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绝代武神-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真大寺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占地总面积为13602平方米,建筑物雄伟壮观,具有中国古老的建筑艺术和伊斯兰教特色。大寺的原正门,即“前三门”,座南朝北,是一大两小的绿色西式大门,高十米,宽为十五米,门顶横幅匾额上镶有金光闪闪的“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八个大字(前三门现处在清真大寺临街楼房之前)。

    

第479章 打的就是你() 
走了很远的一段路,前面已经没有人家了,薛冰道:“大哥!你不是耍我们吧!这前面也没有人家啦!”

    “嗨!我家不在镇上住!在有一里多地,就有个旅馆,就到了!”

    “欧!我说的呢!那就走吧!”跟着他走了能有一里地远,还真的看见了一个旅馆,不算太大,不过也不算小了,四层楼,每一层都有二十多个房间。

    “大哥,你就住在这里呀!感觉冷冷清清的!没有几个人住宿吧!”凌子涵道。

    “这话说得!哪能没人呢?我这儿生意可好了!每天都爆满!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两人对视一眼,摇摇头道:“不知道!”

    “说白了!现在的小年轻人,出来旅游,玩乐,老超前了!不管能不能成两口子,就往一起住!我这里是顺应潮流!经常有年轻人选择我这偏僻的地方玩乐!安全哪!这黑白两道咱都认识!根本就不用担心!”

    “诶呀大哥!你这也算是为社会做贡献了哈!要不然的话,那帮小年轻人一定会憋得乱碰的!”

    “那当然了!我这是响应社会需要!我这里野鸳样有的是!小鸡不撒尿,各有各的道道!;我就是指着这买卖赚钱呢!呦,到了,两位姑娘,请吧!我给你们找一间好房间,让你们舒舒服服的住着!”

    “呦,那敢情好,谢谢大哥了!”薛冰抛了个媚眼道,小伙子立刻眼睛放光了,还以为是和他来电了:“彭客气!出门在外,互相帮助嘛!跟我来吧!就在四楼!”跟着他来到了四楼,最后一个房间,推开房门,一看哪,还真不小!装修的富丽堂皇的!

    “请进吧!看看怎么样!”薛冰和林子涵走进去,瞧了瞧道:“还行吧!挺干净的!就住下吧!对了,我们饿了!给整点吃的吧!”

    “诶!好嘞!稍等片刻,一会就好!”小伙子出去了,两人正在左顾右看,聂欢跳了进来:“怎么样?那小子上当了吗?”

    “我们姐俩一出手!绝对没问题!你就请好吧!”

    聂欢到:“一会他送饭菜来!你们可得注意了!先试探一下再吃!别中了毒,虽说咱们不怕中毒,但是还是小心一点好!”

    “知道了老公!放心吧,这回一定不会饶了他的!”薛冰磨拳搽掌到。

    聂欢点了点头,藏了起来,不一会功夫,有人敲门,薛冰打开房门,原来是帅小伙,满脸堆笑道:“我亲自做了一些特色小吃,还有红酒,请慢用!”

    “诶呀老板太客套了!这多不好意思呀!让您亲自动手!”

    “诶!相逢就是有缘!一定要招待好客人!你们慢用!缺啥就找我!我就在一楼大厅最后一个房间!24小时随觉随到!”

    “那就麻烦你了!”小伙子出去了!聂欢出来挨个试了试:“果然不出我所料,这酒里下了迷香了!除了酒,什么都可以吃!”说着把一瓶子红酒全部都倒进了卫生间的洗手池中去了!

    进了“前三门”,约三十多米处,在数十阶花岗石的台墩上耸立着五个平顶拱形门,称为“中五门”,高近十米,宽为二十一米。九八年清真大寺改建时,于“中五门”前修了带有新正门的三层主楼一幢,与原中五门、大殿处同一中轴线,正门主楼下设五圆拱门,楼顶两侧各建一高达45米的圆拱顶式宣礼塔,楼底设地下停车场;主楼临街一侧为六层商贸综合大楼,南侧建五层楼,作为寺管委会办公室、会客室、宿舍、教室、餐厅等。

    “中五门”南北两侧矗立着两座宣礼塔,行人顺石台阶拾级而上,只见重门和宣礼塔碑壁上规则而又清晰地分布着嵌铁字图案(象征吉祥福寿长久),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再步入重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方整齐清净的大青砖场地,每到此地,人们都觉得置身于清净的殿堂了。南北是两座老式木楼,北楼为接待室、藏经室、会议室等,南楼为阿訇进修班教室、学员宿舍、教研室等。南楼背面为男女沐浴室和殡葬室。两楼中间是面积为4490平方米的大院。大院西面,是坐落在石基之上的礼拜大殿。俗称“凤凰单展翅”的大殿面积为1136平方米,以及殿顶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明脊暗卷”式古老宫殿的建筑风格,给人留下古老苍劲的印象。其外形砖木结构,外壁全用大青砖砌成,坚实牢固,饱经风霜,完好无损。前廊两侧各种图案精雕细刻,殿脊中心竖有三个金黄色经筒,灿烂夺目。殿门两侧是砖制九扇屏,上面是精巧的花草砖雕图,其工艺至今看来仍然是融古朴庄重、典雅清秀于一炉的艺术珍品。殿堂门口及殿堂里面的地面皆铺以木板,更增添了几分庄重和朴素。

    寺院的整体布局以前门、重门、大殿特殊的双重门次第而进,所以显出三门端正、持重,五门挺秀,宣礼塔拔地高耸,两厢楼挺秀屹立。大殿更以凝重、庄严、端庄、古朴为特点,为寺院增添一种肃穆的气氛。立于大殿殿脊中央的三个镏金经筒和宣礼塔六角顶上安装的两个镏金经筒,遥遥相对,相映成辉,在整体建筑群的碧绿色琉璃瓦的映衬下,越发显出独有的气韵,有如天造地设一般。中午,在和煦阳光的照射下,更能显出迷人的景色,使人流连忘返。

    大殿门廊上原有很多匾额和对联,都曾是伊斯兰文化的真实记载,只可惜在十年动荡时毁于一旦。历史上,东关清真大寺历来是经堂教育的场所。不仅在西宁,而且西北乃至豫、皖、湘、鄂、川、滇、粤、沪等地都受了它的影响。早在1938年《边声》创刊号署名“浩”题为“西宁”的文章就说:“此不谓东关回族同胞之信仰寄托地,亦为西宁回族最高之学府,四川、陕西各地回族同胞来此求学者不乏其人。”马万福自1916年来到西宁后,即以“尊经革俗”、“凭经立教”为宗旨,尽生平学识,致力于讲学,使得伊斯兰教影响逐步扩大,宗教上层人士如古铭瑞等许多哈智也纷纷改宗伊赫瓦尼,于是,伊赫瓦尼教派迅速发展。以后此派在全国许多省区都有广泛的传播,在该派所开展的经堂教育中,除传授阿拉伯文以外,还授以汉语文,这对于提高回族的文化素养以及增进民族之间的互相了解,加强民族团结都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马万福个人的不懈努力及马麒、马步芳的支持下,伊赫瓦尼得到长足发展,从而建立了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在全省及邻近地区的海乙寺。

    海东市因位于青海湖以东而得名。总面积1。3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62万人。矿藏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是青海省第二大城市。全境东西长约124。5公里,在东经100°41。5′~103°04′之间;南北宽约180公里,在北纬35°25。9′~37°05′之间。东部与甘肃省的天祝、永登、永靖、临夏、甘南等州(市)、县毗邻,其它三面分别与本省海北、湟中、黄南等州县接壤

    海东地处华夏民族摇篮——黄河上游及其重要支流湟水之间,是青海省开发较早、文化历史悠久的城市。这里史称“河湟间”或“河湟地区”。据考古发掘,早在新石器石器就有人类居住。民和县阳洼坡曾发掘了与中原地区相同的仰韶文化遗址,其它地方多处发现类似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和卡约文化的遗址。

    秦汉以前,这里居住着羌人。据传说,远在帝舜时,舜“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相传三苗部落原住在今湖北、湖南或河南南阳至陕西商洛一带地区。“西羌之本出三苗,姜姓之别也”,“徙之三危,河关西南羌地是也,滨于赐支,至于河首,绵地千里”。秦历公时,“河湟间少五谷,多禽兽,以射猎为事”。说明人们过着以牧业为主兼有农业的经济生活。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元狩二年),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兵击败河西匈奴,并进入湟水流域,在今甘肃省永登县境设置令居寨,以御防羌人入侵。前111年(元鼎六年),汉武帝派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率兵征讨河湟羌人,在“湟中”设置“护羌校尉”,筑西平亭(今西宁市),开始经略“湟中”。前61年(宣帝神爵元年),后将军赵充国奉命击败注水流域的先零羌,招抚黄河沿岸羌人归降,罢兵屯田,在今海东地区先后设置一郡三县,即移金城郡治于允吾县(今民和县下川口)、安夷(治所在今平安县)、破羌(治所在今乐都区)、允吾(治所在今民和县)等县,均属金城郡,这里被正式纳入汉朝的郡县体系。安夷县曾长时期为汉护羌校尉治所。213年(献帝十八年),析金城郡西部置西平郡(治所在今西宁市),河湟各县改属西平郡。

    魏晋南北朝时,河湟地区曾被前凉、前秦、后凉、南凉、西秦、北凉等地方割据*权相继统治过。这一时期,曹魏曾在中川、官亭一带设置白土县,晋惠帝在允吾置晋兴郡,北魏废晋兴、左南、白土、允吾县,在龙支城(今古部)设置金城县,西魏改名龙支县;在化隆、循化县境,北魏设置石城(治所在今群科)、广威(治所在今甘都)二县,属洮河郡,隶鄯州(治所在今乐都区)。公元397年至414年,鲜卑族一支秃发部发展壮大起来,逐步占据了河西和湟水流域,建立起南凉王国,其都城曾建在今之乐都区。

    隋唐时,今海东市曾盛极一时,所处地位举足轻重。乐都先后为西平郡、部州、陇右道治所,一度成为陇右乃至西北地区的政治中心和军事重地。609年(隋大业五年),隋炀帝率兵亲征吐谷浑,四月渡黄河于临津关(今民和官亭),经古鄯到达西平郡,陈兵讲武,五月大猎于拔延山(今拉脊山之马阴山),“诏虞部量拔延山南北周二百里并立表记”。627年(唐贞观元年),划全国行政区为十道,其中陇右道则统辖今甘、青、新部分地区。道置陇右节度使和河西节度使,陇右节度使理部州,都管兵七万五千人,马一万六百匹;河西节度使理凉州,都管兵七万三千人,马八千八百匹。公元七世纪,吐蕃王朝建立。从641年(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嫁吐蕃松赞干布到755年(天宝十四年)的一百多年中,唐与吐蕃的关系既有“交马互市”的和平安定时期,也有兵戎相见,征战不息的年代。特别在公元735年至749年,冲突逐步升级,在廓州积石屯田区(今循化、化隆一带),双方反复进行了极为残酷的争夺战,都付出了重大伤亡。安史之乱后,唐军内调,无暇西顾,吐蕃乘机东进至甘陕,河湟地区被控制近百年。五代十国青海吐蕃不复统一,唐末,“末”一度控制河湟。宋元时,今海东市曾先后被角厮罗、宋、金、西夏和元朝统治。宋初、河湟吐蕃之一部腽末人角厮罗兴起,先以宗哥城(今平安县)、后以邈川城(今乐都区)、再以青唐城(今西宁市)为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