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第三帝国-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具体如何计算工分,如何分配卖掉家禽家畜而获得钱粮,公文里都举了例子。

    对于合作社的介绍不可谓不详细!

    韩鹏不理解陈鹤与李老究竟在沉思什么!

    陈鹤无视了韩鹏的话,左右看了看在场的众人,问道:“诸君以为,推广合作社制度,该从何入手?”

第125章 实践出真知() 
一直到会议结束,韩鹏都想不明白,陈鹤与李老究竟在担心什么?

    在韩鹏看来,英明神武的楚王在公文之中说的那么清楚,大家只要照着做即可,何必多虑?

    陈鹤与李老的确也没有说出他们到底顾虑的是什么,只是让众里长、保长代表各自回去,对治下编户民宣讲政策。

    至于施行合作社制度的事情,先照着公文上说的流程去做,若是遇到问题,等下次开会再说。

    韩鹏对于陈鹤的决定表示支持,他的观点一直都是这样——别想那么多,先干起来再说!

    对百姓宣讲政策没有技术含量,这样的事情韩鹏在做保长的时候,做的比专门的宣传队还要到位。

    这次宣讲新的政策,都是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情,没道理会被拒绝。

    事实证明,韩鹏还是太年轻!

    当他敲开邻居家的门,以一个宣讲政策之人的身份,向对方阐述了公文上需要告知百姓的内容之后,对方问了一个问题,就让他十分难堪!

    “大王圣明,一心为我等贫民着想!可是,若我等去忙活公共养殖场,家中的耕地谁来种?”

    被邻居这么一句,韩鹏终于明白陈鹤与李老的顾虑在何处!

    韩鹏家里也有地,他也要缴纳赋税,一旦精力放到公共养殖场上,肯定不会有太多精力照顾自家的耕地。

    “公文里有说,可以编组轮流照顾公共养殖场,并非是让大家不管不顾自家耕地!”

    韩鹏用公文之中的内容向自己的邻居做了解释,然而邻居又问了一句话,彻底让他答不上来了。

    “亭长说轮流照看,万一有人偷懒,该怎么办?若不能体现公平,我家参与和不参与有何区别?!”

    刘曜让程昱起草的公文虽然详细,但也不会详细到把有人偷懒都考虑进去,若是那样的话,政策就没必要执行了。

    邻居说的非常在理,韩鹏深知无法体现公平的情况下,就算有人愿意配合,合作社终究也只是徒有形式,不会起到最终让百姓富裕起来的效果。

    韩鹏最后向邻居告了一声罪,对其承诺待想到公平的方法之后再来拜访。

    邻居觉得韩鹏做事很负责,便多说了几句心里话。

    “现在乡邻乡亲都忙着收稻子,收完稻子还要种大豆等其他的庄家,恐怕没有时间修建公共养殖场。再者,我家没有牛,没有鸡鸭鹅,家中只有我跟十五岁的长子两个劳动力,目前连农具都是从亭里借的。若我家加入合作社,又能干什么?又该怎么计算工分?”

    都是没读过书的平头百姓,说的都是大白话,没有之乎者也。

    诸如此类的问题,犹如一场大雨,把毫无准备的韩鹏淋成了落汤鸡!

    告别邻居之后,韩鹏找到了陈鹤。

    陈鹤望着垂头丧气的韩鹏,既没有嘲笑,也没有批评,反而对其进行了一番鼓励。

    “别灰心,大王利国利民的好政策还是需要继续宣讲的!至于合作社之事,先正常开展,你把遇到的问题记下来,后天开会,我们在会上再讨论!”

    韩鹏觉得陈鹤说的很有道理,圣明的楚王颁布这等好政策,必须让每家每户都知道,而合作社的建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很快到了三天之后。

    陈鹤再次召集众里长、保长代表,以及两个亭长,共同议事。

    “大家都说说吧!”

    韩鹏清楚,陈鹤这是让大家把近几天在下面遇到的问题,拿到会上进行讨论!

    他是两个亭长之中的一个,又与乡长陈鹤有亲,他需要先说话,然后下面的里长、保长才能说话。

    韩鹏明白这一点,所以把他遇到的问题,像竹筒倒豆子一样,一股脑全讲了出来。

    其他人遇到的问题,基本上也都与韩鹏说的差不多,皆集中在“公平”这个问题上!

    “李老可有良策?”陈鹤没有主意,只好向身边的李老请教。

    李老斟酌一下,缓缓道:“修建公共养殖场肯定要等农忙结束之后进行,届时有牛的贡献牛,有鸡鸭鹅的贡献鸡鸭鹅,可先折算成钱,卖给公社,这样这些家禽家畜就成为了公社的公共财产!先做到公私分明!”

    做不到公私分明,谈何公平?

    “接下来便是按照公文内容所言,对各生产小组进行排班,轮流照看养殖场。为了体现公平,这个班次必须由各里长召集其治下各保长共同商议而定,少数服从多数!而且,其他小组成员,在非当班时间,可随时去查看当班的人是否消极怠工。”

    陈鹤问道:“若发现有人消极怠工,该如何处罚?”

    “可罚钱!”李老沉思片刻后答道。

    韩鹏出声道:“公文里有言,生产小组的工作都是按工分计算,本来大家都没多少钱,罚钱的话不合适吧?”

    李老觉得韩鹏言之有理,在陈鹤犹豫不定的时候,出言道:“或者不罚钱,只扣工分?工分与年终的分红挂钩,扣分等于扣钱了!”

    “还有,我认为,当值的小组,凡有一人消极怠工,其余人都必须跟着扣工分!这样,小组内部也可以互相监督!毕竟大家努力做事,少扣分,最后分得的红利自然也就多!”韩鹏补充道。

    如此的话,每个生产小组当值时都必须积极工作,不然一个人犯错,所有小组的人都跟着倒霉!

    “诸位可有要补充的?”陈鹤沉吟片刻,询问众人道。

    众人又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了起来,对相关细节进行了一些补充和要求。

    “此事,就先按这个章程办!如有问题,下次会议上再论!”

    两个月后,农忙结束了,公共养殖场也建了起来。

    陈家乡的合作社模式推广,进展的相当顺利。

    陈鹤、韩鹏等人每遇到问题都会针对该问题商议一个对策,有关在乡里开展合作社工作的章程也在实践之中不断优化。

    又过了一个月之后,陈鹤发现乡里合作社的事务进展很顺畅,各生产小组之间也没有发生什么冲突,一切都以最好的状态向前推进着。

    “大王曾言:‘实践出真知’,果不其然也!”

    陈鹤感慨着,竟然也之乎者也了一番!

第126章 六百里加急公文() 
陈家乡靠近滇池县城,其乡合作社的推广进度,每隔七八天就要上报一份报告。

    鉴于本乡的进展不错,陈鹤有心邀功,便把陈家乡近期推广合作社的章程汇总起来,写成了一份内容非常全面的推广报告心得,派人上报给了滇池县令。

    当年滇池县令郑成与陈鹤是同期上的扫盲班,两人还算有些交情,后来郑成报名滇池县中学被录取,成为了刘曜的学生。

    当时陈鹤自感年龄稍大,资质一般,便没有去报名。

    郑成看了陈鹤关于陈家乡合作社推广进度的近期报告后,非常重视,立即派人驾驶新式马车去请陈鹤来县里议事。

    他一直紧紧地关注着全县境内各乡合作社的推广,有关陈家乡良好的进展他也有所耳闻。

    一个多月前他还特地去陈家乡考察过,只是并不仔细罢了。

    郑成没想到陈家乡如今有关合作社的进展出乎意料的好!

    滇池县治下各乡的合作社推广并不顺利,他觉得陈家乡开展合作社的进度若是真实的,那么其推广章程或许可以给其他的乡借鉴,甚至全县推广。

    陈鹤到了县政府后,与郑成谈了整整一天。

    刘曜治下实行的是郡县两级制,虽然有州的概念,但并没有设置州刺史,州不是行政区划,而是等于变成了一个笼统的地理概念。

    郡政府、县政府、乡政府是刘曜早年定下来的称呼。

    对于各级政府的办公楼,刘曜有规定。

    郡政府大楼最高不能超过六层,县政府大楼最高不能超过五层,乡政府大楼最高不能超过四层。

    各级地方官与中枢的京官一样,不外乎分为政务、军务、法务三个体系。

    地方政务体系内的官员及机构,必须全部集中在政府大楼之中办公。

    政府可以有多栋办公楼,但各机构必须在同一个地方,禁止在其他地方修建别的办公楼!

    军务体系的官员及机构与法务体系的官员及机构,也各有各的办公地点,前者叫地方武署,后者叫地方法院。

    比如,益州郡的郡尉署长、郡武备署长、郡副武备长、郡警正、郡区警、警员皆在益州郡武署大楼内办公,益州郡的郡通判及下属官员皆在益州郡法院大楼内办公!

    而且,在这些办公大楼的附近,便是地方官墅。

    与刘曜在长安规划的中央官墅类似,九郡一区境内的地方官墅基本上是按照后世别墅群所建造。

    虽然也分高中基三个品级,但至少做官的福利还是很丰厚的。

    郑成与陈鹤谈完话之后,次日一大早,他就跟陈鹤共乘一辆新式马车,赶去了陈家乡。

    这种新式马车类似后世观光旅游用的那种人力自行车,前面一个人骑行,后面是能宽敞的座位。

    不过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后世的动力来自于人,现在的动力来自于马。

    可以这么说,所谓的新式马车,等于是把木质车轮换成了自行车所使用的橡胶轮胎的升级版马车。

    速度更快,稳定性更高!

    身为滇池令,郑成必须再对陈家乡进行了一番详细全面的实地考察!

    考察的结果令他非常震惊,他认为很有必要把陈家乡的合作社推广章程普及到全县!

    郑成先是找到了益州郡郡守黄承彦。

    黄承彦的妻子来自于荆州蔡家,算是刘曜的连襟,也是刘曜留在大本营的心腹之一。

    他对于合作社的推广也一直非常关注,对于陈家乡的良好进展也有所耳闻,两个月前他特地去过陈家乡。

    如今又过了两个月,没想到陈家乡的进展出乎意料的好。

    黄承彦听了郑成的报告后,甚是重视,他觉得在全县普及陈家乡推广章程之前,必须先上报给楚王刘曜。

    滇池县乃是刘曜起家的地方,不容有失,若未经刘曜允许,万一出了纰漏,就不是谁为此担责任的事,而是有可能会动摇刘曜大本营的根基!

    事关重大,黄承彦写了一封信附在陈鹤的报告后面,作为六百里加急公文,派信使连夜动身北上!

    为了方便区分公文的轻重缓急,刘曜早年对其进行了定义,分为马上飞递、四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军国大事用八百里加急。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邮驿历史长达三千多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所设置的“十里一亭”,是乡以下以维持治安为主体的行政架构,用于实现国家的行政管理和治安职能,而在交通干线上的“亭”又兼有公文通信功能,被时人称为“邮亭”。

    这种“邮亭”就是秦代以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