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900-第3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服气了没有?”

    听潘训说完,杨潮笑问米青道。

    米青撇撇嘴:“还是不服。他这不是假公济私吗?利用职务之便,收买乡下人!”

    米青他爹也是这样的一个老夫子,她很清楚,他爹如果发出号召,四邻八乡动员一千人去县城投票不在话下,乡下人争水打架的时候都能鼓动上万人,更何况不过是投个票,只要有人带头,农民也就不怕了,更何况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投票,让他们去他们就去拿出户贴,报名登记,然后大声说出他们选谁,就有人帮他们填票了。

    “我反正是服了。这就是政治,谈不上收买,利益的博弈罢了。我看啊,就是我来选,这次也要被选下去了。”

    杨潮叹道,他倒是真心的,如果是他,估计这次弄不好也要栽个跟头,甚至很有可能,潘训筹谋了这三年,就是在针对杨潮的。

    “理事长客气了,理事长高风亮节,怎么会来跟我们这些俗人争呢!”

    潘训立刻唱高调。

    杨潮摇摇头:“好啊,这样我就是有当总统的野心,也不好意思争了。不过竞选总统,跟当总统可是两回事。竞选的时候可以玩一些手段,但是当总统可就没有这么容易了,以前你是在台下,没人注意你,以后你就站在台上了,万众瞩目,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公主的焦点中,一步行差踏错都不行。”

    潘训点头道:“理事长说的是。”

    杨潮摆手道:“不是跟你客套,你真要小心点,我给你几个建议,做好了,在当一届是没有问题的。听不听就看你自己了。”

    潘训连忙抱拳行礼:“请理事长指教。”

    杨潮笑道:“第一,减少政府开支,第二降低税率,然后就不要管了。”

    潘训眉头一皱:“减少开支?这怕是有些困难。”

    他答应了多少老夫子,一旦他当选,就要大力发展乡村教育,而且要提高传统学问的比例,要让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接受国学,这才真正打动了无数老夫子,这些老夫子看到新学日盛,心中难免生出一种文化的恐慌,潘训的保证,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一个个简直是抱着包围名教的宗教心态去投票的,因此看着就像是去打仗。

    而这一切都要经费,因为你至少要雇佣成千上万的国学大师,这些人的工资虽然不高,但是一亿两的开支还是少不了的。

    当然推广国学,也不违背潘训的教育理念,美国最新出现的教育理论,通识教育就很让他感兴趣,美国人学生,哪怕到大学时候,也都要接受人文科学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能型的人才,而不是偏科的人才。

    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成为有人文情怀的精英,而不是成为一个个冷冰冰的科学家,唯利是图的企业家,而是要有社会责任感的国家经营,当然美国教育的那一套是西方人的绅士教养文化,要把每个人都培养成富兰克林、杰斐逊那批绅士一样的人才。

    而潘训则是要用仁义礼智信将中国学生培养成范仲淹、文天祥那种有担当的士大夫,他的这个理念是得到张謇等精英的认同的,而其他还唱出了一个高调,那就是响应杨潮早前提出来的培养中国的士大夫号召,他相信那些迷信杨潮的热血青年都不会反对。

    杨潮知道潘训担忧的是什么:“当然不会裁减教育经费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吗。我们今年还会裁撤两百万军队,军费开支至少能节约出十亿两。全都投入教育领域的话,你想干什么都够了。”

    几百万军队,始终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所以去年裁减了一百万,几年还要裁减两百万,明年依然要裁减一百万,将中国的军队数量从六百万裁减到两百万,接着还要继续裁减,最终目的是减少到一百万,甚至更少。

    一听不用降低教育经费潘训就满意了:“理事长所言极是。”

    杨潮笑道:“政府的最大责任,一个是维持稳定,保证国家安全,另一个就是推广教育,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

    潘训还是道:“理事长所言极是。”

    杨潮叹了口气,都不知道这家伙听进去没有,反正此人是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有自己的想法的人,他不依靠任何人,也不受任何人影响。

    “好吧,希望下一届你能继续执政。”

    米青在一边听着,心里却不满意起来,她还年轻,她还没当够总统呢,她下一届也还想争争,如果潘训连任,那还有她什么事啊,等四年容易,等八年她都老了。

    所以她决定,也要跟杨潮谈谈。

    只是要找杨潮谈的人太多了,她一时找不到机会,一直到宴会结束,她都没有机会,于是她决定晚上好好聊聊。(。)

第四百一十五节 答谢晚宴(第一更)() 
“呵,这还给我发了请柬啊!”

    潘训当选总统,除夕夜之时交割,但是提前庆祝一下感谢一下支持者这还是必须的。

    “那您去吗?”

    张念知道杨潮是支持米青和李富安的,起码一直表现出来的是这样。

    “当然去了,未来总统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吗。”

    杨潮笑道。

    他其实谁都不支持,谁当总统都一个球样,在一个体制稳定的政体中,总统的作用就是一个橡皮图章。

    杨潮的目的是维持这样一个体制,不要引起太大的混乱就好。

    “告诉张作霖,会面取消了,恩带我送他一件礼物当赔罪吧,下一回我去蒙古看他。”

    杨潮来东北,就是为了跟张作霖见面,是因为张作霖手下的士兵哗变了,这件事十分严重,杨潮打算低调处理。

    但是越好了张作霖,自己却要失约了,所以送给礼物当赔罪,至于什么礼物吗,一块玉佩,鼓励他君子如玉嘛。

    “杨大人到!”

    卫兵高声唱和,杨潮走进大厅,这里是北京大饭店。

    所有人都停止了活动,看向了门厅,几乎是给杨潮行着注目礼看他走进大厅的。

    杨潮摆着手,向一个个熟人打招呼。

    “潘兄,恭喜了。”

    潘训则大步迎了上来,杨潮率先躬身行礼。

    潘训连忙扶起杨潮:“理事长,当不得,在下可当不得啊。”

    杨潮拍拍他的肩膀:“当得,当得。怎么样想到施政方针了吗?真要跟美国人开战?”

    潘训摇头笑道:“理事长说笑了。”

    这货果然打算欺骗选民,欺骗那些单纯的热血青年。

    “瞧瞧,美国大使都到了。”

    杨潮笑着跟美国大使胡佛打了个招呼,这货因为熟悉中国国情,现在当了驻华大使。

    “美国人这不是想沟通中美通商问题吗?”

    潘训直接说出来,第一是告诉杨潮,美国人已经在活动下一届领导人了。第二则是试探一下杨潮的看法。

    杨潮没有说话,只是摇摇头,这就够了。

    潘训点到为止,不再说这个话题。

    “你想竞选。怎么也不早点说,我那一票可没投,浪费了不是。”

    杨潮哈哈一笑。

    潘训连连点头:“多谢理事长支持。”

    然后两人就一起进入大厅。

    拜了许多桌子,上面放满了食物,中西结合。水果点心,外加卤肉,红酒和二锅头。

    宾客也是中西结合,杨潮看到了张謇,看到了张伯伦,看到了陈嘉庚,也看到了各国的领事馆人员,看到了一些央行的大班,汇丰银行的经理,太古轮船的经理等等。四周有乐队伴奏。有西方的长号小提琴,也有东方的琵琶和二胡。让人没有任何挑剔,满足任何人的胃口,就好像潘训做事一样。

    最中间则空了出来,这是作为舞池的,头顶是水晶大吊灯,不过亮着的却是白炽灯。

    “米大总统到。”

    失败的对手这时候也来了,看来杨潮不是最后一个到的。

    米青来了,潘训又一次去欢迎,到了个歉。让杨潮自便。

    杨潮立刻就跟假意不经意走过的一个人碰了下杯子。

    “胡佛先生,幸会幸会。”

    “杨先生,久仰久仰。”

    胡佛这货,现在已经大名鼎鼎有世界声望。但可是在中国发达起来的。

    让他获得国际声望的,是救助苏俄饥民,他是第一个唱起高调的,说服美国政府拿出了两千多万美金采购粮食发放给了苏俄百姓。但是他在中国的行为可不太光彩,是帮着英国人偷骗开滦煤矿。用空白合同,骗取了开滦煤矿的经营权。而签合同的中国官员根本就看不懂合同内容,因为不懂英文,而当时是八国联军时期,官员根本不敢反对。

    以合伙人的身份经营开滦煤矿,让胡佛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不过这都是往事了,没想到胡佛还是能靠中国发达,让他成为了驻华大使,迈入政界,当然他最后肯定也是要迈入政界,最终当上美国总统的,所以杨潮也有兴趣跟他谈一谈。

    “在下认为,我们两个国家互相之间设置高关税壁垒,对我们的经济都没有好处。”

    胡佛立刻就说道了关税壁垒上。

    杨潮叹道:“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胡佛跟杨潮碰了下杯,为这个共识庆祝一下。

    “那我们为什么不坐下来谈一谈关税问题呢?”

    胡佛建议道。

    杨潮摇头道:“这个我说了可不算。”

    胡佛耸耸肩,显然他对这个不认可,他可是中国通,在中国能骗中国人的大骗子,岂会不懂中国的人情世故,他当然知道杨潮背后的影响力。

    “那您觉得中国政府会接受谈判吗?”

    胡佛试探道。

    杨潮道:“这要看美国人的态度了。”

    胡佛叹道:“排华法案?有这么重要吗?”

    杨潮道:“当然,很重要,对美国重要,对中国更重要。”

    “嗨,艾斯顿!”

    胡佛还要在说,杨潮突然跟另一边走过的人打了声招呼,英国驻华大使艾斯顿爵士。

    艾斯顿倒不是很想搭理杨潮,他来这里只是出于礼仪,因为大英帝国这次实在是太丢脸了,堂堂大英帝国海军,要到自己的殖民地去,竟然还要获得中国的许可,到了最后大英帝国竟然也默认了。

    当时中国人一边在南洋威风凛凛的展示威风,却在马六甲海峡巡航,最少的时候,一艘巡洋舰挡在大英帝国舰队前,整个舰队竟然都没有通过。当然大英帝国也没有绕路,那样太丢面子,他们就硬生生在马六甲海峡中跟中国舰队对峙了半个月。然后等中国舰队解除了封锁后,他们才赶到新加坡。可是丢掉的面子,再也找不回来了。

    因此半辈子活在大英帝国荣光之下的艾斯顿实在是难以接受,感觉到自己这个大使当的实在是没有底气。

    “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们在阿拉伯的沙漠中发现石油了。”

    杨潮笑着对艾斯顿说道,艾斯顿当即愣了愣,接着他知道大事发生了。

    他现在很有兴趣跟杨潮谈一谈了。

    原本的历史上,中东地区最先发现石油的是波斯。1872年就发现了石油,接着在未来的半个多世纪中,波斯是中东唯一出产石油的国家。

    伊拉克第一口成功的油田是1928年由英国、法国和美国的石油公司联合发现的。沙特的石油1932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