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汉的复兴-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秀和贾充是什么?久经考验的超级政客。司马炎这话一出口,他们就明白了这位皇帝心里是怎么想的了。

    哎,臭小子,你爹才死了不到一年啊。你就把他的话全忘了吗?“不要因为新朝建立,就忙着豁取军功以提升自己的威望。”这句话,你真的全忘了吗?

    算了,我们不说话了好不好?到时候西陵拿下来了,你们就知道惹了多大的一个麻烦!

    “那就传旨,让汝南王那边与步仲思加强联系,同时制定出兵接应的方案。”

    “遵旨。”

    于是,皮球转了一圈,现在回到了晋国的荆州军团身上。

    现在晋国的荆州军团,其主要官员是这些人。

    总司令官,汝南王、镇南大将军司马亮,坐镇新野。

    前敌指挥官,扬烈将军王浑,坐镇襄阳。他的护军,是被关彝放回来的胡烈。

    后勤指挥官,荆州刺史、安南将军、钜平侯羊祜,坐镇南阳。其参军是南阳本地人刘阜(此人的玄孙是魏晋八君子之一的刘惔)。

    整个晋国荆州军团,263年之前是五万人。后来司马昭发动灭蜀战争,刘钦带走了一万。魏晋禅代此时也才刚刚结束,还没来得及对这一军团进行补强,所以此时的荆州军团,只有四万余人。

    266年一月,接到洛阳命令的司马亮在新野召开了荆州军团高级官员的扩大会议。

    “陛下已经下旨,西陵,乃是卡在我大晋荆州腹心的一把利刃。今日因为吴国内部的问题,出现了如此的良机。是万万不能放过的。所以,陛下的命令是,加强与步家的联络,同时荆州军团要动员起来,随时准备南下接受西陵。”

    司马亮说出这些话之后,会场内其他的诸多荆州高级官员,人人都皱紧了眉头。

    “大王,末将有下情容禀。”

    “哦,叔子有什么事?但讲无妨。”

    “大王,末将陪大王来此荆州上任已有五月了,对荆州的民政多少有了些了解。这荆州,现在的情况极不乐观,实在是不适合现在就擅动刀兵啊。”

    “哦,叔子居然如此说,能否细讲?”

    “诺。大王,我大晋辖下的荆州,去年汉江大水,淹没了良田十数万亩,今年汉江又有改道,沿途百姓流离失所(汉江早年是一条脾气很不好的江,一直到后来逐渐稳定,特别是与长江的交汇口逐渐融合成一个后,才促成了武汉这座城市的出现)。而且两三年前,刘太守抽调走了荆州最精锐的一万战兵,现在这些战兵全部滞留在长安未能归建。这些士兵的家属也极为不满。同时荆州战区由于多年未有大的战事,所以武库也较为空虚。真要打起仗来,库存的弓箭可能不够一旬的消耗!”

    “是啊,大王。末将虽然久在荆州,对刚才叔子说的这些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末将还是要承认叔子说的有理。这汉江水患未能彻底根除前,我大晋的荆州民生始终无法稳定。并不能支持我荆州军团长期作战。”

    “哎,寡人虽然不是亲民官,但是来了荆州这么些日子,多少还是听到一些下面的情况的。寡人也不认为这个时候接受步家的投降是好事。可是”

    下面的话是司马亮没说了。大家心里都清楚:皇帝陛下刚刚登基,急需开疆拓土来展现他得国的正当性——特别是司马家在西蜀大败而归强行上位之后,这种迫切性就更为强烈了。

    “哎,寡人的意思是,陛下的命令是要执行的。这样吧,玄冲(王浑)和玄武(胡烈)这边,整备军马。叔子这边,加强和步家的联络。钱粮啊,兵器甲仗啊,现在在长安的荆州兵归建什么的,寡人去洛阳给你们打官司!”

    “多谢大王体谅我等。”

    “不然,大家既然都在一起共事,当然要同舟共济。”

第二零七章 群鸦的盛宴(三)() 
时间进入了266年,晋、汉、吴三国都围绕着西陵开始打起了各自的算盘。

    西陵的地理位置之重要已经无需再做强调了,更重要的是现在盘踞在西陵的步家。这一家子经营西陵三十多年了,积累的财富和实力相当惊人。这样一块鲜美的肥肉,理所当然的吸引了众多的乌鸦纷纷靠拢,就等着机会扑上去撕下最肥美的一块肉来。

    266年1月,晋国开始为本方的荆州军团紧急拨付了三十万石粮食、一亿钱和两万副战甲等战略物资。同时命令现在在雍凉战区的原一万荆州军归建。

    2月,吴帝孙皓发布圣旨,说西陵都督步阐,镇守西陵多年,忠勤王事,多有功勋。特提拔为绕帐督(亲卫队长),到建业任职。

    步阐接到命令后,一边上书孙皓。说什么臣才德不足,不能担任此职务,请陛下收回陈命云云外。立即向北荆州的司马亮摊牌:西陵,要不要?要的话开个价出来。

    3月,孙皓第二道征召的圣旨来到西陵,说小步啊,朕实在是非你不可啊,你就来吧!随同这道圣旨一起出发的,还有建业的五千无难军开始沿江而上。与此同时,镇军大将军陆抗受命进入江陵城,左大司马施绩开始召集东吴荆州兵团的众多武将聚会。

    同样在3月,晋国给步阐的回复正式送达:西陵,我们要了!步阐同志能够幡然悔悟,脱离东吴这个邪恶的政权,反正到伟大光荣正确的大晋。这份功劳是极大的。现在正式任命步阐同志为大晋的都督西陵诸军事、卫将军、仪同三司,加侍中,假节、领交州牧,封宜都郡公。

    4月,周处的无难军到了南郡的郡治江陵城与施绩、陆抗等人会合。同时东吴的荆州、扬州等地的地方官开始组织治下的民夫,将各种粮食、甲仗等物资向江陵城汇聚。

    同月,晋国的荆州军团完成整备,开始向着襄阳集结。

    5月,孙皓第三次发布征召令,这一封征召令的言辞就非常不客气了:来不来?不来就去死!

    步阐回信:老子不来,你tm去死吧!

    回信完毕后,步阐做了四件事。

    第一,把自己哥哥步协的两个儿子步玑、步叡送到晋国充当人质。第二,把自己的两个儿子步庭、步环通过武陵郡送入蜀汉的涪陵郡。第三,召集本家所有的门客、家将、私兵、佃户全部进入西陵城。第四,发布檄文,大骂孙皓上台以来,陷害忠良,党同伐异,暴虐荒淫,残害手足之种种恶行。然后宣布:这样的君主怎么有资格治理国家?从现在开始,老子不伺候了。现在,降下吴国的旗号,竖起晋国的大旗!

    266年5月30日,东吴的都督荆州诸军事,荆州牧、左大司马施绩在江陵城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出兵西陵的方略。

    这个时候东吴掌控的荆州,一共是12个郡。荆南八郡暂且不提。荆北四郡从西向东依次是建平郡、宜都郡、南郡、江夏郡。这四个郡全部都被长江纵灌而过,如果说长江是一条线的话,那么这四个郡就是这条线上紧密排布的四颗珠子。

    建平郡,紧邻蜀汉的巴东郡。是大巴山和武陵山的交汇地带。境内基本都是苍茫的群山。人口少、产出少,驻扎的士兵也极少。这里实际上是蜀汉和东吴的战略缓冲带,暂且略过。

    宜都郡,其核心城市就是西陵。这里是长江三峡的出口,是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接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现在,步阐叛吴降晋之后,这里已经不属于东吴所有。

    南郡,东汉时期荆州的核心大郡。后来被一分为三。现在的南郡,由于多年来宜都郡顶在了前面,所以这些年成了大后方。以前荆州的核心大城江陵城,已经无可避免的衰落了。其战略重要性、城墙坚固度乃至市区繁华度,都已经被西陵城赶超。

    至于江夏郡,虽然在地理上和晋国的汝南郡有很长的接壤。但因为桐柏山、大别山的原因,江夏郡的威胁从来不会来自北面。而只会来自长江。在东吴同时控制住江夏郡的上下游之后,这里也成了大后方。

    所以,简单的说就是:东吴将以南郡为基地,攻击宜都郡。

    现在东吴的荆州军团大致战力如下:

    国家驻军,三万人。其中水军一万。另有周处奉孙皓之命率领五千无难军支援。所以东吴国家军队是三万五千人。

    左大司马施绩的私兵(仅限本次投入作战的私兵,下同)三千人。

    镇军大将军陆抗的私兵,三千人。

    鲁肃的遗腹子,昭武将军、武昌督鲁淑的私兵,五千人(鲁家的老巢在江夏郡,和老巢在江东的施绩、陆抗不一样。西陵的丢失对鲁家的影响极大。所以这一次鲁家是精锐全出。)

    吕蒙第三子,孱陵侯、平西中郎将吕睦的私兵,三千人(和鲁家一样,当年跟随孙策南下的淮泗将领,南渡后由于无法与江东士族争锋,所以其老巢大都建在荆州、交州。吕家的孱陵县,紧邻的地方叫公安。吕蒙最辉煌的一战,其起点就是这里。)

    另外还有新近被孙皓提拔的将军吾彦以及杂号将军左奕、蔡贡等人,各有私兵三五百人不等,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综上,本次东吴平叛的军事力量大约五万余人。

    “诸位,昨天典校那边传来消息,前日步仲思已经在西陵城公开举起叛旗,根据陛下的命令,我军应该趁着晋国大军还未到来之时,尽快拿下西陵城。如何作战,诸位如有意见,还请不吝赐教。”

    与蜀汉、魏、晋都不同,东吴这个国家有很多特立独行的地方。比如这个时代大部分国家都以右为尊,因为右手比左手更有力(比如刘备当汉中王的时候,拜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就是让张飞在马超之上)。而东吴却偏偏以左为尊。所以左大司马施绩,其实就是东吴的最高军衔所有者。

    他的意见非常明确:我们要趁着晋国的支援到来之前,先把西陵拿下咯。这样一来,晋国看到无利可图,自然就会退走。

    这是最省时省力的办法:我们只需要打败叛徒就行了。然后大家就可以各回各家——大家的私兵也会损失很小的。

    所以施绩的意见提出后,迅速的得到了鲁淑、吕睦等人的赞同。

    还好,现在下面坐着的人里面,有一个人叫陆抗。

    “大司马,末将有不同的想法。”

    “哦?幼节有什么要说的?”

    “大司马,诸位同僚。西陵城,乃是家父首建,之后步子山不断加固。这是一座内外两层,城高墙深的坚固大城。现在驻守在城里的,又全部都是步家的私兵。短期内战斗意志根本就不成问题。所以,这西陵城,短时间之内是拿不下来的。因此,末将的意见是,先征调五万以上的民夫,围绕着西陵的西、北、东三面筑墙。先把西陵给围起来。然后等待晋国的军队来到之后,我们依托这道围墙阻击晋军。待晋军退走后,西陵城内的士气必然因为外援断绝而彻底瓦解,那时候西陵城自然就可顺利拿下!”

    “嗯,幼节的意思我懂了。”施绩摸了摸胡须之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可是,修筑围墙耗时耗力,万一我们的墙还没有修好,晋国的军队就到了呢?”

    “大司马,晋国的军队不会来得那么快的。来得太快,就要面对锐气正盛的我军,到时候晋军必然损失惨重。这样做是划不来的。我要是晋国的统帅,就先坐看我军与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