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臣风流-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语把他放下,道:“这里是大将军府,休要在府中动粗。”

    我才不管你们有什么恩怨,阿郎让我送他出去,我只管负责把他平安送出门就是。

    东闾英怒道:“信不信我叫妹妹把你发卖了?”

    不语道:“随便。”再转身向程墨行礼,道:“姑爷,这边请。”

    程墨微微颌首,抬腿迈步。

    东闾英气得跳脚道:“你还叫他姑爷!你还叫他姑爷!他是个猪狗不如的东西。”

    程墨笑微微道:“你了不起,你是如猪狗东西。”

    “你……”东闾英气结,暴跳如雷,程墨早去得远了。

    程墨回府,张清等人已吃完,遵程墨之命各自回府。天色太晚,程墨没去妻妾房中歇息,而是去了书房,洗了脸,换了衣服,倒在床上,呼呼大睡。

    他是被安国公叫醒的。

    安国公焦急得不行,道:“五郎,袁公照这老匹夫联合众世家一起上书,参你目无法纪,目无尊长,妄自尊大,砸了东闾老匹夫的大门,只怕这奏折,已送到陛下驾前了。”

    外头早就传得沸沸扬扬,更有无数人跑到东闾府围观,可恨东闾英居然硬得下心不修大门,任由大门倒塌在台阶上,真是太不要脸了。

    程墨掀被起身,道:“伯父稍安勿躁,他们要弹劾,就由他们弹劾好了。”

    “那怎么成?”安国公得到消息,先把张清臭骂一顿,再让他收拾细软,带够银票,去作坊暂避,若是皇帝下令捉拿,立即带了细软远走高飞,然后来找程墨想办法,没想到程墨这么淡定。

    他先是不解,再一想,东闾英的大门是张清砸的,程墨没动手,他当然不怕啊。

    程墨不用动动手指,便猜到他的心思,笑道:“伯父不用担心,他们参我,不关十二郎的事。陛下那里,我会一力担承。”

    安国公被他说中心事,老脸一红,讪讪道:“你跟陛下的交情有些不同。”

    张清可没有救皇帝于落难之时,皇帝也没跟他兄弟相称。

    程墨接过榆树递过来的毛巾洗脸,道:“十二郎没事。我和十二郎是兄弟,我不认,谁认?伯父尽管放心好了。”

    安国公郑重行礼,道:“如此,多谢五郎仗义,只是这件事如何善了?”

    我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你被下狱砍头啊。万一在袁明老匹夫的串联下,天下世家共怒,皇帝也兜不住,可怎么办?

    程墨刷牙洗脸毕,神清气爽道:“见招拆招呗。伯父一块儿吃早膳吧?”

    安国公哪有心情吃饭,道:“你看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吃早饭?你怎么吃得下?”

    一般人家的早饭是卯时吃,现在午时都过了,还吃什么早饭啊。安国公真心觉得程墨心太宽了,他昨晚担心得一宿睡不着,在床上跟硌饼似的,翻腾了一夜。

    程墨道:“我饿了。”

    安国公无语,这个时候还惦记着吃,让他说程墨什么好?

    程墨淡定吃完不知是早饭还是早饭的一餐,和安国公到书房喝茶,叫黑子去打听都有哪些人上书弹劾他,朝臣们有哪些反应。

    黑子刚出门,小陆子来了,宣程墨即刻进宫。

第457章 冲动是魔鬼() 
难得休沐,这两天刘询大部分时间在建章宫陪许平君,抱着刚出生的孩子不撒手,没想到先是内侍紧急送来霍光的奏折,接着御史大夫曾尝求见。

    刘询先看霍光的奏折,弹劾程墨不敬长辈,拆了东闾英的大门。

    如果这封奏折是别的朝臣上的,刘询定然留中,但是霍光上的,意义就不一样了,他有恐霍症啊,对霍光那是从心里敬畏。

    他问小陆子:“羽林卫那边谁轮值?”

    程墨也须进宫轮值,他这么问,是想问程墨可在宫中。小陆子明白他的意思,陪笑道:“陛下忘了,卫尉喜添千金,请了三天假。”

    刘询一拍额头,道:“朕确实忘了,那今天谁在宫中轮值?”

    既然程墨不在宫中,必然是祝三哥代替他轮值,就是不知祝三哥清不清楚这件事。小陆子想了想,道:“可要宣卫尉丞过来?”

    刘询道:“算了。”

    重新拿起奏折看了两遍,发现霍光用很平淡的文字陈述这件事,整封奏折不到两百字。难道他有深意?刘询再次拿起奏折看了起来。直到小内侍禀道:“陛下,御史大夫说若陛下不宣他觐见,他就碰死在宫门口。”

    刘询讶然道:“什么事这么严重?”

    他立志当明君,哪能让谏臣碰死在宫门口?要真是这样,昏君这顶帽子算是戴上了,明君也无望啦。

    曾尝上午得知昨天发生在东闾府的事,当即拍案而起,来不及穿朝服,吩咐备车,大步往府门口走,就要进宫当面弹劾程墨,还是他的夫人拉住他,劝他道:“也不急这一时半会儿,你不穿朝服,别人岂能不参你?”

    问题是,不穿朝服,没有带腰牌,那是进不了宫门的,哪怕守卫宫门的禁军认识你,也不会放你进去,何必找不自在呢。

    曾尝不得已,让夫人服侍穿朝服,一边气呼呼大骂程墨。夫人对他的脾气早就了解,麻利地帮他穿好了袍服,赶紧让他走人。

    他一路催着车夫朝未央宫赶,没想到赶到宫门口,等了小半个时辰,皇帝还没宣他进去。他气得不行,放言要死谏,吓得禁军劝道:“曾御史,陛下在建章宫,这一来一往的,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能赶到,你再等等吧,我给你催催。”

    曾尝听说不是皇帝不见他,而是路太远,通报的内侍来回跑,耽误了时间,才忍下这口气。

    皇帝总算宣他了,他板着脸往里走,一见刘询便跪下放声大哭,道:“国将不国了。”

    这句话还有另一个意思,那就是国家要灭亡了。刘询一听,脸便沉下来,也不叫他平身,道:“曾爱卿,你这是做什么?”

    我怎么昏庸无能了,你要诅咒亡国?

    曾尝边哭边把昨天的事说了一遍。当然,他没有亲眼所见,说的都是别人传的,不过他是正人君子,倒也没对道听途说的话添油加醋,而是怎么听来的,就怎么说。

    刘询待他说完,道:“好好儿的,程卫尉怎么要拆了东闾氏的府邸?”

    这得多大仇啊,才这样打人家的脸。

    东闾玉那一段,发生在赵雨菲院子里,外人哪里知道?大家的关注点在于程墨恃强凌弱,而没问程墨为什么要和东闾英扛上,曾尝被刘询一问,答不上来。

    他得知此事,没有了解清楚,马上急冲冲朝未央宫赶,哪有去想前因后果?不过,他并没有被刘询问倒,道:“陛下与程卫尉是在民间处出来的情份,自然和别人不同,偏袒他也是有的。”

    这话刘询不爱听,道:“曾爱卿这是说哪里话?你这样的态度要不得,程爱卿为何不拆你的大门,却拆了东闾氏的大门?内中定然有原因,你没有了解清楚,便跑到朕这里乱说一通,岂不辜负朕对你的厚望?”

    御史大夫有监督百官之职,可也不是空穴来风,听到什么就说什么,总得有些凭据。曾尝吃亏在没有了解清楚。

    刘询的话很不客气,大违他平时谨言慎行的形象。曾尝怒气上升,道:“听说陛下私下称呼程卫尉为大哥?却不知他可是陛下的兄长?是一母同胞,还是嫡庶有别?”

    这扯的有点远了,而且还牵涉到刘询的父母,不由刘询不勃然大怒,厉声道:“大胆!朕私下里做什么,说什么,岂是你能觊觎的?”

    难道我一天上几次茅厕你们也要打听不成?太过份了。

    曾尝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梗着脖子道:“陛下循私情偏袒程卫尉,臣要弹劾陛下滥用私情。陛下应知天家无私事,天子无私情?”

    刘询气笑了,道:“你连朕也教训上了?难道也要说朕拆了谁的大门不成?”

    曾尝不甘示弱道:“说不得,程卫尉拆东闾氏的大门就是陛下指使的。”

    这话说的,屋角侍候的小陆子都为他捏一把冷汗,说你耿直,也不是这样的耿直法,说你口不择言,也不能不守臣子之道,这样诬陷帝王,像什么样子?

    果然,刘询气道:“好一个御史大夫,你就是这样为臣为官的?以前也是这样诬陷其他同僚么?这样的御史大夫,朕要你做什么?来人,将他削职充军。”

    曾尝气得发晕,自己取下头上的冠带,放在地上,道:“好,好,好,臣倒要看看陛下是怎么当这个皇帝的。”

    小陆子道:“陛下自是千古明君,何用你说?”到廊下叫两个内侍押他去廷尉,由沈定判罪。

    刘询气得不行,在屋里走了好几圈,才缓过气来,道:“宣大哥进宫,朕有话说。”

    事情扑朔迷离,小陆子领了旨,亲自过来宣程墨,一路上把事情始末说了,道:“陛下可气坏了。”

    大喜的日子,偏偏跑来这样一个不着调的人,把皇帝气得够呛,他决定等会去廷尉署,跟沈定说一声,一定要从重判曾尝一个欺君之罪。

    程墨没想到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叫车夫:“驶快点。”

    这件事必须跟刘询说一下,看怎么处理比较好,不能害得他落下一个昏君的名声呀。

第458章 宫门前一幕() 
十几辆马车驰过御街,在未央宫前的空地停下,每辆车中下来一位老者。

    东闾英额头的血丝结了痂,脸颊的红肿消退不少,但鼻梁上的乌青却更加深了,成了墨绿色,远远望去,令人触目惊心。

    他的身旁是为他奔走了一夜的袁明,脸上写满愤慨,跨前两步,对禁军道:“麻烦通报一声,我等有万言书呈上。”

    他们虽是世家家主,但没有腰牌,未得宣召,却是不能进宫。今早这些人凑在一起商量后,决定呈上万言书,陈述东闾英的冤情,痛诉程墨嚣张跋扈,请求皇帝治程墨之罪。

    程墨是卫尉,负责宫中治安,禁军也归他管。两个禁军分站宫门两侧,袁明挑了圆脸,看起来忠厚老实的那个说话。年轻禁军名叫许山,刚进禁军三个月,对程墨崇拜得不行。

    宫中有规定,对进宫的人和物,要严格审查。许山没有接袁明手中的万言书,而是道:“你是何方人氏,到这里何事?”

    袁明一指东闾英,道:“小郎君,他是上了年纪的人,却被程卫尉纵人打成这个样子,我等为他鸣不平,特地上万言书。”

    他说着,面有得色,扬了扬手里的锦书。

    许山瞟了东闾英一眼,脸一板,道:“这里是宫禁重地,不是什么人都能来的,去去去,一边儿去。”

    袁明以为许山要好处,从荷包里拿出两张银票,塞了过去,道:“小郎君尽管检查,确实是一封万言书。”

    这封万言书由他执笔,算是集他一生所学之大成,他自认为言辞恳切,辞藻华丽,是他奔走在各府时,在马车里构思的,要不然也不会下笔千言,一挥而就,为各世家家主所夸赞。

    许山不识字,识字也不接,不仅不接,还像赶苍蝇似的挥手:“一边儿去。”

    众目睽睽之下,袁明下不来台了。

    东闾英上前央求道:“老朽遭遇如此凄惨,还请小郎君怜悯,代为传递此书,呈给陛下。”

    许山横了他一眼,道:“陛下日理万机,哪有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