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汉的复兴-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趁着蒋舒军短暂后退的空挡,从昨晚凌晨开始就在城墙上值守的赵毅队退了下去。换防的是简单队。结果简单一上城墙就傻了眼,然后一向吊儿郎当没个正行的无双公子马上扭头对着城下的赵毅破口大骂:“赵家的木头人!你个败家子!你一个时辰就把库存的弓箭撒出去三分之一!石弹用了接近一半!接下来的十几天让老子怎么打?你是想把大家都害死在这里么?”

    是的,抢占阳安关后,虽然没有粮食短缺的苦恼,但关彝他们也不是没有困难。

    阳安关本身作为蜀汉最为关键的关城之一,武库里弓箭、石弹等防御物资是非常丰沛的。但在魏军拿下这里后,把这武库里的绝大部分物资都运送到了前线。等到关彝他们拿下这里,仔细清点后才发现:武库里现有的弓箭只有不到二十万支,打磨好了的石弹(可以直接装在城墙上的固定投石机上发射出去,落地后因为是球形还能弹跳伤敌)也只有不到一千枚。

    关彝看到这点库存也是暗暗叫苦。但是没得办法,这时候他附近都是敌军,根本得不到任何补充,所以只是简单的做了分配:防守物资,四分之三去南城,四分之一给北城。然后一边让陈寿、李密压着魏军的俘虏磨制石弹,一边给大家下令:弓箭石弹啥的,都给老子省着用。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玩诸葛连弩——那东西扳机一响,十只箭就没呐!

    结果,看到蒋舒率领的叛军,赵毅愤怒的热血冲昏了他的大脑,完全忘了关彝的叮嘱。在他的指挥下,阳安关城上箭如雨下,战场阵势搞得极为浩大壮观,搞得蒋舒军很难靠近城墙。在成功歼敌一千多人的前提下,本方也实现了零伤亡。但是……

    “MB的这个败家子儿,这么搞下去要不了三天我们就要全体阵亡在这里了。”拉扯着嘴上刚刚露头,还不是太浓密的胡须,简单眼睛一转:“传令兵。”

    “从事有何吩咐。”

    “你赶紧去令伯那里,弄点猪油来。”

    没错,就是猪油。这一次复兴社出兵,随军带了大量的猪油:如果不是这种高脂肪沿途提供能量,关彝队也好,霍戈队也罢,或许在大山之中就全军覆没了。

    当然,复兴社的随军猪油其实到了阳安关也没有多少了,但是谁让阳安关是魏军十几万人中转粮仓呢。这里的牲畜其实也不少。

    很快,负责后勤的李密就派人送来了大量的猪油。简单赶紧的命人将其放入铁锅内,就地在城墙上将其煎熬化开。

    “快快快,沿着城墙的垛口,每个垛口处都浇上一瓢。”

    当简单在城墙上开始改变防守方式的时候,蒋舒军也完成了休整。

    “各位兄弟,是我蒋舒对不起大家!冲锋厮杀在前,分享功劳在后。这降将、降兵的待遇,就是这样吧……可是我等又有什么办法,如果这会不冲过去,后面的魏军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击杀我们。所以……多的话蒋舒不说了,我只能保证我冲在第一个。”

    说完这话,蒋舒头也不回,操起一面盾牌,就朝着阳安关城墙再度跑了过去。

    主将都如此了,下面的士兵还有什么好说的?没看见后面魏军的督战队已经越来越近了嘛?更何况他们的家眷,都被钟会迁到剑阁大营去了啊。这里要是战死了,估计家眷还能落个好,要是被督战队杀死了……

    一瞬之间,原本士气低落的这支蜀汉叛军,突然爆发出极强的气势。每个人都抓紧武器,然后操起云梯,再一次朝着城墙奋力前进。

    但是,现在阳安关南侧的地面,对于进攻者来说,非常的不友好。因为,这里的障碍墙实在是太没有规律了。

    以两个手提云梯的士兵为例。他们从南面出发,向北面前进。但是在这里,为了达到目标,他们要先朝西走一段,然后在一道障碍墙和另一道障碍墙的间隙之中折向。之后再次折向,去绕下一道障碍墙。如此反复再反复,原本短短几百米的距离,硬生生的被变成了几千米。渐渐的,出发前还算整齐的队伍,逐渐的被拉扯成了散乱的长线形。什么建制、兵种配合啥的,全都没有了。

    蒋舒并不是不知道身后的情况,可是他已经管不了这么多:下面的士兵看他的眼神已经变了。若是他再一昧的呵斥手下,说不得人家就会将他给干了。

    近了,离城墙很近了。可是前一个时辰到了这里就是万箭齐发,呼啸的石弹也开始招呼了。但这时候城墙上居然很安静。这是为什么呢?

    提醒吊胆又往前奔跑了一阵,城墙上还是没有弓箭什么的招呼过来。至此蒋舒心中大喜!

    对了,这阳安关的绝大部分武库物资,都被搬运到了剑阁大营。现在城内的弓箭其实并不多。而且这时候很可能城北的友军也正在攻打北城,所以,敌方放在南城的不多的弓箭已经在刚才用光了?

    想到这里蒋舒再无迟疑:“兄弟们,城墙上已无弓箭,趁此良机,快快随我登城!”

    受此激励的蜀汉叛军不自觉的加快了步伐,很快就来到了城墙下。然后开始假设云梯。

    云梯架好了,蒋舒第一个登了上去。可是他刚刚在云梯上攀爬了两步,就身子一歪,整个人随着云梯栽了下来。

    “混蛋,怎么没有扶稳?”

    “我怎么知道是咋回事,反正这云梯就滑了。嗯,是上面的问题!”

    说起来,阳安关的城墙高达12米。要想用云梯登城,就至少要打造12米以上的云梯。而云梯过长,本来就会导致下方不稳。而现在云梯接触的垛口处,又是极为滑腻的猪油。于是一时之间,虽然城墙之上没有弓箭射下,但蒋舒军就是不能顺利登城。

    渐渐的,蒋舒军全部猬集到了城墙下面,简无双嘴角一扯:“用石头砸!”

    阳安关是坐落在一道峡谷里的军事堡垒。南北两面有城墙,东西两面则是高耸笔直的山峰。所以,石弹或许需要时间打磨,但石头则是近乎无限的资源。

    大小不一的石块,从12米的高处带着不断增加的势能垂直落下,一时之间把下面的叛军砸的头破血流,脑浆迸裂。

    “你,你,你,三个人戴好头盔,把梯子扶稳了。若是本将再摔下来,第一件事就是杀了你们三个。”已经被搞得精神崩溃的蒋舒这时候再也不去顾忌士兵的情绪,在三个士兵强行扶住的云梯上,蹭蹭蹭的登了上去。

    脑袋刚刚从垛口处闪了一下,两三个枪头就迅速的刺了过来。但是身经百战的蒋舒这一次只是试探。他迅速的缩了一下头,险之又险的避开了三只长枪。然后他趁着三只长枪收枪的一瞬间,腹部猛吸了一口气,一下子跳上了城墙。

    “都给我死开!”朴刀挥出,顿时响起几声惨叫。复兴军在阳安关上,第一次出现了伤亡。

    “嘿!来了个狠的。敌将通名!”

    “大魏偏将军蒋舒。”

    “原来是你这贱人!报伪魏的官名报得这么顺畅,真是无耻之尤!吃我一刀!”

    刚刚还在破口大骂赵毅过于激动的简单,在真正的看到蒋舒后,一股热血冲上脑门,什么都不记得了。这时候他唯一的想法就是:生擒此人,然后问问自己的老大,凌迟那种单是听着就很厉害的刑罚到底怎么个搞法。

    但是可惜,简无双公子虽然在涪陵的七年确实认真的练习了武艺。但一方面他杂事太多:比如一寨一路工程。另一方面则是早年正当习武的时候天天流连花丛,导致身体过早亏空。所以面对蒋舒这样百战余生的战将,简单只招架了两个回合就感到了吃力。

    “哐当!”简单的盾牌不知道什么时候脱手了,然后他的瞳孔里,明晃晃的刀锋变得越来越大!

    “我果然还是和妹子们谈心比较擅长啊……”避无可避的刀锋,让简单莫名其妙的产生了如此的想法。

    “铿!”就在简单闭目等死的时候,一把短小的匕首,准确的架住了蒋舒的大刀。然后这把匕首顺着大刀的刀锋逆流而上,两把刀刃碰撞之间发出令人牙酸的嗤嗤声,间或还闪出耀眼的火花。就在蒋舒还没有回过神来的时候,这把匕首陡然不见了。

    当它再一次出现的时候,它已经来到了蒋舒的脖颈处。锋利的匕首轻轻的划过,蒋舒的脖颈处先是出现了一道血线,然后,大量的鲜血喷涌而出!

    “大汉复兴军军候艾非,阵斩叛将蒋舒!”

    “万胜!万胜!!!万胜!!!”

第一三八章 复兴歼灭战(六)() 
作为一名穿越者,有着现代人文理念的关彝并不喜欢虐待敌人的尸首。但是他架不住手下一众将领的强烈要求,加之他自己也对叛徒深恶痛绝。所以,在麾下将士的一致要求下,他还是下令,把蒋舒为首的,登上了城墙的两百多名叛军的尸体,全部钉在了城墙上。

    对于全程观看了蒋舒队全军覆灭过程的夏侯咸队来说。虽然这个时候还只是午时,离太阳下山还有很长的时间。但夏侯咸知道,今天他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催促自己的士兵去攻城了。

    然后他把麾下的士兵分为三队。一队负责伐木打造攻城器具。一队负责加强战备防止城内敌军突击(这个其实没多大必要,层层叠叠的障碍墙确实有效的减缓了魏军的进攻速度,但是也阻碍了城内的汉军快速出击。)最后的一队,其唯一的工作就是:拆墙!

    作为一名夏侯家的子弟,夏侯咸的身份其实很尴尬。

    魏这个政权的皇室姓曹,但谁都知道这个帝国的开创者曹操出自夏侯氏。所以在这个政权里,曹姓和夏侯姓都是国姓。

    高平陵政变后,曹家受到司马家的压制,夏侯家作为曹家最有力的同盟,自然也跑不了——不然你以为夏侯霸为啥会出奔蜀汉呢。十几年来,曹氏宗亲被司马家统一迁移到邺城居住,等同于高级囚犯。夏侯家的核心人物也享受这同样的待遇。也就夏侯咸这样的旁支庶子,才能逃脱这种耻辱的被圈养的命运。

    虽说如此,夏侯咸也非常清楚的知道,他在这支军队里不要去奢求什么战功,战功越大,司马家的屠刀降临得就越快。所以这次伐蜀,他主动的担当起了后队的军粮押运官。

    可是现在偏偏粮道出了问题!一下子就让他觉得亚历山大了。但即便如此,他也不想去硬攻阳安关:打下来了,战功卓著——死!打不下来,损兵折将——死!所以在硬生生的逼着蒋舒队去送死,对后面即将到来的钟会有了交待后,他就不准备硬攻了。

    但是在上司驾临之前,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呀。在观战了半天之后,他已经敏锐的发觉了这些障碍墙对防守方有利的一面,既然如此,那我就把这些墙拆了吧。免得后面的大部队上来之后看到这些东西,镇西将军又要发火。

    看着城外的魏军开始动手拆除障碍墙,关彝轻轻笑了一下:这划时代的竹筋水泥墙,哪里是这么好拆的。

    古时候要拆掉一堵墙,最好的办法是:推掉。曹魏的士兵一开始也是这么做的。但结果当然是徒劳——地面高度两米,地下高度可是有三米。而作为这道水泥墙的骨架,地下的竹筒可是足足打了五米进去。

    推不掉是吧,没事,老子有的是人。那就扒掉吧——怪不得人家夏侯咸会生出这种奇葩的想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