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900-第5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恐怖的是,美联储还发现,不但这些错版美钞在美国境内流通,在国外同样在流通,也就是储存在英格兰银行,法兰西银行和德意志银行的那些美元,也有可能是错版的,是没有进入过美元统计记录中的超额货币。

    同时美联储也终于摸清了这批错版纸币的规模,仅仅是他们能够确定的,英格兰、法兰西和德意志几家央行中的美元储备,竟然就达到了30亿美元,这让他们惊呆了,他们总共才放出去不到50亿美元,这几个国家怎么可能就能持有这么多美元外汇储备,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不在他们手中的美元数量肯定更为恐怖,私人持有的,商业银行持有的,根本就难以统计。

    发现这些问题后,整个美国货币系统都恐慌了,美联储主席要求严密但小心的调查,一定要弄清楚原委。

    联邦调查局同时展开调查,他们更倾向于是印钞厂出了内鬼,因为只有这样一个可能,才会导致规模这么庞大的假钞印刷出来。

    至此,美国人都不敢相信这些钱是假钞,因为所有人都无法发现是假钞的话,那就是真钱。

    问题是,这些真钱也印刷的太多了,大量被欧洲人持有,这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33年英法意大利三国牵头,在伦敦举行金融会议,希望重新确定各国货币跟黄金的比价,将世界货币体系再次拉回到金本位时代。

    但是那时候罗斯福刚刚上台,他可不想美元跟黄金挂钩,因为他想通过制造通货膨胀,解决美国经济问题。

    可惜的是,美元贬值了,英镑、法郎等货币竞相贬值,互相打起了价格战,结果导致国际汇率彻底崩溃,美国对外出口从59亿美元,萎缩到了17亿美元,国际贸易体系几乎崩溃,同时还让全世界都认为,美国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国家。

    于是在36年的时候,觉得美国经济在新政之下已经走出危机,开始寻求改善美国国际形象的罗斯福跟英法两国签订了三国货币协定,承诺三国央行稳定各国货币汇率,稳定国际贸易。

    10月三国又签订了补充协定三国黄金协定,允许三国之间自由兑换黄金。

    因此英法两国手里持有的美元,可是可以自由来美国兑换黄金的,这会让美国的黄金储备直接崩溃的。(。)

第七百二十节 美国不敢声张() 
怎么办?

    所有知情的美国经济专家都蒙圈了。,。

    美联储和联邦调查局的调查结果都出来了,都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是印钞厂印刷了这些纸币。

    他们顺着印钞链条,从上游的造纸厂,到油墨供应商,再到印刷厂,所有的往来数据都很清晰,都不支持印钞厂印刷了多余纸币的情况。

    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两个可能,第一是印钞厂确实没有印刷这批纸币,第二是所有人都说谎了,从印钞厂到造纸厂到油墨供应商,每一个人都参与到了这场造假之中。

    “到底是他们印刷的?还是有其他国家掌握了美元印刷的方法,在大肆印刷假币?”

    罗斯福很关心这一点。

    但是所有人都无法给他一个确定的答案。

    “如果是国外印刷的话,那么他们对美元的掌握程度实在是太让人恐惧了,他们几乎掌握了美元印刷的所有环节,包括印钞纸、油墨、印钞机和雕版,这在概率上来讲,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

    美联储主席苦笑道。

    罗斯福叹道:“但他确实发生了。不是我们印的,就是别人印的。”

    “除非他们掌握了我们无法想象的技术,否则不可能达到这种真实的程度。”

    印钞专家却坚持这些钱都是真钱。那么就只能是印钞厂员工监守自盗了。

    “无论如何这套美元都不能用了。”

    罗斯福不敢冒这个险,如果是国外掌握了美钞印刷的技术,他们可以随意印刷美元套取美国的物资,美国岂不被人控制了,除非废弃这套美元。

    美联储主席道:“那么重新刻板,发行新的美元,替代现在的美元?”

    罗斯福点点头:“只能这么办了。”

    杨潮还不知道,他的美元假币,已经逼的美国人放弃了这一版美元了。

    美联储主席道:“那么用新没有替换旧美元,国外的那些美元储备,也要一起兑换?”

    对于那些远超美国承受能力的美元,美联储主席十分担心,一旦让西方人对美元不在放心的话,都拿到美国来兑换黄金,他们从哪里变出黄金啊。

    罗斯福苦笑道:“我们还有选择吗?”

    欧洲国家持有太多美元了,如果他们印了新的美元,宣布旧的美元作废,等于抢劫了欧洲人的财富,而且是海量的财富,会让欧洲国家破产的,他们当然不甘心破产,甚至不惜发动战争。

    美联储主席叹道:“无论如何,美元的信用都会受到打击。为了不至于破产,我建议,我们印刷新的纸币,但是不强行要求替换旧的纸币,让纸币慢慢替代。如果被西方国家察觉的话,他们肯定不敢在持有美元,会立刻拿到美国兑换黄金的。”

    罗斯福没有选择,只能点头同意。但如此一来,假币依然会继续祸害,印刷新币的意义大打折扣,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

    这是没有破解方法的难题,之所以要印刷新美元,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是自己的印钞厂印制的假币,还是外国人印制的假币。

    如果是国外印刷的,即便他们换了新币,只要没有宣布旧币失效,那么国外的假币印刷厂依然会继续印刷假币。

    罗斯福反而希望是美国印钞厂印刷的这些假币了,因为那意味着是可控的。

    “印钞厂的工人是不能用了。从厂长到工人,统统解雇了吧。就说查出他们犯了一个错误,印刷错了100万美元。”

    真真假假,美国这样的大动作,肯定瞒不过欧洲人的眼睛,那么还不如自己承认出现了错误,但是错误并不严重,100万美元,对整个美元系统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

    杨潮在美国弗罗里达跟妻女度过了圣诞节之后,就启程赶往了欧洲。

    杨潮从报纸上看到美联储开出印钞厂员工的消息,是从一份荷兰报纸上看到的,他此时已经到了荷兰。

    带着妻女在荷兰游览,十几年前跟奥丽嘉来过荷兰一次,那一次奥丽嘉对荷兰的小型农场和乡下别墅印象深刻,但这一次时过境迁,她对这些已经不感兴趣了。显然这些年的政治生涯,让奥丽嘉变了很多。

    女儿见到生人还是有些胆怯,远没有在贝加尔宫和在海南渔村时那么自在,但杨潮就是要让她见生人,让她跟荷兰王室的公主、王子们交往,参加他们的舞会,跟他们一起游玩,为此杨潮特别让他们单独去玩,自己跟奥丽嘉两人独自行动。

    分别拜会了载沣和威廉二世,载沣带着一群遗老在荷兰过的自在,在乡下买下了大片的田产,包括一整座小山在内的庄园,每天打打猎,幻想一下祖先的荣光,倒也身体康健。威廉二世的身体却不太乐观了,但精神还不错,对阿道夫带领下的德国强势复苏,给与了高度评价,只是对阿道夫在去年十月发动的水晶之夜非常震惊,认为这是对德国文明的侮辱。

    水晶之夜,是阿道夫去年10月发动的一场针对奥地利犹太人的恶**件,一夜之间,奥地利犹太人所有的商店玻璃都被砸碎,犹如多了一地水晶一般,所以叫做水晶之夜。水晶之夜后,纳粹抓捕了大概3万犹太人,关紧了集中营。但是三个月之后,就释放了绝大多数,显然阿道夫此时还不敢真正搞种族屠杀。

    但已经在世界上引起了批判的声音,可纳粹依然在排忧,要求那些刚刚被释放的犹太人必须限期离开德国(包括奥地利爱内)。

    “这确实是德国人的耻辱,您的态度我可以向外界公开吗?”

    威廉二世是支持阿道夫的,他甚至曾给阿道夫捐献了200万马克。

    “当然可以,我可是光明正大的,绝对不会隐瞒自己的想法。”

    威廉二世依然一副贵族的骄傲。

    杨潮得到了他想要的。

    很快他就向报纸表达了他的态度,当然是以私人的名义,强烈谴责纳粹的种族主义,并且公开了威廉二世的态度,表示自己跟威廉二世的态度相同,难以容忍这种突破人类道德底线的,公开的抢劫、屠杀行为。(。)

第七百二十一节 忽悠法国(1)() 
离开荷兰后,就去了丹麦,受到了丹麦王室最热情的欢迎。,。

    他们无法不热情,杨潮现在可是丹麦的大金主。

    杨子财团在丹麦投资的制药厂,已经成了欧洲规模最大的青霉素生产厂。

    杨潮用宇宙射线诱导,培育出来的高产菌种,远远超过了这个时代,西方国家自己培养的菌种完全无法与中国药厂的生产效率相比,只有丹麦这一座制药厂拥有跟中国相同的优质菌种。

    尽管这座工厂是杨子财团独资的,但对于西北欧这种欢迎自由投资的国家来说,根本没什么区别,他们政府最大的目的,就是得到税收,同时解决就业问题。

    税收自然没的说,这座现在供应整个欧洲青霉素的药厂,每年的利润都是以亿计算的,就业就更不用说了,药厂直接雇佣的工人就高大10万,生产以青霉素、链霉素为龙头的一系列美苏产品。

    但是对其他产业的带动,那是无与伦比的,青霉素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淀粉,丹麦恰好是欧洲粮食生产条件最好的国家,光是种植玉米,就解决了100万左右丹麦人的生计,可以说这些人都直接受惠于药厂生产。

    甚至导致丹麦从过去的粮食出口国,都变成了一个仅仅自给自足,不再出口粮食的国家了,粮食不出口了,不但没有影响丹麦的经济,反而让他们在经济危机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他们现在形成了三大经济支柱,第一就是药品,第二是养猪业,第三是毛坯产业,作为一手给丹麦打造了一个支柱产业的富豪,杨潮值得丹麦王室的礼遇,作为沙皇的丈夫,他也有资格住在丹麦的王宫。

    但是女儿住的却很不开心。

    她依然有比较严重的自闭,她不喜欢那些热情的欧洲王子、公主,要知道因为杨潮夫妇到了丹麦,瑞典、比利时、卢森堡,甚至连英国一些贵族子弟都借故到了丹麦游玩,目的是什么很明确了。

    可是她还是很不习惯人太多的地方。

    “爹,我们回去吧。”

    忍受了一个星期,杨兰还是受不了,非常羞愧的提出请求。

    杨潮笑道:“回哪个家啊?中国还是贝加尔?”

    说着,揉了揉女儿的头,女儿是大姑娘了,今年都15岁了,混血儿的容貌出落的格外迷人,让欧洲一群小王子心肝儿直跳,当然更让他们热血沸腾的,恐怕还是杨潮那惊人的财富,欧洲贵族,表面光鲜,其实很多都处在破产的边缘,这是一个贵族没落的时代,有多少贵族为了维持生存,都不得不跟富裕的商人联姻,这放在200年前,几乎是耻辱。

    “都行,其实,其实我是想小姨了。”

    杨兰给自己找借口,这次出行,安娜公主并没有同行,而是留在茶园照看儿子,儿子还不到1岁,显然不合适远行。

    心里清楚女儿在给自己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