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900-第4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狗都如此,更何况人,苏俄清算了沙皇时代的官员、贵族、资本家、地主甚至富农。社会的整个精英阶层被消灭,执政者完全没有经验,难免会犯各种错误。

    这就是整个社会阶层年轻、激进和毫无经验,但却自以为自己成熟、稳重和懂的真理,于是做事情为所欲为,不知进退。不顾后果,如同失去了领领导的澳洲狗群一般。

    杨潮的旁征博引,跟汉森聊的很投机,虽然汉森最后也不是完全认同杨潮的理论,作为一个工人党派的领袖,他本人对苏俄还是有一种崇高的敬重感的,毕竟现在瑞典模式才刚刚开始,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他们正在走上一条独特的道路,因此对自己的前路还没有概念,反而对苏俄能够让工人当家的成果感到欢欣鼓舞。

    汉森本人,出身于小店员,可以说是十分纯粹的无产je级雇工,本人也没有受到过系统教育,仅仅是基础教育水平,可是瑞典社会没有苏俄那么固化,接近西欧工业中心,又坚持自由经济,工业展水平和社会展水平都相当高,汉森通过努力,参与创建青年联盟,担任报纸主编,一步一步奠定他的社会阶层。

    当汉森开始执政的时候,他已经是社会的中高层了,因此他的世界观比较温和,当28年他们竞选失败之后,汉森决定改革,提出要建立人民的党,建立人民之家,表示“如果瑞典社会要成为他的公民的好家庭,就必须废除je级差别,展社会照顾,实行经济平等,以及经济和社会的n主…”,通过提高社会福利政策,和开始讲究和解、合作的方略,他们赢得了农民的支持,跟农民结盟,并且得到资产je级的理解,于是32年,当经济危机深重之后,他们大获全胜,终于赢得了执政的地位。

    可汉森此时的立场,还没有跟苏俄站在对立面,就像英国工党都认为他们跟苏俄是一样的组织,在工党当政之后,英国才承认的苏俄的合法地位,汉森也跟英国工党一样,认为苏俄是领先的,是革命的,是进步的,直到苏俄开始批评他们温和的做法不革命的时候,他们才开始思考自己的道路,才开始真正的走上不同的道路。

    杨潮对这些东西其实不感冒,在他看来,无论什么社会制度,其实最大的作用第一项永远是稳定,更进一步则是提供社会服务,纵观历史,无论什么社会,只要能维持3年的和平稳定。并且提供了全民教育这样的社会服务,那么3年足够他们跟上世界平均水平。

    这一点其实中国人很早就做到了,而且是一次又一次的做到,所以历史上往往有很多次盛世。每每都出现在一个朝代刚开始的时候,就是因为王朝新立,新的制度建立,保持了几十年的稳定,于是自然而然的经济繁荣。人口激增,成为盛世。

    但到了现代,中国古代统治模式,显然已经跟不上工业化时代的要求,所以革新是必须的,至于革新成什么样,是学习日本还是学习美国还是学习英国还是学习德国还是学习苏俄,在根本上其实没什么区别,只要解决了长期的和平稳定和工业化社会需要的受教育人口,那么国家就能展起来。改开就是最佳的案例,而始终无法完成义务教育的巴西和印度则是失败的案例。

    现在的中国,已经解决了义务教育问题,而且已经坚持了十几年,已经培养出了一代人,只要在坚持一二十年,整个社会从上到下都是由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组成,那么整个社会的竞争力将达到世界中级水平,精英肯定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这样整个社会也就步入了世界一流。

    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来自内部,来自稳定。

    跟汉森友好交流之后,跟一起到来的丹麦代表也交流了一番,丹麦这个国家也跟瑞典一样。工业化时期比较晚,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等到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之后,他们才开始工业革命。倒不是说他们落后时代,技术是没有国界的,英国人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早就传入了丹麦,只是工业革命不是引入一两种技术,而是社会经济积累到一定程度而生的剧烈的经济变革,变革的唯一目的就是适应工业社会。

    一个时期,一个地区内,一般只有一个国家在进行工业革命,因为当这个国家进行工业革命的时候,往往意味着该国竞争力最高,该国的生产力更强,在他们完成工业革命之前,其他国家不可能有机会,英国进行工业革命期间,导致西北欧地区英国的效率最高,人才、资本都涌向英国其他国家不可能有机会,连荷兰这样的资本富裕国家都不行,更何况丹麦。

    等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后,技术革命就开始向其他国家扩散,第一波是法国、德国这样的大国,第二波才轮到丹麦、瑞典这些北欧国家。

    跟瑞典一样,丹麦早在工业革命之前,就完成了义务教育制度,为工业革命的生制造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于是当工业革命到来之后,展十分平稳、快。

    而且这种自然而然生的工业革命,往往是资本自动促进,因此工业化展往往跟本国国情十分贴合,就像瑞典紧紧围绕他们丰富的优质铁矿资源,展出了机械制造、造船业等产业,丹麦则根据他们良好的农业条件,工业革命集中在食品加工业和皮革制造业上面。

    丹麦地形平坦,降雨适中,因此农业达,三分之二的农业产出用来出口,因此他们的工业就围绕着食品加工业,是欧洲最主要的黄油(原料是牛油),猪肉,皮革,他们是欧洲最大的皮革加工中心,每年上千万张皮革出口。

    就像铁矿、机械制品和造船业就足以支撑瑞典这样的小国完成工业化一样,食品加工和皮革产业就足以支撑起丹麦的工业化。

    同样这样的小国在展的过程中,不可能依靠自己积累工业化资金,不可能依靠自己解决市场问题,所以往往都坚持自由贸易,所以对中国这样有巨大市场的国家十分依赖,丹麦跟杨潮友好的交流一番后,非常欢迎中国跟丹麦贸易,欢迎中国到丹麦投资,尤其是提出了希望杨潮在丹麦开办医药工业,他们认为丹麦丰富的粮食产出,正合适用来做以玉米等淀粉为原料的青霉素生产。

    杨潮满口答应要在丹麦建设一座全欧洲最大的青霉素加工厂,用来生产满足整个欧洲需求的青霉素,这是一个巨大的投资,至少在1万美元以上,因此丹麦政府十分欣喜。

    可是有人很不理解,杨潮似乎对北欧国家太过青睐,跟这些国家的合作,十分慷慨,似乎有某种喜好一样,连张念这样的亲信都很难理解杨潮的所作所为,如果杨潮将合作的对象放在德国身上,他一点都不怀疑,可是跟瑞典、丹麦这种毫无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合作,对中国有什么好处?

    不怪张念不理解,因为杨潮的理由,即便拿到后世,恐怕大半中国人都无法理解。(。)

第五百七十四节 给中国的池塘里丢条鲶鱼() 
推荐票今天不少啊,得加更四张。前两张有些错误,大清洗应该还没有开始,改了一下,大家有空回头看看。

    ————————————

    “你深层思考过中国近代为什么落后于西方吗?”

    面对张念的疑问,杨潮反问了他一句。

    张念沉思了片刻:“主要是技术问题,西方发展出了一整套工业技术。”

    杨潮摇摇头:“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为什么西方人能发展出工业文明,而我国在宋代和明代两次就在工业文明大门之外徘徊,却始终踹不开这扇破门板。”

    东西方各种各样的研究早在这个时代就已经很多了,英国人李约瑟著作的《中国科技史》收集了数千种中国古代科技发明,让西方人发现,中国古代拥有的技术,竟然早就达到了英国工业革命前夕的技术水平,中国在宋代和明代拥有的庞大手工工场,丝毫不输给英国的手工工场,可最终英国人将手工工场发展到了现代工厂阶段,推动了工业革命,而中国人却沦落了。

    有些人将其归因于运气,说中国一次被蒙古人打断,一次被满洲人打断,是这些野蛮人摧毁了中国的资本萌芽,不然中国早就促成了工业革命。

    但这显然很片面,蒙古人和满洲人入侵之前,数百年宋明时代都没能过渡到工业文明阶段,绝不仅仅是遭遇入侵的原因,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的。

    杨潮也是这几年才慢慢悟到其中的深刻原因,因为他突然发现,凡是坚持自由经济的国家,不然面临着强烈的竞争,这些国家不但没有被竞争击垮。相反却发展的很不错,好比荷兰,好比瑞典和丹麦。

    在对比中国的情况,一切好像就明了了,那就是:

    中国缺少竞争!

    “欧洲古代往往有成百上千个各自为政的小国家,他们之间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于是有大量的试错和革新的机会。一个国家发明出某种优秀的东西,无论是技术还是制度,其他国家就会纷纷效仿。在相互竞争中,他们发现吸引人才和资本会让他们变强,于是各国纷纷优待人才和资本,发展自由经济;他们发现开展教育,有助于国力的提升,于是纷纷发展本国教育;其他各种技术,一旦出现。在激烈的竞争—淘汰机制下,各国都非常乐意采纳。”

    杨潮先讲了一下欧洲成功的因素。

    在对比中国:“反观我国,过早的将权力集中了起来。权力集中是一种历史大势,就好比资本会集中一样,任何事物,最后都往往走向趋同。天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这是天道,是自然之道。西方人称为马太效应。所以任何地区最后都会走向归一,因为总有一个最有竞争力的国家会站出来统一其他国家。从经济层面解释。消灭竞争有助于减少浪费和消耗。欧洲人也多次临近统一,罗马时代是最成功的一次,接下来的法兰克帝国时代,再到拿破仑时代,却总是无法建设出中国式的大一统政治。因为欧洲人的组织能力,直到近代前都无法支撑他们组建起大一统的政权。”

    “我国古代经过激烈的春秋战国百国争霸竞争。为统一创造了良好的文化和知识积累,比如法家发扬了郡县制,彻底将统一的制度固定下来,接下来一直传承了两千多年长盛不衰。这就是我们的问题,过早的完成了统一。过早的固化了社会。于是我们的社会就缺少竞争—淘汰机制,孟子说‘无内忧外患者,国恒亡’,不是没有道理的。西方人如果一群竞相争逐的麋鹿,跑的最慢的就要被狮子吃掉。而中国却是一头大象,即便跑的再慢,只要自己不倒下,别人就很难撼动他。所以基本上没有跟外部竞争,学习模仿外部的动机。于是故步自封,慢慢落后于时代。”

    张念听完杨潮的分析点了点头,杨潮的分析并不新颖,已经有很多社会学家提出过相似的观点了。

    但他还是疑惑,这跟中国积极跟西方小国合作有什么关系?

    杨潮笑道:“跟这些效率很高的小国合作,其实就是给中国这座沉闷的池塘中放入一尾活泼的鲶鱼,好让整个池塘沸腾起来,充满生机和活力。之所以跟这些小国,而不是跟英国、法国和德国这样的大国全面合作,更是直接断绝了跟美国的关系,原因很简单,我们需要的是一尾鲶鱼提高我们的经济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