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臣风流-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霍书涵白了他一眼,道:“是你教得好。”

    用平凡的食材做出美味,才显大厨的本事,老杜自然是深谙此道的,不过这熬粥可不是老杜的绝活,老杜感念程墨知遇之恩,利用程墨御用大厨之便抢下这份活计,程墨告诉他,怎么熬粥才美味,他的功底摆在那儿,一点就通。

    另一碗粥放在霍书涵面前,她却不就吃,而是看着程墨吃。

    程墨刚端起碗,榆树在门口通报,黑子来了。

    “叫他进来。”程墨抓紧时间吃一口粥,两口小菜。

    黑子一见主母也在,忙长话短说,把跟踪唐劬到张勉府上,听到两人的对话,然后唐劬在回家路上被张勉派人追杀,自己出手相救的事说了一遍。

    他一边说,程墨一边吃,眼看一碗粥快见底,听到张勉派人追杀,程墨神色一动,停筷道:“人呢?”

    “已经带来了,就在书房外。”

    书房重地,不能随便擅入,黑子让他在外面等着。

    “快带进来。”程墨一口把碗里的粥拔拉进嘴,放下碗筷道。

    唐劬又悲又怒,一路上只是想着借程墨之手报了此仇,直到在院门口站定,凉爽的夜风一吹,头脑渐渐清醒,想到自己为了陷害程墨,藏起那封奏折,以致豫章的灾民不能及时得到救援,不由有些赧然,不知程墨会不会帮他。

    “丞相,属下该死。”唐劬进门跪倒,放声大哭。

    程墨道:“起来说话。”

    桌上的吃食已撤下,程墨身着家居常服,端坐在大书桌后,脸上看不出喜怒。

    唐劬只是哭,涕泪横流,上气不接下气,哭得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榆树站在书桌边,看他哭得悲切,也跟着脸有戚色,心想,莫不是死了父亲,要不然不至于哭成这样啊。他却不知,唐劬一只耳朵没了,身有残疾,已不能出仕,前途尽毁。他本是家族新一辈最有希望出仕的人,事实也如此,他已为丞相长史,前途一片光明,是家族的骄傲,可现在却如天使折翅,从此与官场无缘,让他如何不伤心?

    程墨见他不起来,只好让黑子:“扶他起来。”

    黑子走过去,手上略一用力,把他拉起来,道:“快别哭了,有什么话赶紧跟我家阿郎说,再迟,他就要上朝了。”

    “啊?”唐劬顾不得再哭,赶紧伸袖擦擦眼泪,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说到底,就是一个阴谋夺权的故事,不过程墨是被阴的那一个。

    程墨待他说完,吩咐榆树带他去客房休息。

    带他进来前,已把撤下的屏风重新摆好,这时霍书涵从屏风后走出来,俏脸带熬,妙目怒气腾腾。

第543章 告黑状() 
感谢西风清扬投月票。

    霍光少年时随异母兄霍去病进京,得武帝青眼,常伴武帝驾前。武帝文治武功,无人能及,那是眼里不揉沙子的人物,霍光在武帝身边近三十年,出则奉车,入侍左右,无一言一行差错,可见他是如何小心。权力场比战场更残酷,一个不经意间的举动,让政敌抓住了,就能大作文章,轻者罢官流放,重则杀头抄家。

    霍书涵耳濡目染之下,岂能不明白此事的严重性?更让她恼火的是,只因嫉妒程墨为相,张勉便如此不择手段,誓要置程墨于死地。

    她在书桌对面的椅上坐了,先不说话,只是看程墨,想听听夫君打算怎么处理此事。

    程墨手里把玩一支没有蘸墨的笔,剑眉微蹙,不知想什么,过了好一会儿,意识到霍书涵的目光,眉光一挑,道:“涵儿有话要说?”

    霍书涵道:“五郎打算怎么办?”

    程墨露出一口森森白牙,像要择人而啮,道:“那还用说么?现在,他想做这个太常,也不可能了。”

    他不是任人欺上门不还手的主,吴瑭已下大狱,张勉也等不了多久啦。

    其实这事不怪张勉,他是个志向远大的青年,呃,中年,可在太常这位子上一呆就是五年,没挪过窝。太常位居九卿之首,却只负责宗庙祭祀,不负责具体的行政事务,手下尽是些占卦、看黄历的神棍,还有一支在皇帝祭祀、出行时奏行的乐队,当然啦,皇家陵园也归他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人和事,差点没让他发疯。

    他要的是手握生杀大权,一言定人生死,这个位置,非丞相或大将军莫属,大将军被霍光占了,刚好苏执一直没显露出众的政务能力和手腕,他便瞄上这把椅子。他自认能力比苏执强得多,哪是苏执这个应声虫可比?

    可是,苏执是霍光的忠实追随者,深得霍光好感,霍光隐退之前,把他们几个心腹叫去训话,还让他们支持苏执。

    张勉表面唯唯应了,心里却很不以为然。

    古人信神鬼,重祭祀,非皇帝信任的人不能为太常,他这位子是霍光给的,可见霍光对他很信任。可惜他要的是大权在握,是人前风光,不管理死鬼,哪怕那些死鬼是驾崩的皇帝。

    派出的四人久久没有回报,更漏声声,眼看四更将到,张勉心头浮起一股不祥预感。京城的道路四通八达,他还真不知道唐劬走哪条路,那最得他信任的小厮汪六在门口禀报:“阿郎,天色不早,该更衣上朝了。”

    自家阿郎为什么整夜坐等,他清楚得很,心里也觉得不妙,可他不敢乱说话。

    张勉道:“侍候更衣。我去上朝,你在府中守着,若是夏二等人回来,让他们在府中候着,待我散朝回来。”

    汪六应了,取了官袍侍候他换上。

    刘询歇在建章宫。每天四更二刻小陆子便在许平君寝室门口道:“陛下,时辰已到。”

    他就像一个准时的闹钟,闹钟响了,就该起床上班,哦,不是,上朝了。刘询掀帐起身,许平君也随他起来,侍候他穿衣、洗漱、用膳,看他上御辇,送他出建章宫,才回寝宫梳洗打扮。

    每天都是相同的程序,时间也相差无几。

    今天刘询的御辇刚出建章宫,小陆子的干儿子郑春便从未央宫方向跑来,附在小陆子耳边说了一句话,然后垂手站在一旁,候仪仗过去。

    小陆子紧赶两步,追上御辇,轻声道:“陛下,丞相求见。”

    从建章宫到未央宫的距离着实不短,两座宫都有众多建筑群,走的是大道,时间短不了,刘询在御辇中闭目养神,抓紧时间补觉,突然听说程墨求见,不免有些诧异,再过一会儿便上朝了,有什么事不能散朝后说?

    不过,他还是道:“宣。”

    他相信程墨有分寸,若不是急事,断无提前求见的道理。

    昨晚,程墨和霍书涵说了一会儿话,两人在书房旁边的寝室歇了,只睡了一个时辰,也就起来了,这会儿霍书涵还酣睡未醒呢。

    如果张勉用别的手段,他少不得用同样的手段还击,现在使出暗杀的招数,这是皇帝无法容忍的底线,此时不告黑状,什么时候告?所以,他提前一刻钟到宫门口,宫门开启,第一个冲进宫,他是丞相,没人敢跟他抢,可看他这么急冲冲的,不少人心里嘀咕。

    张勉站在宫门口附近,他一晚没睡,精气神有些不济,两个好大的黑眼圈,一双眼睛半阖,正在养神,突然一道深红色的人影闪了过去,他不由睁开眼。

    程墨下车后便在人群中寻他,宫门开启后又故意从他身边走过,本就是为了引他注意。这件事,散朝后再说也可以,程墨偏要现在求见皇帝,奏报此事,就是为了打草惊蛇。

    天亮后,百姓发现夏二等人的尸体,必然会报官,张勉没有等到四人回报,必定派人寻找,相信散朝不久,他会得到四人杀人不成反被杀的消息。他定然疑心秘密会被人察觉,再有程墨今早的举动,要是还坐得住才怪。只要他有动作,便有破绽可抓。

    程墨很快被引进来。

    仪仗停下,御辇也停了。

    “臣参见陛下,臣有密事启奏。”程墨行礼,朗声道。

    “有什么事上辇再说。”御辇中传出刘询清朗的声音,一旁小陆子卷起竹帘儿。

    程墨谢恩登辇,御辇又抬起继续前行。

    御辇又宽又大,可容皇帝在里面坐卧,矮几锦垫齐全,此时锦垫上面铺了竹席儿。刘询示意程墨坐下说话。

    程墨把张勉连夜派人刺杀唐劬,却被他的侍卫路过,无意中救了的事说了。

    “刺杀!”刘询的脸色变得很难看,道:“他堂堂太常,为何要刺杀一个长史?”

    这就引出事情的经过了。程墨把唐劬的供词呈上,上面有唐劬画押。

    这份供词,是程墨让唐劬写的,只要能报仇,唐劬有什么不愿意做?何况只是写一份供词。他耳朵被削,流血不止,这供词,就是用他的鲜血写在白绢上的,血淋淋的,触目惊心。

第544章 失算() 
感谢西风清扬投月票。

    刘询脸色铁青,手在矮几上狠狠一拍,道:“欺朕年轻么?”

    组朋党阴谋干掉他的丞相,眼里还有他这个皇帝吗?这让刘询如何不怒?摊上这样的事,脾气再好的人,也要怒发冲冠了。

    他们在御辇上,抬御辇的是内侍,先前两人说话一直注意声音,此时刘询发怒,又拍矮几,声音不免大了。抬御辇的内侍多少听到些声息,心头俱是一跳,不知程大丞相这个时候跑来跟皇帝说些什么,以致皇帝龙颜大怒。

    程墨道:“陛下息怒,此时我们只有这一份供词,证据不足,暂不宜动。”

    刘询十分机警,赶紧道:“大哥有何妙计?”

    两人在御辇中说话,内侍们抬着御辇前行,转眼到了宣室殿门口。朝臣们已在正殿中候着,一个个做目不斜视状,不过所在位置对着窗户的人还是时不时朝窗外睃一眼的,眼见御辇停了,皇帝先下辇,然后程大丞相也步下御辇,不由愕然。

    皇帝一举一动牵动群臣的心,能被皇帝叫上御辇,那是极大的荣耀,足以向子孙后代夸耀了,而和皇帝同辇到殿门口,这是什么政治信号?心思活泛的人早就不知想到哪里去了。

    张勉一直心神不宁,一双眼睛一直往右侧张望,他的位子在程墨之下,不对窗户,可若不顾官场仪态,非要抻着身体歪到一边,朝外面张望,倒也没有人敢当面指责他。程墨进宫好一会儿了,上朝的时辰也过了,为什么还没进来呢?他淡定不能啊。

    待见程墨随刘询进来,他心中一沉,一股不祥预感油然而生,他们说什么话,一说这么大半天,连上朝的时辰都误了?

    小陆子尖细的声音响起:“陛下驾到。”

    群臣如牵线木偶般立即正襟危坐,整齐划一地躬身行礼:“参见陛下。”

    刘询走到御案上坐了,才道:“平身,赐坐。”

    “臣谢主隆恩。”群臣谢恩毕,各各在位子上坐下。程墨也走到文官之首,跟着行礼如礼,然后一拂袍袖,端端正正跽坐下去。

    群臣上朝,不能直视皇帝,要不然怎么有圭这东西呢?玉圭的原始作用便是奏事的时候挡在面前,避免直视皇帝,后来有聪明的朝臣在朝内的一面贴了绢,写些要点提要,方便奏事时不致遗忘要说的内容。

    张勉趁有朝臣奏事,吸引刘询注意,飞快瞟了刘询一眼,见他正认真听那人说话,脸色如常,与往日并没有不同,很放心的同时,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