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900-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人接着建议英国人英国人放弃在中国的殖民地,换取中国放弃萨摩亚等殖民地。

    可是英国人还是认为用贫瘠的萨摩亚等地,换取经营了八十年的香港,还有威海等地不划算。

    他们倒是愿意让出威海,让中国人放弃萨摩亚等地,他们倒是愿意接受中国人占领马利亚纳群岛,毕竟那里距离美国占领的关岛和菲律宾更近,中国人在哪里存在实力,是对美国人的威胁,对保持美国跟英国同一个战壕十分有利。

    但美国人也不傻,他们用军事订单,换取中国放弃向德国派遣华工失败会,立刻转向用订单换取中国放弃马利亚纳群岛,放弃对美国殖民地的威胁,当然这是不可能的,美国人也不认为中国人会同意,但是马利亚纳群岛非军事化,却是可操作的。

    对于这一点,杨潮没有拒绝的理由,向美国人保证,不会在马利亚纳群岛驻扎军队,也不会设置军事基地,只会派出一些警察维持治安,对美国人保证,中国在马利亚纳群岛,只需要经济利益,不谋求军事力量。

    此举让美国人感受到了安全,他们甚至取得了杨潮的私下保证,那就是一旦他们取得萨摩亚等殖民地,而英国人又不在亚洲驻兵的话,他们也不会在太平洋驻军。

    美国人认为,中国人不向海外扩张的承诺,还是有一定诚信的,起码他们不打算向外扩张军事力量。

    于是美国人下订单了,第一批就是5亿美元。

    但美国人真的只是为了马利亚纳群岛才给与中国订单的吗?

    杨潮没有这么天真,美国人已经到了不依靠中国的军事工业不行的地步。

    美国已经向欧洲派遣了200万士兵,英法两国的军事工业已经无法向美**队提供充足的装备了。

    后世总是说美国人大发战争财,向欧洲贩卖军火云云,其实这是一个错觉,美国大发战争财不假,但是他们不是直接卖军火,而是卖原料,比如钢铁。

    美国钢铁公司开战后接到的第一笔订单就有1。5亿美元,而战前他们最大的订单不过是1000万罢了。

    除了钢铁,美国的汽车也打开了欧洲市场,作为唯一拥有大规模生产汽车的国度,在汽车工业上,美国没有竞争对手,摩根旗下的通用汽车凯迪拉克敞篷车都大量向欧洲出口,生产力更强大的福特也发了战争财。

    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出现了21000个百万富翁,有数百万人称为富人阶层,但其中的军火巨头真的寥寥,提得起的也就是一个杜邦。

    至于美国人的军事工业,连他们自己的军队都装备不起来,更不用说向欧洲贩卖军火了,在欧洲战场上的美国士兵,甚至连钢盔都是戴着法国的钢盔,机枪则由法国和英国供应,坦克全都是法国雷诺生产。

    但是出于打击美国,逼迫美国退出战争的目的,德国人优先打击美军。

    明明一起守一段阵地,德国人的大炮就是集中朝美军防守的区域轰击,从美军守卫的阵地突破,短短半年时间,美国人就损失了20万人,让他们不得不不停的将简单训练后的美国大兵推进战壕,跟德国人拼消耗。

    因此美国人需要更多的军火来武装他们的部队。

    虽然美国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实力,只要时间足够,他们肯定能生产出海量的军火,但问题就是时间不够,还不到一年时间,远远不够美国人将自己的工业转产生产军火,而英法盟友的军事工业也处在饱和状态,德国人的无限制潜艇战对商船的威胁又很大,这才让美国人不得盯上了中国。

    美国人知道,中国人不但有能力生产出足够的军火,而且有能力将这些军火安全的送到战场上去。

    所以美国人划拨5亿美元的军费,用来向中国采购军火,用来购买100万支中国产春田步枪,1万挺马克沁机枪,5千门重炮,1千辆坦克,以及100万支青霉素。

    但这只是第一批。

    杨潮知道,一旦美国人的账户打开了,这才是一个超级大市场,一个比整个欧洲都得大的大市场。

    只是如此一来,中国的军事工业就有些吃不下了。

    “哎,日本人的运气,总是这么好啊。”

    杨潮心里叹道,感慨日本人总是能遇到发战争财的机会,二战后立刻就是朝鲜战争,接着是越南战争,现在则是美国欧战的订单。

    杨潮当然不会放过美国这个大客户,产量不足的情况下,他只能让日本人分一杯羹了。(。)

第三百一十八节 启动日本工业() 
在杨潮的命令下,李富安筹集了一个精干团队,以留学过日本的留学生为主力,立刻赶往日本。

    他们要在日本也成立一个战时工业局,杨潮打算将美国订单中的步枪中的大多数订单,都交给日本人来做。

    日本不缺技术工人,甚至也不缺机器设备,缺乏的只是市场而已。

    尽管这几个月大量的日本技术工人在政府的鼓励下来中国打工,让杨潮最后投产的5000家大型工厂的技术力量一下子得到了加强,终于可以全速生产了,这批工厂是战争第二年的时候才依次投产,到了今年才全部投产,但是工厂好建,人才难得,本来这些工厂是计划从德国招募技术人员的,但是欧洲战争让德国人不可能到中国来工作。

    所以技术力量始终很不足,生产能力无法彻底启动,现在好了,日本的熟练技术工人,填补了德国人的空缺,加上自己培养的技术能力,让工厂拥有了充足的人力,开始全速运转起来,为美国生产大量的装备。

    日本人很幸运的分到了一杯羹,当然只是残羹剩饭罢了,杨潮是不可能让他们发战争财的,订单统一由战时工业局分配,采购价和出售价之间的差额极大,比如每只步枪给日本人十两银子加工费,转手卖给美国人就是50两,这不算贵了,当年日俄战争的时候,杨潮可是卖过80两银子的。

    只挣一份辛苦钱,可是日本人还是很满足的,材料是工业局提供的,他们只负责加工,能挣到10两银子,可以养活几万工人,何乐不为。

    不过就算让这些工厂直接参与发战争财,他们也没有能力,首先日本严重缺乏外汇,没有中国提供的材料。他们根本就开动不起工厂,所以对此他们只会认为是一种扶持。

    不但日本的工厂满足,日本政府更是大量促成,积极配合李富安对日本工业的管制。高度服从的日本人很快就将工业调整到了战时模式,开始不断的生产出各种军事物资。

    于是就业率开始上升,日元开始稳定,日本人开始一点一点积攒外汇,向着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的道路前进。

    虽然中国报纸上出现了很多对政策的批评声音。被几次战争胜利鼓动起来的民族主义,要求灭亡日本,他们不断的翻出甲午战争来说事,拿出旅顺大屠杀来说事,他们说的没错,这些东西本就是杨潮让富强报最先开始带动的,那时候是为了战争,现在则被其他报纸引用。

    报纸上对政府对日本的优待十分不满,民族主义往往有一种狭隘的情绪,但是很多传统文人也对此表示不满。他们认为日本战败了竟然没有割地,应该占领四岛中的至少两岛作为赔偿,这是开疆拓土的封建帝王思想在作祟。

    当然也有表示支持的,中国亲日分子还是很多的,比如在北大任教的鲁迅先生就表示,把日本赶尽杀绝没有意义,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而且日本国土狭小,土地贫瘠,物产不足。完全没有强行占有的意义。

    同样有传统文人赞同,他们认为存亡继绝乃是大恩大义,日本应该永生永世感谢****,没错这些人把****都搬出来了。他们认定日本人会像朝鲜人那样感激中国。

    但是民族分子不满,表示日本虽然没有资源,没有土地,但是不灭了日本如何告慰那些死难的生灵。什么存亡继绝,他们更不稀罕,历史功底强悍的还表示。存亡继绝是对内的,齐桓公存亡继绝当然能得到诸侯国的感恩,可是汉存匈奴有五胡乱华之祸,唐存突厥也有五代十国之变。现在姑息日本,将来必成大患。

    杨潮对此并不在意,相反还饶有兴致的每天翻看报纸,文人能独立思考比什么都重要。

    “霸道?”

    看到一个个传统学者以齐桓公的事情说事,杨潮觉得还是靠点谱的,传承几千年的历史谁说是没有用的,一味学别人,今天学日本,明天学美国,后天学苏俄,没有什么前途。

    中国历史中可资学习的东西多了,春秋争霸未必不能套用,现代这个时代,在灭国开疆确实已经没有意义了,而且日本的疆土,确实没有什么值得开拓了,最重要的是吞并了日本,可就多了几千万文化独特,自我认同极强的日本民族,中国的民族就够多了,在加一个大民族,难道要学奥匈玩多元帝国?

    所谓霸道,谋的不是统治,而是控制,成本要低的多,但却能更大程度上让别人为我所用。

    美帝为什么不灭了日本,除了因为殖民统治的成本太高,还有就是他们要利用日本来牵制苏联,后来用来牵制中国。

    中国不需要日本来牵制美国,因为日本就在中国的卧榻之侧,用日本牵制美国,那就要武装日本,这是养虎为患啊,没有可供牵制的对象,就要有自己撸袖子抡胳膊上的勇气,像英法那样,既没有胆量打击苏联,就想到准许德国武装对抗苏联,最后只能让自己受伤。

    但是日本真的没有用吗?

    那倒未必,日本听话,这就是最大的用处,中国建立东亚的霸主地位,当然靠硬实力,但之后维持霸业,还是更多要使用软实力的。

    这时候,日本这个民族就比较有用了,他们这次失败,肯定会产生一股反思潮,而日本人的反思往往比较奇特,往往不愿意从本质上分析问题,而是只看表面,西方压倒东方后,他们立刻全面学习西方,等他们被美国打败之后,立刻着手开始模仿美国,他们输在重工业上,二战后就积极发展重工业。

    这是一个重视技术性的民族,这是他们成功的地方,也是他们始终只能做二流角色的原因。

    日本这次战败后,肯定又会思考,然后开始模仿中国的一些制度,传播中国的软实力。

    同时用日本来制衡朝鲜可谓妙招,就像后世的美帝在日本和韩国之间玩平衡手,让这两个国家永远无法离开美国人。

    朝鲜人虽然现在还比较听话,但是朝鲜的民族主义还是比较厉害的,等他们强大了,难免会生产某些不切合实际的东西,比如大民族主义之类的。

    而日本人在这方面就很识相,他们永远不会反抗一个比他们强的国家,当然只要这个国家能控制他们,他们会非常听话,听话到让你非常舒服。

    比如杨潮还一直担心军队驻扎日本会有些麻烦,甚至做好了武力镇压的准备,谁知道日本人对待中国国防军态度让人惊讶,东京始终秩序井然,除了个别军官自杀外,没有反抗的百姓。

    普通百姓甚至对中国士兵十分欢迎,因为这些士兵手里有大把的银子(纸币)。

    就好像二战后,日本人欢迎美军一样,不提日本政府为中国士兵修建的慰安所了,大量的日本妇女经常邀请休假的士兵到他们家中做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