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汉的复兴-第3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遥了,当然更不会对你放在眼里。而你这时候居然还提出如此要求,哼,真的是在找死啊!

    当然,形势比人强。季汉吞下了那么大一块地盘,上面的事情多得要死。这会儿有只狗在旁边狂吠,但只要这只狗不是真的扑过来咬人,那也是暂时懒得理会的。

    所以,轻轻的抬起一只手,制止了愤怒的群臣后。刘谌微微一笑:“巨先啊,这个中分天下的盟约呢,确实是我大汉的诸葛丞相签的。这个朕是承认的。可是你们到底有没有好好看看盟约啊?当时说的,若将来灭魏,则中分天下。是灭魏啊!我大汉灭的可不是魏,是晋。所以,吴皇据此条约要求我大汉交出五州,啧,朕觉得,贵国皇帝虽然年少丧父,但至少书还是念过几年,字还是认得一些吧?”

    “”

    “哈哈哈哈哈”在季汉诸多朝臣肆无忌惮的嘲笑声中,张悌除了举袖掩面,似乎也做不了什么事情了。

    再次抬手,让朝堂恢复安静后,刘谌道:“两国之争,无所不用其极。贵国的意思,朕很清楚。无非是先开一个天大的条件,然后在后面的谈判中占据优势。可是,所谓外交,是建立在实力之上。就如同贵国以前叫我国为蜀朝,现在称我国为大汉一样。所以,巨先啊,还是把事情敞开了说,莫要自取其辱了。”

    “哎外臣多谢陛下体谅。陛下,诸位大汉上官,外臣此次来,其一,是向大汉成功灭晋,代表吾皇向大汉致贺。其二,重申两国盟约。其三,目前两国的边界有些不清楚,这是需要两国划定的。如此,才不损盟友之间的兄弟之情。”

    “哼!”重重的喷鼻后,张翼再次出列:“陛下,东吴在我国主力在外的时候,两次偷袭益州。虽然未能得逞,但也给我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所以,这样的盟友,不要也罢!老臣还是觉得,陛下莫如发一支大军,直接顺江而下,一举灭吴的好。”

    微微一笑,再次衣袖一摆,算是让张翼归位。刘谌转过头来道:“自丞相与大皇帝签订盟约以来,汉未曾负吴,吴却多次负汉。所以,这盟约早就算是作废了。朕也没有新签订一份新约的打算。不过吴皇既然有约定边界的打算,正好朕也有此意。那就请巨先说说,你们要怎样吧?”

    “敝国陛下的意思是,西南方向,贵国归还我大吴交州三郡,我国归还贵国益州的牂牁郡。中原方向,我国需要整个荆州,因此,南阳郡当属于我大吴。东南方向,两国以淮河为界。”

    “匹夫无礼!”

    “竖子好胆!”

    “陛下,老臣请命,直接率军平吴!”

    “哎,巨先啊,朕怎么觉得,贵国陛下派你来,不是让你出使,而是让你来送死啊!”

    我,我也很无奈啊。这建业那位皇帝就是开出这些条件啊。我能有什么办法?陆幼节临死之前的劝谏,万文彬、钟士季那么劝他,都没用啊!

    “罢了,巨先,你一个使者,朕也不为难你。朕跟你说说我大汉的安排吧。其一,牂牁郡,我们是会拿回来的。这毕竟是益州的固有领土,我大汉即便在最困窘的时候都保有了整个益州,没道理在这个时候还让益州缺损一块。其二,交州三郡,贵国如果有意,请自己派兵来拿,我大汉恭候便是。其三,南阳郡,哦,巨先难道在一路之上没有听说嘛?朕已经拜杜元凯为镇南将军、南阳太守。他已经率军一万前去宛城上任了。嗯,贵国皇帝如果针对南阳难以割舍,那就派出大将,与杜元凯一较高下便是。”

    哎,力不如人,就要老老实实承认。虚张声势有什么用?我们这位陛下,比起面前这位,真是差了太多太多。只是,我张悌深受诸葛元逊厚恩,一定要竭尽全力振兴大吴。哎,也罢,无论如何,便是回去被陛下责骂我有损国格,也一定得让汉皇这一次暂时放弃对我国的敌意。虽说汉国经历这一场持续两年的大战,基本不可能马上发兵。但是我大吴国内这会儿境内所有江河湖泊都在暴涨,百姓的日子苦的很。这时候若是汉国发兵,只怕我国会立刻崩溃!

    在内心暗暗的吐槽了孙皓一阵后,张悌疲倦的再次行礼:“陛下的意思,外臣清楚了。回去后一定向敝国陛下转达。但是陛下,诸位,我大吴对此次盟约的重申是极为有诚意的。鉴于陛下已经灭晋,雒阳已是大汉之土。那么,埋葬在雒阳南门附近的壮繆侯的首级要取出来是轻而易举了。而敝国也可以把在当阳的,壮繆侯的身躯送回来。让壮繆侯的遗骸得以完整。”

    “哗啦”刘谌已经迅速起身,其下摆直接带倒了案几上的诸多卷宗:“贵使此言当真?”

    “当真!”

    “善!来人啊,速速去请大司马府上的黄太夫人,不,朕亲自走一趟。”匆匆的走了两步后,刘谌回过头来:“贵使这个提议极好,回去告诉你家皇帝。若是此事最终能够顺利。那两国的新约,朕签了!三年之内,两国互不动以刀兵!”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第五零一章 魂兮归来兮(二)() 
“父亲,这个改良分封制,恐怕是出自您的意思吧?”

    “呵呵,檀奴儿,为何如此讲?”

    “因为父亲总是能够推陈出新嘛。”

    “嗯,那么你觉得这样做如何?”

    “挺好,如此权臣除了篡位或者夷灭三族之外,又有了新的出路。这样,于国、于家都好。毕竟,即便大汉江山万万年,但难免以后会遭遇到许多磨难。到时候一定会出现父亲这样的英雄。待得这样的英雄平定天下后,也算是有一个好归宿。如此,英雄救国不必担心以后没有好下场,皇帝对待功高盖世的臣子也不必除之而后快。”

    “哈哈哈哈,你绕着弯不就是想问为父,我为咱们关家以后找的独立建国的地方在哪里么?”

    “嘿嘿,一切都瞒不过父亲。”

    “嗯,放心好了,为父可是早就为你,为你的弟弟们谋划好了地方。嗯,且待为父为你大致的讲一……”

    “报~~!大司马,长安有急件送达。”

    “哦,待我一观……嗯,孙元宗竟有此意?祖母大人居然同意了?善,檀奴儿,你作为关家第四代年龄最长的男子,此事就交给你去办。”

    在这一年的三月,关彝率军围住雒阳后,就带着关复、关辉两人,很是低调的去了雒阳城南的关羽墓进行了祭拜。

    真的是非常低调,因为,这里埋着的只有关羽的首级。先人去世后,身首分居两地,长达五十四年未能合而为一,这是关家的奇耻大辱。所以,季汉的其他官员非常默契的没有跟随前往。

    本来按照关彝的心思,这一次简单祭拜一下就是。待得老爷将来灭了吴国,然后若是家中长辈同意迁葬,那时候再风光大办一次。

    谁知道这一次张悌出使长安,居然主动提出了此事。而且黄太夫人也同意了迁葬。

    那么,作为关家后人,当然要无比的重视,并且派出嫡系子女亲自操办。

    “喏!孩儿领命。请父亲放心,孩儿亲自去一趟当阳,定要将曾祖的身躯安全的转运回来。”

    “嗯,把三郎带上,你们两兄弟是时候离开为父的羽翼,好好的去历练一下了。按照祖母大人的意思,待得祖父的遗骸合而为一后,是要迁到河东郡的解县重新安葬的。这样,你和三郎去当阳,你母亲和你弟弟马上回长安,伺候你曾祖母去解县等待。哎,你曾祖母年纪很大了,这一次舟车劳顿之后……。不过,若是此事做得圆满,也是足够了。”

    “喏!孩儿马上就开始操办行装。”

    如果说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关彝还满脑子的苟全性命于乱世,把所有关家人都当成NPC。那么快二十年过去了,他已经深深的融入了这个时代,真正的从内心深处把自己当做了关家的后人。

    “哎,老爷子啊,虽然你的黑历史经常被我拿来自嘲以安抚人心。但是我到底是让你的遗骸合在了一起。如此,也算对得起你了啊。”

    消息传出,整个梓泽别墅顿时一阵鸡飞狗跳:九十多岁的黄太夫人要从长安去河东,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关索这会儿去了交州,大司马此时在雒阳暂时离不开。那么关兴的遗孀、关彝的妻妾们当然得回长安去随身伺候。所以,一时之间,整个梓泽的下人们都忙碌了起来。搞得大司马站在哪里都觉得不对。

    “哎!”长叹了一口气,心潮澎湃的关彝这会儿也有些停不下来:“弘祖,去叫简无双、霍方伯、田子连来我这里,我有事情与你们商议。”

    ……。

    “拜见大司马,恭喜大司马。”

    “哎,关家五十多年的夙愿,即将得以了结。本官这心里……这事情到底只是私事,暂且放下。诸位,本官想趁着这个机会,推出新的酬功制度和烈士祭奠制度。”

    在十二年前的复兴歼灭战结束后,关彝是把那一战上阵亡将士的尸骨尽可能的收拢,火化。之后送入在成都的忠烈祠。

    北伐雍凉,阵亡将士的遗体大都也是如此处理,然后送入在长安新建的忠烈祠。

    这一次中原大战,也差不多是这样:雒阳城西此时的忠烈祠已经接近完工。

    此外,阵亡将士的抚恤是足够优厚的。关彝还稍稍更改了一下烈士家属的优待:改优待遗孀为优待未成年子女。这就保证了烈士的子女不太容易遭受歧视:孩子总得在,朝廷才给你家免税政策吧?而且,各亭亭长,县长什么的,那是要经常探视烈士子女的。

    以上种种,关大司马所做的,已经远远超出这个时代很多年。其带来的效果也是惊人的:汉军士兵在战场上,极少看到逃兵,更多的是悍不畏死的奋勇冲杀。

    但是,关彝觉得这样还是不够!

    “今日叫诸位来,是想补充一下将士的荣誉制度。诸位都知道,我大汉现行的烈士抚恤制度,只是针对阵亡将士的子女免税,对伤残的负责安置。但是,本官觉得,他们还缺少一样东西。”

    “敢问大司马,是何物?”

    “勋章!”

    “勋章?”

    “然也,勋章者,授予有功之人。活着的时候戴在身上光耀门庭。死了戴着勋章下葬去见祖宗!”

    “……。大司马这个想法,大善!”

    “嗯,如诸位所见,彝在接下来的这段日子里,先要去河东选定祖父大人未来长眠的佳地,然后还要回到雒阳主持迁葬。因此,此事只有请诸位去细化,完善。”

    “我等领命,不过还请大司马先说明大致方略。”

    “嗯,这勋章制度确实比较复杂,其评选方法也很重要。否则不但收不到激励士气,激发民心的效果,反而容易造成内部不和。这样吧,勋章分六类,可分别命名为孔明勋章、伯约勋章、许行勋章、鲁班勋章、陶朱勋章以及大汉勋章。前五类勋章分为一二三等,分别授予我大汉的官员、军人、农夫、工匠和商人。最后一类大汉勋章,可分为五等,普通阵亡将士直接颁发第四等,为国致残的发第五等。前三等的颁发必须慎重,非为国家立下大功者,并在多个行业获得建树者不得获勋……嗯,这只是本官最粗略的想法。具体的细则还需要诸位细化完善。”

    “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