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战歌-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有李元兴的承诺,但普慈公主还是忧愁的等待着蜀国的消息。

    时间一天又一天的过去了,十天,半个月

    蜀国和岐国并没有开战,但蜀国同样没有什么消息传来。

    终于,一个月后,蜀国有消息传来了,却不是同意普慈公主改嫁李元兴,而是普慈公主的生母死了,蜀国皇帝想让普慈公主回蜀国奔丧!

    本章完

 第32章 两情若是久长时

    普慈公主的生母死了!这是蜀国皇帝王建亲自写信告知,不管事情是否存有疑虑,普慈公主都没有任何理由不返回蜀国奔丧。

    这一幕与李元兴前世历史上的五代十国里何其相似,李元兴知道,普慈公主在这种情况下返回蜀国,怕是不可能那么轻易的再回到岐国了。

    然而,李元兴同样想不出任何理由阻止普慈公主返回蜀国。

    “对不起,元兴,我不得不回蜀国。”普慈公主流泪,满含歉意,觉得自己辜负了李元兴对她的情谊。其实,她很聪慧,也感觉得出自己此次若回去蜀国,可能很难再轻易回到岐国了,或许一辈子都无法再回到岐国了。可是她的母亲对她很好,从小就很宠着她,如今母亲逝世,父皇让她回蜀奔丧,送母亲最后一程,她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够拒绝的。

    “芷儿,你去吧。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在蜀国等着元兴便可,终有一天元兴必将去蜀国迎娶你归来,你此生只能是元兴的妻子。”李元兴说道,毅然放手让普慈公主回蜀国。

    为人子女,他知道普慈公主的无奈,不愿意为难普慈公主,并向普慈公主做出承诺,让她安心呆在蜀国,等着他有一天去蜀国将她迎娶回岐国。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普慈公主感动,非常舍不得离开李元兴。

    “元兴,芷儿此生只深爱过你,你已经将芷儿的心占满,在芷儿心里,芷儿已经是你的妻子了,今生也永远只做你的妻子!”普慈公主忍着揪心之痛对李元兴说道,像是誓言,也像是最后的挥别。

    李元兴目送普慈公主的马车离去。

    “公主和元兴世子,太让人感动了”普慈公主的婢女裳儿也控制不住大眼睛蕴含水雾,她太感动了,不由自主的代替普慈公主再次朝李元兴挥手辞别,同时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她家公主将来能和李元兴在一起,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

    当普慈公主的马车彻底消失在视线内,李元兴的目光才阴沉了下来。

    蜀国,王建!看来他真的有灭掉岐国,夺取关中的野心,让普慈公主回国,怕是仅仅为了斩断蜀国和岐国最后一丝联系罢了,两国将来怕是终究避免不了交兵的。

    只是苦了芷儿,将来不得不夹在中间,心力交磨。李元兴心里叹息。

    “元兴,蜀国王建只传来芷儿生母过世的消息,让芷儿回蜀国奔丧,却并未言及你和芷儿之事,边境秘密集结的八万蜀军精锐也未撤曾撤离,怕是已经定下策略,将来要攻打我岐国,图谋关中了。芷儿回蜀,怕是很难在归来了!”李茂贞说道。

    事情不难分析,如果王建还愿意和岐国结成联姻的话,那么是不可能只字不提李元兴和普慈公主的婚事的。

    之所以一个月之后才有消息传来,怕是不仅是普慈公主的生母逝世,还因为蜀国君臣争论和商议了一个月的缘故,是和岐国继续联姻,让岐国仍旧为蜀国北方屏障,还是进攻岐国甚至灭掉岐国,夺取关中,集合蜀地和关中之力和朱温一争天下。

    想来,蜀国出川争霸的野心终究占据上风,不愿意和岐国继续联姻,而是打着伺机吞并岐国的野心。

    “父王,不管岐国和蜀国将来如何,孩儿都会想方设法娶芷儿为妻,这是孩儿的承诺,也是孩儿的责任,孩儿不能辜负芷儿的一片爱意。”李元兴无比严肃的说道。

    不管是蜀国对岐国的野心,还是岐国对蜀国的野心,都注定了两国将来不可能和平共处,成为敌国几乎已经是必然。想让蜀国心甘情愿同意将普慈公主嫁给他,怕是不太可能。

    但哪怕蜀国不同意,并且阻挠,可他李元兴想要娶的女人,无论如何,用何种手段都要娶到。

    终究还是要岐国本身强大起来才行啊。

    李元兴心里叹息,渐渐放下心里的情感,神情布满严肃。

    “父王,岐国将来要图谋天下,重塑大唐江山,自身必须要更加强大起来,谋取长安和潼关势在必行!而想要谋取长安和潼关,第一步便是要向朱温称臣,设法让其对我岐国放下戒心,调离长安之重兵!”李元兴说道。

    “此时,蜀国重兵迫我岐国,正好让我岐国可趁势向朱温称臣。一来,借朱温之势,反迫蜀国,使其不敢真个轻易对我岐国开战。二来,也可使朱温不对我岐国向其称臣一事有所怀疑!一举两得!”

    放下心里的情感,李元兴沉着谋划。

    在李元兴前世的五代十国历史中,李茂贞就曾在被蜀国夺去六州之地后,为了保全岐国而向朱温称臣,只不过因为李元兴的到来,这一切比原先更早了一些罢了,而且岐国也还没有被蜀国夺去六州。

    “我儿,那你可要想清楚了,一旦向朱温称臣,你和芷儿的事情,就更难了。”李茂贞看着李元兴说道。

    “父王,孩儿已经想清楚了,孩儿与芷儿之事,本也不容易,蜀国既然已经不甘心只困守在蜀地,想一争天下,便不可能再同意将芷儿嫁给孩儿延续两国的联姻。或许芷儿一回到蜀国,蜀军就会大举北上进攻我岐国了。在攻占长安和潼关占据整个关中之前,与蜀国交战只会白白损耗我岐国的国力,没有任何益处。事急从权,壮大我岐国才是一切的根本。所以我岐国必须在蜀军大举北上之前先一步向朱温称臣。至于孩儿与芷儿之事,孩儿将来会用其他手段将芷儿迎娶归来!”李元兴坚定的说道。

    普慈公主到底是蜀国公主,相信回到蜀国也不会受到什么伤害,所以他和普慈公主的事情,他还有许多时间来安排,不急于一时,正如他刚才所说的,壮大岐国才是一切的根本,只有岐国真正强大起来了,他才能更肆无忌惮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既然如此,那父王便亲笔书信给朱温,岐国向他称臣!”李茂贞咬了咬牙,一脸决然的说道。

    儿子李元兴都能放下心里的情感,她同样能放下心里的耻辱,忍辱负重向朱温称臣。

    大策决定,李茂贞当日便派人火速将信件送往梁国汴州城,交给朱温。

    本章完

 第33章 钱粮

    书信送到汴州再传回消息,至少也得半个多月的时间。

    而一旦朱温同意岐国向其称臣,李元兴也会很快前往汴州为质进一步降低朱温的戒心,这也需要一段时间准备,也就是说李元兴还有大约一个月的时间。

    这一个月的时间,李元兴不打算浪费,他必须和李茂贞规划好他去汴州为质后的一段时间里,岐国能不断发展壮大。而最根本的一点还是扩军,尽可能的养更多的兵马,曾强岐国的军事实力,为将来的连番大战做好准备。

    “父王,我岐国现如今有十九个州又八十个县,最多可养多少兵马?”想到扩军,李元兴来到李茂贞的书房,向李茂贞问道。

    “我岐国十九个州,现如今有三十八万四千七百户,大约两百二十万人口,在诸国当中,也只有梁,蜀,吴,晋四国人口比我岐国多,养十万兵马不成问题。”李茂贞笑道。

    大唐灭亡还不到一年,各国仍旧沿袭大唐的制度,万户以上为州,千户以上为县,每个州大致下辖三到六个县不等。岐国最强时曾经有二十个州又八十六个县,现如今虽说比最强时少了一个州又六个县,但新得六州中的灵州和夏州都是有名的大州,一州堪比两州,所以岐国当下综合力量并不比当初二十个州差多少。

    十九个州之地,有二百二十万人口!李元兴点了点头,心里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岐国身处关中腹地,当初大唐王朝鼎盛之时,便以关中为核心,长安,凤翔,秦州,灵州,夏州等等都是关中大州,岐国虽然不占有人口最多的长安城,但却有凤翔,秦州,灵州,夏州等,人口密集度在各国当中绝对属顶尖一列,所以岐国以十九州之地却有人口二百二十万,并不奇怪。

    以二百二十万人口,养十万兵马,几乎也已经到了极限了。

    然而,李元兴却并不满意。

    “父王,仅仅十万兵马太少了,将来不仅要谋取关中之地,更要守住关中之地,甚至图谋蜀国,这点兵马根本不够用,至少要有二十万以上兵马!”李元兴说道。

    “二十万以上兵马?”李茂贞吃惊的看着李元兴:“我儿,以区区两百二十万人口养二十万以上兵马,这怎么可能,百姓的负担太大了,怕是还未到战时,百姓便已经被拖得苦不堪言。”

    “你该知道,我岐国能凑齐十万兵马的兵器铠甲已经是很难,根本无法多凑七八万兵马的兵器铠甲,兵贵在精而不在多,以我岐国的人口,别说二十万兵马,三十万兵马也可以征集,但这么多的兵马,没有足够的兵器铠甲配备,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不仅没有用处,反而白白增添负担,更何况,还有钱粮的消耗,我岐国哪有那么多钱粮供养。”李茂贞生怕李元兴一时冲动,说话的语气都有些急了,向李元兴说明厉害。

    “父王,这些孩儿都知道,孩儿并非不会量力的人,可若孩儿有大大增加岐国钱粮收入的办法,父王便不会反对了吧。”李元兴笑着说道。

    李茂贞一愣,说道:“我儿若真有什么能够大大增加钱粮收入的办法,让岐国养得起更多的兵马,父王自是不会反对,全力支持我儿,但不知是何办法?”

    “容孩儿先卖个关子,父王且拭目以待。”李元兴笑道,并没有直接将办法说出来。

    “你小子,跟父王还卖关子呢,不过,父王拭目以待!”李茂贞笑骂道,却没有追问下去。她这个儿子自从正常了之后,便展现出过人的才干,她相信这是天意,所以她无论如何都愿意相信儿子,尽一切可能的支持他。

    从李茂贞那里离开后,李元兴便回到自己的院子,让秀儿拿来笔墨纸砚,开始细心画着什么。

    “世子,您画的是什么东西呀,好奇特!”秀儿眨巴着大眼睛,看李元兴画上的东西,非常好奇的问道。

    “自然是好东西!”李元兴笑道。

    他画的东西,其实就是一套蒸馏器,用做蒸馏酒之用。

    李元兴想过了,战争打的是国力,而国力除了人口,最重要的一点便是钱粮,有钱便有粮,钱粮充裕便可养更多的兵马。

    岐国二百二十万人口,虽有渭河平原和宁夏平原,但每年所收钱粮,最多只能养十万兵马,而李元兴需要的是二十万以上兵马,那便需要从其他地方获取钱粮。

    要问这世界上什么东西最赚钱,利润最高,除了青楼赌场外,便是酒了。

    就拿后世来说,同样一斤白酒,便宜的才两块,而贵的却能达到几千块,相差上千倍,其中利润无比惊人。

    当前的五代十国时期,蒸馏酒还未出世,市面上的酒全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