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900-第2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显然日本人在拍杨潮马屁,现在杨潮可是能够决定日本生死的,一个不高兴灭了日本都不是不可能。日本人已经解除了武装,现在是任人宰割,说说好话,能换一个平安,他们还是很乐意的。

    但是美国人的态度影响不了蔡锷,可是日本人的态度却能够影响到他。蔡锷一想到中国的盛世,他就有些难以自持,如果一个人能带中国恢复古时盛世,那么那个人当不当皇帝,蔡锷就真的不是很在乎了。

    于是他来找杨潮,他要跟杨潮摊牌。

    蔡锷叹道:“如果你要当皇帝,没人挡得住。”

    杨潮叹道:“你也不挡我?”

    蔡锷摇头:“我不挡。”

    杨潮哈哈大笑:“蔡兄了,你这是怎么了,提什么皇帝不皇帝的,中国不需要一个皇帝。我不当皇帝,永远都不当皇帝。”

    杨潮的表态让蔡锷叹了一口气,却又有些惋惜起来,他都不知道他是想让杨潮当皇帝,还是怕杨潮当皇帝了。

    “你就不问我到底发生什么大事了吗?”

    杨潮很好奇。

    蔡锷这才道:“对了,发生什么事了?”

    杨潮很疑惑,发现蔡锷变了个人一样,当然他是故意装的。

    “沙皇吃败仗了,大败,溃败,损兵百万!”

    “啊!”

    蔡锷不由一惊,沙皇竟然会吃败仗。

    赶紧问清缘由。

    沙皇去年4月开始发动军事行动,5月底就扫荡了整个西伯利亚,6月就进入了俄国欧洲腹地作战。

    基本上在8、9月间就取得了绝对的军事优势,将苏俄军队包围在了个别大城市中,喀山、乌法等战略要地都被沙皇攻陷,兵锋打到了莫斯科附近的梁赞。

    可是在这些大城市双方僵持了整整3个月,沙皇却始终没有攻陷彼得堡、察里津等主要城市,反倒是成全了察里津的史达林。

    当到了12月份,俄国已经是冰天雪地,沙皇军队处于困境之中,没有了中国的武器供应,英法等国也接济不上,结果他们武器缺乏,尤其是重炮没有炮弹根本就没法攻城,这时候苏俄军队开始反击了。

    沙皇的大军顷刻间崩溃,沙皇本人都负伤了,最后只有80多残兵败将,逃回了叶卡捷琳堡拒收,现在苏俄冒着严寒正在发动冬季攻势,沙皇请求中国支援。(。)

第三百三十七节 土地问题() 
回到北京,杨潮召集了农商部、财政部、国防部等几大部门讨论。

    首先是国防部长段祺瑞就苏俄问题做了简短的回报,然后杨潮让大家讨论。

    “沙皇失败的关键并不在武器弹药上,而是粮食,沙皇军队缺乏粮食,就在当地征集,可是这惹恼了农民了。而沙皇的士兵大都是农民,结果苏俄一反击,沙皇的军队就崩溃了。我以为俄国的农业改革,对我国有很大的对比意义。”

    杨潮感叹着。

    但是其他人却很奇怪,他们认为俄国的农村跟中国的农村完全是两码事啊,俄国人是原始公社制度,中国完全是私有制度,怎么能扯的上关系,他们却不知道杨潮把后世的习惯给带进来了。

    俄国人的农村放在全世界也是最独特的,他们实行的是一种村社公有制度,这很奇特,历史研究认为是原始公有制遗迹,欧洲中世纪时还有残余,但是进入现代社会,就都已经废除了,法国和英国废除的极早,德国是拿破仑战争之后改革的。

    而沙皇俄国却一直没有改变。

    俄国农奴制时代,掌握农村的是大贵族,大贵族住在庄园中,有的跟农奴住在一起,有的则是农奴单独住在一起,农奴居住的地方叫做村社,类似中国的村子。

    村社有自己的土地,这些土地公有,农民每家都能分到土地,称为份地。但是村社从属于大贵族,农民必须先给地主家的农庄耕作完后,才能耕作自己家的土地。

    后来在1856年左右俄国被英法两个资本帝国暴揍一顿,发现不实行资本主义不行了,于是沙皇亚历山大开始改革,当时的做法是,废除了农奴身份,农奴从此没有给地主免费干活的义务,只需要跟做自己的份地就行。

    同时还允许农民赎买份地。将公有份地变成他们的私产,可是赎买价格太高,一开始还有富农这么做,慢慢的就消失了。只有一部分最肥沃的土地变成了私产,大半村社土地依然是份地。

    到了尼古拉沙皇手里,俄国农村基本上是地主庄园,富农私产和公用份地组成的结构。

    而且村社份地占据了八成以上的农村耕地,这是一种相对公平的制度。因为每个人都能分到土地,根据人口变化,有的地方10年,有的地方12年,有的地方甚至1年就分一次,后世的中国农村人很容易理解,因为中国农村就是这么玩的。

    这种方式保证了公平,但是却始终制约着俄国农业,因为份地被分割成一块一块小地,无法进行规模化耕种。也没有人去改良土壤,去进行水利建设。

    所以斯托雷平继续促成改革,要积极推动农村中的富农去收购份地,希望组建大农场,像美国那样经营农业。可是农村问题严重,农民不愿意把公有土地分了,因为大多数人其实买不起土地。就好像后世中国政府说要把农村的土地征集搞开发,总是有农民起来反抗。

    俄国也面对这个问题。

    斯托雷平城里了银行鼓励富农,他认为那些富农更懂得经营,而村社里的农民则完全是混吃等死。交税不足有村社帮忙,村社也帮不了那就只能拖欠,俄国坐拥世界最庞大的耕地,粮食却始终不够自己吃。这很成问题。

    但是斯托雷平的改革伤害到了这些农民的利益,他们不想自己的土地被分,这是一种文化的延续,极为麻烦。因为农民不愿意私有化,你怎么办?你告诉他们可以分了公家的地,可是他们不愿意分。

    农民不分地。土地就还是公有的,就不能变卖,富农就是有钱也买不到土地。

    斯托雷平强硬推行,组织工作队下乡去分地,这是你家的,那是他家的。

    土地分了之后,就可以买卖了,许多人为了一瓶酒就把自家的土地给卖了,因为他们那是公家的地,卖了后他还能在分份地。份地倒还有,但是已经没有那么肥沃的份地了。于是贫苦农民更加贫苦。

    但是俄国粮食产量增加了,农业整体增长了,损害的是农民的利益。于是农民始终在聚积不满,所以才有革命。

    而苏俄上台后,许诺农民把富农和地主的土地都归还农民,也就是归还村社,这得到了绝大多数贫农的支持,虽然形式不同,但说到底还是农民和地的问题,这就是农业社会最大的问题。

    因此苏俄始终得到了农民的支持,而沙皇打回去后,倒是没有动农民的利益,可是没有粮食的时候自然要去村社里征集,征集粮食的哥萨克可是最没有素质的野蛮人,又引起了农民的不满。

    麻烦的是,进入欧洲之后,沙皇军队中征调了大量的农民,这些人慑于沙皇的权威不敢反抗,可是当苏俄军队一反攻,他们立刻就逃跑,逃回各自的村社里去,不想给沙皇卖命。

    俄国农民也有俄国农民的狡诈,他们不给沙皇卖命,也不想给苏维埃卖命。

    可是苏维埃可比沙皇狠多了。

    沙皇的逃兵被抓回来,最多来一个十一抽杀,而苏维埃的军官们则是逃跑就杀的。

    不但如此,苏维埃的军官也被控制的更严格,弗拉基米尔派出军事委员会,跟后世的政委可不一样,不是做思想动员的,而是监督军官的,因为弗拉基米尔手下可没几个会打仗的,因此他们大肆使用当年沙皇军队的军官来带领军队。

    弗拉基米尔手下大将托妞说:“红军的组织原则,跟沙皇军队的组织原则,在形式上是极为接近的。”

    但是如何防止军官投降呢,碰到沙皇的时候,很多军官确实不敢动手,苏维埃的办法是,抓人质,将这些军官的家属作为人质,他们不好好打仗,首先前线的军事委员会可以立即对他们执行枪决,他们要是敢反抗,他们后方的家属统统杀掉。

    就是这样,由农民组成的没有斗志的沙皇军队,跟由工人组成了,军法严酷的苏维埃军队打了一年,最终组织更严密,更无情的苏维埃获胜了。

    让杨潮遇到了一个难题,到底要不要出兵帮沙皇,不帮沙皇的话,以后可就要跟苏维埃接壤了,帮沙皇的话,就得直接出兵了,因为沙皇军队显然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了,而苏维埃却越打越勇,越打越多。

    “各位认为,我们该不该出兵?”

    杨潮想听听手下们的意见。(。)

第三百三十八节 介入的理由() 
“如果我们要出兵的话,沙皇必须承认勒拿河以东领土为我国领土。”

    蔡锷对此很看重,沙皇的军队至今还在赤塔待着,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陆大人记一下,这一点很重要。”

    杨潮点点头,对外交大臣说道。

    陆征祥道:“最新消息,苏俄跟我们联系,表示愿意承认勒拿河以东是我国领土。”

    杨潮笑道:“看看,还是这帮革命的识相,沙皇也太死脑筋了。”

    陆征祥问道:“那要不要跟他们谈谈。”

    杨潮道:“谈,一定要谈。”

    陆征祥又道:“那沙皇这边呢?”

    杨潮道:“当然也要谈了。讨价还价,有人抬价才是好的嘛。”

    “不过蔡大人立刻就回军中去吧。随时做好军事干预的准备。”

    蔡锷应命离去,陆征祥开始了跟苏俄和沙俄之间的讨价还价。

    苏俄愿意承认勒拿河以东,甚至包括限制的伊尔库茨克都是中国领土,但是要求中国不能干涉俄国内战,不能帮助沙皇军队,而且要承认苏俄是俄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跟苏俄的谈判瞒不住人,当然也不想瞒,甚至是有意扩散出去。

    沙皇政府当即就急了,立刻派人来谈,他们也终于让步了,但是狮子大开口,表示愿意将东方割让给中国,但是要将勒拿河以东地区卖给中国,作价100亿两。而且提出中国继续给他们提供一笔10亿两的紧急贷款,还要立刻向他们提供100万支步枪,100万人的口粮,以及过冬的衣物。

    陆征祥觉得还是跟苏俄政府谈判来的好一些,虽然人家做的无本买卖,地方根本就不在自己控制之中,但是杨潮觉得还是很有必要跟苏维埃的同志们达成协议的,好在后世他们占了天下后打官司。

    至于沙皇那边,只有暂时先委屈一下了。不给地方就打。

    跟苏俄谈,不支持沙皇可以做到,但是承认他们为合法政府不行,陆征祥表示。除非他们能将沙皇政府打败,否则中国不方便进行双面承认的,既承认沙俄,又承认苏俄没有意义,但是承诺。一旦他们彻底击垮了沙皇政府,中国会立刻表示承认的。

    苏联人立刻就签订协议,很大气,很痛快,因为那个承认其实无所谓,只要中国人肯跟他们签订外交条约,事实上就等于承认了他们。

    于是只要拿到条约就是一场外交胜利。

    苏俄政府立刻就公布了外交条约,但是中国政府却没有响应,对外口径是中国政府目前还没有承认苏俄政府,因此所签订的条约。必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