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900-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在下认为,就算大英帝国打赢了这场战争,战后回到东方,也应该需要中国的配合。我们非常乐意与大英帝国一道构筑东亚的新秩序,我们不是德国,做不了挑战世界秩序这样疯狂的事情。”

    杨潮笑道,十分坦诚,就像米青认为的那样,无论表达多么无耻的内容,都能做到没有心理障碍。(。)

第二百六十七节 四线作战() 
朱尔典对中国人的野心充满鄙视,没想到中国人竟然认为大英帝国会恢复不了以前的威严,在朱尔典看来,大英帝国这些年的收缩,完全是为了应对德国发起的挑战,可是这次战争会终结德国人的挑战,让欧洲大陆上那些国家明白,在海上向大英帝国发起挑战,是一件十分可笑的事情。

    朱尔典跟所有西方战略家一样,都认为这场欧战,将对欧洲政治局势进行一个微小的调整,他们可不象形字这场战争会引起世界格局的变动。

    朱尔典确信击败德国后,世界依然会恢复到欧洲国家占有大陆,而大英帝国占有海洋的局面。

    至于在中国发行债券,这对大英帝国来说,倒是一件好事,朱尔典没有拒绝的理由。

    所以他最后也答应帮中国人向日本转交和谈条件。

    中国向日本提出的和解条件,果然被日本人断然拒绝了,但是却引起了很多相关方的关注。

    英国人首先就加强了对东方局势的关注,朱尔典向中国表达了英国强烈的态度,那就是必须尽快结束战争。

    显然日本人也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

    作为外交官,朱尔典很清楚大英帝国的目的,那就是继续维持东亚均势,让中日两国谁也无法占据绝对的优势,战后这里还是大英帝国说了算。

    而且中日这场战争,大英帝国损失太大了。

    “中国必须停止对日本惨无人道的飞艇轰炸,那是对平民惨无人道的屠杀,大英帝国绝对不能允许这种惨剧发生!”

    朱尔典义正言辞的照会中国外交部。

    这一交涉说明,英国人依然站在日本一边,除了盟友的原因外,就是这几年中国的崛起势头让英国人警觉,不打算让中国在这么成长下去了,他们必须帮助日本把中国压下去。

    这一交涉也让英国在上海发债券的时间往后无限期推迟了,日本一日不投降。杨潮就不可能借钱给英国人。

    杨潮却一点都不气氛,他太知道英国人玩的外交平衡战术了,英国人必然要支持日本,因为日本是他们拿来制衡中国最有效的武器。是拴在中国家门口最好的一条恶狗。

    杨潮也渐渐摸到了一些其他的情况,中国飞艇大规模轰炸日本,尤其是轰炸日本造船厂、兵工厂,给英国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他们从日本订造的十多艘战列舰。数十艘驱逐舰、巡洋舰都受到了损失,还没下水就直接沉到了船台上,更有大量的步枪、大炮订单延误。

    所以英国强烈抗议中国空军继续轰炸日本。

    为此黎元洪还召开了一次内阁会议,杨潮坚决反对停止轰炸,表示在海军重建之前,必须用飞艇对日本进行封锁,不但不能停止轰炸,而且还要展开对日本港口的封锁,拒绝任何一切外来商船进出日本港口,日本商船则见一艘打沉一艘。

    但是黎元洪最终没有答应杨潮要求的。对其他国家货船也一体对待,不停警告就炸沉的建议,他表示不能冒着跟英美开战的风险,目前出入日本的商船,几乎都是美英的商船,但是对日本商船就无所谓了。

    黎元洪的软弱让杨潮有些不满,可是如论自己如何说服,黎元洪就坚持一点,不能招惹英美。

    海军的军舰订单已经下达,甚至直接从造船厂将几艘商船进行改造。转变成巡洋舰。

    可是最快的情况下,第一艘军舰也得3个月之后才能下水,这三个月飞艇就不能停止轰炸日本。

    轰炸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围绕东京、长崎等一些工业城市。在其周边不断的轰炸铁路线,虽然一些重要的枢纽、桥梁日本人都布防了防空部队,但是他们不可能沿着整条铁路进行布防。

    所以只要天气合适,没有大风的情况下,飞艇是肯定出发,将铁路炸断。

    日本人则是加紧抢修。可是交通情况越来越恶劣,而且飞艇还对日本的港口进行封锁,对于日本商船是一律打沉,对于英美商船则发警告,甚至在附近扔炸弹,美国船队倒是比较听话,被发现后,往往会按照命令直接驶往上海等中国港口,可是英国船只根本就不理会,他们不相信中国飞艇敢炸沉他们。

    即便如此,日本工业的原料供应依然大受影响,工业生产越来越紧张,如同脖子上套了一根绞索,越勒越紧。

    “这十天我们只损失了一艘飞艇。大家都摸清了情况,没人去碰日本人的高射炮了。”

    龚明德拿出十天来的战况向杨潮汇报,在损失了一千来艘飞艇后,空军也学会了如何避实击虚。当然损失率大大降低,也跟他们将日本飞艇部队几乎打残,彻底掌握制空权有关。

    “这就很好。在坚持几个月,等海军重建后,他们会代替你们执行封锁任务,兄弟们就轻松了。”

    杨潮鼓励道。

    龚明德笑道:“兄弟们倒不是怕辛苦。就是没有对手,感觉无聊。”

    “你小子!”

    杨潮拍打了他一下,这小子得了便宜卖乖,未免太过嚣张。

    杨潮参观了飞艇部队,查看了飞艇的养护情况,又走访了飞艇工厂,这里依然忙碌,源源不断的飞艇补充进杨潮的部队,生产的远比损失的要多得多,只是未免太多了,在这么下去,明年这时候杨潮就得装备两万艘飞艇了。

    这可是沉重的经济负担,一艘飞艇现在这么大规模生产,至少也要10万两银子,这还是在所有的原材料基本上能够自产的情况下,两万艘可就是20亿两银子啊。

    “大人急报!”

    随性的秘术张念突然接到大石房送来的电报。

    黎元洪召杨潮立刻进京商讨,因为东北局势发生了新的变化。

    俄国人对日本宣战了!

    看到这个消息,杨潮也有些懵,俄国人也太拼了啊。

    杨潮不由算了算俄国人的战线,他们在西北跟德国人开战,在西南跟奥匈开战,在南方还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战,这已经是三线作战了,比德国人还霸气,现在又在东方对日本宣战了,这是四线作战!(。)

第二百六十八节 外交乱局() 
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俄国加入战局,确实打了杨潮一个措手不及,他万万没想到,俄国人竟然能在欧洲跟德奥两国作战的情况下,还敢抽出兵力来东方作战。

    “俄国人发来照会,表示他们将履行《东亚互保条约》义务,已经向日本递交宣战书。勇敢的俄罗斯士兵非常愿意与中华共和国士兵并肩作战。”

    内阁会议上,外交大臣先汇报情况。

    杨潮此时已经想到俄国人大概的意图了,大概是怕中国彻底击溃日本,将日本占据的西伯利亚领土也都占领了,然后他们就不好收回远东领土了,所以慌不迭先向日本宣战,至少能抢一个坑,将来讨要西伯利亚领土的时候也有个依据。

    “俄国人还表示,他们会派出海军作战,帮助中国防守港口,并且执行对日本的封锁,并且非常愿意与中华军队一起登陆日本!”

    “海军!”

    一听到海军,杨潮不由站了起来,出动海军这就不单单是收复领土的问题了,俄国人的胃口有些惊到他了。

    “他们哪里来的海军?”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日俄战争后,俄国人的海军就废了,只有几艘破船,派不上用场。

    “法国将10艘战列舰和30艘巡洋舰转交俄国海军了。”

    不过俄国战前确实在法国订购了30艘战列舰,可是战争打响后,那些军舰全部并入法国海军,负责保护地中海的航线,同时参与对土耳其作战。

    明白了,法国人没有拒绝俄国人要求的道理和勇气。

    这场战争中,沙皇完全把自己当成了法国姑娘的保护者,对法国人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

    当德国一开始执行施里芬计划,陆军绕过比利时突击巴黎的时候,法国人在马恩河一带展开阻击。却步步后退,法国人立刻请求俄国发动东线攻势,俄国人立刻就发动了东普鲁士战役,虽然输得很惨。被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消灭了二十多万俄军,但却缓解了法国的压力。

    之后每当法国人遇到危险的时候,俄国人在东线就发动进攻,无论俄国自身压力多大,都好不犹豫支持法国。向法国提出转交军舰的要求,法国人怎么可能拒绝,怎么敢拒绝?

    “英国人什么态度?”

    “他们暂时沉默。”

    公开的外交态度是沉默,背后肯定有各种博弈,不然法国也不可能只交给俄国10艘战列舰,而是30艘全交给俄军了,毕竟那本来就是俄国人订购的,而且地中海并没有什么大型战事,不过是护航和对抗德国潜艇罢了,用不着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足以。

    “哈哈,看来最麻烦的是英国人!”

    杨潮缓缓坐下,脑子里已经明白,最该着急的是英国人。

    杨潮之所以着急,是怕在这个时候,中日海军同归于尽,东方海域几乎真空的时候,俄国海军过来意图不明。

    不过对于英国来说才是最麻烦的事情,日本跟他们是同盟,并且因为同盟条约已经向德国宣战了。可是俄国也是他们的同盟,却向他另一个同盟宣战,那么英国是支持俄国呢,还是支持日本呢。他们也只能表示沉默!

    而德国人就该笑了,这是协约国内讧啊,如果英国因为跟日本的关系,跟俄国人交恶,对德国来说可是太有利了。

    “联系一下英国人,告诉他们。如果他们不想看到中俄军队登陆日本,最好促成日本尽快投降。”

    杨潮表达意见,当然他不认为日本人现在就会投降。

    所以:“我们地面行动也该发动了。俄国人肯定会向赤塔进攻,我们就收复黑龙江失地吧。”

    杨潮建议道,然后看向黎元洪。

    黎元洪深思状:“有多少把握?”

    杨潮道:“本来不发动东北攻势只是出于伤亡考虑,要是打是完全能打下来的。”

    黎元洪道:“要不让俄国人先打?”

    杨潮苦笑道:“等俄国人把黑龙江流域打下来了,还能要回来吗?国土都是需要用鲜血去捍卫的,没有为土地流血牺牲的觉悟,是没有资格拥有他的。”

    其实杨潮想的更多,那就是把贝加尔湖一带日本人占据的俄国土地也抢占了,哪里现在在法理上已经是日本领土了,如果能说服日本将那里割让给中国作为停战的条件,俄国人想要回去就得跟中国打一仗了。

    就看英国人能不能说服日本了。

    英国人此时很头痛,甚至可以说是焦头烂额,他们没想到在这个时候,俄国人还盯着东方的领土。

    俄国人已经是三线作战了,三条战线全都是用力拼的。

    德俄战线,俄国人部署了200万人的兵力,虽然被德国打的节节败退,但是德国人也不过推进到波兰境内,尚未涉及俄罗斯本土,而且越前进,战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