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900-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853到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俄国人输了,1904到1905年的日俄战争俄国人也输了,1904到1918年的世界大战,他们还是输了,输掉的原因,每一次都离不开一个国内闹事。

    杨潮这次就是打算把战争拖到两年以上,甚至三年,直接拖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不过又有点矛盾,如果自己拖住俄国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打不起来怎么办?

    杨潮可谁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可就是因为俄国人第一个进行了总动员。才让德国人加入战争的,如果俄国人克制,默认了奥匈帝国吞并了塞尔维亚,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就打不起来了。

    现在俄国被拖在东北。显然他们是没有能力,跟德国人开战的,如果欧战不爆发,这才是杨潮最大的损失,那是一次挑战旧秩序的机会。还是德国人挑战,其他准好好的强国摘果子的机会,放过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所以杨潮还有种想要尽快结束战争的想法,不想把俄国人削弱的太厉害,就在这时候,俄国人发动了新的攻势,他们放弃了从哈尔滨正面冲锋,采取了张之洞等大臣最为担心的,从西北的新疆,和北边的蒙古广大正面突破的战术。

    蒙古不用说了。横跨中国东西,与俄国接壤的边境长达两千公里,实在是难以设防,而且境内地形平坦,一马平川,太适合哥萨克骑兵驰骋了,所以俄国人选择这种战术之后,连张之洞都有些烦恼,加强了张家口一带的防守,担心俄国人千里奔袭北京。载沣那一群八旗子弟完全就吓坏了,竟然建议调杨潮回京。

    “让段祺瑞到我这里来一趟!”

    得到俄国人的西线新疆和中线蒙古的攻势之后,杨潮立刻派人给段祺瑞传令。

    段祺瑞这段时间作为东路指挥官,负责哈尔被东北方向防御。其实也没少打仗,他手下的北洋军证明了他们的实力,防御作战完全没有问题,又有杨潮支援的大量机枪大炮,更是如虎添翼。

    “卑职参见杨大人!”

    段祺瑞中气十足,口气中带着尊敬。他确实是尊敬杨潮,尽管杨潮看起来唇红齿白,装模作样的在下巴上留了一缕稀疏的胡子,但怎么看都更像是一个书生。

    可是杨潮的胆略,杨潮的气魄,却让段祺瑞打心眼里佩服,同时还带有一种神秘的敬畏感,他不知道这种敬畏感是从哪里来的,因为杨潮怎么看都不像一个可以随时暴起伤人的角色,也不是袁世凯那种看你一眼,就让你感觉他把你看穿了的感觉,杨潮十分的平易近人,说话也十分和气,与人接触有一种与君子交如沐春风的感觉,你会感觉到你充分的被人尊重的感觉。

    但是这敬畏是从哪里来的呢?或许是杨潮身上一种段祺瑞说不清道明白的神秘感,段祺瑞感觉到杨潮很神秘,因为杨潮做的很多事情,他完全看不懂,但却知道很有水平,他知道在杨潮这个人看似年轻的身躯下,有一种叫做大才的东西。

    “段大人啊,来来快做。本官找你来呢,是想跟你借个人。”

    段祺瑞又听到那种亲切的声音,不是袁世凯那种刻意示好,同时还让你知道他是在恩宠你的声音,而是当做朋友的那种相互之间很从容的亲切声音。

    “大人说什么借不借的,大人但有所命卑职照办就是了。”

    杨潮笑道:“是这样的。俄国人进蒙古草原了,哪里到处是黄沙戈壁草原,根本无法防守,还是只能靠骑兵了。但是本官手下没有骑兵,你那里倒是收编了不少过去的马贼,本官听说一个叫张作霖的伸手不错,人也机智聪明。本官想调他去**当一面,所以跟你商量一下,不知道影不影响你那边的防御?”

    段祺瑞突然感到有些委屈,杨潮如此尊重他,如此客气的跟他商量,岂不正是说明跟他不是‘自己人’吗,如果是吴佩孚的话,段祺瑞相信,杨潮肯定直接就下命令了,哪里会跟手下商量一番。

    段祺瑞压住心中的一种莫名其妙的怅然,回到道:“张作霖这个协统为人确实机智过人,这段时间在后方围剿俄国骑兵屡立战功,多次设伏、诱骗俄国人,已经杀、俘了上百敌军了。”

    张作霖是东北土匪出身,打仗从来不按照套路出牌,这一点段祺瑞虽然不喜欢,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很有效果。

    杨潮大笑道:“那就好。本官就提拔他当一镇统制,让他去蒙古跟俄国人较量较量。”

    三言两语中,又一个民国英雄闪亮登场了!(。)

第一百八十节 日本攻势() 
张作霖是一个很有自己想法的家伙。

    他的出身不好不坏,他先祖到东北谋生,到爷爷的时候,已经相当富裕了家有余田,日子不愁,但是他爹是个败家子,赌博吸大烟,爷爷死后他爹把分到的家产没几年就败光了。

    张作霖小时候连读书的钱都没有,但是张作霖有志气有心眼,偷偷跑到私塾门口偷听,结果被教师发现了,就像很多故事中讲的那样,老夫子心地善良帮助了他,免费教他读书,送给他纸笔让他练字。

    就这样张作霖学会了读书写字,但是没有个营生还是不行,他又不是一个踏实肯干的人,踏实肯干的人往往也没有那么多心眼,还知道偷听学习。

    张作霖也爱赌博,做小买卖赚点钱,很快就输光。他母亲让他学木匠,他嫌太累。一度曾流浪街头乞讨。后来偶然治好了大车店的一匹病马,他改行当了兽医。之后,命运多舛,被人冤枉过,差点送了命。经人帮助,得以不死。

    可以说张作霖前半生一直就是一个江湖人物,而且是混在底层的江湖人物,直到甲午战争爆发后,没有出路的他从军了。甲午战败,他逃回了辽西。庚子年,他娶了赵家庙地主的女儿,并借助地主家的势力,在赵家庙一带拉起了二十来个人,成立了保乡团,也就是地主团练。

    张作霖跟普通的土匪不一样,他懂得经营,懂得守规矩,该拿的拿,不该拿的不拿,名声渐渐显露出来,好几个村子都投靠了他,依靠他的保护。之后屡有挫折,被其他土匪袭击了,几起几落。最后依然拉起了一只队伍。

    到了日俄战争时期,张作霖才真正发家,日本人找上了他,说服他帮助日本人。当然日本特务打算说不服的话,就干掉张作霖。张作霖从日本人手里得到了一批武器装备,实力更加强大。

    日俄战争后,杨潮进入东北跟俄国人打了一仗,那一次张作霖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就投靠了杨潮,但是杨潮根本就没有收编土匪的想法,打完仗就把土匪遣散了,之后北洋军又来了,张作霖是有想法的人,知道当团练,跟土匪为伍没有什么出息,他一直在寻求被收编的机会,段芝贵是一个爱钱的人,张作霖花钱收买了段芝贵。带兵到哈尔滨投靠了他,成为了一个协统,手下三百多号弟兄。

    但张作霖没想到,转了一圈,他又落到了杨潮手里,不过这一次杨潮可不能无视他了,这次东北战争中,他的表现可谓极其出色,单算杀伤俄国人,还真的很难在军队中找到一个比他更强的。

    其实杨潮从来就没有小瞧过张作霖。只是上次土匪都在马豁瓦的带领下,到处骚扰俄国人呢,那一次是军事讹诈其实也没有给军队留出什么表现的空间,所以张作霖也不显山不漏水的。杨潮根本不知道他在自己的手下,否则杨潮早就把他收了。

    但这种人物,总是有放光的地方,有机会就像口袋里的针一样,很快就扎了出来。

    东北战争就给了张作霖这样的机会,俄国哥萨克绕过哈尔滨到内地袭扰。破坏铁路,烧毁村庄,张作霖的骑兵马队奉命清剿地方,俄国人哪里比他熟悉东北地形,更不通东北人情了,张作霖几乎是一步一步带着俄国哥萨克兜圈子,又抓住机会狠狠咬下一块肉。

    张作霖的名声,也就慢慢的传开了,杨潮从上海回来,就听说了张作霖的名头,立刻就找段祺瑞要了过来。

    “卑职谢大人栽培,万死难报大恩!”

    张作霖真的很激动,杨潮给了他一个镇统制的官衔,名义上可就跟段祺瑞平级了,但更为关键的是,允许他去蒙古拉拢牧民,组建蒙古骑兵袭击俄国人,上不封顶,全都给武器。

    这可是发展势力的绝佳机会啊,如果能组建个几万蒙古大军,他张作霖还不飞黄腾达?

    果然一个江湖朋友说得对,他张作霖还是要遇贵人的。

    “别死不死的,好好干,杀了俄国人,活着回来,我给你请功!”

    杨潮慰勉一番,这就是未来的东北王?怎么看都没有霸气。

    张作霖很快就带着他的人马出发了,他是走江湖的,手下里也不乏当年的江湖人物,三教九流什么都懂,也有常年混迹在蒙边的江湖骗子,对蒙古的风俗习惯十分熟悉,他们很快就打开了市场,用步枪、盐跟蒙古人换马,吸引蒙古马匪加入他们,势力壮大的很快。

    张作霖很快就跟南下的俄国骑兵相遇了,俄国骑兵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部队,俄国人还没有能力千里跨越蒙古高原,在没有补给,没有向导的情况下,直逼北京,这已经不是冷兵器时代了,没有后勤补给的情况下,就算偷袭了北京,靠骑马还能攻下城墙不成?

    所以在蒙古高原的仍然是小股的哥萨克匪帮,他们进入蒙古的目的,无非是袭扰,同时逼迫蒙古活佛倒向俄国一边,他们的秘密使者已经跟活佛接上了线,只等活佛点头,俄国人就打算扶持蒙古人建国,脱离中国清王朝的统治。

    只是活佛还没有答应,哥萨克也没有能力攻下库伦,就在周边劫掠为生,在这种情况下,张作霖出现了,开始在库伦周边跟哥萨克厮杀起来,同样是打埋伏,偷袭,种种不入流的手段,偏偏折磨的俄国人心头上火却没办法。

    张作霖去了蒙古,新疆那边就鞭长莫及了,新疆不同于蒙古,俄国人进入新疆,比中国内地进入新疆更容易,俄国人占据的中亚就跟新疆接壤,他们可以方便的从自己的国土腹地调遣大军进入新疆,而且俄国人还把铁路线修到了接近新疆的安集延和阿拉木图,俄国人对新疆的攻击,可不是小规模的,而是正规进攻。

    新疆唯一的依靠,就是大片的戈壁沙漠,但是戈壁沙漠挡不住活人,最终还是要靠人,第一个挡住俄国人疯狂突进的哥萨克的是新疆一个陆军学堂督办,带领了百来个学堂学生,拿着枪当了俄国人,让俄国人没有闪电攻占乌鲁木齐。

    接着杨潮的飞艇舰队成功赶到,带去了上千士兵和相应的装备,加固了乌鲁木齐的防守。而那个挡住俄国人的陆军学堂督办一战成名,他的名字叫做杨增新,有一个人物登场了。

    杨增新因为此次功劳,临危受命负责组建新疆新军,以陆军学堂学生为骨干,裁汰新疆军队的老弱,招募新兵,不求他们能把俄国人赶出去,只求他们等把俄国人挡在新疆。

    1911年中旬,新疆战事也终于进入了持久战状态,俄国人三线开战,多点开花,可是光开花不结果,没有攻占任何战略要地。

    而日本人的反击却开始了,跟杨潮商定好双方作战计划后,日本要求杨潮继续抵挡俄国,将俄军主力拖在哈尔滨一线,然后日本人等到春暖花开,海参崴以北海域解冻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