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900-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非杨潮能借来一大笔钱,但是他可没这个能量,洋人借钱可都是要抵押的。

    而且杨潮还有一个打算,那就是粤汉铁路也让詹天佑去修,经过烟济铁路,詹天佑的技术团队又培养出一些,工程师没那么容易培养起来,但是几个技术员还是没有问题的。

    最关键的是,詹天佑他们这一批工程师也锻炼出来了,带一大批技术员去就足够了。

    现在就是跟张之洞商量一下,把这条铁路接过来的事情了。

第七十八节 进京() 
给张之洞一说,张之洞自然乐意,满口答应,让杨潮立刻跟美国人谈判,但是朝廷没钱,希望杨潮说服美国人等到明年。

    这当然没有问题,杨潮立刻通过托马斯跟摩根财团商量,表示先签订合同,合同中规定杨潮有权在明年收回粤汉铁路修筑权。美国人获得的是,烟台钢铁厂向粤汉铁路供应钢轨,以及附属的钢铁部件的权力。

    比利时人那边,有张之洞自己去说,也很容易就达成了妥协,比利时人要了三十万英镑的利息后就答应了。

    比利时人可不敢得罪张之洞,现在修筑的卢汉铁路可全靠张之洞支持呢,就算修好了,比利时人还要运营呢。

    最后只浮亏了三十万英镑的利息,这件事能满意解决还是一件好事。

    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湖广三省的华商自然兴高采烈,还有人专程来烟台求见杨潮,希望早日动工修建呢。

    早日不行,第一烟台钢厂没有投产,第二詹天佑还没有修好烟济铁路呢,时机不对。

    告诉这些商人再等上一年,然后中国人自己修铁路,这些人在已经通车的烟潍铁路上坐车转了一个来回,就满心欢喜的走了,对此他们也很期待。

    眼看要过年了,杨潮还得去一趟北京,真有些不情不愿的。

    没办法,皇帝召见。

    为什么召见不知道,刚好在送一批军火去北京吧。

    杨潮这次专程带上了马腾飞,随船的除了几个士兵外,还有两个女人。

    这是马腾飞的家眷。

    当初抢到的那批宫女,一人一个之后,还十来个剩余的,但是大家都住在大石房,天长地久之后,很快这十几个宫女也都找人嫁了,像马腾飞这样的,就又娶了一个,嗯,纳了个妾。

    这次带上马腾飞的妻妾一起上北京,是打算让马腾飞留在哪里,杨潮深感对北京朝局的不清不楚会很被动,比如这一次他上北京,就不知道载沣是什么意思。

    青岛港,不但杨潮要出发,还有一批人要出发。

    吴佩孚和李思第,所有的强国富民社的社员一起出发,另外还有一批从上海和天津招来的西式学堂学生。

    他们将要去英法美德等国,吴佩孚要进入柏林陆军军事学院,这可不是通过袁世凯要的名额,德国人的奖学金可不包括军校,这是通过克虏伯和毛瑟弄的名额,这两个家族跟德国陆军基本上都是穿一条裤子的,弄一个军校名额不要太容易。

    让吴佩孚去学军事,吴佩孚自己都不太理解,他是秀才啊,虽然他确实当过兵,但那是因为获罪逃到北京迫于无奈才加入的淮军,很快就考去了开平武备学堂,很快也辍学了,接着就进入了警察局,当杨潮招募幕僚的时候,他已经是警察班长了,怎么看都是前途无量,但他还是依然来给杨潮当幕僚,第一是能回山东了,第二是因为他确实不怎么喜欢当兵。

    他倒是跟杨潮解释了一番,但是杨潮一通忽悠,他立刻就脑子一热,以强国为己任,答应了下来。

    李思第则是去伦敦学习财务管理以及金融的,杨潮就打算把他往经营方向,因为这小子从小就学了一身长袖善变的本领,不好好利用,就实在是太可惜了。

    其他学生则都是去学习科学技术的,对杨潮来说,最要紧的,是培养手下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这种人文科学反倒是不用着急,毕竟科学技术是硬学问,不懂就是不懂,摸索是摸索不出来的,人文是软学问,跟着别人学也能悟出来。

    但他们不仅仅是去学习的。

    “去了那边,尽快把我们的组织建立起来。你们在那边也不容易,经费的话每年会给你们拨一万马克的。你们要号召所有的留学生以强国富民为己任,好好学习,将来能够报效祖国。当然你们自己的学问更不能落下,出去一次不容易,不把学问学到手,对不起爹娘,对不起国家啊。”

    临登船前,杨潮还给这些人做动员,他们可不都是去德国的,法国、英国的都有,李思第已经被任命为旅欧中华强国富民社分社长,这些学生分散开去,要积极宣传强国富民的理念,吸引留学生入社,目的吗,当然杨潮是希望将来能把这一批人尖子给捞到自己这边来。

    现在去欧洲留学的学生还不多,袁世凯最新的数据是三千人。

    杨潮希望将来至少能招募一千人到山东来工作,毕竟这些人回国之后,要么去洋行了,要么就是进入官府。

    进入洋行的只能是用一下他们外语的能力,太过浪费了,进入官府的就更不用说了,完全是闲差,就好像詹天佑去开军舰一样扯淡。

    胡适说过一件事,他说在西方留学的中国学生,成绩上只比犹太学生稍微差一点,可是一毕业进入社会就完全不一样了,有一个原因就是一个个都去钻营仕途了,而学校里成绩最差只想着泡妞的美国人,进入社会之后,一个个却龙腾虎跃,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闯出了一番事业。

    不但清末是这样,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学生,还是这个吊样。

    一直目送吴佩孚他们蹬上轮船,杨潮才跟马腾飞他们上了货船,几乎是并行驶出了青岛港口。

    同样在天津交货,先后将武器交给载振和袁克定后,杨潮下船坐火车去了北京。

    八旗新贵们要杀袁世凯一事此时已经平息。

    当时袁世凯躲起来后,不但张之洞着急,载沣都急了,生怕袁世凯反了。

    于是各方私下接触妥协之下,最终达成了一个协议,袁世凯继续做北洋大臣,直隶总督,但是退出了军机处。

    这不算什么损失,真正的损失是,袁世凯被迫交出了两镇新军,手下兵力从六镇变成了四镇,而载沣手里的禁卫军则从两镇变成了四镇,双方兵力相等了,至于战力吗,那要打过才知道。

    杨潮猜测,载沣让自己进京的目的,大概就是因为这件事。

第七十九节 载沣说很好() 
听说过载沣要在皇宫中杀大臣的传言,尽管自己没什么得罪过载沣的地方,杨潮还是有些忐忑不安的走进皇宫,因为你面前现在站着的,是一个不按照规矩出牌的人,很难让人有安全感。

    “臣,杨潮看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潮老老实实的叩头,身上的官服和官帽收拾的整整齐齐,进门前还又整理了一遍。

    “杨爱卿,快快请起,小成子,赐座!”

    载沣笑意盈盈,又不失一种高位者的姿态,他越来越会当皇上了。

    不过杨潮觉得,载沣越来越失败了,今年才洪光元年,他才当了两年皇帝,就已经开始破坏规矩了,他难道不知道规矩是保护每一个人的,也包括皇帝。

    这次坐在小成子搬来的座椅上,杨潮没有以前那么自在了,这次他只坐了半边屁股。

    “杨潮,你在山东办洋务办的很好。这次粤汉铁路一事,张之洞都赞誉有加。”

    载沣夸赞道。

    杨潮赶忙道:“老大人抬爱。”

    载沣又道:“你铁路修的更好。”

    杨潮回道:“是詹天佑帮办修的好。”

    载沣道:“詹天佑不过是个将才,你却是个帅才。”

    官场规矩,功劳都是当官的,做事的做的再好,也只是别人指导有方。

    杨潮道:“谢皇上夸赞。”

    载沣接着道:“不过朕听说你组了一个什么强国富民社,可有此事?”

    杨潮心里一紧,暗道原来是这件事,这就是载沣诏他来北京的目的?

    会党现在名声很差,凡是组会党的,那都是给造反在做准备,莫非载沣认为自己要造反,想除了自己?

    杨潮想到这里,不由冒出冷汗来,他之所以一直秘密发展,而且很快就把所有会员派出去留学,就是因为怕他们在国内出意外,一方面是为了他们的安全,另一方面自己也不安全,可是没想到还是被载沣知道了。

    一个组织的暴露,无非自己不小心发现,或者组织内部出现叛徒。杨潮已经很小心了,王求目前也只跟詹天佑那些留洋幼童接触过,本以为他们受过西式教育,更容易接受组织,谁想到也失败了,除此之外就很少跟其他人接触了,更重要的是,王求一直都没有说出幕后是杨潮。

    那就只有一个原因,组织内部出了叛徒,把杨潮给告了。叛徒是谁呢?这些人杨潮是观察了很久的,都是郁郁不得志的秀才,而且还都算是正直。但知人知面不知心,有那么一两个为了发达,不惜一切代价的也不奇怪,是潘训?还是李思第?杨潮一时也猜不到。

    杨潮此时很紧张,但是脸上却越发的平静,如果是普通人可能心虚之下立刻就跪下了,但是杨潮早就练就了一副越是紧张,就越平静的本事。

    轻轻躬身:“回皇上,却有此事。臣招募了一批幕僚秀才,组了这个社。以强国富民忠君报国为宗旨,希望激励年轻人一心为国。”

    杨潮尽量把帽子架的高高的,不过社里的许多年轻人,确实不断的在喊着忠君报国的口号,皇权时代,皇帝真是国家的象征,英国士兵打仗还高呼女王万岁呢,君主就是国家的象征。

    自己从没有做出过造反的举动,希望载沣顶多训斥自己一顿,而不会弄死自己。

    “很好!”

    很好?

    杨潮一愣,载沣说很好,这是什么意思,是反话吗?

    不由抬头悄悄看了载沣一眼,却发现载沣神色如常,似乎并没有把组建社团当回事。

    “不过有臣工弹劾你结党营私罢了。我已经批过了,说这是西洋的法子,不是结党就要造反,就要营私的,你放心大胆去做。”

    载沣的话更让杨潮意外了,载沣自然知道国外有党派一说,连日本都有了,在载沣可是亲自去过德国的议会的,什么情况不知道?

    不过他的表态,却依然让杨潮意外的很,这是鼓励自己组建社团啊,来之前打死杨潮也想不到,是载沣傻了,还是自己傻了。

    但杨潮只能说:“谢皇上厚爱。”

    载沣又问道:“爱卿在山东办事,可有什么难处?”

    杨潮想了想道:“眼下尚未有遇到难处。”

    杨潮目前办的事情,都在自己控制之中,如果一个商人要做这些事情,或许会遇到很多麻烦,比如官府的干涉,流mang的骚扰,但是还没人敢找杨潮麻烦,烟台的钢铁厂用不着担心,哪里本就是一个口岸,而说了算的正是杨潮,大石房哪里是盐碱地没人去,莱芜的兵工厂有周馥罩着,也没人敢找麻烦。

    说白了这个时代,你想做事,主要是怕不该管事的人去瞎管你,比如皇帝干涉之类的。

    好在杨潮说服了皇帝、张之洞和袁世凯,上面有人顶着,地方上支持自己,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