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臣风流-第3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只是提前几日把俘虏领走而已,下官愿担这份罪责,只是……”

    若不是程墨跟刘询好得几乎穿同一条裤子,程墨定然能讨来诏书,让这件事合法化兼意义深远,他怎么会冒这个险?何况程墨还愿承担所有责任,又承诺为他们请功,他怎肯答应?可这是自毁前程的事,不能凭程墨轻飘飘几句话,他们就把身家性命押上。

    程墨何等聪明,道:“我写一封手书交给你们,如何?”

    他想过了,纵然有过,大不了功过相抵,他已经当过丞相,站在权力顶峰,名字载入史册,足够了,难道还真如乔洁所说,等着封王?异想天开想封异姓王,那是找死。

    李坷依然细声细气道:“只要有丞相手书,下官愿带走五万妇人孩子。”

第649章 惹祸() 
感谢钰记、窈窕舒女投月票。

    俘虏总共有三十万人,少几万人便少些负担,可是程墨并不满足。

    他笑眯眯道:“李大人,你郡中人口不多,五万人够吗?孩子再过几年便长成壮劳力,妇人可以为妾为妇,也能延续人口,不如带十万人回去,如此再过二十年,你郡中定然人烟稠密,繁华程度不输于大城大埠。”

    二十年后!

    三位郡守脸上都闪过异色。他们是地方官,牧守一方十年八年就算顶破天了,很多人都只能为官一任,二十年后会变成什么样,与他们有一毛钱关系?

    程墨接着道:“你们致仕还乡,当地还会为你们立碑留念嘛,你们将在这片热土上万古长存。”

    他极力忽悠,可眼前三人无一不精明,哪会轻易上当?李坷开口接受五万人,已算是递了投名状,以后就是他的人了,现在却左右为难。马荣和罗信暗暗心惊,程墨为相时间虽短,做的几件事影响不可谓不大,特别是成立考功司,那是用来考核他们这些当官功绩的,谁不心惊?没想到有幸亲眼目睹,更让人心惊,眼前这位青年才俊不好打交道啊。

    程墨一双漆黑如深潭般的眼睛定在李坷脸上,笑容依旧,道:“李大人,如何?”

    马荣和罗信已经额头见汗了,李坷却细声细气道:“丞相,郡中人口不足二十万,若迁太多人过去,只怕人心浮动。五万人已是极限了。”

    本地人太少,压不住这么多俘虏,若是这些人暴动,那就麻烦了。

    这种情况程墨不是没有考虑,他道:“李大人安心,草原上各部落之间也存在争斗,有些更是世仇,只要把他们打散,让他们串联不起来,哪翻得起什么风浪?”

    话虽如此说,李坷还是不肯冒险,只是摇头。其实一口气接收五万人,相当于多了三分之一的人口,要把这些人安顿好已是相当吃力,哪能再多?

    程墨没办法,只好把目光转向马荣和罗信。

    帐中烧了炭盆,并不太冷,可也没到流汗的温度,此时马荣却是满头满脸的汗。他眼巴巴地望着罗信,眼中露出希翼的光,希望他能拿个主意。

    这人是个没立场没主意的,程墨对他有些鄙视,与其摇摆不定,还不如像李坷一样,干脆答应呢,不做决定,比做错决定危害大多了。

    被在座三人六只眼睛盯着,罗信也扛不住,他慢慢开口,道:“丞相,不是下官不为丞相分忧,实是没有诏书,不敢妄为,只要诏书一到,下官马上把人接走。”

    这就是一个老古板。

    程墨道:“某的奏折已送出去半个多月,早就到了京城,陛下的诏书不时将到,罗大人不妨在这里停留几天。”

    奏折确实送到了,刚到京城便一石激起千层浪。匈奴抢掠吴朝百余年,为了让这个恶邻不再抢掠,吴朝不得已,以公主和亲,从某个角度说,可以算是屈辱。武帝为改变这种屈辱的局面,不惜耗尽国力,和匈奴打了三十年仗,却从来没有人想到,可以俘虏匈奴的子民,把他们变成吴朝百姓。

    有的朝臣觉得这是釜底抽薪,有的朝臣觉得太荒唐,双方为此辩论多日,到如今还没有结论。

    程墨随同奏折送到刘询手上的,还有一封密信,言辞恳切详细讲明这么做的深远意义,先俘其民,再占其地,打下的这些地方,当然不可能还回去,这些地方只适宜放牧,不宜耕种,那就让归顺的牧民继续放牧好了,为吴朝养马,除供军队外,还可以贩卖到中原。

    刘询抚掌称妙,只是朝中反对的声浪实在太大了。他拿定主意不动摇,行动上却是慢慢说服,待反对的声音消失,然后才有动作,这么一来,诏书便不能及时送到程墨手上。

    这是朝中新旧势力的一次碰撞,刘询动用支持他的力量引导舆论,反对的朝臣也不断去找霍光,希望他重新出山,****。这些人吓坏了,若放匈奴人进来,哪怕这些人是妇人孩子,也如豺狼般可怕。

    有一个朝臣更在大将军府门口长跪不起,眼泪鼻涕齐流,道:“放匈奴孩子进来,不用十年,这些狼崽子便长成狼,会反噬,到时祸灾无穷,国将不保了。”

    好象此时为那些妇孺老弱打开国门,再过几年,这些人便会拿起武器,把吴朝灭了一样。

    霍光脸色阴沉,在书房中大骂程墨惹祸,骂完吩咐紧闭府门,不准府中任何人外出去,更严令霍禹等人不得惹事生非。

    霍显也心惊肉跳,和霍光道:“五郎心软,到头终会害了自己。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人抢掠我朝多年,杀了我们多少百姓,既捉了,全都杀了便是,何必留此惹祸根苗?不要说孩子,就是那些女人,谁敢要?生的孩子也是异类。”

    霍光何曾不是这样想,只是到他这地位,一举一动皆有非凡意义,他还想再等等,暂时没有行动。

    第二天,更多的人到大将军府求见,府门前宽阔的空地上停满了车马,这里很快成为反对者的聚集地。

    霍书涵闻知,大惊,赶紧坐车过来,道:“父亲,五郎在外,稍有不慎会万劫不复,还请父亲三思。”

    自小生长在权力顶峰的她,如何不明白,若霍光反对,府门口那些人肯定会汹涌弹劾程墨私通匈奴,到时不要说程墨死无葬身之地,就是程家也有可能灭族。自己的父亲能量太大了,翻手为雨,覆手为云,不得不防啊。

    霍光眼神平静,看了她半天,道:“五郎到底年轻,不懂事。有些事,不能尝试,有些想法,太异想天开。”

    “父亲。”霍书涵起身盈盈跪下,道:“若五郎有不测,女儿也不活了。。”

    形势危急,她只好以命相迫了。

    霍显惊叫道:“涵儿,你怎么了?快起来。”

    程墨怎么会有危险呢?只要把那些匈奴人杀了便成。

    霍书涵却知,程墨不可能对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孺动手,攻打部落时没有杀他们,便不会杀了,这些人现在成了鸡肋,一个安置不好,程墨的小命都得搭上。

第650章 皇位危() 
霍光神色如常,一点看不出刚才怒气填膺,大骂程墨的样子,把霍书涵扶起来,道:“他是我女婿,我怎能不救他?只是他胆子也太大了。”

    霍书涵笑靥如花,盈盈起身,道:“谢父亲。”

    事情实在太大了,她情急之下,竟没有心情撒娇,听霍光这么说,心头放松不少,坐在父亲身边,为他捶腿,道:“待他回来,父亲好好训他,让他以后做事小心些,别乱来。”

    霍书涵长这么大,这样乖巧的时候可真是一个手指头数得过来,霍光心头的怒火也消退了,叹道:“难怪人说女生外向,果然没错。”

    “父亲!”霍书涵娇嗔。

    门子来报,丙吉求见。

    丙吉对刘询忠心耿耿,得知大将军府外聚集大批朝臣,意图劝说霍光重新出仕,再也坐不住了,跑到大将军府求见。

    霍光没有见他。

    大批朝臣亲眼目睹去通报的门子从那条可以两车并行的甬道走出来,没有一丝恭敬之色,也没有行礼,双手垂在腰际,道:“丙丞相,我家阿郎身体不适,不能见客,还请见谅。”

    他嘴里说着见谅,神情可没有一点见谅的样子,敷衍十分明显。

    丙吉苦笑,拱手离去。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只怕皇帝的皇位会不稳,他转身去了宣室殿,请刘询亲自去见霍光。

    刘询对霍光十分忌惮,认真想了半天,身着平身服饰来到大将军府,只有一辆马车,丙吉和小陆子随行。

    府门外很多人,其中超过半数有资格上朝,见皇帝微服亲至,惊得张大嘴合不拢,然后匆忙上前行礼。

    这些都是反对程墨安置俘虏的朝臣,甚至他们的目标并不是程墨,而是他,可刘询依然神情温和,就像不知他们的目的似的,道:“众卿平身吧。”

    霍光接报皇帝亲临,不好不见,携霍显、霍书涵到门口迎接。

    刘询见霍书涵在场,脸上露出笑容,看了她一眼,然后抢上虚扶霍光,道:“大将军身体欠佳,朕如何当得起大身体亲迎?快快请起。”

    霍书涵见他望向自己时,眸中有了笑意,也微微一笑,看来两人目的相同,都是为了程墨,有他支持,程墨平安度过此劫的机会大增,当下笑容灿烂了些。

    刘询和霍光并肩而入,在堂中坐下。

    霍光先开口,道:“有劳陛下挂念,臣已久不闻政事了。”

    一句话填住了刘询的嘴,刘询只好问候他的病情,说些日常琐事,坐了一刻钟起身告辞。

    霍书涵借口相送,出了大堂,低声道:“五郎莽撞,还请陛下体谅他一片忠君爱国之心。”

    皇帝最是易变,若连皇帝都对程墨生疑,那程墨真的没有一点活路了。

    刘询平静地道:“朕支持大哥。”

    霍书涵有些吃惊,没想到刘询如此坦白自己的想法。

    刘询朝她微微一笑,快步离去。

    霍书涵留下用了晚膳,再陪父母说小半个时辰话才回府。回到自己院子,马上写信。这些天,一有新情况她便把消息送了过去,只是京城距漠北遥远,虽是八百里加急,也得好几天才到。

    程墨刚收到霍书涵第一封家书,除了开头廖廖几句报平安外,便说起朝中群臣反对,别有用心的人扣大帽子的事。

    程墨看了信,神色有些怔忡,迁其民,用其地,这是最好的办法了,草原太大了,不这么做,难道灭了匈奴,迁百姓过来吗?吴朝的百姓善耕种,而草原的土地却无法耕种,要是放任这些地方无人放牧,很快又有新的民族崛起,这片地区在以后的两千年可从没安宁过,每一个在这里生活的民族都会威胁到汉族,原因无它,他们不善耕种,只要有白灾,无法生活,便铤而走险。

    现在局于眼界,朝臣们无法接受俘虏入内,要怎么说服他们呢?

    程墨眉头锁得紧紧的,在帐中思索,这时外面人喊马嘶,另一位将军王凤的大嗓门尤其响亮:“娘的,没想到会遇到单于,还干不死他。”

    遇到壶衍缇?程墨踱了出来,只见王凤头盔裂了,头发散乱,身上的铠甲也有几道刀痕,显然遇到敌人,打了一场,敌人力气极大,把铠甲砍裂了。

    程墨问:“怎么回事?”

    王凤正骂骂咧咧,听到程墨问话,赶紧收敛,站定行礼,道:“丞相,我遇到单于了,他跟发疯似的,一瞧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