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扬明-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他们早上五点钟就都起来了,匆忙吃过早饭重新上路。大家沿着河流向上游走去,七拐八弯的,中午时分,他们终于到达了山脚下,清澈的河水从前方的一条山谷中缓缓流出。

    “这里就是亚玉岭了。”黎木青指点着。

    林伟业知道到地方了,他顺着黎木青指的方向看去,是一座红褐色的山峰,这一带应该就是著名的海南石碌磁铁矿了。

    林伟业一阵激动,石碌铁矿啊!这个中国最大的露天富铁矿,平均含铁量51。2%以上的磁铁矿储量将近三亿吨!还伴生着钴、铜、镍、银、硫、白云石等多种矿石,要不是这里不产煤,石碌就是一个天然的大型煤铁复合体基地了。

    众人手足并用,花了差不多整整三小时到达了山顶。这里眺望出去,一眼望不到头的都是高高低低的山头,近处都是热带稀树草原植被,远处森林繁茂。

    林伟业仔细观察了周围的土壤和植被情况,山坡上的土壤都是比较典型的南方红土,没有特别的矿石露头。这个铁矿虽说称是露天,上面也还是覆盖了好几米的土壤。

    林伟业取出锄头,根据以往勘探铁矿的经验,选择了一处地方挖了一米多深,就发现磁铁矿石了。他敲下一块,目测了下,果然是不可多得的富铁矿。换个北面的山坡再挖几处,还有了更让人兴奋的发现,挖出了带翠绿色的石头——铜矿石。

    见果然发现了铁矿石,还有铜矿石,夏天南激动不已。他开始关心开采的问题,“这么大一个山头,开采起来难度不小吧?”

    “开采倒是不难。”林伟业回答道,“要是彻底无视矿山安全生产的法规条例的话,给我五十个工人就可以了。纯手工操作,只干白天一班,每人每天出矿石2吨是没问题的。一天就能出100吨矿石,全年就差不多是四万吨铁矿石了。当年日本人占领海南岛,在石碌开矿的时候,每个工人每班14小时,定额是8吨。当时的矿山除了有少量的风镐之外,也谈不到有多少机械化采掘。”

    一年四万吨铁矿石!虽然不知道这铁矿石炼成生铁是多少,不过夏天南还是笑的嘴都歪了。

    林伟业没这么乐观,他估算了一下开采量和运输的难度,沉下脸说:“现在矿石是找到了,但是根据我们从登陆到这里的路线来看,铁矿石的运输是个难题,本来昌化江了一条便捷的出海通道,可惜石碌岭并昌化江畔,石碌河虽然能够通到昌化江,但根本无法行船。直接走水路有些困难,枯水季节昌化江上游水深根本不够船舶通过,不然当地人也不会用竹筏做交通工具了。难怪当年日本人占领了石碌铁矿后,要从石碌修铁路到八所,再从八所出海。”

    ;

第六十九章 柳暗花明() 
根据林伟业所了解的石碌铁矿的资料,当年日军铺设这条55公里的铁路线,动用工人数万人,历时5个月才完工,工程尤其艰巨。沿线共修建桥梁17座,还有涵渠178座。全部为钢筋混凝土或者铁架结构。宝桥石碌之间还修建的一座隧道,全长250米。八所本是一座小渔村,适应万吨级以上的矿石船进港,扩建为人工港口。整个石碌开发包括矿山、铁路、港口和发电厂,一共动用劳工14万人,死伤工人数以万计。

    听了林伟业的介绍,夏天南的心慢慢凉了下来。

    林伟业说的路线,他一路上也看到了,走陆路运送铁矿石到乌泥港,按现在的人力和沿途路况况,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走水路也是很艰难,一旦到了枯水季节,昌化江上游水位较浅,稍大点的船舶完全无法通过。

    这么一来,好不容易找到了这座宝山,却因为运输的问题无法顺利的开采,岂不是空欢喜一场?穿越以来,虽然碰到过几次生死的考验,但是无论是开设工厂还是炼铁造枪,一直顺风顺水,这次石碌之行,是夏天南遇见的最大的挫折。

    夏天南抱着侥幸问道:“等到丰水季节再运行不行?”

    林伟业回答:“丰水季节一般在雨季和春季气温升高的时候,冬季前后都是枯水季节。保守估计,一年最多只有半年的丰水期。不过丰水季节水位有多高还需要考察,能否过船还是未知数。如果走水路,石碌河那么浅指望不上,那么就必须以人力运送铁矿石至昌化江边,然后装船,亚玉岭到最近的叉河口也有12公里左右。这路上还有个变数,如果途中有太浅的河床,连丰水季节都无法过船,要么把装船的路线延长,要么重新卸载然后在合适的地点重新装船,这么一来运输就更复杂了。”

    夏天南越听越沮丧,林伟业说:“还有一个问题你必须考虑,到达乌泥港前必须经过昌化县城,县太爷和千户大人是不可能看着你私挖铁矿的,你还必须把昌化县打下来。”

    林伟业说的很客观,丰水季节能不能过船还需要实地察看,就算能过船,运送至江边装船需要的人力不是小数目,还要考虑来时连竹筏都无法顺利通过的乱石滩丰水季节能否通过船舶。最后,昌化县千户所不是摆设,再烂的卫所也是官兵,而一旦开打就背离了短期不与官府正面为敌的宗旨。

    夏天南想了各种可能性,确实困难重重,不由得绝望起来。

    “你说的这么好的露天铁矿,现在摆在眼前,难道就这么放弃?我们的铁矿从哪里来?没了铁矿,我们没法炼铁、铸炮,就只能乖乖地等着大明灭亡,满清入关,人人都剃发留辫吗?我死都不会留那条猪尾巴!”

    林伟业赶紧捂住他的嘴,看了看周围。幸好保守铁矿的秘密,把黎木青支开了,杨由基他们是自己人,否则这些话被人听去也是不大不小的麻烦。

    夏天南烦躁地把他手打开,颓然倒在地上,两眼无神地望着天空,一言不发。

    自穿越以来,林伟业从来没见过他这个样子,夏天南一直给他的印象就是乐观、积极、自信,思路清晰,实干精神强,还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是个天生的领导者。

    不到一年的时间,白手起家,谋夺盐场、纺纱织布、建造钢铁厂、造船厂等工厂,还拉起了一支规模不大但很精悍的队伍,细细想起来,虽然关键的技术都是自己的,但是没有他,就算有自己懂得造原子弹的技术也是白搭。

    眼见他现在的脆弱模样,林伟业觉得一阵内疚——虽然石碌铁矿运输问题不是他的责任。他苦苦思索起来,想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夏天南振作起来。

    海南铁矿的资料在他脑海中浮现,一句教科书中的话隐约出现在他眼前:“……海南铁矿,包括石碌铁矿和田独铁矿,属沉积变质型铁矿床、赤铁矿类,是我国开发较早,规模较大,原矿品位较高的铁矿石生产基地……”,海南铁矿是由石碌和田独两个铁矿组成,可惜的是,田独铁矿储量太少,不到600万吨,早就挖完了。

    他叹了口气:“其实海南还有个田独铁矿,可惜储量太少,早就挖完了。”

    夏天南啐了一口,“挖完了你还说个屁,没想到这鬼地方还有人比我们下手更早的,是哪朝那代挖完的啊?”

    “日本人挖了一部分,解放后被接管,60年代挖完的。”

    “日本人?解放后?”夏天南噌的一下坐了起来,死死盯着林伟业,“你是猪啊?现在是什么朝代?”

    林伟业愕然,然后马上反应过来,懊恼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头,“我真是猪啊,现在是明朝,1630年,日本人现在还是幕府时期。”

    他先入为主,一直把教科书中田独铁矿已经开采完毕闭坑的信息代入这个时空,只想着石碌,却忘记了这个时空的田独铁矿直到清朝才被人发现,眼下还是隐藏在山中他们去挖掘的富矿——对于现代化的钢铁业而言,500多万吨的储量实在不够看,可是对于手挖肩挑的开采强度而言就是了不起的富矿。

    夏天南盯着他:“田独铁矿在哪里,比起石碌呢?”

    “位于我们那个时代的三亚市,现在那里恐怕是一片荒山野岭。储量不大,才500多万吨,不过对于我们的需求量而言足够了。”林伟业思路活络起来,“关键是,田独离海港很近——也就是我们那个时空的榆林港——最多10公里左右,到了港口可以直接海运,运输的便捷性是石碌无法比拟的。正因为容易运输,田独老早就挖完闭坑了”。

    夏天南闻言顿时满血复活,一下站起来,满怀豪情地说:“马上出发,去考察田独。”

    见他恢复信心和斗志,林伟业松了一口气。自己只想奉献点技术,然后等着过好日子,改天换地的事情还得他来做,自己是决计做不来的。

    ;

第七十章 田独铁矿() 
于是众人别过黎木青,马不停蹄踏上了前往田独的路途。

    离开亚玉岭时,夏天南还有些伤感:“这么富的铁矿,还有铜,太可惜了!”

    “没事,等你把整个琼州都占了,就可以光明正大用人海战术来开发石碌了!”林伟业安慰他。

    “这倒也是。”夏天南心里好受了一点。

    沿原路返回乌泥港,再次沿着海岸线往南走。从昌化到崖州,只花了不到三天,就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海湾。海滩上雪白的沙子、摇曳的椰子树、湛蓝的海水都说明这里就是后世的三亚海滩了。

    虽然没有建筑作为参照,但是去过三亚海滩很多次的夏天南还是依稀辨认出来了,这里的地形与几百年后没有太大的差异,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了人山人海的游客,只有轻轻的海风吹过这片美丽的海滩。

    “太好了,没有游客,没有垃圾,我们将是这里的开拓者,三亚,我来了,你将是我的!”夏天南尽情抒发着自己的感受。

    林伟业提醒,三亚湾不是此行的目的地,还得前行,到前方的榆林港。

    绕过了著名的鹿回头,两个小时后,到达了榆林港。作为港口,榆林远胜三亚湾,三亚湾水面过于开阔,一旦风暴来临不适宜船舶停靠。整个榆林港被群山环抱,碧海、白沙、蓝天、椰林,风景秀丽,而且是完全的原生态面貌。

    驶进内港,陆地上出现了一个寨子。夏天南奇道:“这么原始的地方还有人聚居?”

    上岸后,到达这个寨子。寨子类似于斩脚峒,以两人高的木墙建成简易的堡垒,居然还有壮丁巡逻。

    寨子里有人出来盘问这一行人,夏天南以靠岸补给为由带过,然后打听这里的情形。

    原来这里叫安游乐镇,说是镇,其实就是个汉、黎混居的大寨子。因为平日里常有下南洋的船只在这里避风,所以从唐代起就有人在这里定居了,因为这里是下南洋前的最后一个港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类似市镇的寨子。

    这里有个叫胡远的本地人掌握了这里的统治权,组织壮丁巡逻,防备海盗,平时给下南洋的海商淡水、食物和住宿,算是寨主之类的角色。寨子里靠给海商食宿讨生活的人也需要一个人给他们保护。

    众人到安游乐镇的街面上转了一圈,这地方还挺繁荣,虽然只有一条不到500米的街道,但是两旁各种店铺林立。因为这里是下南洋前的最后一站可休整的地方,不少船只或避风,或等候风信,都在这里久留,久而久之,各种声色犬马的东西一应俱全,连妓馆都有一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