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900-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热潮,张謇的大生农场之后,陆续出现了500家大型农场,最大的大生农场规模达到了200万亩,最小的大农场也有十万亩上下,都是连成一片规模化经营,在其他地方可不太容易找到这种地方。

    山东许许多多有余钱的资本家、土老财都愿意花钱买拖拉机,然后到东北来圈地,就连孟子后人瑞蚨祥的孟洛川都在东北圈占了一百万亩土地,他们家可没有孔家那样的特权,在关内就有几十上百万亩农庄,但是在东北他们倒是有条件占有大片土地。

    中国人对土地的渴望是难以想象的,杨潮开禁,鼓励到东北拓荒之后,可是给山东一个个大小地主阶级打开了一个财富之路,他们不懂得经营工厂,但是种地还是很懂的,尤其是在大生等先驱开荒赚了钱之后,经过报纸一宣扬,没几年就掀起了拓荒东北的热潮。

    现在东北这些大型农场开拓了1亿亩土地,上万中小地主和500多万移民开荒的自耕农也开拓了1亿多亩土地,加上以前移居到东北的农民手里的土地,东北总耕地接近3亿亩,基本上能开垦的土地都已经开垦出来了。

    肥沃的黑土地,产量相当的高,光是这3亿亩耕地的产量,就足够满足中国三分之一人口的粮食需求,因此这两年连带的中国粮价都跟着下跌。

    不过杨潮来拖拉机厂可不是看耕地开荒的,他是里看秘密武器的。

    这秘密武器自然是坦克。

    飞机大炮坦克车,这是现代化战争的标志啊,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早在1912年袁世凯当了大总统,同时任命杨潮为东三省和山东督军之后,杨潮就让通用汽车在铁岭开始建分厂,并且秘密的让他们研发坦克,告诉他们自己需要一种可以防弹的车辆,而且越野能力要出色,适合东北的地形。

    最好就是在重型拖拉机外面加装防弹装甲,在安装上机枪、大炮就可以了。

    很简单的要求,但通用汽车却用了三年时间才制作出第一辆样车,去年年底经杨潮验收合格后大批量生产,目前已经生产出了一千辆,装甲部队正在蒙古高原上秘密试验呢。(。)

第二百七十节 土皇帝() 
蒙古草原,东北大后方。

    7月的草原绿草茵茵,夹杂着一朵两朵的野花,牛羊懒散的徜徉在一望无际的绿色原野上,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候。

    但轰鸣声却打破了这片安逸,远方一片乌压压的黑影,摧城拔寨一般的滚滚而来。

    牛羊惊走,牧童骑着马儿飞逃。

    很快原本丰美的鲜嫩绿草就被一群钢铁怪物给碾进了了湿润的泥土中,所过之处一片狼藉。

    这些怪物正是杨潮那一千艘坦克,由东北农场中一大批拖拉机手训练的士兵开了大半年了,他们要学的是如何编组,如何保持阵型。

    目前他们学的差不多了,已经到达了参战的水平,但依然在草原上不惜工本的训练。

    一千辆坦克分布在铁路线两侧,沿着铁路从海拉尔往满洲里前行,铁路上则有一列火车专门随行,火车上装载着柴油,还有一个专门的团队,随时准备着将抛锚的坦克拆卸修理或者直接装上火车拉走。

    人员没有任何问题,有问题的是机器。

    尽管采用的是最成熟的履带拖拉机技术,尽管有杨潮帮忙进行过模拟修改,但是这款修改过无数次的坦克,依然时常抛锚,这不是设计的问题,这是制造的问题。

    拖拉机技术没有问题,履带没有问题,可是当加装上厚重的装甲,他就有问题了。

    这款坦克高3米,宽4米,长达5米,重30吨,功率500马力,时速最快10公里,所有的指标都远超英国人正在战场上使用的坦克,甚至抛锚率、故障率也比英国人的游骑兵坦克要低的多,但是杨潮却始终不甚满意,他总觉得武器就得可靠。可以不够先进,但是不能不可靠,打仗的时候抛锚是最让人痛苦的事情。

    所以拖拉机厂的工程师就不断的试验不断的改进,目前已经能做到保证一千两坦克持续行驶50公里而不出问题了。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起码让杨潮认为可以上战场作战了,因为目前这款坦克的最大行驶距离也就是50公里,50公里之后就得加油了。

    一直到满洲里,他们也没有出问题。一辆坦克都没有出故障,技术人员立刻进行检查,排除一个个小故障,加油后继续上路。

    他们拿着沾着油污的笔记本仔细的记录上了这些数据,这又是一个突破,从海拉尔到满洲里将近两百公里无故障。

    在满洲里他们汇合了一大股骑兵,一个个虽然穿着军装,扣子也老实的系住,帽子也老实的戴着,但是总给人感觉到一种散漫。感觉到他们的衣服不合身,他们的帽子不端正。

    这些人一人三马、三枪,骑一匹,牵两匹,腰挎毛瑟盒子炮,身背毛瑟短步枪,这是来自大草原的骑兵部队,他的司令叫做张作霖。

    你也不能说张作霖的军队就不正规,他跟东北军其他部队一样,也都配备了专门发工资和申请物资的后勤部门。也配有宣传员,配有军法官,但是他的部队气质上总是跟别的军队有一种无法言语的区别。

    散漫、野性,但又不缺乏激情。

    这就是这只蒙汉士兵一起组成的混合部队的气质。其中蒙古人中有穷苦的扎萨克牧民,也有纵横草原的盗马贼,汉人士兵中有流窜东北的亡命之徒,也有行走市井的江湖好汉。

    张作霖军中也有正规军官,也对这些士兵进行过训练,甚至连队以上都是上过吴佩孚办的军中夜校的军官。可是他们完全无法将这些士兵身上的野性消磨掉,反倒是他们融入其中之后,很快就泯然众人,如同一颗别样的小草扎进了大草原中变得不起眼了。

    “大哥,俺说你咋就这么听话呢,那姓杨的凭什么指使咱们兄弟卖命?”

    一个眼睛总是胡乱歪斜的打眼士兵打马走上来,对着一个独有几分书生模样的军官道。

    “闭嘴,你不想活,可不要害了众兄弟。”

    书上军官瞪了手下一眼。

    手下也瞥了瞥他,倒是不甚怕,打了声呼哨,一打马头,做了一个难度极高的转身,飞奔出去了。

    军官也不在意,继续骑马前进,但是脑子里却十分活跃。

    他就是张作霖,自1910年中日俄三国东北战争期间,他就到了蒙古草原,拿着杨潮给他的就地募兵的尚方宝剑,他几年来招降纳叛招到了2万人,蒙汉各一万,而且各个都不是简单角色,手上沾血的就不下一万人,当然主要是哥萨克的血,侵入蒙古的上万哥萨克,在三年时间中,被他们一一拔出来用能想到的最残忍的手段弄死。

    还有蒙古王公的血,那些不听话的蒙古王公的血,那些跟俄国人勾勾搭搭的蒙古王公的血,杨潮对这些家伙可没有什么耐心,给张作霖的命令是,只要他认为对方不可靠,就可以除掉,但是必须在有绝对把握能够稳定地方的前提下。

    因为这个命令,数十个蒙古王公死在了张作霖手下,加上他们的家人已经上千了,这样的杀戮也让张作霖的威名响在草原上,成为喝止婴儿啼哭的麻胡子。

    虽然名声不好,但是却彻底震慑住了那些蒙古王公,广袤的大草原上,再也没有敢冒犯张作霖的人了。

    蒙古王公,甚至庙里的喇嘛、活佛,都对他敬若上宾,来草原经商的山西商人也时常孝敬,一时间张作霖俨然草原之王,很是呼风唤雨了几年。

    可惜好日子到头了,杨潮发去命令,让他带所有军队北上,与什么铁甲车一起进攻赤塔的日本人。

    张作霖的手下对此是不满的,他们认为自己这些年是靠着自己的实力发起来的,而不是靠他杨潮,那么凭什么听他的,就因为每月给他们那点军费?就因为给他们发了几万只手枪步枪?

    老实说张作霖和他的手下,既看不上杨潮给的军费,也不认为杨潮给他们武器是多大的恩情,他们认为有钱哪里都能买到枪,他们不缺钱!

    但杨潮的命令一到,张作霖竟然立刻集结分散在草原各地,打土匪、卡道收税的人马,乖乖的往西去满洲里集合。(。)

第二百七十一节 坦克配骑兵() 
“这就是铁甲车吗?”

    张作霖看着一辆辆嘎吱作响的开动的坦克,他跟那些好奇的打马跑上去,从马上站起来往坦克上爬的手下不一样,他心里暗暗琢磨起来。

    看到履带滚动前进,张作霖明白那就跟轮子一样,后方一个铁管子喷吐黑眼,张作霖知道那是发动机的尾气,森严密不透风的铁壳,伸出一根50毫米的铁桶,这绝对是大炮,炮口下伸出的12毫米枪管是大口径机枪。

    知道这些因为张作霖见过拖拉机,东北的拖拉机已经不稀罕了,张作霖一年中会回家休假两次,所以他常见。

    但是这铁家伙怎么打仗,张作霖就不知道了,看那行进的速度,比人走的快,比马跑的慢,也就是慢跑的速度,以张作霖的理解,遇到逃跑的哥萨克这铁盒子是追不上的。

    “张军长吗?”

    一队警卫在人群中看到了张作霖,认出了张作霖身上穿的军长肩章。

    现在的国防军编组一个军三个师,一般的军是三万人,张作霖是骑兵军司令,只有两万人。

    “我是张作霖,这位小弟怎么称呼?”

    “在下龙济国,是蔡长官的警卫队长。”

    来人自报姓名。

    “蔡长官到满洲里了?”

    张作霖问道。

    龙济国道:“前脚刚到,等着张军长了,请张军长跟我去参谋部。还有你这些手下找人安置一下,城西军营是你们的。”

    张作霖点点头,回头大喊一声:“杨宇霆把兄弟们安顿好了。我去会会蔡松坡!”

    说完径直骑马往前,也不下马,他觉得不需要在蔡锷的警卫队长面前下马。

    但是很快他就惹麻烦了:“好一个张雨亭,好大的威风啊,参谋部前骑马,怎么不直接骑进来?”

    一个身材瘦削,面色铁硬,仿佛从来不会笑一样的人出现在张作霖面前。从挂着参谋部牌子的瓦房中走出来。

    张作霖不敢托大了,一下子跳下马来,一下子扑倒在前。

    “雨亭拜见段大人!”

    来人是段祺瑞。

    一把将张作霖拉起:“军中可不流行跪了。以后敬礼就成。”

    张作霖呵呵笑道:“老长官对雨亭有提拔之恩,理应受雨亭一拜。”

    段祺瑞叹道:“好了。进来吧。大家等着你呢。”

    张作霖走进参谋部,看到果然有一群人等着,围坐在一张长条桌旁。

    里面电灯昏暗,照的墙上的地图上有些发黄,地图前那个身材矮小的人对着地图沉思。灯光将他的影子刷在墙上,仿佛也将他钉住了一样。

    “松坡,雨亭来了。”

    那人才转过头,蔡锷其实是一个清瘦的人,长得并不如人想象的那么玉树临风。

    “张军长,久仰了!”

    蔡锷笑着走过来,早早伸出了手,张作霖却不等他过来,先敬了一个军礼。

    蔡锷只能还礼,两人也就没有握手。

    “我军这次进攻赤塔。务求迅雷不及掩耳,一鼓而下。参谋部部署,以第7、10、11和26四个军为突击前锋,向前正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