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第三帝国-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行车可用于快速行军和运转物资,这国之重器的核心掌握在刘曜和他的百姓集团手里。

    有了自行车,水泥路和砖块路,再加上军功爵,以及深得人心的商社网点,举义旗清君侧的成功率才能提到最高。

    所以,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刘曜才能快速举兵,占下广阔的疆土,建立楚王国!

第167章 最聪明的民族() 
此时,距离刘曜穿越之初,已经过去了近二十年!

    有他的刻意培养,这时候的工业基础多少有了一点。

    虽说还达不到明清时期的水平,但他第一批科研人才的培养也到了能够自主实验的程度。

    原历史上,欧洲之所以能发生工业革命,其根本核心乃是商人对利益追求所引发!

    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大胆创新,商人为了追求节约成本,不得不增加机械代替人力,从而带动机械的发明、科技的创新,珍妮纺织机便是例子。

    实际上,还有一个基层,那便是发达的交通!

    只有交通运输发达了,才能缩短各地方之间物品交换的时间,让倒卖各种物品的商人获利。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商人有钱了就会追求更多的东西。

    春秋战国时代,吕不韦、范蠡、管仲这些商界大佬,都能左右一国之运势,所以秦汉奠定了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基调。

    这是为了保证社会稳定,商人一旦太过有钱,所谓富可敌国,就会威胁皇权。

    基于此,刘曜称王,建立诸侯国楚王国后,要求御史台制定有关商人的律法,确立商部与定下商税,就是为了控制商人。

    既然左毕、张勇等人觉得人手不够,是人手导致实验次数跟不上,突破不了技术瓶颈。

    那么,刘曜现在已经贵为楚王,与过去的益州郡尉可不一样!

    这时他可以调动整个楚王国的资源,收罗天下能工巧匠,继续加大对基层科学方面人才的培养!

    试想一下,从全楚王国境内一千四百万人之中,选拔和培养出五六千名工匠。

    来按照刘曜的思路,在第一批科研人员张靖、张勇、左毕等人的带领下,去摸索,去实验。

    五六千人,仅仅拿出一千人从事化学研究,五人一组,就是两百组,每组每小时至少可以做三到五次的常规化学实验。

    照每天十小时的工作量,一千人每天可以进行至少六千次实验,一年就是至少两百万次的实验!

    那么,在如此巨大的实验次数累计之下,加上刘曜的思路提示,在三酸两碱等溶液的基础之上,研究出化学学科之中常见的各类试剂并不算难。

    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花三年两载的时间配制出来硝酸甘油并不算稀奇,造不出来才是稀奇!

    当然,化学的发展离不开工业技术的支持,比如某些实验的提纯、密封、高温、低温、导管、传输、储存等等。

    冶炼技术与铸造技术的提升,靠大量的实验,不断的创新和测试,加上刘曜朝廷的重金奖励,爵位奖励刺激,结合诸夏民族的智慧,自然也会逐年提升。

    千万不要小瞧中国古人的智慧!

    想想春秋战国时代的直道、流水线铸造法、千年不朽的勾践剑、鲁班造的木质飞鸟,以及王莽时期的游标卡尺,三国时期的诸葛连弩、木牛流马!

    想想这些让二十一世纪的科学家都震惊的发明,就知道我们的老祖宗是很牛的!

    关于勾践剑,在此要特别且重点的介绍一下。

    后世出土的勾践剑,在地下埋藏两千多年不仅没有生锈,而且依然寒光四射、锋利无比!

    通过科学家们的进一步研究,人们发现“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的原因在于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

    铬是一种极耐腐蚀的稀有金属,地球岩石中含铬量很低,提取十分不易。

    再者,铬还是一种耐高温的金属,它的溶点大约在四千摄氏度。

    不仅仅是勾践剑的制造技术给人不真实的感觉,还有记忆合金青铜剑更加令人不可思议!

    后世的考古工者们还在墓穴里发现一尊重达三百斤的陶俑,下面压着一把青铜剑,该剑的弯曲程度超过四十五度!

    当人们移开陶俑之后,令人惊诧的奇迹出现了!

    那又窄又薄的青铜剑,竟在一瞬间反弹平直,自然恢复!

    后世冶金学家梦想的“形态记忆合金”,竟然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墓葬里!

    华夏文明中曾有过太多的秘密,谁能想象,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科学发明,竟然会出现在公元前二百多年以前?

    又有谁能想象,秦朝虎狼之师手里挥舞的长剑,竟然是后世科学尚未发明的杰作?

    当后世出土勾践剑之后,人们又该用什么态度来解释这种超常规的科技早熟现象?

    有些人用“偶然”来解释显然是不负责的,它应该有一个更加具体的说明!

    铬盐氧化处理是一种化学镀铬技术,而化学镀铬技术要想实施,是需要化学基础、工业基础作为支撑的!

    铬盐氧化法进行过程是将金属制件放在渗铬的介质中加热,如用盐酸润湿的铬铁粉或含氯化铬的气体作为介质,使新生的活性铬渗入金属表层,使其表面具有耐蚀性和耐热性。

    难么,无论是盐酸润湿的铬铁粉或含氯化铬的气体,都不是天然存在的。

    所以想要配制这两样东西,离不开化学基础和工业基础的支持!

    不可否认,这些具有形态记忆合金性质的青铜剑,与千年不锈、锋利无比的勾践剑,乃是由工匠制造而出!

    不是天然的产物!

    打造勾践剑,就必须掌握化学镀铬技术——铬盐氧化处理!

    镀铬技术要想实施,没有化学、工业基础作为支撑,显然也是镜中花,水中月!

    对现在的刘曜而言,他不会去让人寻找到底是谁制造出了勾践剑,或者具有记忆合金性质的青铜剑。

    他所在乎的是,在华夏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没有什么黑科技是华夏民族的人做不出来的!

    毕竟,华夏民族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没有之一!

    后世的犹太民族,其祖先西伯来人乃是起源古代中国的西北,同样乃是诸夏的一个分支!

    这一点,后世西方的世界史专家,一样也认为犹太民族是东方民族。

    华夏民族的匠师们,并不缺少智慧创意和聪明才智,他们缺少的只是一个机会!

    只要出现一个认可并尊重他们的英明君主,不敢说能为该君主造出核武器来,但造个划时代的武器还是有可能的。

    而刘曜,便是这样一个尊重、认可匠师们的英明君主!

    那么,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发电机、蒸汽机,甚至青铜炮、燧发枪的问世,也将会是迟早的事!

    刘曜相信,假如他能活七八十岁,那么在他有生之年,肯定可以见到各种划时代器械的诞生!

    至少三四十年后,以蒸汽机驱动的汽车和轮船,肯定可以普及。

    保守估计,那时迈入蒸汽时代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就在刘曜巡视各个研究室,对张家兄弟等科研院的高级干部,进行了详细点拨与指导的时候。

    刘传喜通过情报组织“玄武”,将笼络到的第一批少年勇士,先后送到了长安城。

    ps:感谢9527同学宝贵的月票!感谢看官们的推荐票!成绩太差,没有收入,时常会冒出太监的念头,看见大家的票票,我更有动力了!

第168章 少年群英() 
三月份的阳光非常和煦,晒得人懒洋洋的。

    在长安城内,一处寂静的宅院之中。

    面露疲惫之色的刘传喜,身穿黑色紧身衣,努力强撑着精神,站在院门前的台阶之上,负手而立。

    他用鹰一样的目光望着院子里,那些趴着地上,正在做俯卧撑的十一个少年。

    训练少年们的吴教官,背着双手,围绕着他们来回走着圈子。

    他的手里还拿着一根沾了盐水的鞭子,虎视眈眈盯着每一个人。

    “我知道你们最近两天都没有休息好,身心疲惫。但俯卧撑,乃圣君所创,最适合用来强健体魄!”

    吴教官口中的“圣君”便是老百姓心目中圣明无比的楚王国国君刘曜。

    在刘曜没有称王之前,百姓们喜欢称呼他“刘公”,显得亲切。

    等他称王之后,真正建立了诸侯国,老百姓便改口尊称他为“圣君”。

    当然,不同身份的人对于刘曜的称呼也不一样。

    从忠义学府或者滇池县中学出来的年轻一代,喜欢称刘曜为校长。

    而从百姓集团里出来的人,则习惯称刘曜为董事长。

    至于在受到忠义学社管理的士人口中,刘曜则被称为主席。

    校长、董事长、主席都属于组织性质,而圣君的叫法更大众,更符合人们对圣明君主的向往与追求。

    因此,自刘曜称王开始,过了几个月以后,整个楚王国境内的许多人,在口语化的情景下都喜欢称他为圣君。

    “吕布、刘备,你们俩在嘀咕什么?找打是吗?”

    吴教官见两人在做俯卧撑的时候,竟然还敢闲聊,气得不行,一步迈出,甩起胳膊,就是一鞭。

    吕布、刘备二人已经做好了被打的准备,皆咬着牙默不作声。

    谁知等了半响依然不见鞭子落下来,他们抬头一看,发现刘传喜不知何时来到了吴教官的身边。

    只见他右手负在背后,左手紧紧地抓住了吴教官的鞭子,脸上没有半点表情,深沉的吓人。

    吴教官脸色一变,连忙向身穿黑色紧身衣的刘传喜告罪。

    刘传喜收回左手,扫了地上的十一名少年一眼,道:“此次训练到此为止!”

    他身边的吴教官见没有受到责骂,如蒙大赦,急忙收起鞭子,退到了一旁。

    十一名少年人当中,来自常山郡的赵云年龄最小,虚岁才十一岁,年龄较大的是马腾和于禁、乐进,皆过了十五周岁。

    关羽、典韦是十四周岁,吕布、刘备、徐晃是十三周岁,张飞、张郃是十一周岁。

    提起关羽和张飞,可能许多人反应是“刘备的两个结拜义弟”,而不是刘备麾下大将。

    如果只讨论演义,这种说法并不算错。

    可是根据史料《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意思是说,刘备的确将关羽和张飞当兄弟看待,但他们是否结拜,并无记录。

    虽然《三国志》等正史中,没有记载关羽和张飞的具体年龄,只是提了一句,“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但对于关羽的年龄,却并非无迹可考。

    《圣帝世系考证》中的提到:“圣帝姓关讳羽,字云长,出夏大夫龙逢之后,生于汉桓帝延熹三年庚子岁六月二十四日,终于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七日。”

    意思是说,关羽生于汉桓帝延熹三年,即公元160年,而《祀田碑记》、《关侯祖墓碑记》等,对于关羽的出生日期记载,虽然日期有差别,但是年份却一致。

    因此,基本上可以确认,关羽的确生于公元160年。

    那么,基于此,他就比公元1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