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第三帝国-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在百姓集团商社综合医馆问世之后,以方便携带、方便服用的细小丸剂成方药品,和疑难杂症住院治疗观察,甚至会诊的诊疗方式,给当地及周边老百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百姓集团医馆未来会在益州全郡十六个县各建一馆!

    最最最重要的,百姓集团医馆的收费真的不高!

    有人发烧咳嗽,本以为得了伤寒,怕是不能活了,甚至认为就算能治好也要花光家中积蓄。

    这人到了百姓集团医馆挂号就诊后,竟然只花了一百零五钱,买了二十一包细小丸药。

    此人按照医嘱,每日三次,一次一包,餐后用温开水顺服。

    服药第二日此人的烧就退了,第四咳嗽基本消失,第五日食欲恢复,第六日基本康复,第七日则完全康复。

    有如神迹的故事,最是容易传播!

    于是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益州郡周边九郡的百姓,都知道了百姓集团医馆的存在。

    甚至到了延熹五年正月里,还有永昌、交趾、九真等郡的病患慕名来百姓集团医馆求诊。

    经过康复患者的口碑宣传,自此以后,百姓集团商社逐渐成为了仁义厚道亲民的代名词。

    而这些外来者回去之后,自然免不了要炫耀一番在益州郡的见闻。

    比如平坦与坚硬到骇人听闻的水泥路,比如涵盖了日用百货、时蔬、鱼肉、服装、陶器等成百上千中商品的“超级综合”商场,再比如神奇的马桶、淋浴、算盘。

    然而,奇特的水泥路、奇特的商场、奇特的马桶、淋浴等,只是让这些外来者觉得新奇与吃惊。

    或许回去之后,和旁人炫耀一番见闻,时间长了也就忘记了。

    但是,当这些外来者见到保安队骑着两轮自行车在大街上巡逻的时候!

    他们会误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

    当发现眼前看到的一切并非幻觉之后,他们内心的震惊,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如果非要形容的话,只有三个字最贴切——毁三观!

    自行车与综合医馆的问世,就像两颗天外陨石,一前一后落入了由西南十郡组成的大湖。

    瞬间激起了巨大的浪花,令整个湖泊发生了两次剧烈的震动!

    “之前听人说益州郡多好,我还不信,这下我信了!”

    “我若能生活在益州郡该多好?”

    “百姓集团商社何时来我们郡开设医馆、镖局、商场啊?”

    “淋浴和马桶简直太贴心了!必须买回家!”

    。。。。。。

    由益州郡发出的剧烈震动,令越隽、永昌、牂牁(zāngkē)、九真、日南、交趾、郁林、合浦、苍梧等西南九郡的百姓,越发的想要了解百姓集团商社。

    就这样,大量的外来人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自发的从四面八方涌入了益州郡。

    刘曜原计划是等过两年,手里有兵有马,能勉强自保的时候,再开启中南半岛三角洲平原垦田计划。

    但在延熹四年年底见回归的刘传喜后,他改变了主意!

    刘传喜告诉刘曜,他之所以能在凉州购置牧场,买到马匹,顺利建立马场,多亏了陇西郡刺史从事董卓帮助!

    董卓!

    “我的人在凉州搭上了董卓这条线?”这是刘曜当时心中的第一个念头。

    他记得历史上的董卓比刘表大十岁左右,年轻时喜爱行侠仗义,跟羌人首领的关系不错,成年后在老家的郡府当过官吏,属于地方豪强。

    刘曜没记错的话,恒帝驾崩那年,羌人叛乱,董卓当时担任军司马,才算正式步入军方系统。

    他穿越那年发生了朱达造反的事件,是公元157年,至今已过去五年。

    而他记得汉灵帝是公元167年上位的,也就是说五年后恒帝才会驾崩。

    因此,此时的董卓还是一个三十岁出头,在家乡过着潇洒生活的豪强!

    为了维护与董卓的关系,刘曜让镖局派人先送了两套淋浴、马桶给董卓。

    紧接着,他制定了对陇西郡的商业拓展计划,刘传喜为计划首席负责人。

    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两年内把百姓客栈与镖局开遍陇西十一个县!

    只有客栈与镖局!

    延熹五年。

    春三月,初五。

    风和日丽。

    在滇池县北城门的墙头上,刘曜被贾小六、陈群庆、刘彪等人簇拥着,正在等待城外三千人的列队。

    望着眼下的三千多人,刘曜甚是欣慰,他觉得未来一定是光明且充满希望的!

    这些人都是经过两个月“军训”的“自愿者”。

    所谓“军训”,即刘曜照搬后世大学生入校军训的那一套。

    至于所谓的“自愿者”,其实是一些被百姓集团商社“移民福利”驱使的中南半岛开拓者。

    没错,就是中南半岛的开拓者!

    短时间内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令益州郡目前的消化能力难以承受。

    与其留这些人在益州郡开垦山地,不如忽悠他们去中南半岛三角洲开垦平原。

    “那里气温较高,有野人出没,不过大都瘦小如猴!”

    “那里有毒蛇猛兽,但野兽也怕人多!”

    “那里土地肥沃,水稻一年两熟,亩产至少三到四石!”

    “是至少!”

    “一年两熟,合计就是亩产至少六到八石!”

    “那里是百姓集团的土地,凡是集团义客身份,自愿前去的,五年内免租!其他赋税由百姓集团代缴!”

    “如果你能开垦十亩地,一年亩产至少六到八石,粗算五年收入至少三百到四百石!”

    “你没听错,是三百到四百石!”

    “前三年,我们百姓集团会免费提供医药、农具等,帮助大家更快更好的适应那里的生活!”

    宣传队保持着通俗易懂的宣传特点,直白好理解,每个人都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如今大多数农民的亩产都在一石,中等田可以亩产两石,上等为亩产三石。

    百姓集团商社不会骗人,已经说明了也有被野人或者毒蛇猛兽侵害的危险。

    “一年两熟,如果是真的,那就太好了!”

    “我要去,总比回家等着饿死强!”

    “至少百姓集团不会坑害我们!”

第48章 本尉宁愿诸君上位() 
金钟庄园。

    庄主府,议事厅。

    “本尉知晓,诸位之中,有人心存疑惑。”

    刘曜坐在首位,环视众人,目光停留在班恭脸上的时间稍微长了一点。

    除华佗之外,其他集团高层都到了。

    随着百姓集团的势力越来越强,他的权势威严也日益增加。

    以至于刘曜的庄主府,已经成为了益州郡都尉的实际办公署!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本县涌入的外来人口突破了一万五千人。”

    “滇池县的耕地与可以提供的谋生之路有限,即便开垦荒地,短时间内也无法满足这么多人的需求。”

    “故而,必须对人口进行转移,否则各种麻烦会接踵而来!”

    刘曜必须给现场某些人一个解释,否则之前他们努力宣传,绞尽脑汁去增加益州郡的人口,就成了笑话。

    最重要的是,当初增加人口的方案政策是刘曜提出来的。

    现在他竟然把数千人弄到了“野人”生活的地方,不知情的人好糊弄,他们可不好糊弄。

    为了打探中南半岛的情况,两个捉奴中队共去六百人,最后只回来一两百人的结果,他们都是知道的。

    “再者,安南地区的确有大量肥沃的土地,且都是平原,甚是容易开垦。”

    安南地区的称呼是刘曜起的名字,就是后世的中南半岛三角洲全部地区及周边地区的总和。

    关于野人与土地的肥沃,乃是捉奴队带回来的真实消息,并非是刘曜一家之言。

    “开垦安南,功在千秋!”刘曜对此事下了定论。

    言外之意,这个会议结束后,谁还在私底下议论开垦团的事,谁就是与他过不去。

    面对刘曜的独裁与强势,就算有人心中不满,也不敢质疑半句话。

    因为,现在的益州郡,近乎成了刘曜的益州郡!

    通过义客牍的形式,百姓集团完成了对人口的控制。

    因为成了集团的义客之后,赋税会由集团折现上缴官府。

    集团又通过各种福利、收购农作物的方式,让众义客对集团产生了强烈的归属与依赖。

    没有了百姓集团义客牍的身份,那些办了义客牍的贫民,恐怕会因为交不起赋税而沦落成流民,或者干脆为了活命,卖身变成地主豪强的奴隶,而失去人身自由。

    百姓集团几乎成为了益州郡内普罗大众的经济与精神支柱,正因为有了百姓集团的存在,他们的日子才会一天比一天好。

    也正是因为百姓集团深得人心,越来越多的人,都以能加入集团为荣!

    换句话说,经过五年的经营与发展,益州郡大多数人,都已经与百姓集团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的共生状态。

    所以,谁要是与百姓集团过不去,广大百姓第一个不答应!

    虽然明面上,集团的不同产业都有不同人专门负责,好像与刘曜没什么关系。

    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到了今天,基本上全郡的人都知道集团的真正主人是刘曜。

    谁与刘曜过不去,谁就是与百姓集团过不去!

    那些受益于集团的人,绝对会用唾沫骂死他,甚至会有游侠去教他做人!

    这可不是胡扯,两汉的民风虽淳朴,但也彪悍,不然哪里会有那么多人造反?

    现在的老百姓骨头硬着呢,一言不合就开干!

    可不像明清时期被奴役成习惯,见官就喊“爸爸(大人)”。

    “大人”在两汉,乃是等同于“爸爸”的亲昵称呼。

    “都明白了么?”刘曜见众人不说话,忽然喝道。

    “主公圣明!”

    众人还能说什么?还敢说什么?

    刘曜深知驾驭部下需要一张一弛,有奖有罚,严宽结合,所以接下来换了一个话题。

    “去年本尉为朝廷举荐茂才,前几日过审的名单与安排的职务都下来了。”

    说到此处,他的目光依次从班恭、班通、程昱、陈群庆、虞玉、虞辰六人脸上扫过。

    “班恭,博南县令!”

    “谢主公!”班恭闻言大喜,急忙起立,向刘曜行礼。

    博南乃是永昌郡治下的大县,人口数万,适合他这样的人去施展拳脚。

    班恭坐下后,刘曜接着道:“班通,不韦县尉!”

    班通迅速起立,躬身恭声道:“谢主公!”

    他也是异常兴奋,心想终于可以离开滇池,到外面一展身手了。

    “虞玉,胥浦县长!”

    虞玉闻言一愣,他没想到自己会被委派到九真郡做胥浦县长,那里可是蛮子经常叛乱的地方。

    “虞玉!”刘曜喊了一声。

    虞玉惊觉到失态,赶紧起立,抱拳九十度鞠躬,行礼道:“谢主公!”

    “虞辰,西卷县尉!”

    鉴于自己弟弟的失态,虞辰反应灵敏,立即躬身恭声道:“谢主公!”

    他虽然知道西卷乃是日南郡的治所,也听人说过日南郡是鸟不拉屎的蛮夷之地,但他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