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900-第5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届,总共不能超过三届,在国会那些男人中绝对很容易通过,换成潘训去,可能还通不过呢。

    既然是自己的最后一届,米青既想留下一些政治遗产,却也不想留下污点,所以她绝对不会犯********,绝对不能让国民感到屈辱,她宁可不跟美国建立外交关系,也绝对不能让老百姓认为政府让他们接受了耻辱。

    美国人知道无法说动中国政府,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说服对中国政府有莫大影响力的杨潮了,起码杨潮跟容易说动一些。

    “第一,美国政府不能不道歉,但是我接受你们推迟几年。但罗斯福必须以个人名义,立刻进行道歉,这是给中国人民的交代,我相信罗斯福先生能够理解。”

    “第二,一旦中美建交,美国必须降低目前的通行税率,至少应该对中国商品进行特别关税。具体方式,我想我们两国之间,可以互相给与对方最惠国待遇。”

    “第三,我们两国一旦建交,必须联合宣布一项保护双方的贸易、投资利益的宣言。像以前那样互相排斥,互相伤害是再也不要发生了。”

    杨潮说的大义凛然,殊不知,当年之所以排美,最重要的就是他觉得美国对中国经济的控制太强了,中国几千家大型美国工业企业,他要想办法赶出去,但今时不同往日,杨潮现在不但不担心美国的经济威胁,相反,他还想向美国进行经济渗透呢,所以保护双方的私人资产十分必要。

    至于什么道歉,什么降税,那不过是次要的。

    洛克菲勒的代表认为杨潮的建议是有建设性的,至于罗斯福本人道歉,那损害的是罗斯福本人的政治声望,跟洛克菲勒有半毛钱关系,反正罗斯福自认是一个对国家负责人的政治家,那就让他牺牲一下吧。

    接着杨潮将自己的态度密电给了米青,尽管如此一来米青难免会被一些人责难,但她是靠着杨潮才能当上这个总统的,她不能拒绝,另外她也相信杨潮不会让她太难做,罗斯福私人道歉虽然并不正规,但总算有一个态度,如果操作得当的话,对她声誉的损害可以降低到最低点。

    在幕后高层干涉下,谈判很快就取得进展。

    进展最大的推动力,是罗斯福真的道歉了。

    “虽然这很难让人接受,但是以上帝的名义,我们都应该认识到,当年的排华法案,确实是一个错误,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侮辱,是对美国宪法精神的亵渎。我要求国会正式对中国进行正式道歉。”

    罗斯福在国会演讲,这次没有得到支持,国会否决他的提案。

    接着罗斯福召开新闻发布会,表达了对国会的失望,表示这是一种狭隘的种族观念,人生而平等,这是伟大的美国精神。

    于是他以个人名义,向曾经和至今依然受到伤害的中国人民道歉,表示这是每一个美国人都应该做的,是这是一个伟大民族自我反省的必然行动。

    罗斯福打着高大上的旗帜,将自己装扮成了一个伟大的道德标兵,强调是出于道德才让他做出道歉的举动。

    可这货真有道德可言吗?

    二战中他同样大打道德牌,将美国一步步推入战争,可是呢,在原本的历史上,为了稳定美国货币,他推出了白银法案,补贴美国白银生产者,在全世界收购白银增加储备,结果大大提高了银价,造成了民国的银本位货币体系崩溃,宋子文不得不主持中国脱离了银本位,同时产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农村破产,房价暴跌,工业猥琐。

    美国******远东司司长报告罗斯福说,“我们收购白银快要把中国人的血抽干了”,罗斯福对此的表态是,危机可以促进中国自强,以免他们总是依靠欧洲人,依靠日本人。

    这是多么无耻的政客言论,摧毁中国经济,是为了让中国自强?

    但就是这么无耻的政客,却往往才是真正的政治精英,理想主义者在政治中是无法生存的。

    罗斯福将自己打扮成道德标兵,以个人名义对中国进行道歉的行为,让他受到的负面影响最小,当然损失同样很大,有些不合时宜的国会议员为此甚至向他发动了不信任案,可惜的是,没有通过。

    中国政府立刻表达了对罗斯福道歉的认可,立刻就签订了关于恢复中美外交、贸易等关系的一系列条约。

    这些条约送回两国国内互相签字完成换约,两国就正式恢复了外交关系。

    可此事引起的波澜却没有这么容易结束。(。)

第六百四十一节 杨大总理() 
美国的外交条约,都是要通过国会投票同意的,拙劣模仿美国制度的中国也一样。※%

    当条约签订之后,两国国内立刻都出现了一些反对意见。

    美国人认为罗斯福的道歉,是对美国尊严的侮辱,罗斯福此举不适合做美国总统,国会出现弹劾案的同时,报纸上大加挞伐。

    中国也开始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的报纸告诉老百姓实情,美国总统只是以私人名义道歉,跟美国政府和人民半毛钱关系没有,这种道歉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美国总统必须以总统的身份道歉,同时得到美国国会的认可,才算是美国政府进行了道歉。

    这是实情,但却是负面的,很可能影响到两国恢复关系的大事。

    这种论调一出现,杨潮立刻就行动了,立刻接受了报纸的采访,对罗斯福总统道歉一事给与了高度的赞扬,认为这是一个负责的政治家应有的态度,是为美国人民负责的表现。

    接着杨潮公开表达了对中美建交的支持态度,认为美国毕竟是世界第一大经济大国,中国同样是一个经济大国,两国之间互相抵制,对国际经济恢复很不利,两国恢复关系,不仅是对两国人民负责的态度,也是对全世界负责的态度,这才是一个大国应有的责任感。

    杨潮的高调唱的更高,都高到了全世界的层面,这是很符合中国人的世界观的,只是不知不觉开始引导中国人开始谈论世界责任感的问题,就不知道是不是杨潮有意为之了,毕竟所谓的世界责任,说穿了也是世界权力,权责一致。只要你能承担世界责任,你就是世界警察,世界霸主。

    这个责任可不是谁想负就能负的,英国人为了‘为世界负责’杀了多少,美国人为了给世界负责,不惜高度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种负责,就好像一个大老板虚伪的感叹自己每天一睁眼就要想着几十万人的吃喝拉撒,就好像一个奴隶一样,可说的委屈,心里指不定多得意呢。

    杨潮的高调让中国舆论很快就吸引到了他这一边,没人注意那种是不是美国政府公开道歉的事情了,说白了,中国的舆论还是太容易操控了,老百姓也没有美国人那么明白。没有美国人那么执着,世界观也不一样,此时的中国人多数都觉得,人家总统都道歉了,意识中就觉得够了,毕竟在中国人的潜意识中,皇权思想还没有退去,皇帝就代表国家。很多人看待总统还是以皇帝的眼光来看的,因此美国总统道歉了。就好像美国皇帝道歉了一样。

    罗斯福那边倒是遇到了一点小麻烦,毕竟美国舆论不是那么容易操控,代表各阶层利益的报纸多了去了,但强势不过那么几只,代表工业资本的,代表银行资本的。真正代表底层的民众的,虽然有,但是不多,更不是主流,纽约时报等等主流报纸的世界观。至少是中产阶层的,他们比较认可跟中国建交,既然罗斯福个人已经道歉了,中国人也接受了,那么就没必要在僵持,接受才是最明智的。

    于是条约在美国国会中也以微弱优势通过,这才意味着中美完成了恢复外交关系,恢复了外交关系,就可以就其他关系进行谈判了。

    其中的核心是经济关系,经济关系中的重心,又是贸易和投资,贸易的核心则是关税,因此很快两国就开始就双方关税问题进行谈判。

    这是更为困难的一次谈判,困难程度远比恢复外交关系还要高,因为恢复外交关系虽然麻烦,可是双方政治势力都很清楚,恢复关系势在必行,可是经济关系,就是你多吃一口,我就少吃一口的问题,不争哪行?

    对于中美两国火速恢复了外交关系,各国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小国影响不大,他们的态度也不重要,法国、德国影响也不大,影响最大的是英国,他们有一种酸溜溜的感觉,作为目前世界权力体系中的三驾马车中的老大,作为世界霸权的守擂擂主,看到亚洲和美洲的霸权国家接近,对英国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老二和老三的接近,意味着老大以后就不好说话了,中美交恶,得利最大的是英国,因为他们可以从容的在中美之间周旋,尽情的发挥他们世界霸主的政治影响力,可是这两国现在直接交流了,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很多就可以绕开英国了。

    不止是政治利益的丧失,经济损失可能更明显,更重大,别的不提,光是美国石油进入中国市场,就让英国控制中国石油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会让英国损失一项最大的收入来源,在大危机期间,向中国出口石油,已经是英国外贸中最大的一笔收入了,如果损失了这个贸易收入,英国马上就会进入贸易逆差状态。

    对法国、德国来讲,他们顶多损失一些工业品市场,而且不会太大,毕竟美国工业品的价格比德法两国要高很多,只有汽车、农产品等领域,美国有绝对的价格优势,而两国在这两个产品上,都不占优势,德国汽车产业还没有发展,法国汽车业也不具备价格优势,出口中国的话,去除运费,价格比斯柯达在山东生产的汽车更高。

    在投资领域,英国人肯定也是最大的损失者,作为第一个工业国家,英国早就发展到了向外投资的时代,而美国也拥有向外投资的实力,哪怕是经济危机期间,美国资本依然有能力向外输出,看他们在纳粹上台后,在德国的疯狂投资就知道了。说白了,经济危机缺的不是钱,而是投资的机会。

    中美交恶的时候,美国人无法在中国投资,英国人可以,中国人无法在美国投资,英国可以,因此中美交恶的时候,英国游刃有余,在两国投资十分轻松惬意,现在两国沟通了,那么美国资本会涌入中国寻找机会,中国资本也会涌入美国寻找资本,那么英国在两国的投资恐怕会受到最大的冲击,毕竟上海和纽约,都是伦敦最大的竞争对手,这两地创造资本的能力已经不输给伦敦了。

    同样的道理,法德两国对外投资的动力不足,法国人还有大量殖民地可以投资,作为一个资本输出比不上英国的欧洲国家,他们的殖民地足够消耗他们的剩余资本了,而德国一战之后就始终处在一种缺乏资本的状态,有钱恨不能都砸在自己国土上,哪里有闲钱投资国外呢,所以他们没有投资的强烈动机。

    外交领域同样如此,中美交恶的时候,两国在世界外交问题上相互拆台,这让美国无法安心的渗透欧洲,让英国在欧洲维持了强大的话语权,同时在世界其他地方也保持了强大的影响力,但现在中国沟通,恐怕美国在欧洲的话语权会大大加强,如果中美两国合作,甚至会让英国对欧洲大陆的影响力大大降低,同时失去了掣肘之后,中国在东亚的地位没有挑战者,肯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