立刻实施快速包围,勇猛冲击,首先是用秦弩远距离进行猛烈扫射,打乱、冲散敌人队形。

    接着开始变阵,由士卒之间距离较近的密集弩箭发射改为短兵交接,阴山铁骑士卒开始抽出环首刀,越过头顶,旋转着向“敌军”冲去。

    每一刀都准确的看在脖子处,有些茅草人被多次挥砍,“头颅”仰天而起。

    这一系列动作看上去十分简单,其实不然,训练起来异常耗费时间和战马,而且十分危险。挥刀时,不是前面砍伤了马耳朵,就是后面砍伤了马屁股。

    一旦马匹吃痛,奔驰起来不受控制,士卒也会因此而受到重创。

    当即将冲过敌群后,骑兵又开始变换方向扰乱一波,使得敌人没法转身,当敌人尚未从混乱中清醒时,前面第一线的骑兵已经拨转马头又杀回来,由此开始第二轮冲击。

    经过这种机动灵活的轮番打击,敌人阵型必然是经不住的,即便是再精锐的军队,一旦被骑兵突破防线,阵型必然会混乱起来。

    所以加强前排顶住骑兵第一波进攻十分重要,但是骑兵奔腾起来的速度,硬冲战阵哪有那么容易抵挡。

    扶苏看着阴山铁骑的作战,满意的点了点头,如今这样的轻骑兵无论是冲阵还是骚扰亦或是战斗,都是可以的。

    “是时候建立起一支重骑兵队伍了。”扶苏心中想到了如同坦克般的重骑兵,肯定是冲阵的首选,敌人的噩梦。

    扶苏这次来自然不是为了校验阴山铁骑的战力有多强,而是确保自己对军队的至高统治权,看到李晋、郑统二人确实在用心训练新卒,铁骑有老兵的带领,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再次投入战场相信不是问题。

    李晋、郑统二人将一连串的骑兵作战方式演练结束之后,又重新规整阴山铁骑为方阵,两人骑战马向前奔来,距离扶苏还有百米的时候,两人下马趋步向前跑来。

    “陛下,骑兵演练完毕!”

    “很好,不日便可再随朕征战天下!走,去军营议事。”

    阴山铁骑在其他低级官吏的带领下,开始分散开来,小队联系协作配合。

    “铁骑的规模还是有些小了,若是能扩展到五万人,相信绝对会成为敌人胆寒的一股力量。”

    皇帝有意重点发展骑兵,是每个人心中皆明的事,如今的长城军团,扶苏严格限制在三十万人,而韩信的蓝天军营,让其招兵的上限也是三十万人,虽说此时的秦国肯定支撑不起再招兵三十万人的规模,但是人数限制在那里,日后能不能扩招倒是要看皇帝的意思了。

    但是唯独骑兵,皇帝并未说招兵到多少的上限,似乎若是秦国国力支撑的起,皇帝便会训练更多的骑兵。

    除了蒙恬、赵基等皇帝的心腹之人,没人知道皇帝为何如此青睐于骑兵,大秦的步兵完全可以扫灭六国余孽,骑兵首先在攻打楚国等水流多的地方,显然不利。

    蒙恬、赵基等人倒是能揣测出皇帝心中的一丝想法,便是北方的胡人威胁。

    听到皇帝的话,负责跟王贲在被地各郡沟通招兵的李晋说道:“战马还是不够,北地各郡的家家户户虽说皆养殖马匹,但是对于骑兵庞大的战马消耗,还是太少了。”

    “不错,我们虽为马匹配备上了马蹄铁,极大提升了战马的战场寿命,但是扩建到五万人的规模,没有五年怕是不行。”

    扶苏点了点头,知道自己有些着急,但是想到匈奴这个即将崛起的庞然大物,以及自己后半辈子可能都要与其打交道,便容不得扶苏不着急。

    “如今正在编制中的战马,如何喂养?”

    “骑兵每天会出阴山,一天除去训练时间要除去奔驰三次再回阴山骑兵训练谷。,战马吃饱喝足,喜欢在沙地里打几个滚,在宽阔的草地上奔跑一下,士卒还会沿河道奔驰,有了水身,这样战马会心满意足。”

第一百六十九章 召回诸将() 
???转载请注明出处:

    “雪灾是如何挺过去的,马草储存是否充足?”

    虽然在大学之后,接到了李晋、郑统二人的军报,大致说明了当时应对雪灾的情形,但是具体细节,扶苏还是想了解一下。

    “大雪造成的严寒环境,对于战马的考验也是极为严重,本来都是喂食干草,河套以及阴山南部的草叶细颈长,能长一尺高,秋天收割,晾晒之后堆成两三人高的草垛,但是因为酷寒的原因,一些战马在只吃干草后,很难抵抗住如此罕见的严寒,于是在王贲老将军统管北部各郡军事情况之下,我们分出一部分粟米,与干草掺和在一起喂食战马,情况好了很多。“

    “嗯,这件事王老将军请示过我,朕亦下令分发一些有喂养马匹的农户中一些粟米,让其喂养马匹。”

    “陛下此令在北部各郡执行的倒是颇为彻底,各郡守下令,若是有人家的战马喂养死亡,会有缴纳税赋的惩罚,这使得民众皆悉心重视马匹的喂养,这次雪灾倒是未曾造成恶劣的影响。”

    从先秦一直到后世的唐朝,占据绝对地位军粮一直都是粟米,数千年时间都以粟米作为军粮的原因有很多:、

    一是黄河流域各族皆广种粟米,这种作物产量稳定,并且耐寒耐贫。

    二是粟米的存贮时间久,大米在保存好的情况下可以存贮五年,而粟米却能够存贮九年甚至精心保存之下可以更久。由此可见,粟米这种特性极其适合作为军粮来存贮。

    “一匹马的口粮大概相当于六个成年男子,这对粟米和粮草的消耗不可谓不是一个大数字,如今上郡大概有十五万马匹,今后规模只会更大,如何能够支撑起这么庞大的马匹,倒是朕要头痛的问题。”

    扶苏以前只知道打仗有人就行,如今看着这繁密的数据,如何妥善的进行全局配置,成为自己这个皇帝以及如今大秦顶端官吏的极大的考验。

    “陛下是否可以暂时停止扩增马匹养殖,等到将六国余孽扫平之后,在全国范围之内恢复耕种,到时候便不会因军粮等而忧心。”

    王离从与王贲的通信中也知道,秦国北地各郡的马匹,也是如今秦国需要考虑进去的一个重要因素。

    要知道一匹马相当于六个成年男子口粮的话,十五万匹马,加上阴山铁骑如今每人配备的三匹战马,总共有二十多万匹,这就相当于一百二十多万成年人,秦国此时的总人口也不过五百多万人。

    而战国时期的燕国,也不过一百五十多万人,如今战马折算成成年人的话,都快赶上燕国人口了。

    虽说马匹喂养还有河套地区大片丰美草地,可以割喂马草,但是对于喂食马匹粮食的消耗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听到王离的提议,扶苏点了点头,但是并不同意这种建议,

    “如今在奖励养马的政策之下,北部各郡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马,如此即便遭受胡人、匈奴的小规模骚扰,民众自己便可以跨上马匹,拿起农具与匈奴人斗争,若是停止奖励政策,这十五万匹战马会被养废的,至于粮食,朕再慢慢想办法吧。“

    扶苏说的想办法就是想着如今还未传入中国来的那些优良种子!

    听到皇帝的反对,众将士未曾多加言语,毕竟这不是自己要考虑的问题,这些留给皇帝和丞相等人忧心好了,自己要做的便是提高大秦军队的战力,成为皇帝手中平灭天下的剑。

    “蒙将军十五万长城军如今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