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900-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德国大使来找杨潮谈判,希望发行债券的时候,杨潮建议他们卖技术。

    德国还是拥有强大的技术储备的,比如蔡司的精密光学仪器杨潮就很感兴趣。

    能有什么办法,卖呗,现在打成这样,输了什么都没有了,赢了就赢得一切,没有什么舍不得,德国人开始败家。

    蔡司的精密光学技术,精密轴承生产技术,精密丝杠生产技术,钟表生产技术,拜耳、阿克发、巴斯夫等化工企业的燃料技术,合成橡胶技术,西门子公司的电气设备技术,潜艇建造技术,甚至连毒气生产技术都卖给了中国。

    得到这些技术之后,杨潮还要德国人保证技术的可靠,让他们派出技术人员来中国帮忙培养工人。

    一般是用德国人提供的图纸、技术工艺,开始在中国挑选工厂试生产,一边让德国人派人来直接教授,杨潮是打定主意,在战争结束前要把德国工业中最精华的部分都转移过来。

    当然其中很多技术,杨潮根本就不需要现在买,甚至不需要买,比如西门子的技术,拜耳的技术,他们在中国就在生产,就算要买,战后买肯定更便宜,战后可是去抄底的。

    目的很简单,就是加强德国的力量,让英美消耗的更多一些,这样美国人才会继续采购中国的飞艇,甚至哪怕不赚德国人的钱,这笔买卖也是值的,可以说那些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全都是添头。

    美德大空战的爆发,英法自然不能袖手旁观,他们很快就加入了美国的队伍,联合对德国进行轰炸,随着空战规模的爆发,飞艇的消耗速度也飞快的增加,销售量越来越高,一个月订单在4月份就超过了2000艘。

    而此时沙皇俄国的危机终于到了,西伯利亚的春天到来,苏俄红军开始向乌拉尔山脉进攻了。(。)

第三百四十二节 沙皇的危机() 
“俄罗斯是不是要完蛋了?”

    颐和园中,奥丽嘉女大公哭哭啼啼。

    “怎么会呢,不会的。”

    杨潮安慰道,但心里却明白,俄罗斯真的完蛋了。

    “求求您,帮帮俄国。”

    眼泪汪汪的女大公让人不忍拒绝。

    也不能真的看着苏俄那帮人把沙皇给灭了,在杨潮看来,沙皇集团盘踞在西西伯利亚,对中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当然帮,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帮啊。短短一年,沙皇陛下的四百万大军就几乎全军覆没,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帮了。”

    去年冬天,帮沙皇重新武装了一百万军队,沙皇连女兵都招募了,还让杨潮怎么帮。

    “斯托雷平说,中国飞艇部队愿意帮忙轰炸的话——”

    杨潮打断道:“这是不可能的,我国不能干涉俄国的内战,这是原则问题。”

    奥丽嘉大公神情暗淡下来。

    杨潮又道:“算了,不想这些不开心的事情了,我们的婚礼拖延太久了。是不是该办一办了。”

    尽管都把床单滚烂了,但是两人现在还不是合法夫妻。

    奥丽嘉却不说话,显然她现在没有心思。

    女人外交还真是麻烦,斯托雷平这孙子就没少忽悠奥丽嘉。

    “放心,我绝对不会允许苏俄侵入西伯利亚,只要他们敢过乌拉尔山脉,就威胁到我国的利益了,我国绝对不能坐视不理。”

    “真的?”

    奥丽嘉一喜。

    “当然是真的了。秋明哪里的石油已经开采出来了。铁路正在加紧修建,用不了几个月就能修通。那座油田可是我与诺贝尔和沙皇家族合股经营的,我国政府绝对不会坐视本国公民的资产受损。更何况石油可是关乎国家安全的。”

    杨潮信誓旦旦表示。

    秋明油田不但是石油安全,还是自己介入俄国内战的最好理由。

    婚礼说办就办。

    沙皇又一次来到北京,他这次可比上次憔悴多了,脸上添了许多皱纹,看着老了十岁,看来跟苏俄一年时间的鏖战。确实耗尽了他的精力。

    杨潮不知道的是,在人前还能坚持威严,可是背地里沙皇已经哭过了好几次,他发现他根本就承受不来这种压力。亡国的压力。

    所以他这次以女儿结婚为借口,直接将所有公务交给斯托雷平,他逃一样离开了西伯利亚。

    其实仗打到现在,沙皇已经完全没有信心了,对斯托雷平也十分不满。但是看到斯托雷平比他老的还厉害,他心里的怨气也就消了。又听说斯托雷平的家人受到牵连,竟然全部被苏俄给枪毙了。他不但不怨,反而对这个大臣充满了同情,虽然他也失去了一个儿子,但好歹保全了所有女儿和妻子的性命。

    婚礼还是在教堂举办,本来杨潮都有想法改成中式婚礼了,可是中式婚礼需要拜父母,意味着杨潮必须给沙皇磕头,杨潮的身份又是中华共和国的总统。根本不允许他做出这种举动,于是只能继续在教堂中举办。

    婚礼比上次更加隆重,但是这次的安全措施就严密多了,参加的宾客无论男女都被仔细的搜身盘查,有上次的刺杀事件,宾客也没有怨言。

    各国公使,日本、朝鲜和琉球的王族纷纷参加,盛况空前。

    但是婚礼本身却很平淡,一切按照西方礼仪来,程序上比后世中国富裕阶层的婚礼还简单。

    婚礼结束后。两人正式成为夫妻,奥丽嘉女大公不争气的哭了,杨潮却始终很平静的招待宾客。

    婚礼之后,曲终人散。可是沙皇却没有离开。

    而是留在了北京,开始进行国事活动,跟各国外交使节交流谈判。

    随着失败,英法已经放弃了支持沙皇,除了还能从中国得到一些支持之外,沙皇政府已经断绝了一切外援。而中国政府给的援助,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了。

    沙皇从各国哪里没有得到重新援助的承诺后,只能转向中国政府求助。

    但是中国始终没有放开向外国政府放贷,沙皇也没有例外,当然也不是绝对不结款,前前后后借了沙皇政府10亿两白银了,但是不是用领土换的,就是用矿产抵押的。

    “你们不是还有一只舰队吗,我国愿意支付高价购买!”

    杨潮给沙皇提了一个建议。

    高尔察克那只舰队一只停留在青岛,沙皇没有一分钱给他们,舰队连燃油都没有了。

    不止杨潮,英国人和美国人都打过这只舰队的主意,但是英美两国都希望用来抵偿他们的借款,沙皇当然不肯答应了。

    杨潮提出购买,沙皇怎么能不答应,而且现在这个时候,军舰的价格可是相当高昂,尤其是现货那是有价无市。

    这批军舰,单单10艘超无畏,战前就有1000万美元,战争期间民船价格都翻了三倍,就是3000万都不愁卖,这十艘卖个3亿没有不成问题。杨潮给沙皇整只舰队,总共五十艘军舰开价5亿美元,沙皇痛痛快快就交货了。

    高尔察克虽然不满,但是也没有办法。军舰都趴窝在青岛,除了卖给中国人还能干什么,于是他老老实实带着水兵上岸,到西伯利亚当陆军去了,高尔察克倒是得到了一个集团军司令的职位,也算是位高权重了。

    有了钱,物资、装备倒是解决了,可是军心问题怎么解决,去年的冬季战意,沙皇的手下已经被打破了胆子,完全没有士气,加上军中有太多女兵,市场发生各种不良事件,军纪直线下降,无限逼近土匪水平。

    果然苏俄红军一攻击,沙皇大军就崩溃了,车里雅宾斯克、叶卡捷琳娜堡,等等乌拉尔城市相继陷落,眼看苏俄军队逼近秋明。

    杨潮立刻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决不允许任何国家威胁到秋明油田的安全,必要时候不排除采取武力手段。

    通过这个声明,为武力介入,制造了一个借口。

    弗拉基米尔同志当然在此抗议了,但同样他们只能在国内抗议,没有一个国家给他们有外交关系,没有地方递送抗议书去。

    沙皇依然在北京,已经完全放弃了自己的军队,将危机全部抛给了斯托雷平。(。)

第三百四十三节 保护油田() 
苏俄军队没有那么听话,不会因为中国帝国主义的一份声明就停止他们前进的脚步,他们的军队勇敢的跨过了乌拉尔山脉,攻向了近在咫尺的秋明,并很快将沙皇军队包围起来。

    杨潮立刻照会沙皇政府,表示中国国防军将采取切实的行动保护自己的资产,希望沙皇政府谅解,沙皇政府对此表示了充分的理解,然后驻扎在唐努乌梁海和乌里雅苏台的两个师即可启程,坐火车赶赴秋明。

    在苏俄军队攻下秋明之前,中国的援军到了,一开始就用飞艇进行了地毯式轰炸,接着在三千辆坦克的掩护下,两万士兵撕裂了苏俄军队的包围圈,与被包围的沙皇军队汇合。

    之后中国士兵不断的涌入秋明,人数不到十万的苏俄军队别说继续包围了,能不能自保都不好说,当中国国防军规模超过五万人之后,苏俄军队主动撤退了,一直退到了300公里外的叶卡捷琳堡等待援军。

    弗拉基米尔同志绝对不会放弃西西伯利亚如此广袤的领土,当然前提是他觉得自己实力够硬,在打败沙皇大军之后,弗拉基米尔同志雄心勃勃,他自以为无畏的红军天下无敌,于是不管中国政府的声明,继续调动部队,打算在西西伯利亚大一场打仗。

    这可苦了俄国百姓了,打了多少年仗了,从1905年开始,俄国几乎就没有消停过,整整一代人几乎就是在混乱的童年中成长起来的,这些人现在很多都是苏俄战士。

    中国国防军接替沙皇军队控制了秋明的防务,然后开始加固沙皇军队留下的防御阵地。

    至于油田倒是不用担心,油田距离秋明市区700多公里呢。

    铁路现在已经开始修建,詹天佑派去的最精干的团队,他们不但要负责修铁路,更是要负责研究冻土施工的技术,虽然很可能造成巨大的浪费和环境破坏,但是在俄国人的土地上实验。不心疼。

    以俄国的施工期加上摸索,詹天佑计划三年工期,杨潮也不着急,让他们慢慢修。

    同时梅吉翁油田区的施工则一天都不能等。诺贝尔家族的技术人员已经入驻,并且第一架油井已经打了出来,施工人员修建了临时储油设施,先将石油储存起来。

    同时河港开始动工,造船厂开始修复。这地方不建一座造船厂还真没办法。你不可能把船从东海拉过来啊,只能在这里建造。

    鄂毕河可是一条大河,流量丰沛,额尔齐斯河都只是他的一条支流,而额尔齐斯河也是可以同行的大河,最重要的是鄂毕河流域的同行条件很好,从鄂毕河中下游一带可以直接通到中国境内的阿尔泰山下。

    秋明有俄国人的造船厂,不过被苏军大炮给轰击的差不多了,除了地基能用之外,统统都要换。反正俄国人原来的设备杨潮也看不上,说是修复,跟重建也差不多了。

    造船厂半年时间修好,今年就可以下水第一艘船,冬季之前争取运出第一船石油。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而俄国人也终于准备好了,5月他们的援兵到达,开始从叶卡捷琳堡出发,携带者大炮、轻重火力沿着铁路线前进。

    此时铁路自然又被炸断了,苏军也懒得去修。直接动员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