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太平王-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三笑道:“只是一些浅见,在王爷面前班门弄斧了,真正施行起来可事关巴蜀全局,王爷还需慎重决策,休要被我这个臭皮匠给误了国家大事。”

    杨柯知道柳三世事洞悉,人情熟透,这自谦的说法不过是不想夺了自己的风头,故作谦辞而已,好在风物长宜放眼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不急于一时去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想法,所以微微一笑,并未做解释,而是接着问道:“先生说的这第三个人可是朝廷的命官,莫非是此人不当其任?朝廷用人有误?”

    杨柯的这番话意在试探,他对于张轨的生平确实是下过一番苦功夫来琢磨的。张轨,字士彦,安定乌氏人。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七世孙,此时正任凉州牧,也是五胡十六国中前凉政权实质上的建立者,可以说是出身名门,能力突出的牛人一个。他在朝中最大的靠山其实是自己的老丈人张华。

    张轨年少聪明好学,很有才能声望,姿态仪表文雅端庄,现代人不理解长得好看和出名做官有什么重要的联系,要知道在察举制时代,长得帅是朝廷考察官吏的一条重要指标。除了这个优势之外,张轨家学还十分渊源,家族里面世代都是孝廉,又儒学传家,从小就受到过一般人没条件接受的系统的儒家教育,偶然的机会,二张相见,讨论经义以及政事利弊,张华对张轨引为高才,甚至认为安定郡的中正压制蒙蔽了人才,对张轨的学识不吝赞美,甚至认为在二品等级里他也是最优秀的。要知道察举制当中虽然有一品,但实际上一品从来都是空缺的,所以名为二品,实际上就是一品。之后杨柯的叔叔卫将军杨珧当政之时,听闻了张轨的才名之后征召任用他为属官,授职为太子舍人,累次升任至散骑常侍、征西军司。

    永宁初年,张轨出任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当时鲜卑族反叛,盗匪纵横州里,抢劫财物,张轨到任后,立即予以讨伐,剿灭盗匪,斩首一万余人,于是张轨威名大显凉州,教化施行于河西。张轨以宋配、阴充、氾瑗、阴澹为左右得力谋士,征召九郡贵族子弟五百人,建立学校,开始设置崇文祭酒,其地位和别驾一样,春秋两季实行以射选士的礼仪。秘书监缪世征、少府挚虞夜里观测星象,聚在一起说:“天下将乱,避难之所唯有凉州而已。凉州张刺史德行气量不凡,莫非应在此人身上!”

    事实证明,这句预言最后应验了,盘踞凉州刺史任上十年之后,张轨树大根深,羽翼已丰,最后还是露出了獠牙,只是现在还没到那个时候,世人不知而已。

 第二三五章 四两千斤

    想到这里,杨柯继续考校柳三道:“天下人都推崇张轨德才兼备,自从他上任以来,平息匪患和鲜卑叛乱,教化地方,与民生息,政绩是有目共睹的。应该是才堪其位。而且,朝廷多此封赏他高官厚爵,张轨也坚辞不受,可见他是忠心谋国,不计私利的人,朝廷用他镇守凉州也是得当的。先生觉得到底是哪里有问题呢?”

    柳三用眼神逡巡了杨柯片刻,目光中隐隐的笑意一闪即过,随即庄重的说道:“王爷可知一则张轨的秘闻吗?”

    “什么秘闻?”

    “出镇凉州虽然是朝廷的任命,但其实是张轨暗中运作的结果,当年的那些权臣都被他蒙蔽了。图谋河西之地是张轨思索许久,研判天下大势才做出的决定。再做最后的决定之前,张轨还卜了一卦,得到六十四卦中的泰卦与观卦相遇合,便扔掉蓍草大喜道:这是霸者之吉兆啊。于是才上奏请求朝廷让他担任凉州刺史。公卿大臣们也早为张轨所说动,认为其才干足能统辖河西,最终他顺利做了凉州刺史,至今已近十年,张轨这是在拥兵自重,静待天时啊。”

    杨柯故意皱着眉头道:“凉州苦寒之地,而且边患频仍,并非是个好差事,即便是他有野心,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地方呢?依照他的资历和关系,完全可以在中原膏腴之地任职,一样可以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而且比起凉州来,岂不是轻松得多?”

    柳三摇摇头道:“这世上事都是此一时彼一时也,如果天下太平,自然是中原京畿之地为上佳的治所。可王爷不要忘了,先帝分封的诸王如果起事,第一个要攻占的地方会是哪里?”

    “当然是京都所在的中原之地。”

    “着啊。“柳三紧接着说道:“如果诸王一旦作乱,先动荡的一定是中原,反而是凉州,山高皇帝远,朝廷无暇他顾,自然会成为大晋最后一个燃起烽烟的地方。到那个时候,中原百姓为躲避战乱,河西便会成为人口汇聚之所,有了源源不绝的人口补充,张轨不出三年,就能坐拥十万以上的雄兵,至少新增百万以上的属民,那时候他再来个坐山观虎斗,甚至在各路藩王与朝廷之间斡旋,轻则待价而沽,重则养寇自重,积蓄力量。真到了尾大不掉之时,还有谁能奈何的了他?”

    杨柯淡淡的一笑:“可惜啊,张轨至今也没有等到中原烽烟四起的机会,所以他除了按兵不动,静观其变以外,只能暂时隐忍不发。不过真如先生分析得鞭辟入里那样,这张轨还有一个过人之处,就是狐狸尾巴藏得深,藏得久啊。”

    这番话说出来,两人不约而同的哈哈大笑,在一笑之中,彼此都已经了然于胸,对于河西乃至天下的局势,双方其实都是不谋而合,所见相同的。

    看看哑谜打得差不多了,如果再行试探,未免会在柳三心中存下芥蒂了,而且这一番旁敲侧击,他对于柳三的大局观和眼光已经颇感意外了,没有想到一个处江湖之远的商贾,竟然将河西乃至天下大势看得如此透彻,从纷繁复杂的各种乱局当中直接抓到了线头。居高位日久,杨柯的杀伐决断的魄力也日渐果敢,脑海中不停的盘算着自己考虑了许久的河西走廊振兴大计,突然灵光乍现,幡然变计,一个新的想法浮现在他脑海,很多的问题在瞬间便串成了一条线,豁然开朗。他毫不迟疑的说道:“我和先生商量的朝廷欲柳氏商行共同经略河西的大事现在刻不容缓,必须马上施行了。而且我还要给先生一把降魔的宝剑,由朝廷下令允准发行股份,让更多商贾都加入到开发河西的商队中来,同时帮助商队,建立自己的私募卫队,保障商道的安全。”

    杨柯话音未落,柳三却是彻底有点蒙圈了,杨柯抛出的这两个意见让他突然间被砸了个措手不及,原因很简单,他做梦都没想到杨柯会提出这样的建议,在他的阅历和认知体系中,这是两件完全陌生的事,自古以来闻所未闻,杨柯到底是什么用意,这两件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自己和柳氏商行又会面临什么样的责任与风险,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只是凭着柳三的直觉和敏锐能感觉得出来,这是一步神鬼难测的险棋,势必将自己和红姑都拖进一个巨大的漩涡里,成则立于潮头,败则落于深渊。

    看着柳三阴晴不定的脸色,杨柯早在意料之中,其实刚才的一瞬间,他想到的是后世的西方将商业与侵略殖民统治结合的模式而已。靠现在朝廷的力量,一是没有那么多人力和财力开拓河西,二是朝廷直接动用军队为河西商道保驾护航风险太高。汉武帝能做成这件事是靠了三代人的国力累积才能威伏异域的。而现在的朝廷根本不具备这种条件。贸然发起战争,不仅仅是外部面临极大风险,甚至连朝廷内部都会有着巨大的阻力。于是乎,他想到了给予柳三股份重组的权利,用后世常常说的模式与机制去撬动更多商贾和权贵加入到这场利益的饕餮盛宴之中来,朝廷就可以借鸡下蛋,利用民间的力量来开拓商道。同时给予柳三组建武装力量的权利,当然这支武装力量的骨干由自己来派遣,必然可以保证自己能绝对掌控得住这支武装力量,再向民间招募应征者加入。既不会那么敏感,也有了渗透进河西的绝好名义。打一个比方,就好比是后世抗美援朝的志愿军一样,名义上是志愿军,其实就是国家的军队。一旦这支军队能盘踞在凉州境内的时候,也就是自己收回张轨军权的时候,即便张轨欲铤而走险,自己也会多了一张对付他的王牌,而且还是隐藏得很深的王牌了。

    他缓缓的看了柳三一眼道:“先生不忙答复我,先回去和红姑好好商量一下,咱们改日再接着议。”

 第二三六章 高不胜寒

    “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我们柳家?”红姑见到杨柯的时候,并没有拐弯抹角,开门见山的直接切入了正题。

    杨柯看了看屋子里的其他人,张昌会过意来,率先拱手施礼,领着一众人等纷纷退了下去。杨柯起身倒了一杯茶,递到红姑手中:“就算你要兴师问罪也不用那么着急,先坐下来,慢慢说。”

    红姑兀自情绪不平,胸口微微起伏,看得出来,是憋着一肚子火气来的:“你就是坏心思多,背着我鼓动得柳先生他们都来找我,你到底安得的什么心?非要将我们柳家拖上你的贼船?”

    杨柯笑嘻嘻的看着红姑:“和柳先生意见不合了?说说看,是因为什么?如果是我的错,我给你赔罪。”

    红姑睁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狠狠的瞪着杨柯:“你是伸手放火,缩手就不认是吧。咱们柳家就是普通的商贾人家,跑跑买卖,养得活族人和伙计就心满意足,这么多年就是这么过来的,也没见大家有什么意见。可自从你这一路上和柳先生叽叽咕咕之后,他们就跟我软磨硬泡说什么做生意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天倒好,直接告诉我你答应他们要和朝廷合着伙做生意,还要搞什么股东合作,让更多人都加入进来,更有甚者,还要建立什么卫队。柳家父兄三代才积累的这点底子,现在好不容易才过了几天安生日子,我可从来没想过为朝廷去做什么嫁衣裳,把族人又带到风口浪尖里去。”

    杨柯依然一言不发,看着红姑。红姑不禁被他看得又窘又恼:“你倒是说句话啊?当着柳先生你的话不是挺多的嘛?怎么到了我面前变成闷嘴葫芦了?”

    杨柯不温不火,淡淡一笑:“我这不是让你先说完嘛?等你火消一消再开口,不然就变成吵架了。”

    经杨柯这么一说,再看看他云淡风轻的表情,不禁也自觉有点失态了,同时也暗暗恼恨,自己平素里也是很有主见和主意的一个人,为什么一到了杨柯面前,就变得张牙舞爪,而且处处都落於下风。她慢慢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放缓了口气道:“我的火发完了,你说吧。”

    “我诚心诚意想问你一个问题,你从心底里认为拉着你和柳家与朝廷合作,不论结果如何,只问本心,如果你觉得我是想害你们柳家,我二话不说,合作的事就此终止。”

    看着杨柯炯炯的目光一眨不眨的盯着自己,眼神虽然和蔼,但如同要射到自己心里去一般,红姑不禁俏脸微红,不自觉的避开了他的目光,低下了头:“我什么时候说过你是存心不良要害我们柳家了?”

    杨柯继续放缓了口气说道:“红姑,你也说了,柳家三代人创业艰难,但古往今来,从来都没有守成之主,只有锐意进取才是唯一能立于不败之地的办法,你知道为什么吗?”

    “这个道理我当然知道,就拿做生意来说,你止步不前,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