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900-第5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啦兄弟们,我们的家伙事到了。”

    看着码头上调运下来的一辆辆坦克,一个个货箱,杨宇霆直接在码头上等着。

    这段时间他跟gc国际的领导们关系可不好,因为他拒绝带士兵上前线,因为这些人手里连枪都没有,苏俄的军火船可不是每次都能通过英法封锁的,事实上他们至今也只运来了一艘货船,还是通过土耳其海峡过来的,可在意大利的威胁之下,土耳其已经封锁了海峡。

    没有枪打个毛线,gc国际的领导们说,无阶ji的革命斗志胜过资本家的飞机大炮,幸亏杨宇霆不是狂热的脑残粉,否则真上去了,毕竟苏俄的领导们还给每人发一个炸药包。

    这段时间始终拖延在巴塞罗那,但不意味着杨宇霆闲着,他将第十三旅的战士操练的yu仙yu死,现在哪怕是那些在欧洲留学的一身肥肉的少爷们,也已经浑身肌肉了,同时他建立了完善的军队组织结构体系,起码旅、团、营、连、排的建制建立起来了,不像第十一和第十二两个国际旅甚至在都没有完成组编的情况下,就直接上了战场,这种军队能打赢才是奇迹。

    杨宇霆的努力没有白费,很快一个个用法国拖拉机和报废坦克训练过的装甲兵,立刻就开上了坦克,步兵一个个撬开军火箱子,分发武器弹药。

    “告诉兄弟们,能拿多少拿多少,一个人至少拿两支枪。”

    杨宇霆可不管西班牙政府会不会限制他们呢,说实话到现在他都没有被撤换,就是因为西班牙政府不敢撤他,甚至gc国际的领导们想撤他,都是西班牙政府求的情,因为这些武器装备可都是中国运来的,是通过gc国际中的中国势力订购的,而中国那些家伙们,虽然大义上跟苏俄一条心,但在争权夺利上,他们可是毫不马虎,他们在莫斯科的代表们,时常让史达林都不舒服。

    至于张作霖派人去给西班牙政府送美元假钞,这个他们到不知道是中国人做的,因为张作霖的手下要求他们保密,接头方式十分神秘,不会留下任何证据,将来只会作为一个传说,而且张作霖做生意很讲究,给钱可以,拿东西来换,艺术品给出好几倍的价格都不在乎。

    西班牙内战的惨烈,可是激发了一大批西班牙艺术家的灵感,比如毕加索这样的画家,那真是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的,通过黑市交易,张作霖已经将之前西班牙画家创作的《带熟豆的软结构》、《秋天的食人狂》等名画收入囊中了。

    但现代画家的创作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真正的大头还是西班牙政府没收的那些资本家、贵族和教会的收藏,要知道西班牙曾经可是威名赫赫的大帝国,在他辉煌的时候,英国、法国、意大利这些国家就没有不被他揍过的,在西欧逞凶了两百多年,当年他们才是真正的战斗民族,西班牙方阵横扫欧洲。

    而且西班牙人确实很不文明,英国人的时代,哪怕是贩大烟呢,起码还挂个贸易自由的招牌,跟中国打ya片战争,那是以维护自由贸易的名义,西班牙不讲究这些,就是直接的劫掠,屠杀、抢劫,完全是成吉思汗时代的道德水平,被他们屠杀的民族,从非洲的黑人,到美洲的印第安人,到亚洲的菲律宾人,中国人,恐怕杀了多少人,他们自己都记不清了,在他们殖民时代,美洲损失的人口据说高达一亿。

    杨宇霆整编了部队之后,立刻坐上开往马德里的火车,奔赴前线作战了,尽管中国人给西班牙带来的资金和军火,可是苏俄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如果不能尽快在战场上证明自己,他这个旅长也就做到头了。

    杨宇霆是正规军校毕业,不过是在日本军校毕业的,杨潮当政的时代,他只能跟张作霖一样,成为军队中的边缘人,成为另类,但是他是真的被张作霖所打动的,这个老土匪,在人情世故方面和有一套,讲义气、懂人心,杨宇霆是真心佩服他的,所以宁可舍弃了军长之职,也没有出卖张作霖。

    杨宇霆过去的军长身份,让他当之无愧的做一个旅长,而且他跟杨潮不对付的历史,也比较让苏俄放心,杨宇霆解释自己为什么来西班牙参战,一个原因就是表达他在国内受到排挤的不满。

    苏俄虽然调查过杨宇霆,就跟他说的一样,并不是杨潮的嫡系出身,在上海审判张作霖一案中受到牵连,但是苏俄却认为杨潮跟张作霖好像是一党的,因此一开始他们并不打算委派杨宇霆为旅长,是史达林最后亲自过问,才通过了,这也是gc国际的领导们,始终扳不倒杨宇霆的一个原因,只是杨宇霆自己都不知道他已经进入了史达林同志的眼中。

    第十三旅的武器装备算不上精良,因为其中大多数轻武器竟然都是苏制装备,沙皇骑士团在西伯利亚消灭了300万苏军,缴获的装备能用的不下百万,与其放在仓库霉烂,不如用来武装伟大的西班牙人民。

    反倒是苏俄自己提供的苏制装备不多,因为他们顾及到跟英法签订的中立协议,不太好明目张胆的给西班牙提供武器,同时他们也没有能力生产那么多武器,工厂还得留着生产五年计划的机器设备呢。

    这些苏制武器算不上精良,但是性能绝对够用,在相比其他西班牙人民军甚至相比叛军都算得上训练有素的第十三旅的手里,很快就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威力。

    当然发挥作用的,主要还是那批坦克,天空中有苏俄勇敢的飞行员,其实马德里的天空并没有完全被叛军主宰。

    中国坦克其实并不优秀,西伯利亚战争之后,军队已经分析出了其中的利弊,已经在委托兵工厂帮他们研发新型坦克,着重强调增加速度,为此哪怕牺牲一部分装甲厚度也在所不惜,因为在战争中他们发现追击的时候,根本就追不上苏俄的t26,虽然t26薄皮大馅,根本就无法与中国坦克正面对轰,但人家跑得快啊。

    战争让双方都吸取了教训,苏俄加强了装甲防护,中国则要求增加速度。

    只可惜兵工厂还没帮他们弄出新式坦克,因为旧坦克绕道饶的太远了,想从一个笨拙的移动堡垒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中型坦克,不是那么容易的,几乎是全新的设计,而且很多技术兵工厂并不具备,在研制了一年之后,他们不得不借助其他公司的力量,比如委托斯柯达帮他们研制新型坦克的底盘。

    中国坦克部队已经看不上笨拙的移动堡垒了,但这些装甲厚度可以达到90毫米的怪物,在杨宇霆手里却发挥了异乎寻常的威力,原因就一个,它很耐操,叛军的大炮奈何不了它,于是这怪物在马德里的大街上横冲直撞,配合跟随的步兵拔出了一个个叛军的据点,将叛军彻底赶出了马德里城市,赶过了曼萨纳雷斯河。

    第十三旅一战成名,成为国际纵队中,当之无愧的主力。

    马德里危机暂时解除,第十三旅受到嘉奖,但是很快就转移阵地,因为共和国在其他战线的形式很不乐观,叛军此前发动的是南北夹击,南边主攻马德里,北边主攻比斯开湾的西班牙工业中心巴斯克地区。

    哪里的工厂现在都被工人接手了,工厂主要么逃到国外,用他们存在英国的资金支持弗朗戈,要么就在国内被枪决了。

    现在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是这样,叛军和西班牙政府都在发动大清洗。

    叛军早在北非的时候,就将军队中的异己排除了;然后没攻占一座城市,就灭掉其中的工人组织。而共和国政府呢,在苏俄顾问们到来后,发动了针对贵族、资本家的清算活动,以苏俄的理论,如果不除掉这些余孽,他们肯定会配合弗朗戈叛军的。

    所以一开始起义的巴塞罗那、巴伦西亚等港口和大城市,被镇压之后,已经被清洗过了一轮,后来叛军过来后再洗一遍,这种持续拉锯会维持好几年,知道西班牙人把自己洗的干干净净,兜里没有一毛钱,所有人都成为穷光蛋之后就安生了。(。)

第六百九十五节 大通胀() 
为了拿下北方工业中心,光是意大利就投入了10万军队,他们指挥统一可谓兵强马壮,加上弗朗戈的叛军,总人数达到15万人,而共和国这边只有6万人,因此劣势很明显。

    不过要打下这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共和国的军队虽然没有经验,而且内部派系很多,内部斗争很激烈,甚至在作战中,他们还在内部进行清洗行动,导致国际纵队反而成了作战的主力。

    但国际纵队内部也是矛盾重重,成分太过复杂,往往一个营就有好几个国家的成员,夏伯阳营389人,来自21个不同的国家,别说打仗了,交流都很成问题,只能通过手势,很多时候全凭战士自己的理解在战斗。

    但总有脱颖而出的,杨宇霆这种正规军官出身的,加上安插了大量张作霖的老部下,以及来自中国一大群有战争经验的好战分子作为军官,哪怕gc国际对杨宇霆越来越不满,他还是牢牢的控制住了第十三旅,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志愿者加入,他们的队伍很快就达到了5000人的规模,成为国际纵队中实力最强,指挥调度最灵活,作战思想最统一的一支部队。

    而且杨宇霆跟了张作霖那么多年,此人玩政治也是一把好手,不然原本的历史上,张学良不会冒险采取直接枪杀他的方式来除掉他了。

    所以杨宇霆在国际纵队中拉拢到了不少同盟,比如犹太人。

    犹太人可是国际纵队的主力,整个国际纵队中,他们就占了四分之一。

    他们之所以支持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反对弗朗戈为首的叛军,不是因为弗朗戈支持的西班牙贵族、国王曾经多次屠杀犹太人,因为那毕竟都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西班牙还是世界帝国的时候。

    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纳粹,因为纳粹支持弗朗戈,所以犹太人支持共和国,仅此而已。

    有人说阿道夫欺骗了德国人民,把德国人民带上了战争的道路,这就有点扯淡了,阿道夫自始至终从来没有隐瞒过自己的观点,那就是排犹和战争,但是德国人选择了他,只是西方世界后来出于政治需要,为了让西德对抗苏俄势力,才不得不选择了谅解德国人,真以为德国总理那么一跪就能超度600万犹太人的冤魂?

    战争打了半年,打出了两个不同的国际阵营。

    一方是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甚至包括纳粹和法西斯,都暂时站在了一起,法国人鼠首两端,支持谁都好像不太符合他们的利益,支持西班牙政府,那是壮大苏俄的影响力,在他们背后插了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苏俄地雷,支持叛军,又让纳粹在他们大后方形成影响力,法兰西雄鸡在西班牙内战中的外交能力可谓失败透顶。

    另一方是苏俄为首的支持共和国的势力,其中公开站在共和国一方的是苏俄和墨西哥,墨西哥在这个时代可谓异类,他们也自认为是革命的国家,工人的国家,新总统有强烈的反美、反英情绪,始终在谈判收回英美占有的石油等墨西哥资产。

    其实墨西哥不能算是苏式国家,否则美国人早把他们灭了,哪怕经济危机也要拔掉这个雷,墨西哥领导势力,应该算是一种民族主义爱国势力,同情中下层人民,而且十分理想主义,因此他们是赞成革命的,甚至以为自己也是革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