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第三帝国-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卓一愣,他回想了一下军规军纪,发现记过一次不仅会被记录到个人档案之中,未来升迁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记过处分与个人档案都是东汉军制之中不曾有的!

    董卓经历此事后,再看创建百姓军军制的刘曜时,他的眼神中已经不仅仅是敬畏,还有着一丝恐惧!

第93章 洛阳来客() 
六月十三日。

    盛夏。

    热浪滚滚。

    西边的太阳刚落山,夜幕缓缓笼罩大地。

    长安城内,刘曜临时征用的住所。

    刘曜正在与班恭、张俞商议着如何管理占领区的地方民政建设,忽然接到朱大鸿的禀告。

    由于贾小六担任了代理军法司副司,现在也有很多事需要他忙,故而刘曜的贴身保镖朱大鸿便不得不充任侍从的角色。

    “启禀主公,军情署传来消息,在城东二十里外发现一队五百人规模的车马队,经过打探,获知该车马队乃是从洛阳而来,他们马不停蹄向西而行,是为了寻找主公,请求归附。”

    听了朱大鸿言简意赅的汇报,刘曜转头向身边的班恭、张俞两个看了一眼。

    自益州起兵之初,刘曜便把程昱、虞辰、刘彪、陈群庆留下,让他们坐镇百姓军在西南的大本营。

    一方面维持百姓集团的运转,向义军提供钱粮、兵源,一方面确保对根据地的绝对统治。

    而具有相当强的组织能力,与管理等行政事务能力的班恭、张俞,则被刘曜带着一起跟着大军同行。

    班恭为军团的后勤部长,张俞是长史部长,由于刘曜手下仍然缺各种人才,所以班、张两人还兼任着其他的事务,比如作为刘曜的军师参谋,献言献策。

    “两位部长怎么看?”

    朱大鸿汇报完毕后,自然是退出了议事厅,回到门外继续站岗。

    至于班恭、张俞两人,听了刘曜的发问后,皆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班家兄弟跟了刘曜十几年,对于刘曜的脾气秉性不可谓不了解。

    班恭知道刘曜喜欢务实的人,讨厌高谈阔论,行动能力极差的家伙。

    他本人偶尔喜欢高谈阔论,但他的动手能力与执行力,依然很强。

    这也是刘曜欣赏的他的原因之一。

    刘曜曾经不止一次的感叹过,夸赞班恭有王佐之才。

    班恭认为刘曜说得对,并非是他狂傲自大,而是他对自身能力有着清醒认识。

    也正因如此,他形成了谨言慎行的习惯,面对刘曜的提问,即便已经猜到了一些端倪,但他仍然不会轻易率先开口。

    张俞就没有班恭那么多顾虑,他自从十年前跟着张俭等太学生从洛阳不远万里跑到益州,见识过滇池的“不似人间”的“小康”社会之后,对刘曜除了拜服还是拜服。

    他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很正,担任什么职务,就做好分内的事务,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提出一些他自认为有用的建议。

    “该是洛阳有变!”

    刘曜对张俞点了点头,道:“升济推测的不错,洛阳时局变化乃是必然,只是这一天比我预料的要早。”

    就在此时,班恭开口道:“主公,为了表示对他们的重视,或许可以先派遣西凉铁骑营赶去接应。”

    刘曜闻言,笑了笑,道:“善长啊善长,你怎么就知道他们那些人是朝中权贵?”

    班恭表面看起来稳重的言论,实际上是带着深深的恶意。

    一个铁骑营的战斗力,恐怕能把那五百人的车马队全部绞杀。

    假如那些人真的是朝中权贵或其亲属,骑兵营赶去可以保护其周全。

    反之,若那些人是心怀叵测的敌人,铁骑营可以毫不犹豫就地发起攻击。

    “传皇甫将军与董校尉过来议事!”

    半个时辰后。

    皇甫嵩与董卓率领骑兵营,从正面截住了从洛阳来的车马队。

    “尔等何人,为何拦住我等去路?”杨力策马行到队伍前面,对着皇甫嵩所在的骑兵营高声喊道。

    董卓谨慎的驱马来到阵前右边,大声回应道:“我等乃是益州刘公麾下骑兵营,你等又是什么人?!”

    杨力闻言一喜,但他乃是各家家将之中的首脑,也是郭禧临时任命的车马队主将,自然不会轻易相信董卓的话。

    可他也不能不信,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跳出马车,疾步跑到了他的身边。

    青年从左边袖口里掏出一卷竹简,递给了马上的杨力,接着又从右边袖口里掏出一本书,也递给了杨力。

    “杨叔,你把这两样东西扔给对方,他们见了之后,应该会看出我们的身份!”青年胸有成竹道。

    杨力对这青年点了点头,然后策马行到董卓对面三丈外停下,喊道:“这是证明我等身份的物件,还请接收勘验!”

    两个骑士翻身下马,捡起那两样东西,然后交给了董卓。

    董卓看着那卷竹简与那一本纸质书,皱了一下眉头。

    他看不懂竹简内容,但是发现竹简的落款是一个人的名字。

    “袁绍?和曹操一起偷抢新妇的袁绍?”

    董卓之所以听过袁绍的名字,是因为袁绍和曹操一样,十六七岁便在洛阳出了名,只是这个名声并不好罢了——抢新娘子的小贼!

    但另外一本书他真看不出来什么,只好驱马回到皇甫嵩身边,将东西交给了皇甫嵩。

    皇甫嵩虽说是将门世家,但也是读过书的,文学造诣恐怕比得上十个董卓的水平。

    他仔细看了下竹简,发现里面的内容,像是节抄自汝南袁氏的传家经典,又看了一下竹简的落款,乃是一个人的名字。

    由于近些年他一直待在滇池,对于洛阳发生的事情并不了解,所以不知道袁绍是谁。

    但名叫《四书五经》的纸质书他却是认得。

    这种用极品纸质印刷的书本,是当年百姓集团联合数大富商发行的典藏版,数额有限。

    当时刘曜设计这么一套典藏版,乃是专门送给弘农杨氏、汝南袁氏等通过富商而与百姓集团有着利益联系的世家大族的礼物。

    皇甫嵩有幸在滇池图书馆见过这版书籍,所以印象非常深刻。

    他合上书,心想:“这名叫袁绍的青年,应该是汝南袁氏子弟无疑。”

    皇甫嵩把书与竹简还给董卓,对后者道:“身份确认,乃朝臣亲属无疑!”

    过了片刻后,杨力从董卓手中接过了竹简和书。

    “我等乃是奉了百姓军刘公之命,前来接应诸位的骑兵营。在下董卓,骑兵营校尉,此乃本校尉之印绶。”

    董卓拿出自己的校尉印绶,在杨力面前晃了一下说道。

    杨力也不可能去验证对方印绶的真伪,立刻拱手道:“见过董校尉,在下杨力,乃杨司空家将!”

    “请!”董卓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第94章 袁绍的主意() 
“启禀主公,从洛阳来的车马队距离长安城不足三里。”朱大鸿禀告道。

    待朱大鸿退下后,刘曜对身边的班恭、张俞道:“两位部长,出城迎接与进城后的安置之事,就劳烦你们亲自走一趟了。”

    “为主公效劳,乃是我等的本分!”班恭、张俞同声道。

    两人领命告退后,立刻回到住处,各自换了一套礼服,然后领着麾下的属僚,集结了二三十人,浩浩荡荡开赴城门。

    张俞、班恭乃是这次迎接队伍的首领,他们自然走在最前面。

    这时候距离宵禁还有一段时间,长安城内的大街上依然还有不少行人。

    他们这群人的忽然出现,立即引起了轰动。

    很多有眼力劲的人,都看出来他们这是要出城迎接重要的人物。

    “我猜是朝中的三公!”

    “我猜是边军主将!”

    “你敢不敢打赌?”

    “赌就赌!我赌三公,一千钱!”

    “我赌边军主将一千五百钱!”

    “。。。。。。”

    除了临时起意玩赌的,还有凑热闹跟在后面看的人。

    张俞阔步前行,目不斜视,却对身边的班恭道:“善长,你紧不紧张?”

    “我说不紧张你会信?”班恭没有扭头,就那么保持着隆重的神色,一步步向前走。

    两人在刘曜手下共事已有十年的时间,说话方式也越发偏向于刘曜的后世白话,且两个人私底下的关系自然没的说,故而才有这一幕开玩笑似的对答。

    “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情,你说车马队里面会不会有三公这样的高官?”

    张俞十分紧张,但同时也充满好奇,聊天可以转移注意力,缓解他的紧张感。

    班恭的神经也绷得紧紧的,他摇了摇头道:“你是不是想跟我打赌?”

    他知道张俞有个嗜好,没事喜欢跟人赌一些小玩意。

    “主公上次送你两套茶具,我赌你一套!”张俞抬手抹了把额头的汗水,嘴角带着笑意道:“我赌来的人里面没有三公!”

    班恭忍不住疾行两步,抢先张俞一步,接着用胳膊肘狠狠捣了一下后者的肋骨。

    “你耍诈!刚才还说车马队里有三公,现在怎得变卦?”

    张俞忍着笑道:“以前跟你打赌从来没赢过,这次轮到你输了!”

    两人聊着聊着,便穿越城门,来到了城外。

    现在是盛夏,傍晚也很热。

    那些跟随张俞、班恭的人无不满头大汗,一个个右手甩着袖子,左手擦着额头的汗水。

    众人等了大约一刻钟的功夫,便听到了轰隆隆的马蹄声。

    不多时,洛阳车马队行到了长安城门口。

    马车里的各家少主、主母等家族临时的领头人物纷纷下车,一一与班恭、张俞等迎宾使团见礼。

    到了这个时候,刘曜集团为主与洛阳车马队为客的关系才算正式建立。

    寒暄过后,班、张两人又领着洛阳来客到事先安排好的“迎宾馆”住下。

    在安排洛阳来客入住的时候,张俞和班恭就各家的住处规格,产生了分歧。

    张俞认为曹家乃是宦官之后,不能与其他的当世名门同住在迎宾馆。

    曹操所在的曹家,其家主曹嵩嗅觉灵敏,发现杨家、袁家等家眷出城,也主动派家中子弟跟着出了城,并跟上了大部队。

    迎宾馆以前叫什么名字,何时开始出现的刘曜不知道,但他记得这样一个专门接待外国来宾或者地方官员的场所,在西汉时期形成了完善的体系。

    当年张骞出使西域,为汉武帝带回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后来西域各国常年进贡,使者所住的地方,就是“迎宾馆”这样的场所。

    至于中央朝廷召集天下各郡的地方官开会,招待地方官的场所,也就是现在被刘曜命名为“迎宾馆”的地方。

    班恭并没有因为刚才打赌输了而故意跟张俞过不去,他认为不能一棍子把所有宦官都打死。

    曹家家主曹嵩性情敦厚,为人忠孝,担任过司隶校尉,他虽然是中常侍曹腾的义子,但杨赐、袁逢等人对他的态度倒还好,否则袁绍和曹操小时候也不会在一起玩耍。

    刘曜曾经还夸过朝中的宦官吕强有党人作风,不仅清廉,而且耻于和张让等宦官为伍,对于士人清流非常推崇。

    张俞觉得刘曜应该不会错,所以也就没有再坚持,最后曹家也跟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