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900-第4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人都担心军国化,拥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的日本。就更应该担心这个问题了。

    日本使者点点头,日本的问题确实很严重,通过这次紧跟中国对美国采取强硬态度,确实大大满足了一次国内民族主义者的情绪,但同时法西斯势力大大抬头,好在跟美国不同的是,日本有一个威望极大的天皇家族,这对日本的稳定极为重要,因为即便是幕府时代,天皇也始终是天皇,日本文化中,天皇是不能换的。

    有裕仁天皇在幕后压着,法西斯势力还不至于失控。

    “我国会尽快将军队裁减到50万的数量。”

    伊集院彦吉立刻表示道,这次日本通过配合中国,被允许保留100万大军,但是始终维持100万大军,中国不可能不感到威胁,还是自己动手将军队裁撤一部分。

    再说养太多兵,对日本财政也是一个巨大的压力,毕竟日本还处在地震后的重建时期,至今财政收入水平还打不到地震前的水平。

    不过通过这次刺激民族精神,日本这个单一民族国家的民心士气,算是彻底从地震的打击中恢复了过来,尤其是夏威夷的胜利,让日本人感觉到,即便是日本列岛沉默,他们也有机会向其他地方移民,比如夏威夷。虽然夏威夷也是一个岛,还没有日本列岛大,但总归是一种心理安慰。

    民心士气一上来,日本经济形势甚至都好了起来,地震造成的社会问题也基本解决了,关东地区的百姓重新找到了工作,该建的房屋建起来,该修的道路修复好,一座座工厂,也都重新开业。

    但要想恢复到过去的经济形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除非能得到中国的帮助。

    比如:“大人能不能帮助放开纺织品的关税问题呢?”

    伊集院彦吉每次见杨潮都要提一提纺织品关税的问题,虽然希望不大都要提一提,万一实现了呢?

    如同过去那样,杨潮依然呵呵笑起来:“日本开放机械制品的关税可否?听说最近日本对中国汽车加征了关税,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啊。”

    杨潮不但不答应放开纺织品关税,还对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日本提高的中国汽车进口关税问题提出了意见。

    扬子汽车公司生产的斯柯达技术的小汽车,目前生产规模已经达到10万辆,这让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汽车生产大国的同时,也让日本增加了一种中国商品的关税。(。)

第五百零七节 种族主义国家() 
随着经济繁荣,中国市场的消费能力急剧飙升,尤其是山东和上海两地,由于这两地的工业化水平极高,因此人均收入也是远高于中国其他地区,基本上达到了世界中等富裕国家的收入水平,平均下来比意大利这个比较贫穷的工业国还要富裕一些。

    虽然在中国来讲,只占很少的人口数量,可是总量依然超过了一亿,其中山东人口已经膨胀到了7千万,上海则始终是3000万左右,如果看做是一个国家,那也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国家。

    这一亿人口平均收入水平高于意大利,仅次于西北欧地区的英国、比利时、荷兰、法国等最先进的国家,可是其中最富裕的3000万人的收入水平,却可以媲美英美这样的富国,因此仅仅是山东和上海两地的富裕阶层的购买力就足以支撑起一个汽车工业了,更何况全国各地能达到英美水准的中产阶级总量,已经超过了1亿人口,比美国人口数量多。

    所以中国汽车工业的潜力市场已经超过了美国,杨子汽车公司斯柯达小汽车产量已经达到了20万辆,可依然供不应求,在中国市场供不应求,同时也畅销整个东亚地区,只是日本提高了进口关税,希望将日本市场保留给三菱和三井的工厂仿制出来的劣等小汽车。

    由于中国市场还供不应求,所以中国政府并没有太过在意日本人的保护政策,可是杨潮却看到了。连斯柯达合资工厂的经理都不在乎的时候,杨潮却十分在意。因为他看到的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后的情况,如果任由日本汽车工业发展,将来迟早是大敌。

    所以让中国汽车工业冲垮日本萌芽状态的汽车业,目的不是赚取日本人口袋里那点钱,而是防止日本汽车业发展起来,至于日本贫穷的百姓。还真的没多少人买得起汽车,他们即便是敞开了买,一年也未必能消化一万辆汽车。

    伊集院彦吉也这么看,也不是很看好日本的汽车消费能力。觉得汽车工业在日本没什么发展前景,相比能换来大量外汇的纺织工业,汽车工业实在是微不足道,要不是三井、三菱这样的大财团在仿制,或许日本政府都不会浪费一个商品保护名额来进行专门保护。

    “那如果日本放开汽车业。中国是不是愿意放开纺织品市场呢?”

    伊集院彦吉小心的问道。

    这显然不可能。

    杨潮摇头道:“太过封闭自己,对日本最终没有好处。日本至今不支持外国工业在日本投资,造成日本的技术普遍落后世界一个时代。欧美和中国遍地出现的大工业生产,在日本基本上很难见到,日本人的小作坊式生产,是不可能立足于世界的。你们越是保护,生产技术就越是落后。即便现在我们开放了纺织品市场,你们通过克扣工人工资,能抢走多少市场份额,还真不好说。”

    杨潮说的是真话。但是真话也不能答应他们,保护纺织品就是保护女性就业,保护了女性就业,就是保证了城市化,东营的城市规模之所以能够超越青岛和烟台,正是因为纺织工业,单论工业产值,东营跟青岛和烟台还是有差距的。

    女人留在城市中工作,他们的男人就能安心住在城市里,孩子也会在城里上学。城市化才能进行下去,反之,如果女人留在农村,男人只会将城市当做一个挣钱的地方。挣了钱就回家,留不住人,城市就发展不起来。

    如今已经是26年了,世界大繁荣已经过了5个年头,进入了更加繁荣的后半期,可是中国的城市化深度还比不上欧美国家。虽然在外表上看,山东靠海一线,以东营、烟台和青岛为纽带的城市带城市化已经超过了一半,可是城市文化还很脆弱,因为还有大半的市民并没有将城市当做生活的地方,没有将城市当做家来看待。

    如果在经过几年还没有改观,大萧条中城市文化能不能坚持住,真的让人很担忧,如果大萧条一来,市民们都纷纷离开城市去了乡下,在让城市经济恢复,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光是再次将人口吸引到城市中,就要付出巨大的工作量。

    伊集院彦吉不知道杨潮的心思,只把杨潮的理由当做借口,不过他并不意外,换做是他也不会用汽车工业市场来换纺织品市场,日本的汽车市场还比不上意大利呢,5千多万日本人的汽车消费量甚至还比不上200来万人口的西伯利亚俄罗斯帝国,而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市场,5亿多人的消费能力让任何国家都会心动。

    所以伊集院彦吉没从杨潮这里得到经济利益,不过他此行本就不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来,而是为了其他利益而来的,是美国日裔的利益。

    杨潮虽然没有帮日本人跟潘训说话,但是杨潮不出面反对,就是对日本最大的支持了,这个问题上潘训没有必要压制日本,很快就答应出面帮助日本,雇佣了英国、荷兰的商船,从美国西岸将日本侨民接回了国内,至此,美国大陆上,日本人作为一个裔民群体消失了,是继华人之后第二个消失的族群,在美国国内爆发了欢喜的舆论声音,美国的种族主义甚至得到了鼓舞。

    “这个国家基本上废了啊。”

    杨潮不由的叹道,被鼓动起来的美国种族主义者将目标对准了其他族裔,首当其冲的是菲律宾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印度人等亚裔,但是西班牙裔、意大利裔和俄罗斯裔等不被西北欧主流民族认可的族群,也越来越多的受到美国种族主义的打击,越来越严重的治安问题,让美国这个国家进入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社会震荡中。

    一个不稳定的国家显然是无法享受到繁荣的。

    本来应该是柯立芝繁荣的最大受益者的美国,好像随着柯立芝总统的辞职,繁荣也一去不复返了,去年由于大规模征兵就已经让国家经济产生了繁荣以来第一次零增长,今年勉强开始反弹,可社会治安问题让他们想成功实现增长,前景很不乐观。(。)

第五百零八节 满月() 
“嗯,不错,不错,真不错!”

    杨潮给女儿过满月,中俄两国的要人纷纷参加,礼物当然是少不了的,其中一幅画让杨潮自己都赞叹不已。

    这是一副茫茫湖面上雪钓的油画,虽然是油画,可是吸取了中国国画的技法,画面上漫漫的雪花,对比的茫茫湖面上一叶孤舟,一领蓑衣,一个男人,孤寂垂钓。

    “难得她能将一顶狗皮帽子画的这样好看。”

    杨潮当时穿着熊皮大衣,但是脑袋上却套着东北常见的狗皮帽子,当时的装扮并不好看,但是经过女画家的艺术加工,那帽子就没有那么丑了,因为已经不是什么狗皮帽子,而变成了一顶斗笠,熊皮大氅也变成了蓑衣,更有江南老农的感觉了。

    “呵呵呵呵。您真的以为这是一幅画吗?”

    送礼物来的金月慧呵呵问起来。

    好久没见金家姐妹杨潮还很想念,最关键的是想念自己的私生子,杨潮给取名杨仲义,但是他在朝鲜的名字是金仲义,为了保护这个孩子的身份,金九对外宣称是自己的外孙子,算是隐瞒住了杨潮儿子的身份。

    毫无疑问,杨潮在这件事上欠金九一个人情。

    “难道不是吗?”

    杨潮翻看着画,他还真的有些好奇,他虽然不是什么专家,但是对于油画还是能看出来的。

    “是纸质的。”

    杨潮仔细观察,发现这幅画不是画在画布上,而是画在纸上的,不过这不是主要原因,中国画用纸张,画家借鉴了中国画技法。在纸张上画油画也不是什么奇闻。

    “质地细腻,怎么不是油画?”

    杨潮还真是看不出来这幅画的问题所在。

    金月慧哈哈笑道:“这是印刷出来的。”

    杨潮一愣:“印刷?”

    杨潮一直知道金九接受了自己当年的建议,在朝鲜大力发展以森林为基础的工业,其中造纸业已经颇有规模,可是更高级的印刷业却始终没有什么起色,从山东≠≯≠≯,接不到多少订单。

    金月慧得意的笑道:“没错是印刷出来的。我从萨拉手里买下了版权,准备大量印刷。我想您应该不会有什么意见?”

    金家姐妹在赤塔犹太女画家萨拉家中住了很长时间,跟萨拉是很好的闺蜜,萨拉用了两年时间才完成了两年前在贝加尔湖上给杨潮的肖像画,没想到让金家姐妹看重了,买下了版权印成了版画。

    这几年上海等城市的中产阶级家庭,染上了洋人在家中挂领袖肖像的习惯,很多人都在客厅中悬挂大幅名人肖像,比如挂一副总统肖像。当然也有悬挂杨潮肖像的,而且比例相当大,让一大批贩卖杨潮肖像的版画作坊赚了不少钱,但是从来没有人向杨潮付过肖像费。

    “你们这是不打算给我肖像费了?”

    杨潮不由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