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汉的复兴-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骞想到哪里去了。本官不要北宫雄。本官要他的儿子,嗯,就是他们家的三郎。”

    “大司马,你想干啥?”

    “没什么啊?本官的家眷刚刚抵达长安,我的长子关复,今年都快十岁了,还缺个玩伴。就让那北宫雄的三郎来给复儿做个伴当吧。”

    “哦,原来大司马是要抬举这一家子啊。善,如此北宫雄当会彻底对我大汉归心。此事末将立刻就去办。”

    “嗯,去吧。辛苦次骞了。”

    目送着文鸯远去后,刚才坐在旁边一言不发的赵毅站起身来:“兄长,毅的长子今年也快四岁了。”

    哎,我tm你们不要这样好不好?这么搞下去,我们复兴社岂不是又成了彼此盘根错节的新门阀?

    “国威啊,你儿子年龄太小了,先把蒙学上了再说吧。嗯,为兄的次子关辉,明年五岁,待得长安的蒙学建立起来后就要进学。到时候就让他们一起吧。”

    “多谢兄长。”

    哎,真的很无奈啊。不行,这样下去心情不好,得换个话题。

    “子连啊,现在征兵的事情进行得如何?”

    “非常顺利。征兵令发出后,雍州东五郡(不含陇西)就有五万多人应征,而且兵源素质极高,基本上来了之后稍稍训练一下就可以拉上战场。有鉴于此,末将已经给陇西五郡的太守发出命令,只给他们五千人的名额,剩下的两万五千人,全部在雍州东五郡征齐。”

    “善,休然公,你那边呢?”

    “启禀大司马,疏浚沟渠,以工代赈的命令发下去之后。关中百姓踊跃应征。截止到今日,老夫收到下面各郡县的报告,说是有二十余万百姓要求参加沟渠疏浚。”

    “善,改之,命令成都那边再运点钱过来。我要趁着这个机会,把晋国的五铢从关中地面给驱逐出去!”

    “喏,属下稍候就去办理此事。”

    “嗯,还有一件事,行宗已经从成都启程了吧?”

    “属下今天上午接到的消息,行宗已经于十天前从成都出发,向建业方向去了。只是大司马,您这次的方略,其实国内还是有不少人心存疑虑的。”

    “呵呵,怎么,他们以为我主动向孙皓那厮送上新稻种和土豆苗是在资敌?”

    “这个倒也不至于。毕竟谁都知道,一旦新稻和土豆在大汉全境全部铺开。良种外流是绝对难以避免的。”

    “就是嘛,与其到时候东吴的典校偷偷盗取良种回国。不如我们现在就大大方方的给他们的送去。在重申盟约的同时,也趁此机会找孙皓要点粮食回来。哎,本官现在对粮食是极度的渴求啊!”

    “这个不光大司马急,我大汉上下的官员都急。所以行宗出发之前就发出豪言,孙皓若不给他两百万石粮食,他就把带去的新稻种和土豆苗全给生吞了!”

    “呵呵呵,诸位。其实呢,这新稻种也好,土豆苗也罢。对于东吴来说,其用处真的比不上我们大汉。毕竟,人家那地方好啊,到处都是良田湖泊。东吴的问题不是粮食产量不足的问题,而是人力不足导致大量的滩涂沼泽无法开发成良田。所以,就算我们送去新稻和土豆,只要东吴国内的国策不改变,国家掌控的人口不增长,他们是不能从新稻种、土豆苗上面得到什么好处的。相反,东吴的那些蠹虫在拿到新稻种和土豆苗后,会对人口的渴望更大,侵吞起国家人口来会更加的不择手段。”

    “原来如此,大司马高见!我等拜服。”

    “嗯,诸位,现在看起来,关中的秩序即将恢复。只要我们把沟渠疏浚工作做到实处,同时继续搜寻虫卵。来年关中的春小麦种植,定然会获得丰收。若是诸葛行宗那边一切顺利,再有两百万石粮食输入关中的话,那关中,乃至整个雍凉的复苏,就指日可待了!”

    咦?我说了这么一大通高屋建瓴的话,你们怎么不拜服一下?

    回过神来的关彝往下面一看,哎哟,我的两位夫人,你们怎么到议事厅来了?

    “下官等见过两位夫人。”

    “诸位叔叔伯伯,妾身等失礼了。诸位正在商讨国家大事,我等妇道人家照理无论如何都不该进来打扰。可是诸位,你们都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么?”

    “啊?哎哟!”

    “嗯?对啊!”

    “哈哈哈今日是大司马纳如夫人的大喜日子啊。”

    “罪过罪过,我等在这里拿一些俗事纠缠大司马,都忘了大司马今日乃是有大事要办的呢!”

    “现在是什么时辰了?哎哟,还有三刻钟就要行礼了。赶紧的撤吧,我家离这里有些远,不知道回去取贺礼还来不来得及”

    看着两位夫人一到,下面的文武顿时卷堂大散。关彝也只能是报以一阵苦笑。

    哎,说起来封建社会就是好啊,大老婆赶紧着给自己找小老婆,这样的日子真是舒坦呢。

    “呵呵,两位夫人,为夫平日里太忙。这件事情,从头到尾都是两位夫人帮忙操办,辛苦了。”

    “哪里,夫君纳皇甫使君的小妹为妾,乃是为了安雍凉世家之心。这是私事,也是大汉的公事。夫君才是真的辛苦了。”

    是的,关彝新的小妾乃是皇甫晏的亲妹妹,这一年才十六岁而且,虽然说是小妾,但皇甫家的家格到底是尊贵的。所以关彝也承诺,一切的礼仪都按娶妻的标准来办。

    得益于谯蔷和刘铃事先周密的安排,整个大司马府迅速的张灯结彩起来。关彝在两位夫人的帮助下,换上了吉服,走出了府邸,向着皇甫家的家宅,出发了。

第三一四章 河套征伐战(一)() 
?    西元268年十月二十三日,文鸯率领三万大军向长安西北方向的河套地区出发了。

    这是一支纯粹由骑兵组成的队伍。表面上看是三万骑兵,其实是三万骑士、六万多匹战马,两万随军民夫和工匠,以及一万多匹驽马。三万骑士里,汉军占了一万七,其余十七家异族部落总共凑了一万三。

    这是一支将星云集的豪华之师。

    汉军这边,统帅文鸯就不说了,当世单挑王子嘛。接下来还有氐人的青年英雄李庠,羌人后裔、北宫三郎的父亲北宫雄这两位个人武力超群的猛将。此外还有文虎、皇甫宁等将领随军。

    异族这边呢,那就更不得了了——一大群皇帝、天王!

    当然,这都是历史本位面上,他们的后人在建立了诸多小国后追封的。

    比如说,拓跋部首领的儿子拓跋绰,现在虽然只有二十三岁,但在以后,就被北魏政权追尊为大魏平皇帝。又比如南安羌的首领姚柯回,那是后秦政权追封的。还有苻氏氐人的首领蒲怀归,也被前秦政权追封。另外慕容部、匈奴右部的首领等,都在后世被追封为皇帝、天王什么的……

    不过,现在这些“追封皇帝”所在的部族,其力量,至少是在雍凉的力量,比起秃发部都差得远了。虽然在历史本位面上秃发树机能没有被追封为皇帝。但毫无疑问,这个时候的十七家异族里,最强的是秃发部。

    (秃发部首领秃发乌孤后来建立了十六国政权里的南凉政权。但查不到是否追封了秃发树机能。)

    这一次出兵,秃发部的兵力是仅次于汉军的三千人。

    “且万能,这段时间的强行军下来,你看出什么名堂来没有?”

    “嗯,汉人是真的强。至少比以前的晋人强。”

    “你是说他们的士兵?”

    “不,士兵其实都差不了多少。我是说他们的将官。这文次骞本来就是晋将,这个且不去说他。我的意思是,汉人的中下层军官,真的很强。不管是管十个人的什长,还是管五百人的军侯,都能兢兢业业履行自己的职责。如此,统兵大将才能对这一万多人如臂使指。这一点,是以前的晋人比不了的。”

    “是啊。你这么一说我也感觉到了。你说我们秃发部吧,真要发个狠,弄个三万骑兵出来也是可以的。但是兵一多,就没法有效指挥了。等到一开战,大家就只能一拥而上。赢了还好说,要是战事焦灼,我想抽调富余兵力去补处于劣势的局部都做不到。所以我们秃发部只能打顺风仗,一旦战局陷入焦灼,就只能指望对手比我们还差了。”

    “所以啊,树机能,明年长安的蒙学,我们部族还是应该多派儿郎去参加的。”

    “嗯,虽然我知道汉人并没有安什么好心,但我还是会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派过去的。”

    “咦?你把两个儿子都派过去?我还以为你会只把拔罗给派过去呢。两个儿子都去了,你就不怕被汉人扣押为人质吗?嗯,就像匈奴的刘渊和拓跋部的沙漠汗那样,魏国的人质当完了继续当晋国的人质?”

    “呵呵呵,其实啊,且万能,他们在汉地停留的时间长一点也没什么不好。学点本事嘛,不然我们秃发部到了我们这一代就是顶峰了。再想壮大,还是得学习汉人的知识。”

    “这倒也是,可是树机能,你想把秃发部强大到何种程度呢?”

    “呵呵呵,且万能,我们能强大到何种程度,很多时候不取决于我们。而在于汉人衰弱到什么程度。”

    “哈哈哈哈~~~你说得对!但是,现在的汉人有英雄啊。那个姜维且不去说他,到底很老了嘛。但是这个关彝……”

    “哼!这个人,确实很厉害。但他不姓刘啊!我琢磨着,等汉人迁都长安后,我们一起去拜见那个汉国的皇帝……”

    “嗯,你说得很对。不过这一切都得我们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表现出一定的实力才会引起那个汉国皇帝的兴趣。树机能,你说,这一次打乞伏部,我们能赢么?”

    “赢面很大。毕竟汉军的战斗力在行军中已经表现了出来。你不是说他们比晋人还强么?再说了,就算输了也没啥。现在的草原,已经不是当年冒顿单于或者檀石槐大汗在位时的一统局面了。现在的草原上,那么多部族,彼此都相互牵制、算计。汉人就算输了,缩回长安也就是了。乞伏部难道还敢追击到长安不成?河套的基业他们还要不要了?”

    “嘿,你说乞伏部到底有没有收到汉国大司马的邀请啊?乞伏佑邻那个老货真的那么傻,收到了大司马的邀请敢真的不来?”

    “呵呵,且万能,你怎么还执着于这个?这个邀请收到没有,拒绝与否,重要么?汉人不是有句话么,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谁让他们占了那么好的地方?而且是一个部族把前套、后套、西套全部占完了。就凭这一点,他们就该死!”

    与此同时,被树机能斥责为贪得无厌的乞伏部,一场部族会议也在召开。

    这个部族,乃是部分鲜卑人与丁零人(也叫高车)杂居后形成的大部族。在檀石槐去世,鲜卑分裂后。这支部族一路南迁,不断的兼并其他小部族。之后赶走了结鹿部,占据了西北地区最为肥美的河套平原。

    在历史的本位面,这个部族后来建立了十六国之一的西秦。这个国家虽然存续时间不长,但却以恩将仇报和内部残杀而闻名。(有兴趣的朋友可自行百度乞伏炽磐,这是个很有传奇色彩的枭雄。成语叱咤风云就是因为他而第一次见于史书。)

    此时,坐在大帐上首的是首领乞伏佑邻。这是一位四十多岁的精壮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