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汉的复兴-第3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祖逖奋笔疾书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身前的光线猛然的变暗了。

    抬头一看:一个身高约莫八尺,面色红润,颌下三缕长须的中年人,正在饶有兴趣的看着他的试卷。

    来人当然是关彝。作为穿越者,在这一次的考生名录中看到祖逖的名字后,当然少不了对这位“闻鸡起舞、中流击楫”的祖士稚特别关注。正好今日大司马的公务不是特别多,所以就亲自跑来观看这历史本位面上的名人了。

    看到祖逖抬头看着自己,关彝微微的一笑,然后努努嘴,极为轻声的问道:“竖子,为何不继续答题?”

    “威震华夏的关大司马驾临,小子战战兢兢,不敢作答。”

    哎哟,你居然还知道钟士季小时候的故事,不得了不得了。

    和蔼的伸出一只手,取过祖逖的试卷,匆匆的一览:嗯,言辞激烈,多是各类愤慨情绪的发泄,真材实料什么的,还是大有不足的。果然,这些少年或许天资聪颖,但要真正的成才,还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实际的锻炼啊。

    联想到刚刚去看过王墩答得一塌糊涂的试卷,再想到这位祖逖的卷子。关彝释然的笑了笑:历史已经改变,未来一定不同!

    

第五二六章 横扫如卷席(一)(为书友履诚加更)() 
为了这一次科举,季汉政府投入的人力、物力都是巨大的。而且由于穿越者的关系,这次的阅卷采取了每个阅卷官都只固定批阅某一部分试卷的方法。所以,这一次科举,成绩出来得很快。

    三月二十五日开考,二十七日结束。到了四月十五日的清晨,从朱雀体育场路过的人们就发现,本次考试的成绩榜单和三科成绩排在前五百名的人员已经全部公布!

    得益于体育场的巨大,所以诸葛京命人在体育场的三十个出口处全部张贴了本次科考的被录取人员名单。与此同时,为了表明公平,还围着体育场外围做了一圈的展板,张贴本次部分参考人员的原始试卷。

    在一群群带着希冀,忐忑不安的汹涌人流中。赵毅的长子赵普在家将们的护卫下,总算挤到了一张贴着成绩单的大榜前。

    抬头,往着最上面的那个名字一扫。“呼”赵普顿时松了一大口气。

    关家的两位少爷这几年不知道去了哪里,问家中的长辈全都讳莫如深。张遵家、简单家、孙刚家复兴社的核心是元从派,而元从派家里的孩子,除了赵普之外,其他的要么年纪还小仍在念书。要么年纪很大早就出仕。除了关复和关辉两人外,就赵普一个人是念完了五年蒙学和四年龙首原学院的。

    所以,这一次科举。赵普的压力极大:九年的书念下来,要通过科举是轻而易举的。但是作为元从派们集体派出的唯一代表,赵普的任务是拿下状元!以此证明关大司马新式教育的成功。

    还好还好,三科成绩,第一科只拿了第三。后面两科都是第一。总分加在一起,总算是把这开天辟地第一次科举的状元给拿到手了!

    “陛下,以上就是本次科举前三科的总排名。根据本次科举举办前的规定,本次考试的前五百名将参加最后的体测,只要通过,就将正式被朝廷录用。”

    “嗯大司马,朕怎么没有看到如王敦、祖逖、陶侃等人的名字呢?”

    因为穿越者的原因,刘谌也是对后世的一些知名人物有印象的。这其中,皇帝陛下当然对祖逖的印象最好。这次知道祖逖来参考后,当然也非常关注。

    “呵呵呵,陛下,到底还是年纪太小了,有些事情根本就看不明白,这成绩当然也不理想。不过这些人,臣已经派人去邀请他们就此留在长安蒙学或者龙首原学院入学了。”

    “善。大司马,那便如此吧。不过,在体测通过后,这些人还是从郎官开始任职吗?”

    “然也,先做一年郎官。然后派到各县从吏员做起。唯有熟悉了最基层的事务,才能在将来进入朝堂后有效的掌控局势。”

    “嗯,这一点朕深表认同,那便如此吧。大司马,体测是明日开始吧?”

    “是的。”

    “善,中书令,明日朕也去朱雀体育场看一看,请中书令吩咐下面的人安排一下。”

    “臣领旨。”

    叙事已毕,关彝正准备告辞的时候,一个小黄门匆匆的跑了进来:“拜见陛下,拜见大司马。交州急报!”

    “嗯?!怎么回事?速速拿上来!”

    匆匆看完关索的急报,刘谌满脸狐疑的对着关彝道:“大司马,朕没有看错吧?这几年,朕没有打东吴的主意。这孙皓居然敢发动五万大军对我大汉的南交州进行侵犯?”

    “呃陛下,臣也有点恍惚。这五万大军集结不是一件小事。可是最近臣没有听到司闻曹的报告啊。”

    “黄门,速速招司闻令吕仲乐进殿!”

    说起来,自274年六月晋国灭亡以来。汉吴两国已经保持了三年的和平。

    以孙皓的性格来说,这实在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一方面,是东吴的国内前两年一直都有水患。另一方面,是孙皓需要吞下会稽世家在会稽郡老巢的产业。所以,在季汉忙于整合关东,对东吴暂时没有动手的前提下。孙皓也保持了安静。

    但是,三年过去了,会稽世家在其老巢的产业已经被孙皓吞下了。而且276年这一年,是东吴难得的一个丰年。因此,孙皓自然就有了别样的心思。

    当今天下,汉吴并存。这样的局面并不会持续太久。这是全天下的人都看得很清楚的事情。

    季汉现在的国力,大约是东吴的六到七倍。之所以现在不动手,是因为家里的事情实在太多。待得腾出手来,那就是犁庭扫穴一般的全面进攻。这一点,孙皓也看得很清楚。

    因此,若是不想祖辈辛苦建立起来的基业就这么断送在自己手里,作为东吴的皇帝。孙皓必须要有所作为。

    如何作为?只能是学诸葛亮,以攻代守了。

    现在,汉吴两国的边境总体稳定。但是对于吴国来说,当年被王颀利用交州叛乱割裂出去的南交州三郡,真的犹如芒刺在背:那里远离建业、江陵等核心城市。东吴中央的辐射能力本来就很弱。若是不先把南交州收回来,将来汉吴在长江一线决战,吴国的主力全部投放在北线。而南方却突然出来一支奇兵,那可真够东吴受的。

    再说了,由于东吴掌控了东南沿海的绝大部分区域,导致现在季汉的海贸极度依赖南交州三郡。一旦这三郡得而复失。那么季汉的海贸就彻底完了蛋。

    关东的世家这两年被季汉政府搞得有点惨,但是孙皓一直期待的季汉全国大叛乱却始终没有到来。究其原因,除了季汉本身根基打得牢实,军队掌控有力之外。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关彝给这些关东世家指出了工商这条路,让世家有了新的生发门道。

    所以,孙皓的想法就是:朕趁着你的主要精力在北方,先把你的南交州拿下来。在彻底消除大吴的后患之外,还能逼得失去了大量土地和人口的世家变得无路可走。到时候,朕却可以通过更为便捷的海贸与关东世家建立联系

    有了这个想法,当然就要付诸于实践。自登基以来,孙皓主持的多次军事行动都吃瘪了,再加上如丁奉、施绩、陆抗等良将先后亡故。所以这一次,孙皓难得的极为谨慎和耐心。

    他和东吴交州刺史陶璜紧密配合,以多批次的,每次极少量的转移部队到北交州。这样的行动是如此的隐秘,便是连坐镇淮南的钟会都不知晓。再加上吕雅的司闻曹这些年来一直忙着协助军方镇压、控制关东世家。对东吴投放的力量偏少。所以,这一次突袭,居然成功了!

    说实在的,以前季汉还是蜀汉的时候就从来瞧不起东吴。在灭了晋国之后,全国上下更是没有把东吴当回事。因此,东吴的这一次突袭,居然一下子攻下了雉鸡关,打开了南交州的北大门!

    “陛下,现在看来,由于雉鸡关的失守,南交州的局面已经很难维持。臣提议,直接颁旨给交州刺史,若事不可为,可以舍弃南交州三郡,退往南中。”

    关彝说这话的原因,一方面是南交州现在距离长安实在太远,朝廷的救援已经显得缓不济急。在失去了雉鸡关这道最大的屏障后,光靠南交州三郡的狭小空间,无法和吴军抗衡。另一方面则是,在历史本位面,蜀汉灭亡后,南交州也曾短暂的脱离东吴归属西晋。但是到底距离中原太远,在孙皓调集主力攻打后。南交州还是被东吴拿下了。

    如果光是这样还不要紧,关键是历史本位面上的南交州守将毛炅和杨稷,最后死得都很惨。关彝可不想自己的三叔也遭到不测。

    “大司马的意见,朕同意了。只是南交州三郡是我大汉现在唯一的出海口。若是这三郡丢了,那我们的海贸?”

    “陛下,臣一直都想再等个一两年,国内局势彻底稳定之后再行伐吴。不过既然东吴自己找死,那就不必再考虑其他了。陛下,臣请起四十万大军,一举灭亡东吴!”

    

第五二七章 横扫如卷席(二)() 
西元277年六月初一。益州的马义、张遵、王濬,豫州的杜预、羊祜,徐州的卫瓘、马隆,冀州的赵统,雍州的赵毅以及朝堂的裴秀、吕雅、马过、霍在、田续、皇甫辏А⑼趼虻取H康搅思竞耗涎艨さ耐鸪蔷燮搿>傩辛艘怀【禄嵋椤

    本次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灭吴!

    稍稍与以前有所不同的是,这次会议的主持人不是大家已经习惯了的大司马关彝。而是自当年北伐,街亭之战后就逐渐淡出的车骑将军张翼。以及每逢大战,主要担任守御任务的卫将军罗宪。

    “呵呵呵,诸位请入座。千万不要因为主座上坐的不是大司马就不习惯啊。”

    “末将等岂敢,请车骑将军发令!”

    “哈哈哈哈”虽然也是到了七旬高龄,但此时红光满面的张翼显得极为亢奋,他用力的拍了拍自己肩膀上的三颗金星:“诸位可能也都想明白了,大司马爱护老将,把本次作战的统帅让给了老夫。就是想让老夫趁着这一战,把元帅给晋升了。老夫已经七十高龄,为了大汉奋战了一生,眼见着大汉从灭国的边缘到今日雄霸天下。加上子孙都还争气可以说,若是能够顺利结束此战,以此晋升元帅军衔。那老夫就可谓圆满了。因此,于公,此战是我大汉能不能就此一统天下!于私,老夫能不能不留遗憾的去见丞相、元俭和伯约,一切就都拜托诸位了!”

    “末将等一定竭尽全力!”

    “善!诸位,朝廷已经于一个半月前发布征兵令。预计把全国军队扩充到五十万,并将其中的四十万划拨到伐吴前线。虽说我大汉近些年国势昌隆,但是五十万的常备军,对于国家来说仍然是一个极大的负担。所以,本次老夫离京之前,陛下、大司马,乃至简无双都跟老夫说过,这一次作战的时间,尽可能控制在一年之内。”

    看了看下面沉默不语的众人,张翼对着罗宪点点头。罗宪出列道:“诸位,下面发布本次伐吴的方略。诸位需要明白的是,按照我大汉以前的惯例,这种方略的保密等级是最高级,若是有谁泄露出去,呵呵,不必多说,自有国法等着!不过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