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危大秦-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说自己打仗不行,韩信却是要辩驳一番:

    “这位尚书,我不是赵括只知纸上谈兵之人,若是当时我为秦将,对决赵军,长平一战我亦能取得胜利;若是我为赵将,对决秦军,长平一战,武安君未必能胜。”

    韩信在喊道子车宏那句尚书时眼睛看了一下子车宏,然后双手伸出呈掌状,交合在一起微微弯腰说了上面一句话。

    韩信虽然姿态谦卑,但是这句话一说出,不仅冯去疾身后的百官,就连蒙恬身后的诸将也觉得韩信太过狂妄。

    “狂妄!武安君何许人也?武安君担任秦国将领三十多年,指挥大战十余次,中小战役不计其数,无一败绩,歼灭近百万敌军!你何德何能能与武安君相提并论?”

    子车宏听到韩信的话直接气炸了,更加认为如此狂妄之人怎能担任秦国右将军。子车宏说完韩信,立刻转过身来看向皇帝扶苏:

    “陛下当听到此人所言,敢问诸位将军,你们认为何人可及武安君?”

    本来这右将军之位王离认为蒙恬任了左将军,自己的父亲王贲又不愿担任此要职,那么整个秦国能有资格担任右将军的就是自己了,谁知道皇帝竟然将右将军给了这名楚军俘虏,王离虽然在渑池的战役之中也稍许见识到了韩信的一些军事才能,但是却不认为韩信如果真的领兵可以将战争打好。

    听到子车宏的发问他们谁可以比得上白起,王离眼皮也没有抬起,只是嘴里大声的吐出:

    “无人能出其右!”

    子车宏正欲转过身来再谏扶苏,扶苏一摆手,说道:“好了,武安君白起之于秦,虽周、召、望之功不益于此!”(周公、召公和太公望并称周初三公,曾辅佐武王灭殷杀纣,三分商王畿地。)

    “朕之统兵征战之能虽不及蒙恬将军,但是韩信之才朕还是深有体会,此事朕意已决,韩信任右将军,为朕训练新兵,军中若有不服者,以军法处置!”

    扶苏也没想到韩信竟然这么经不住激,赶紧给他擦屁股,不然群臣愤怒之下这个右将军他真的是要当不上了。没想到韩信现在站到秦国朝堂上面,敢自比不输于白起,扶苏知道你打仗厉害,但是你自己要谦虚才是,众人看不起你,你就拿胜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朕的眼光才是,干嘛逞口舌之快。

    至于白起和韩信谁更厉害,这是一个关公战秦琼的问题,作战理念便不同,扶苏自然不会拿去比较。

    白起是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而是以歼敌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的歼灭战思想,而且善于野战进攻,战必求歼,以至于“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

    韩信极其善于灵活用兵,兵少则追求以少胜多,兵多韩信更是如鱼得水,统兵能力无上限,将战争打出艺术,两人真的是无法比较。

    将蒙恬和韩信任命成功之后,扶苏又对在与项籍的作战中立功的将领进行了封赏,便迅速结束了这场廷议,今天的廷议内容及其丰富,一个治国的梗概拉了起来,但是其细节内容,便需要慢慢来完善,这够得百官消化很久。

    开平十四年的这场廷议,被史官着重记录在案,无论是对商人的改变还是推行的在始皇帝基础上更改的国家体制皆是大秦及其重要之事!

    ps:书友们,我是扶摇不乖,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扶摇不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夜召丞相() 
???转载请注明出处:

    无论百官回去之后回如何讨论今天的廷议,扶苏是不得而知了,就在夜晚整个咸阳宫静谧之时,两辆马车划破黑夜,同时驶入咸阳宫内,直奔曲台宫而去。

    而曲台宫这里,油脂燃起的灯光一颤一颤中,昭示着皇帝还未就寝。

    两辆马车停在曲台宫门口,侍卫将马车牵往停驻之地,从两辆马车上下来两个人,正是左丞相冯去疾和户部尚书张苍!

    “左相可知陛下深夜召见你我二人所谓何事?”

    张苍与冯去疾在向宫内走去时,凑到冯去疾身边,轻轻的问道。

    “想必是因为土地之事!”冯去疾将手护在嘴边,压低声音,跟张苍说道。

    张苍心中一突,没人愿意管涉及到土地之事,商鞅对秦的作用不可谓不大,结果如何?张苍听到皇帝要召两人讨论此事,知道皇帝似乎想动真格的,但是皇帝对自己有恩,自己不能退却,便随着左相冯去疾一起走向扶苏批阅奏简的大殿。

    “陛下,丞相和户部尚书已经在殿外等候。”门外的侍人,走入房门轻声的跟正在批阅奏简的扶苏说道。

    扶苏停下手中的毛笔,抬头看了一眼门外,点了点头,对侍人说道:“请进来~”

    “诺~”

    不久一会便听到门外石阶窸窸窣窣的声音,左丞相冯去疾和户部尚书张苍亦步亦趋的走入门内。

    不是扶苏不叫右丞相胡毋敬,而是今天要讨论的事情常年担任丞相的冯去疾更为了解,胡毋敬新任右相,住要管辖的也不是政事,而是诏令颁制,审核左相的奏文等,这次扶苏秘密召见两人,是想从左相冯去疾那里知道,如今土地兼并到底有多严重。

    张苍与李斯、韩非等人是同门师兄弟,非常博学,精通历法,音律,数学,曾经担任过秦国的御史大夫之位。

    因为扶苏的缘故,张苍在不为御史之后,胡亥当权期间再次犯罪,正欲向东逃亡时,扶苏入驻咸阳,派人赦免的张苍犯下的罪,张苍的人生轨迹也便就此改变。

    “朕深夜召见,辛苦两位了!”扶苏令两人分坐在自己两侧,将身前的奏简合上,客套了一句。

    “陛下言重了!”

    “朕不说,想必左相也知道朕今日想要从左相这里要知道的事情。”

    “陛下是否想知道今日廷议时臣为何示意陛下不要谈及土地之事?”冯去疾自然是猜到了扶苏的想法,从中午宴请群臣时,皇帝悄悄问自己土地之事,冯去疾就知道,皇帝将此事看重了,此事不会轻易揭过。

    “不错,商君变法是对秦国各个阶层,各种制度全方面的变法,使得秦国可以后发先至,让本落后与齐、楚、燕、赵、魏、韩的秦国国力大幅提升,最终有了先帝的一同宇内。”

    说完这段话,扶苏眉头开始皱起,“左相,自变法开始到如今,已经历时近一百五十年,大秦的土地究竟是何种状况?先帝在世时,百官不敢直言真话,等到先帝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却不幸驾崩,朕为公子时又在上郡,远离关中,朕今日想知道关中真正的情形!”

    冯去疾沉思了一下,说道:

    “秦国大量使用铁制农具和耕牛,庄稼收获开始快速增长,因为献公时期土地与税收的不匹配,使得大量开垦出来的荒地被私人隐瞒,不予赋税,贵族豪强或转让,或劫夺,或商赐,将土地迅速集中在个人亦或各家之手,国家税赋收入只能依靠君主自己的土地,以至于六国土地与税制更改之后,迅速超越秦国。”

    “公孙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之后,秦国国力开始增长,才有了今日之秦国,但是经过这一百五十年的变化,土地成为了私人财产之后,民众自行买卖土地已经是不可争议的事实,如今。。。。”

    冯去疾说到这里看了看扶苏的脸色,见皇帝眼神询问之意,继续说道:

    “如今豪强贵族的土地已经连成大片,很多民众并无地可种,只得为豪强贵族种地,收获的粮食除了交给国库,大部分都入了豪强贵族之手,民众能得到的勉强可以维持生计。”

    扶苏心中早就料到如此,后世董仲舒说“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时”扶苏在当时还认为董仲舒是汉朝人,如此说都是为了黑化秦朝,不然始皇帝中央集权怎么会容许下面土地兼并如此严重呢。

    扶苏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后世扶苏了解过睡虎地出土的《云梦秦简》和四川省青川县郝家坪出土的《青川秦牍》,上面并未提起过秦国土地之事,两份简牍之中记载了秦国各种可交易买卖物品的价格,唯独没有提及私有制完全会交易的土地之事。

    现在扶苏明白过来,土地交易价格秦国并未定出,私下交易不可避免,到底是何价成交,各家都有不同。

    “如此说来,豪强贵族兼并民众土地已经愈演愈烈了?”

    见冯去疾点头默认,扶苏一拍桌案,怒道:

    “哼,朕当时还纳闷,为何朕当时上书先帝施行‘屯垦戍边,奖励移民’之策时,先帝给予迁移民众特权,让这些人集合起来发放通行的文书和验传,会有如此多的民众来到北地各郡,其中不乏关中之地的流民。以关中的富饶,怎么会有如此多的流民,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朕当时对于‘屯垦迁移’之策还沾沾自喜,觉得让北地各郡人口开始充实起来,民众有有地可耕,但是如今看起来,这是秦国的危机所在!”

    张苍看到皇帝有些生气,知道皇帝想对土地动手,立即说道:

    “陛下,民众本身所处的地位,民众在丰收之年尚可支付起税赋,但是若是到了灾年亦或者是家中有了变故,这便决定了民众难以立足与灾难发生时的家庭破败,民众可交易的只有土地,也就只能出卖土地而尝求得活命,这是如今豪强兼并民众土地,最后愈加势大的原因!”

    扶苏看向张苍,今年张苍不过三十多岁,历史上张苍活了一百多岁,若是不出意外,张苍肯定是要比自己活得久,张苍曾任御史,对秦国自然深为了解。

    张苍的分析也是鞭辟入里,左相冯去疾也微微点头同意张苍的说法。

    “那么朕如果想改变这种状况呢?”

    “陛下不可!”

    “陛下不可!”

    ps:书友们,我是扶摇不乖,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一百三十四章 项羽发怒() 
“为何?”

    “这些贵族的土地也是经由钱财从售卖田宅的人手中买过来的,既然秦国并未有律令禁止这项,那么骤然改动,必然会激起秦国贵族激烈的反抗,此时的秦国折腾不起。”

    丞相冯去疾说完,张苍补充道:

    “商君变法之后,‘辟地’、‘来民’之策一方面迅速使得秦国可耕种的土地扩大,耕种收获的粮食也大为增多;另一方面,吸引大量三晋民众前来秦国,秦国人口快速增长,秦国此时不但要支持这件事情,还要让律令加以保护,若是强制剥夺,民众不一定为之喜,反为之忧?”

    扶苏开始认真思考起来,是否是自己思维过于超前,这个时代乃至与后世千年,也不见真正使得土地兼并现象消失。

    “张尚书的意思是说因为国家剥私人土地,有地的普通民众也会担忧自己的土地被国家夺走,而分到地的民众即使被分到了土地,一时高兴,此后也会时刻担忧自己土地被再次拿走?”

    张苍听到皇帝瞬间理会到了自己的意思,心中不禁赞叹:皇帝自始皇帝遣北地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