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太平王-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流醉心功名入了朝堂,终于各散东西,唯有伯伦兄非真好酒,而是托酒避祸,不肯同流合污,所以柯才认定七贤之中,先生才称得上是真正有德有智的真君子。”

    刘伶放下酒杯,打量着杨柯:“听说朝中出了一位新贵,居于幕后,大权独揽,运筹帷幄,决胜朝堂,应该就是公子吧?”

    杨柯点点头:“柯不是什么新贵,只是和伯伦兄一样,用出世之身,做入世之事。”

    刘伶呵呵笑道:“公子看错人了,我刘某人只想做出世之人,可不愿意做入世之事,比不得公子人中龙凤。”

    

 第五十三章 穷奢极欲

    (感谢天蓝晓一直坚持的支持,麒麟可可说过,为对的人写书,即便只有一个人,也决不食言,绝不断更。说实话,2862阅读量,推荐90,收藏85,评论67,十多万字更新量,这个成绩确实惨不忍睹。如果觉得麒麟可可的作品不是您的菜,这段话就当我没说,如果不是,请您多花几秒钟时间,投个票,收个藏,关个注,评个论,给麒麟可可打个气,只要觉得没白忙一场,起码让我有更新下去的勇气,不至于觉得自己是为了混脸熟。谢谢了。网络文学是个生态圈,没了激励,您也没作品看不是吗?)

    杨柯微微笑道:“金谷二十四友承玄学之风,其根基还是来自于竹林七贤,但时至今日,玄学早已不是当年超脱凡俗,求之于道的境界了,这帮人多是贵游豪戚浮竞之徒,与王济、王恺之流同流合污,穷奢极欲,横行不法,败坏吏治,流毒天下,伯伦兄世外高人,不醉心荣华富贵,不入尘俗,自然可以置身事外,但有件事,伯伦兄一定是放不下的,那就是为玄学一派去伪存真,为天下读书人正本清源。”(金谷二十四友由24个人组成,很多是西晋文坛泰斗级的人物,因为常常在石崇的豪华别墅“金谷园”中胡吃海喝、纵欲狂欢、外带集体清谈扯蛋而得名。这个民间小资团体的德与才是严重成反比的,写着传之后世的华美文章,干着拍马谄媚为祸一方的坏事,很多人都是典型的分裂型人格特征。)

    刘伶瞪着通红的醉眼,目光不停闪烁,语气却很硬,直勾勾的看着杨柯:“你凭什么认定我会掺和到朝局里来?”

    唐仲在一旁接过话头,笑得像个老狐狸:“谢衡谢德平当了多年太学祭酒,年高德勋,也该让让贤了,这教化天下士子的位置可是虚席以待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啧啧啧,这等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美差,连老夫都心动了。。。。。。”

    北芒山位于洛阳以北,黄河南岸,山前地势起伏平缓,高敞而空旷,中间高而四周低,在遇水即涝的黄土平原,是块十分难得的地势,也是洛阳牡丹的原生地。阳春三月,遍山野花竞相开放,松柏碧草间多清泉流溪。王济选了山脚作为自己的府邸,屋宇绵延、鳞次栉比,奢华程度丝毫不亚于石崇的金谷园。府中此刻正高朋满座,觥筹交错、丝竹雅乐声韵悠扬。

    石崇与王恺怀中搂着美婢,喝得不亦乐乎。

    王恺对席中一道菜赞不绝口:“武子贤弟,这道蒸肉味道鲜美,肥而不腻,入口即融,好味道,不如贤弟将你的厨子割爱给为兄,为兄愿用两个美女来交换如何?”

    “君夫兄若是看中我的厨子,我便送予兄长又有何妨。只是这道菜其实做起来也简单,寻常厨子均能做得,只是要一样食材即可。”王济故意卖了个关子。

    “哦,什么食材?”王恺十分好奇。

    “用人乳蒸之耳。。。。。”王济笑道。(供馔甚丰,悉贮琉璃器中。蒸肫甚美,众问其故,答曰:以人乳蒸之。)

    石崇笑道:“人都言道你王武子丽服玉食,挥金如土,果不其然,为今日这道菜,只怕搜罗奶娘就花了不少功夫吧。。。。。。”

    满座大笑,一片阿谀之声。王济满面得色,反以为荣的故作谦辞。

    满堂正是喧闹之时,王府的瘦猴总管匆匆上得堂来,惊魂未定的样子,附在王济耳边低语。王济脸上的笑意逐渐褪去:“蠢材,让府兵驱散这帮刁民不就完了,这等小事都办不好,惊了我的客人,你就等着家法伺候吧。”

    “老爷,今日来的刁民中有不少身手敏捷的壮汉,不像是平民百姓,已经伤了我们十几个府兵了,小人觉得不对劲才赶来禀报,事有蹊跷,还得老爷亲自去看看啊。”

    王总管的话音未落,外面的惨叫声此起彼伏,已经盖过了堂中的喧闹之声,满座俱闻,众人纷纷停下了酒杯,乐姬也停了歌舞。王济心下一沉,他是带兵出身的勋贵,用的是军法来治家,府兵很多俱是经历过阵仗杀伐的老兵,而且人多势众,兵器精良,寻常百姓不要说和府兵争斗,远远的看一眼就会避之唯恐不及,府门与客堂隔着重门高墙,惨叫声都传到了这里,动静一定小不了,王济隐隐有种不安得感觉:“调集所有府兵随我来。”说完,王济也不说话,匆匆下了堂,奔府门而去。

    王济赶到的时候,大门洞开,穿过门楼,一眼看去,王济不由吸了口冷气,门前黑压压聚集了足足有几千人的农户,雅雀无声,眼神中透着愤恨看着自己,人群外自己的府兵东倒西歪躺了一地,兵刃散落得到处都是。更令他气愤不已的是,六七口漆黑的大棺材就摆在府门口,正对着大门。

    王济此时头脑反而冷静了下来,问身边的王总管:“都是些什么人,问清楚了吗?”

    王总管低声道:“是郑家村的人。”

    王济明白过来了,原来是自己修马场的时候被强行征地的郑家村的百姓。但他再一细看,发现有点不对劲,人群的外围散落着不少的健卒,虽然身着便装,但神情彪悍,鹰视狼顾,一望而知非寻常百姓,急切间也看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

    王济嚣张跋扈惯了的性子,又是带兵的出身,何况今日有石崇、王恺等人齐聚府中,被一群乡民抬着棺材堵住了大门,更觉得颜面无存,不管不顾的性子一旦上来,也不去细想这些平日温顺的平头百姓竟敢打上门来,一定是有蹊跷,咬牙切齿对王总管道:“还等着干什么,给我驱散了这帮刁民。”

    有了主人撑腰,王总管胆气立壮,厉声喝道:“老爷有令,给我打。。。。。”

    这一声喊打,场面再度失控,王府的府兵和家臣立刻扑向了人群,棍棒和皮鞭如雨点似的招呼了过去。人群如炸锅一般,站在前排的纷纷四散奔逃,哀嚎叱喝之声大起。不过片刻功夫,地上已经躺倒了一片伤者。

    石崇等人这时也从客堂到了府门,在一旁观战,还不住的指指点点。在他们眼中,平民百姓竟敢抬棺堵住勋贵的大门,和造反无异。自然不必讲客气。

    王府的家丁刚刚占据了上风,人群中的健卒开始发动了,形势立刻逆转。不过片刻功夫,家丁惨叫声不绝,纷纷倒地。这些健卒或者二三人、或者三五人成团,彼此呼应,而且招招都是稳准狠,直奔要害,虽然手上拿着的只是寻常棍棒,人数也不过几十人,以少战多,哪里是市井之徒的群殴,俨然是兵法战阵,攻守兼备、进退有据,训练有素,竟然打得王府的家丁全无招架之功。

    

 第五十四章 利吾家财

    王济不禁急红了眼,大声呵斥道:“弓兵在哪里?给我放箭射死这帮刁民。。。。。。。”王济平素喜弓马,在府中专门豢养了一群弓兵,闲时陪自己骑射取乐,急时则可以看家护院充当打手,此时正护在王济等人身前,没有加入阵仗,听到王济的命令,纷纷张弓搭箭,黑黝黝的箭头瞄准了混战在一起的人群。人群中除了混战的府兵和健卒,还有不少老弱妇孺,郑三家的怀抱着女儿,躲在棺材旁边,惊恐的看着弓兵,这一轮箭如果射出去,只怕要死伤不少。形势正在一触即发,万分危急的关头,蹄声如雷,尘土漫天,一队甲士簇拥着一名黑衣文士疾驰而来。众甲士盔明甲亮,威风凛凛,王济仔细一看,竟然是禁军打扮。众甲士齐声高呼:“住手,圣旨到。。。。。。。。”

    王济一颗心不禁沉到了底,此时此刻他已经彻底醒悟过来,今日这群百姓不仅是有备而来,背后更是有大靠山,否则他们怎敢抬棺堵住自己的府门,乡民中夹杂的那些健卒很明显是训练有素的军卒,禁军迟不到早不到,何以偏偏这个时候到,但他委实猜不透,究竟是何方权贵会和自己过不去,又是为何要替这些百姓出头。

    混战的场面随着众甲士的到来暂时平复下来,所有人停止了械斗,弓兵也松了弓弦,箭头朝下,一齐看着一行人到了跟前。黑衣文士从马上跳了下来,黑瘦矮小,形容丑陋,赫然就是刘伶,他手执黄卷,高声道:“王济、王恺、石崇接旨。。。。。。。”

    三人面面相觑,刚刚还在兴高采烈看热闹的王恺与石崇满腹狐疑,刘伶虽然曾在武帝帐下任过参军,但已辞官多年,虽然在文坛中名气很大,却一直是布衣之身,突然代表朝廷来宣读圣旨,当然令人起疑,不过他是被禁军护拥而来,怎么可能会有假。迟疑片刻,三人方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期期艾艾的跪地接旨。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诏命锁拿王济、王恺、石崇及家小仆从,交由廷尉署论罪,着即查封三人田产府邸,一应财物尽没入公。”诏书言简意赅,没有一句废话,也没解释任何原因,诏书宣读已毕,众甲士一拥而上,将呆若木鸡的三人首先绑了个严严实实。石崇突然醒过神来,大叫道:“刘伶,你乃是布衣之身,何能代天子宣旨,定是有人指使你陷害我等,是谁?到底是谁要害我们。。。。。。。”

    刘伶冷冷一笑:“我上奏天子,参你石崇纵兵劫掠行商、私刑虐下,滥杀无辜。参你王济强夺民产,逼死六条人命。朝廷刚刚任命我为八品御史,令我与廷尉署共同审理此案。”

    王恺抱着一线希望,大声叫道:“我王恺忠君爱民,何罪之有?”

    刘伶看了王恺一眼:“尾巴夹得再紧,也总有疏忽的时候,该着你遇到了我刘伶,司隶校尉傅祗曾经弹劾你一项大罪,先帝在日秘而不宣,压下了此事,恰好当时我在先帝帐下任参军,先帝故去,傅袛也死无对证,你以为就神不知鬼不觉了吧?可惜啊,还有我知道你的陈年旧事。君夫大人可曾记得,鸩鸟不可北过长江的禁令了吗?”

    王恺一听,立时面如死灰。

    鸩鸟古来生活在岭南一带,比鹰略大,羽毛大都是紫色的,腹部和翅膀尖则是绿色的。岭南多蛇,鸩鸟便是以蛇为食,尤喜蝮头一类的毒蛇。《草木子》仔细解释了鸩鸟不畏蛇毒的原理。在它们吃下毒蛇以后,鸩肾就会分泌出含有强烈气息的黏液,将蛇毒萃取出来。蛇毒被逐渐分解,直到成为比粉末更细致的东西。最后,这些毒粉随着汗水渗透到鸩鸟的皮肤上,在沿羽毛流淌的过程中,逐渐蒸发散失。正是因为如此,鸩鸟的羽毛含有剧毒。用鸩羽在水中轻点,这水就被称为“文血浆“,喝了便性命不保,洗手则骨肉尽碎。而鸩鸟力大无穷,十分凶猛,捕捉不易。因此有无数北方的豪客,携带着成箱的金银珠宝来购买鸩羽。秦始皇毒死吕不韦用的就是鸩酒,自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