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危大秦-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拉下去!”

    上官青面无表情,听到皇帝话之后,直接走向前去,带着人便要将这个秦国官吏拉下去,冯去疾见状当即站出来说道:

    “陛下息怒,御史丞也是担忧陛下疏于国事,陛下着令工部做的这几件事短期自然看不出对秦国的大用,御史丞也是居一时之安,而思六国对秦之危。”

    皇后一看扶苏真的要当众斩杀了御史丞,那么今后敢于直言的人自然少之又少,王葭此时着装也是朝服,因为农事自然要重视,皇后王葭此时对扶苏行大礼道贺:

    “恭喜陛下!“

    扶苏此时还在气头上,看到皇后站出来道贺,一头雾水,眼光从丞相冯去疾身上移开,看着有模有样的皇后,扶苏开口问道:

    “朕就差被人指着鼻子骂昏君了,皇后还向朕道贺,是何意?”

    皇后却是不紧不慢,依然微笑着说:

    “臣听说君主贤明则臣子直言敢谏,今日御史丞敢当众指责陛下,由此可见陛下贤明,如此难道不值得跟陛下道贺嘛?”

    扶苏听了之后,脸也绷不住了,笑着说道:“朕都被骂与胡亥无异了,到皇后嘴里竟然成了贤明君主了?“

    “皇后所言甚是,臣等也听闻君主贤明则臣子直言敢谏。臣等为陛下贺!”

    百官也开始附和皇后,夸赞起扶苏来。

    “放开他,朕自然会操忧国事。“

    “陛下开明!”

    这件事让百官感叹皇帝真的开明的同时,皇后也真正被百官正眼看待起来。

    往日知道皇后勤俭善良,但是近日这件事丞相冯去疾的劝谏当时并未让皇帝心情好起来,显然是皇后的一番话戳中的皇帝的心思。

    “军师,皇后厉害呀,成陛下纳谏之美,说实话,我若是当场劝谏陛下,做不到这种效果。”

    蒙毅探头探脑的跟军师赵基说起刚才皇后的举动,也是赞叹不已。

    “贤后!”

    赵基也是微微一笑,对王葭的评价甚高。

    蒙恬歪着耳朵也听到两人的议论,也歪过头插了一嘴,”皇后如此,陛下又励精图治,大秦重现先帝基业不难!“

    听到蒙恬说起重现先帝基业的事,蒙毅小声说道:“陛下前几日封赏诸将之后,向南也发出了两封文书!”

    “哦?这事我倒是不知。”

    “陛下当日召我和军师议事,当时右相胡毋敬也在,我们看到的。”

    “大哥你觉得诏书是何内容?”

    蒙恬眉毛一挑,“是不是封赏了任嚣和赵佗?”

    “将军厉害!”赵基笑着夸赞了蒙恬一句。

    “陛下封任嚣为征夷将军,赵佗为抚夷将军!正三品!”

    “两人功绩确实当得起此职,但是就凭两人拥兵自重的行为,斩首十次也不为过。”

    为君主的将领,当如君主手中之剑,君主挥向何方,自己便征伐何方,蒙恬忠心为秦,对于任嚣、赵佗这两人隔岸观火的行为及其不齿。

    “陛下应该是想要对六国人用兵了,在用兵之前想要看看任、赵两人的态度。”

    “这是两人的最后的机会,若是继续态度暧昧不明,等陛下扫平六国,两人必死无疑!”

    “兄长你估摸着陛下何时会对六国动兵?”

    蒙毅悄摸摸凑到蒙恬耳边说到。

    蒙恬看了看四周,对两人说道:“最迟秋后!”

    “这么快?不会吧,如今陛下新政刚推行,还未触及到阻力更深的势力,陛下会立即用兵么?”

    蒙毅不太相信皇帝会这么快用兵,毕竟秦国国内还有太多的事要处理。

    “陛下真正在意的是北方的胡人,如今有巴蜀粮仓的供给,陛下用兵不会太晚。”

    赵基听了也点了点头,“将军说的有道理,右将军韩信平灭巴蜀如此迅疾,让众人皆始料未及,可以看出陛下心中巨大的喜悦之感,以我之见,陛下在与月氏联系上之后,陛下便会动兵!”

第一百七十三章 食品之法() 
今日扶苏在审核奏章时,发现了一份十分不起眼的奏章,这份奏章是刑部提交的,左相冯去疾批阅的,然而扶苏看到左丞相的批阅以及意见,却是有些不满意。

    奏章中交代了前日发生在一家饭馆的事情。

    咸阳城本就是自始皇帝迁徙六国豪富之人来到关中之后,最富裕的城市,人口密集,如今扶苏放开商贾限制之后,更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商人不进行流通,那么粮食、器物、财富就要断绝,商人也便不叫商人了。

    这件事正是叙述了关于赵国来的一位商人及其随从的事:

    如今的咸阳坊市不仅交易盛行,就连这其中带动的饮食之业也开始盛行起来,外地来的商人总不会带着来回路上的吃的,所以,不辞千里,来到秦国,自然要尝尝秦国的吃食。

    这位商人便跟其随从去了一家咸阳坊市的饭馆,本来就是吃东西的事情,但是好巧不巧,这名商人吃了这家东西之后,没法离开秦国了,肚子吃坏了。

    若是只有其一人吃坏肚子,那么还可以归结为水土不服,但是随行之人皆跟他症状相同,更甚的一个人竟然一夜死掉了!

    商人怀疑是吃的东西有问题,便去赵饭馆的人理论,但是饭馆的老板死不承认,商人无奈,便找到了刑部的人举报此事。

    刑部的人一听是吃上出了问题,也是十分重视,当即派人前去查验,在这饭馆后厨见到了一些有些变质的肉食,刑部没有前例可以遵循如何判决,便拟写了一份奏章呈到了左相冯去疾那里。

    冯去疾认真看完,也看到了刑部尚书士康的处罚建议,将鞭笞三十,改为鞭笞五十,罚钱三百。

    这已经不是一个轻的判罚了,不说鞭笞五十可能会要这老板的命,就是罚钱三百也是相当大的一笔巨款,后世汉朝有更卒的规定,当时的戍卒若是不愿戍边,便可缴纳钱三百来免除这件事。

    所以说冯去疾对于此事的惩罚不可谓不重!

    但是扶苏看到之后还是不满意,直接将刑部尚书和左相两人的处理意见划掉,写到:处死!

    扶苏的这项判决惊到了丞相和刑部尚书,倒不是因为处死这个人,而是对此项罪名的处罚,这代表着一种刑罚标准,皇帝素以仁义著称于天下,怎么对待此事竟然直接判决如此严重。

    丞相和刑部尚书为了刑罚的严谨,还是联袂来见扶苏。

    “陛下何故此等小事便判罚如此严重,虽死一人,却也不是故意杀害,是否有些重了?”

    “陛下,若是对此事用重型,臣恐其他开店商人人心惶惶。”

    听到两人的话,扶苏却是不肯改变主意。

    “食乃是民之天,敢于此事上面作奸犯科者,必当以重典绳之!自周始便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和禽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的规定,看看,周时便有防止民众会因食而生病的规定,何况朕之治下大秦!“

    “陛下,周并未给出惩罚之法,我们鞭笞和罚钱已经颇重,若是不论轻重皆处以死刑,会否过于严格?”

    这句话倒是提醒了扶苏,每件事之后的性质不同,所处以的刑罚自然也是不同,这件事明显是那个店主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还敢拿出来售卖,致人中毒,自然极其恶劣。

    “丞相说的有道理,那边如此:

    如果有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的,应尽快将腐坏的食物焚毁,否则将处罚此人及相关官员。

    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加以售卖,致人中毒者,处死!

    不知脯肉有毒售卖而致人中毒者,根据中毒轻重处以相应刑罚!

    ”

    “陛下圣明,如此倒是合理甚多!”

    “既然丞相和士尚书同意,便按此拟条令和具体惩罚之法吧,哦对了再加一条,如果将有毒的食物拿给尊长卑幼食用,欲加杀害他们的,刑罚将更重!”

    “陛下思虑周全。”

    这件事容不得扶苏不重视,秦国这才放开限制不到一年,咸阳坊市便开始涌现出米市、肉市、菜市、鲜鱼行、南北猪行、蟹行等交易食物的地方,随着咸阳城的扩大和商贾之风的盛行,这方面的规模只会更大。

    因为自己后世所知道食品安全情况的影响,扶苏对这种行为深恶痛绝!

    等到日后商业真的有些规模值得国家重视的程度之后,扶苏会设置国家管理的行会,商贾必须加入行会,由行会来保证商货的质量,这些才是国计民生之事,例如米麦之增湿润,肉食之灌以水还可以用罚金钱来防止,但是若是食物有毒,将会引起整个行业及其恶劣的影响以及信誉。

    所以作为此时公务繁忙的皇帝,也不得不抽出时间来关注此事。

    ——————

    扶苏封赏秦国诸将之后,向岭南之地发出两封封赏之诏,正是蒙毅、赵基等人议论的封南海郡守任嚣和龙川县令赵佗为征夷将军和抚夷将军。

    历史上正值中原战乱之时,任嚣突然病重,与赵佗共商割据岭南以避战乱,委任赵佗为南海郡尉,任嚣听闻秦朝灭亡之后,便病情恶化而死。

    但是扶苏抵抗住六国人攻秦之后,任嚣病情却愈发好转了!扶苏倒是颇为意外,自己算是救了此人一命。

    “赵郡尉你对皇帝的这份封赏怎么看?”

    任嚣和赵佗接到这份封赏之后,立即坐到了一起商议此事,两人当真是又喜又怕。

    喜的是皇帝既然肯封赏两人,说明可以不计较两人隔岸观火之事。

    怕的则是怕皇帝之后算账再处理两人。

    “皇帝肯封赏我们两人,说明皇帝会肯定我们征伐百越的功绩,但是究竟会不会处置我们,还不好说。”

    “如今我们到咸阳的驰道也被打通,南阳的刘邦似乎乐得我们中立的态度,倒是不曾截断我们与中原的消息,也使得咱们知道如今秦国的很多事情,皇帝如今天下称仁,想必我们若是真心归服,以陛下的心胸,怕是不为为难我们。”

    赵佗却不这么认为,

    “皇帝的心胸再宽阔,能容忍将领不听调令么?”

    “我们那是不听胡亥的调令,如今的皇帝从未发调令给我们。”

    “郡守说的也有道理,我们还是先回复皇帝,感谢皇帝封赏!然后派遣商贾前往咸阳通商同时打探消息。”

    “通商?”

    “怎么?郡守以为不可么?其他人不了解岭南之地,难道郡守还不了解?咱们在的地方可不是中原人说的什么荒蛮不毛之地。”

    任嚣似乎有些动了赵佗的意思。

    “郡尉意思是将岭南产的珍奇之物,运送到咸阳买卖?”

    “正是,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就连先帝始皇帝也钟爱之,若是运到北方,豪富之人众多,难道会没有利可图么?';

    “唉,说起先帝,真让人唏嘘不已。”

    听到赵佗提起始皇帝,一心忠于始皇帝的任嚣开始叹息起来。

    “先帝平定百越的三次战争前后动员八十万士兵,当中有三十万伤亡,而为了修建灵渠又是伤亡无数民众,终导致国力衰竭,真不知征伐百越是对是错。”

    “自然是对的!凡是大秦之兵可达之地,皆归我大秦所有!“

    赵佗也点了点头,至少在大秦没有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