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900-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于防范于未然也好,出于未雨绸缪也好,康梁和皇帝都觉得,把杨潮放在地方不妥,权力太大了。

    其实何止是杨潮,所有的地方督抚权力都太大了,一个个都拥有财权、政权甚至军权,把这一个个督抚看成一个小国家都没有不合适的。

    康梁集团进入朝堂之后,处于拉拢地方的目的,一开始还大大让渡了税收分配给地方,变相的增强了地方的财政力量,地方督抚比之前更强大。

    因此约束地方权力,将权力收归朝廷,这一点上康梁集团跟皇族非常契合,康梁也已经开始在着手准备了,他们选择的方式是立宪。

    洋务派也折腾了几年立宪,派出了考察人员,但是最终却都跟皇族势力无法达成一致,延宕至今,康梁集团上台后,他们也打着立宪的旗号,而且推翻了洋务派做的那些准备,因为那是洋务派的立宪,不是他们的政绩。

    康梁重起炉灶另开张,也派出考察团队,考察了一圈,上次载振他们做飞艇出去,就有这个使命,这些都是花架子,洋务派的宪法条纹都出来了,无非就是照抄日本宪法罢了。

    纵观全球,也就是日本宪法皇帝权力最大,而且所有人都认为,中日同文同种,国情近似,最值得借鉴。

    但就是这个日本宪法,皇族也不是很满意,康梁集团也因此产生了冲突。

    “要想立宪,需先改组内阁,为立宪做准备!”

    康梁集团最近在推动改组内阁事宜,显然他们对权力被张之洞的洋务派瓜分,甚至隐隐比他们势力更大,还是不满意的,想通过改组内阁,将这些人排挤出去。

    朝仪好几次,议会讨论好多回,但是意见都很难统一,议会是空架子,其实就是地方督抚的传声筒。

    其实大家不同意的不是改组内阁,而是谁进入内阁,载沣跟康有为这个礼部尚书划拉了一通,搞出了一个以皇族为主的内阁,以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康有为、杨潮为协理大臣,下设外务部、学部、民政部、度支部、陆军部、海军部、法部、农工商部、邮传部、理藩部十部,以梁启超、世铎、溥伦、载泽、载涛、载洵、绍昌、载振、盛宣怀、寿耆分任各部大臣。

    这份名单中有什么问题?

    连皇族过多都不算问题,问题是没有了张之洞的位置!

    张之洞去哪里了?

    康有为正在力劝张之洞让出内阁总理,他忽悠张之洞让他去当议会议长,告诉张之洞,在国外议长可是除了君主、正副总理的第四把手。

    张之洞虽然没有李鸿章那么奸猾,没有袁世凯那么阴险,但是他可不是笨蛋,康保皇这一套岂能把他忽悠了,自己好好的内阁总理当着,重权在握,怎么可能放弃。

    别说张之洞不答应,梁启超都不答应。

    梁启超虽然是康有为的得意弟子,但是却有自己的主见,他在这个问题上跟康有为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梁启超坚持康有为曾经提到过的‘保中国不保大清’的思想,当年跟光绪玩就是要削弱皇族权力,让四民平等,尤其要取消满蒙特权,让旗汉一体,可谁知道康有为去了一趟欧洲,回来后就成了坚定的皇权支持者。

    康有为考察了德法两国政治历史文化之后,写了一篇《法国创兴沿革》,认为法国与德国两国之创同时,而强弱异形于后,这主要是看君权是否能够集中而决定的,康有为认为德国之所以打败法国强大至此,乃是因为德国皇帝权力大,法国要么没有皇帝,要么皇帝权力不够。而在拿破仑时期,法国人可是把德国人揍的很惨。

    综合历史,康有为认定,皇权国家更能够集中国力,会更加强大。

    所以康有为越发支持皇权。

    这个内阁名单的拟定,梁启超之所以不满,除了绝大多数都是皇族和宗室外,还有皇帝裁定名单的程序。

    梁启超以日本为例子,认为伊藤博文主持了宪政后,日本二十多年来就没有出现过一个皇族成员进入内阁,梁启超认为让皇族进入内阁不符合宪政精神,皇族应该避嫌才对。

    同时梁启超认为,皇帝也没有权力裁定内阁,没有能力任命和解散内阁,皇帝只是一个象征而已。

    显然康梁在实君制和虚君制的原则性问题行,发生了难以妥协的意见,谁也说不服谁,内部不和也是康梁宪法迟迟无法出台的原因之一。(。)

第一百五十五节 新的朝局() 
对于这些官场内幕,杨潮可是清清楚楚的,马腾飞至今活跃在北京的八旗权贵圈子里,那里的朝廷情报,几乎是公开买卖的,不难打听到内幕。

    杨潮对这些并不是很感兴趣,在一个还没有法律意识,一个法制观念淡薄的国家,你施行什么宪法都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没人会把那道宪法当真的,我天朝到了21世纪,都没有设立宪法法院,多少法律违宪,却找不到地方纠正,更有直接绕开法律的各种条例,地方政府随便发一个条例就可以收钱的时代,你扯宪法,有毛用?

    杨潮一直都是坚定的工业党,准确的说是工业化党,通过推动实质性进步,倒逼制度,杨潮认为这才是有用的,印度三个和一些非洲黑叔叔国家,不都是沿用的欧美体制,但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制度不是最关键的,关系国计民生的还是经济。

    很少有人知道,大清律例在香港沿用到了21世纪70年代才被废止,英国鬼子统治香港都在用大清律,也没有什么宪法,不照样造就了香港的繁荣。

    只是康梁这些人,他们是玩文科的,就过度的夸大文科相关的制度问题,把日俄战争中日本的胜利都看成是宪政的胜利,完全不顾日本工业努力建设了三十多年。

    虽然不情不愿参与康梁他们的争斗,难题却已经摆在了杨潮面前,因为皇帝下了旨意,让他进京做协理大臣,让杨潮加入这个皇族内阁,成为仅有的四个汉人之一。

    可是张之洞还没有辞官呢,这显然是康有为利用载沣的皇权,在强行推动了,敢问康保皇一句:这符合宪政吗?

    杨潮一旦选择加入这个内阁,势必等于站到了洋务派的对立面,接着就卷入洋务派和康梁集团的政治斗争之中。

    杨潮对康梁这一招。实在是不敢认同,还以为他们这些年进步了呢,没想到还是那么的激进,眼见刚刚在朝廷站稳脚跟。就迫不及待的要跟洋务派摊牌了,想把大权全部掌握在手里,凭什么?就凭有皇帝支持?

    难道他们看不到洋务派三十年苦心经营,从朝廷到地方,从满人到汉人都根深蒂固。结成了一张庞大的势力网。

    他们仅凭皇权,就想自上而下的改革?太天真了!

    看来康梁二人还没有成熟到张之洞这样洋务派的老练,依然在想着自上而下的推动,只想着自己张张嘴,底下无数人就去做事,然后就能完成现代化了?

    当年百日维新短短百日皇帝下发了几百项措施,但是完全不顾底下有没有能力执行,他们知道修铁路要用到多少专业知识,他们知道炼钢需要多少设备,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就只知道下旨。

    只想着抓到最高权力,然后以为就能操控一切了,却根本不思从最底层开始建设,标榜日本那种维新,却不看看伊藤博文那些人,为了维新,都把自己子女送到工厂里脚踏实地的干,更有涩泽荣一那种人,放着高官不做,开始不断的推动组建现代化工厂。

    而且他们做的事情实在是太绝了。连杨潮都算计到了里面,难道不知道杨潮是现在能制衡洋务派唯一的势力吗。

    “康保皇啊,这什么臭棋?想让我进京帮你们瞠目,却明升暗降想将我的实权都收走。这水平比大头哥差太多了,难怪当年你们输。”

    杨潮突然想起来袁世凯,他突然有些怀念袁世凯了,要是袁世凯当年趴窝在直隶不动,打死载沣和康梁也不敢让自己进京吧,巴不得自己掌控几万大军牵制袁世凯呢。

    杨潮突然发现。他犯了一个政治错误,当年就不该让康梁将袁世凯挤走,他应该力保袁世凯,因为自己当时就是朝廷拿来制衡袁世凯的势力,狡兔死走狗烹,袁世凯一倒台,自己也落不了好处。

    想到袁世凯,杨潮又想起了袁世凯应对朝廷召唤的方法,第一是装病,第二是闹事。

    “要不然我也来一发?”

    杨潮心中暗道。

    很快全国各地的报纸纷纷刊登了一条大消息,杨潮因为在救灾中感染风寒,卧床不起,不能处理事务了。

    社会各界纷纷发来慰问,江南工商业团体,两江总督衙门,还有各国公使、烟台领事,全都发来了慰问电报。

    杨潮然后以同样的理由,给朝廷上折子,告诉朝廷自己伤寒严重,恐怕无法担任协理大臣的重任,请求朝廷另选贤能。

    杨潮是真的不想走,山东工业发展才开始,第一批引入的德资工业才修建了一年,绝大多数工厂都还没有开工生产,这时候让杨潮走,他哪里会愿意,他早就告诉了康梁,三年之内自己就会给朝廷一份答卷,这伙人连三年都等不了。

    皇族内阁的事情,也很快天下皆知,结果各地督抚都在上折子反对,直隶的杨士骧,两广的张人骏,连湖广总督赵尔巽和两江总督端方这两个旗人都表示反对。

    沸沸扬扬了两月,载沣才下了一道废除新内阁一切扔依旧例的圣旨。

    但是这一次的斗争,却起了一个很坏的效果,首先是让天下人看到了,皇权十分衰微,竟然到了被天下督抚驳回圣旨的情况,也让天下人看到,还是人家洋务派实力强大。

    其实端方和赵尔巽这些人,虽然都是旗人,但是大多数都是洋务派,无论旗、汉,顽固派进一步的衰微,就跟他们守旧的皇权一样,正慢慢被架空。

    但让天下督抚十有**都反对的原因,还有一个,新内阁出台后,各地督抚没有在直接向皇帝上奏的权力,而统一归内阁管理,这让倾向于皇权的督抚感觉到,似乎他们被康梁集团给排除出了权力核心之外,甚至他们认为皇帝是被蒙蔽了,如此一来康有为不是把持了朝政吗,所以大多数旗人督抚才会反对。

    从根本上来讲,还是因为康有为想集中权力,而地方督抚不愿意看到权力集中。或者不愿意看到权力被康有为集中。

    “康保皇该哭了啊!”

    杨潮在收到朝廷撤销旨意的电报后,不由感叹起来,当年在光绪的时候,康有为他们用皇权强行推行变法。当时他们天真的以为,光绪的皇帝名义可以抵消慈禧经营起来的权力网,现在则傻乎乎的以为皇权能够撼动张之洞这些实力派。

    “载沣也该哭了啊,虽然他自己心里清楚,大权早就旁落了。现在被直接解开来展现在所有人面前,这还有脸吗?”

    杨潮想到载沣因让天下人都看到他虚弱样子而悔恨交加的表情,心里并没有多少痛快,反而立刻想到了一个严重的事情:

    “康梁又要倒台了!”

    出了这种类似于逼宫的事情,康有为的政治前途这次恐怕要真的完了。

    首先他怂恿皇帝通过圣旨来处理事务,甚至直接拿下了张之洞的内阁总理之位,洋务派肯定不会放过他,因为他这是坏了规矩了。

    其次载沣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